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

在文檔中 誌 謝 研究所 (頁 75-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建議

一、目前各單位對於完工後的持續監測、維護與管理,做的並不是那 麼落實,這對於為維護永續環境的經營,所施行的整治行動,對 整體後續河川溪流的自我調節功能的成效是有待商榷。生物對環 境的適應性的演變需時很長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全確定其整治工 程對於溪流生態、環境的成效是否成功。建議將來政府相關單位 對於完工後的監測期程拉長,以了解環境後續的變化情形。適度 的人為介入管理與維護,可以得到良好的整治效果。

二、目前本模式只考慮評估時主要三項因素中最基本且容易使用的部 分項目,使非專業人員也能容易學習的評估方式,未來可根據各 單位的能力,或因需求不同而放入不同評估方法做為評估使用。

三、在過去指標發展的演進過程中,首先由單一面向的指標發展,如 RPI、IBI、BIBI、FBI 等;至目前已演變成第二階段的發展以綜 合型指標 RIBI、ISC、SIAM 等方式的評估;未來應需朝向模式 或系統方面進展,利用數理模式的量化方式可更易於本土溪流管 理維護上之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振華,「河川綜合環境品質評估模式之建立與應用-以高屏溪為例」,國立東 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 周正明,「河川生態工法評估程序建立─溪流狀況指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 黃國靖,「景美溪水棲昆蟲生態及生物指標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 研究所博士論文,150 頁,1994。

4. 楊雅梅,「台灣水庫集水區水質指標與管理系統建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5. 王善賢,「台灣地區河川水質狀態指標之建立」,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1。

6. 李怡慧,「生態工法應用於校園水域設施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7. 黃雲和,「農水路生態品質模糊評估方法之建立」,私立中華大學土木工程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2。

8. 陳志豪,「PHABSIM 模式應用於客雅溪上游魚類棲地之研究」,私立中華大 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9. 李美慧,「北台灣地區野溪流域永續指數之建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 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0. 莊明德、林志銘、余嘉娟,「水利工程對生物群聚影響之研究─以赤蘭溪為 例」,台灣水利,第52 卷第 2 期,82-91 頁,2004。

11. 楊天護、顏敏仁、羅維,「生態工法評估架構與考量因子之研究」,第一屆營 建產業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004。

12. 陳莉、徐家盛、黃雲和、魏曉萍,「探討農水路生態品質以模糊理論方法之評 估」,農業工程學報,第49 卷第 3 期,92-105 頁,2003。

13. 汪靜明,「河川生態保育原理」,環境教育季刊 31 期,27-53 頁,1996。

14. 汪靜明,「台灣河川環境的生態教育」,環境教育季刊 39 期,7-22 頁,1999。

15. 楊平世、黃國靖、謝森和,「北勢溪之水棲昆蟲資源及生態研究 I.水棲昆蟲相

及其相關生態」,中華昆蟲,第10 期,209-224 頁,1990a。

16. 楊平世、謝森和、黃國靖,「北勢溪之水棲昆蟲資源及生態研究 II.水文因子及 水棲昆蟲之群聚結構」,中華昆蟲,第10 期,249-269 頁,1990b。

17. 徐崇斌、楊平世,「應用水棲昆蟲生物指標評估基隆河水質之研究」,中華昆 蟲,第17 期,152-162 頁。

18. 王漢泉,「台灣河川水質魚類指標之研究」,環境檢驗所環境調查研究年報,

卷9,207-236 頁,2002。

19. 吳俊宗、高麗珠、黃文亞,「翡翠水庫浮游藻與水質關係之研究(Ⅴ)」,台 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研究報告,2000。

20.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淡水河系生物相調查及生物指標手冊建立」,5-1 頁,

1998。

21. 北科大水環境研究中心,「生態工法執行問題之探討」座談會,7-16 頁,

2001。

22. 歐陽嶠暉、溫清光、曾迪華、徐玉標、徐崇仁、陳伯中,「河川水體分類及水 質標準之評析」,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三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 集,199 -220 頁,1990。

23. 吳富春、胡通哲、李國昇、李德旺,「應用棲地模式估算台灣河川之生態流 量」,第九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C21~C29 頁,1998。

24. 吳富春、王琪芳,「流況及底質粒徑之改變對河川物理棲地之影響」,第 11 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G47~G50 頁,2000。

25. 梁世雄、張明雄,「生態工法之評鑑」,生態工法與生物多樣性研討會,

2003。

26. 朱達仁,「臺北縣雙溪鄉后番仔坑溪應用生態工法整治影響及生態監測評估之 研究」,第十四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D91-D98 頁,2004。

27. 張睿昇、朱達仁、施君翰、陳有棋,「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附著藻類之季節性 變動與水質相關性研究」,第十四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B19-B26 頁,

