•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主要依據本研究所獲得的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以提供日後相關的教 學與研究之參考。

一、 科學遊戲組與解釋教學組兩種教學設計皆可供未來教學參考

由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針對科學遊戲與Ausubel教學理論發展相關的奈米 科技概念教學。研究結果中顯示,兩種不同的教學法均有提高學生的奈米科技 概念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照不同需求選用本研究之教學設計。

二、 特定概念的相關教學設計研究

由研究結果中發現,某些特定的奈米科技概念,經過教學後改善情形有限。

如:將物質奈米化後其主要特性;以及奈米結構的貝殼主要特性。可見學生對 於「奈米結構的特性」此概念較不易習得,未來應針對此概念發展教學設計。

三、 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僅以台中市陽光國小(化名)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如果可以擴大樣 本數,並以不同單元、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設計,能擴大影響層面。

4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真麗 (2003)。國民小學低年級生活課程相關理論之探究。屏東師院學報,18,

41-80。

尹邦耀 (2002)。奈米時代。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方金祥、劉奕萱 (2007)。兒童創意科學玩具之設計—安全塑膠吸管吹箭。科學 教育月刊,296,29-32。

牟中原 (2004)。奈米科技的展望。科學發展月刊,373,44-49。

余民寧 (1999)。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臺北市:商鼎出版社。

吳穎沺、蔡今中 (2005)。建構主義式的科學學習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認知結 構之影響:以「電與磁」單元為例。科學教育學刊, 13(4), 387-411。

吳幸宜(譯)(1991)。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原作者:Gredler, M. E.). 臺北市:心理。

呂宗昕 (2005)。圖解奈米科技與光觸媒。臺北市:商周出版社。

李佳蓁、江秋樺 (2008)。前導組體策略在學障學生閱讀理解之應用。特教論壇,

5,43-56。

李堅萍 (1998)。科技概念的傳達—談小學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1(1),

15-17。

林生傳 (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1(3),1-14。

林生傳 (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盈全 (2010)。創造性問題解決融入科學遊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化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瓊音 (2006)。以科學遊戲輔助國小自然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花蓮師範大學,花蓮市。

50

范賢娟 (2009)。奈米中的大千世界。科學發展月刊,442,76-77。

徐慶雲 (2008)。實施探究式科學闖關遊戲提升國小學童科學學習成就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郝琦蕾,姜晉國 (2003)。奧蘇貝爾的"學與敎"理論:精髓、批判及其對當前教改 的啟示。杭州師範學院學報,6,113-116。

馬遠榮 (2002)。奈米科技。臺北市:商周出版。

高逢時 (2005)。奈米科技。科學發展月刊,386,66-71。

陳忠照 (2003)。科學遊戲創意教學:致盛先師 vs.至聖先師。臺北市:心理。

陳欣琦 (2011)。中部地區國小學童奈米科技核心概念素養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柏良 (2004)。基於奧斯貝爾有意義學習理論的對數函數概念的引入教學。數 學通報,4,22-23。

陳浩銘、辛嘉芬、劉如熹 (2008)。具奈米結構的變色龍面板。科學發展月刊,

428,58-61。

陳義勳 (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電學概念改變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 刊,2004 專刊,13-40。

曹惠菁 (2011)。運用 Ausubel 學習理論協助四年級學生數學學習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許良榮 (2004)。從科學遊戲到科學教學。國教輔導,44(2),6-11。

許良榮 (2009)。科學遊戲之教學設計與科學展覽應用。科學教育月刊,316,

43-54。

郭東瀛、葉吉田、廖駿偉 (2005)。奈米,不是啥稀米。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社。

郭靜晃(譯) (1992)。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原著者:Johnson)。臺北

51 市:揚智出版社。

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珉甄 (2011)。以創造性問題解決融入與「力」相關之科學遊戲的教學成效之 張淑媛 (2001)。色彩遊戲在先先幼稚園教學上的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淑惠 (2003)。科學玩具遊戲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 範學院,臺北市。

張新仁(主編) (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心理。

張壽山(主編) (1992)。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黃台珠 (1984)。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4-56。

黃佳媛 (2009)。小學奈米科技核心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 育大學,臺中市。