2004。

28. 朱達仁、呂宗儒、施君翰、郭一羽,「應用生物整合指標法評估臺北縣雙溪鄉 后番仔坑溪整治影響之研究」,水資源管理2003 研討會論文集,4-87~4-97 頁,2004。

29. 朱達仁、施君翰、徐笑情、張睿昇、陳有棋,「以水生昆蟲生物指標法評估石 門水庫上游集水區水質之研究」,水資源管理2003 研討會論文集,4-75~4-86 頁,2004。

30. 朱達仁、李宗儒,「應用 IBI 評估工程影響時之生物多樣指數矩陣因素分析研 究」,第二屆營建產業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004。

31. 朱達仁,「溪流複合式指標評估模式之建構」(投稿中),特有生物研究,2005。

32. 朱達仁、施君翰、謝宜衡,「臺北縣雙溪鄉后番仔坑溪應用生態工法整治後魚 類群聚時空變化之探討」,農業工程研討會論文集,2004。

33. 汪淑慧、朱達仁、施君翰、賴旻佑,「石門水庫上游湳仔溝溪流整治對水生昆 蟲生態影響之研究」,農業工程研討會論文集,2004。

34. 朱達仁,「臺北縣雙溪鄉后番仔坑溪應用生態工法整治之生態評估」,台灣水 利(已接受)。

35. 林鎮洋,「生態工法之發展趨勢與現況」,生態工法與生物多樣性研討會,

2003。

36.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訓練所,河川水質監測實物講習班講義,2000。

37. 郭一羽,水域生態工程,滄海書局,2003。

38. 林鎮洋,生態工法技術參考手冊,明文書局,2004。

39.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模糊數學入門,九章出版社,2000。

40. 劉應明、任平,模糊數學,凡異出版社,1994。

41. 藎壚,實用模糊數學,亞東書局(凡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42. 吳萬益、林清河,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書局,2001。

43. 陳有棋、汪靜明、朱達仁、周文杰,「上林村后番子坑溪水域生態環境監測研 究計劃」,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3。

44. 黃文正、蔡坤良,「多屬性模糊決策分析在河川環境保育之應用」,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5-2211-E019-011,

1996。

45. Qualitative Habitat Evaluation Index, http://tycho.knowlton.ohio-state.edu/qhei.html 46.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ttp://cfpub.epa.gov/ncer_abstracts/index.cfm/fuseaction/display.abstractDetail/abst ract/273/report/F

47. Cairns, J. Jr. and Dickson, K.L., “A simple method for the 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waste discharges on aquatic bottom-dwelling organisms.”, Journal of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ederation, 43, pp.755-772.,1971.

48. Cairns, J. Jr. and Dickson, K.L., G.R. Lanza, S.P. Almeida, and D. del Balzo.,

“Coherent optical spatial ltering of diatoms in water pollution monitoring.” Archiv.

Mikrobiol., 83, pp.141-146, 1972.

49. Courtemanch, D. L. and S. P. Davies. “A coefficient of community loss to assess detrimental change in aquatic communities.”, Wat. Res, Vol 21, pp 217-222,1987.

50. Cude, C. G., “Oregon Water Quality Index: A Tool for Evaluating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37(1), pp.125-137, 2001.

51. Daniel M. Dauer, “The Chesapeake Bay 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Norfolk, 2002.

52. Gordon, S.I., “Come explore experience Ohio’s watersheds”,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Program,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1.

53. Hilsenhoff, W. L., “Using a biotic index to evaluate water quality in streams”, Technical Bulletin No. 132, Dept. Natural Resources, Madison, Wisconsin, pp.23, 1982.

54. Hilsenhoff, W. L., “An improved biotic index of organic stream pollution”, The Great Lakes Entomol., Vol. 20, pp. 31-39, 1987.

55. Hilsenhoff, W. L., “Rapid field assessment of organic pollution with a family-level biotic index”, J. N. Am. Benthol. Soc., Vol. 7, pp. 68-68, 1988.

56. Karr, J. R., “Assessment of biotic integrity using fish communities”, Fisheries,Vol.6, No.6, pp.21-27, 1981.

57. Karr, J. R., “A long-neglected aspect of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Ecological Application, Vol.1, pp.661-84, 1991.

58. Karr, J. R., Ellen W. Chu, “Sustaining living rivers”, Hydrobiologia, pp.1-14, 2000.

59. KOLKWITZ, R. & MARSSON, K, “Ökologie der pfanzlichen Saprobien.” Ber. dt.

bot. Ges., 26A, pp.505-519., 1908.

60. KOLKWITZ, R. & MARSSON, K., “Ökologie der tierischen Saprobien.” Int.

Revue ges. Hydrobiol. Hydrogr., 2, pp.126-152., 1909.

61. Ludwig, J. A., and Reynolds, J. F., “Statistical ecology”,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pp.337, 1988.

在文檔中 誌 謝 研究所 (頁 75-8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