黃佳媛、許良榮、陳欣琦 (2011)。小學奈米科技核心概念之研究。臺中教育大 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5 (1),1-22。

黃倩瓊 (2012)。以創造性問題解決融入「力與運動」相關之科學遊戲的教學成 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嬿樺 (2009)。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單元學習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皓雯 (2010)。創造性問題解決融入科學遊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泡泡」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蕎安 (2007)。趣味科學活動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安義 (2004)。奈米科技與食品。科學發展月刊,418,42-47。

52

熊召弟 (1994)。學童對生物概念學習之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熊召弟、宋家驥、李賢哲、徐式寬、趙毓圻 (2010)。K-12 奈米科技課程指標及 學習階層建構之研究。第26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47-50。

廖婉茹 (2006)。奈米科技與生活。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廖湘瑄 (2008)。偏遠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奈米科技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台中 縣平地及南投縣山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廖達珊、胡苓芝、潘彥宏、孫蘭芳 (2004)。奈米科技交響曲-生物篇。臺北市:

臺大出版中心。

趙毓圻 (2011)。PODE 科學概念教學模式進行「質量守恆」單元之研究。特殊 教育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北區會員大會。

蔡元福、吳佳瑾、胡焯淳 (2004)。奈米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初 探。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5,39-50。

賴南宏 (2006)。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科技核心概念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慶三、王錦銘 (2010)。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6,29-52。

盧秀琴 (2005)。探討教科書與中小學學生學習細胞相關概念的關係。科學教育 學刊,13(4),367-386。

盧秀琴、宋家驥 (2010)。高中奈米科技課程的專家概念與情境式問卷之建構。

教育實踐與研究,23(1),85-114。

蕭次融、羅芳晁、房漢彬、施建輝 (1999)。動手玩科學。臺北市:遠哲科學教 育基金會。

蘇俊鐘 (2003)。蓮花效應。取自

http://nano.nchc.gov.tw/dictionary/lotus_effect.html。

53

顧宏偉 (2008)。奧蘇貝爾有意學習理論對化學教學的啟示。現代教育科學,

2008(6),115-116。

龔建華 (2002)。你不可不知的奈米科技。新北市:世茂出版社。

二、英文部份

Ausubel, D. A.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Winston.

Ausubel, D. P. (2000).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Ausubel & Robinson. (1969). School learning : 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Ausubel, D. P., Novak, J. D. and Hanesian, H. (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ischoff, P. J., & Anderson, O. R. (2001).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frameworks and higher order cognitive operations am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ho studied a unit on ecology.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35(2), 81-88.

Bloom, B. S. (1968). Learning for mastery. (UCLA-CSEIP)Education comment, 1, 1-2 Bruner, J. S.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 Vintage Books.

Daiute, C. (1994). Play is part of learning, too. In V. Lanigan (ed.), Thoughful teachers, thoughtful schools: Issues and insight in education today (pp. 67-69). Boston, MA:

Ally and Bacon.

Dewey, D. R. (1961). Hybrids between Agropyron repens and Agropyron desertorum.

The Journal of Heredity, 5(2), 13-21.

Eggen, P. D., Kauchak, D. P. & Harder, R. J. (1979). Strategies for Teachers-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in the Classroom. New Jersey, NJ: Prentice-Hall.

54

Greenberg, A. (2009). Integrating nanoscience into the classroom: Perspectives on nanoscience education projects. ACS Nano, 3(4), 762-769.

Holley, S. E. (2009). Nano revolution-big impact: How emerging nanotechnologies will change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industry in America (and more specifically in Oklahoma) an abbreviated account. 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 35(1), 9-19.

Hutt, C. (1971). Exploration and play in children. In R. E. Herron,& B.Sutton-Smith (Eds), Child’s play (pp.231-251). New York, NY: Wiley Co.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Reston, VA: Author.

Jones, M. Gail, Bethany Broadwell, Michael Falvo, James Minogue, and Thomas Oppewal. (2005).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Science & Children, 43(2), 44–6.

Mayer, Richard E. (1984). Techniques that help readers build mental models from scientific text: Definitions pretraining and signal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1089-1105.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

Vygotsky, L. S. (1976). Play and its role i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In J.S.

Bruner, A. Jolly, & K. Sylva (Eds.), Play: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p. 537-554).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Walberg, H. J. & Paik, S. J. (2000). Effective educational practices. Educational practices Series—3.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 443788)

55

附錄

附錄一 科學遊戲融入教學教案(一)

奈米概念教學教案設計一(科學遊戲組)

教 學 領 域 奈米概念 單 元 名 稱 自然界的奈米現象 教 學 對 象 國小五年級學童 教 材 來 源 教學者自編

設 計 者 王家美 教 學 者 王家美 教 學 時 間 共 2 節,80 分鐘

教 學 目 標

學生能夠瞭解以下奈米概念:

 自然界的奈米現象

1. 「蓮花效應」是因為蓮葉上具有什麼特殊的構造 2. 「蓮花效應」是指蓮葉具有什麼特性

3. 具有蓮花效應的植物種類

4. 鵝毛的不沾水現象相似於蓮葉效應

5. 海豚的皮膚不易附著髒污現象相似於蓮葉效應 6. 昆蟲的翅膀表面相似於蓮葉效應

7. 目前所知體內存有奈米級的生物羅盤,能千里跋涉的生物種類

 奈米的定義

1. 奈米單位與其他單位間的轉換 2. 奈米標章核給的政府機關

教 學 理 念 透過科學遊戲融入奈米概念教學,使得學生投入教學活動並習得奈米概念。

教 學 活 動 概

念 向 度

教 學 /實驗流程 材 料 預期成效 時 間

56

57

58

59

60

科學遊戲一:奈米碳的奧秘

實驗器材:

紙杯、滴管、蠟燭、水 實驗步驟

第一步 • 將紙杯內裝入一至二公分高的水。

第二步

• 將裝水後的紙杯放到蠟燭上燒烤,裝有水的紙杯底部 不會燒起來,邊緣突出部份要小心燒起來唷!

第三步

• 燒烤時記得要均勻移動紙杯,使每個地方都可以均勻 的附著上碳微粒,底部不可高過蠟燭的火焰唷!

第四步

• 將完成後的紙杯倒放在桌面上,使用滴管取水滴在上

面,並觀察水滴的形成狀態及現象。

61

62 附錄二 科學遊戲融入教學教案(二)

奈米概念教學教案設計二(科學遊戲組)

教學領域 奈米概念 單元名稱 自然界的奈米現象

教學對象 國小五年級學童 教材來源 教學者自編

設 計 者 王家美 教學者 王家美

教學時間 共 1 節,40 分鐘

教學目標

能夠瞭解以下奈米概念:

 奈米的特性

1. 物質奈米化後,現象的變化 2. 關於物質奈米化後的特性敘述。

3. 藥品經過奈米化後,吸收效果會更好的原因

 奈米材料與奈米科技的發展

1. 奈米科技產品的成分或構造的尺寸的訂定 2. 將奈米技術應用於硬碟或光碟片有何優點 3. 「奈米光觸媒」的功能

4. 將奈米科技運用於飛機能產生什麼功能 5. 有關「奈米科技」未來發展的相關概念 6. 對於「奈米科技」可能造成的隱憂

教學理念 透過科學實驗與遊戲融入奈米概念教學,使得學生投入教學活動並習得奈米概念。

教 學 活 動 概

念 向 度

教 學 /實驗流程 材 料 預期成

效 時 間

63

64

65

適時的做提示,以免答對學生太少,大多學生失去參與。

師:「經過剛剛的說明,相信大家一定都對奈米有了更加全面的 認識了吧!現在我們要來玩一個小遊戲,老師準備了很多題 目,投影片上會有題目的答案,當然是選擇題囉!你們必須要 站到題目答案正確的前面,如果答錯的小朋友就會被淘汰喔!

直到最後都沒有被淘汰的小朋友,可以獲得神秘小禮物喔!」

師:「那我們先來試玩一題,大家都瞭解遊戲規則後,我們就正 式開始囉!每一題可以猶豫的時間是15 秒鐘,準備好了嗎?」

生:「好了!」

生:「好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