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建議

1. 本研究僅針對黏土探討其浸潤後剪力參數變化情形,提供回填土 邊坡設計及分析時參數之選用。現地施工時由於土壤種類繁多,

性質各異,雖然己有前人針對砂土的部份進行相關之研究,但是 距離建立完整的資料庫仍有努力的空間,因此建議可藉由其他類 型之填土材料進行相關探討,使不飽和填土邊坡之弱化機制研究 更趨於完善。

2. 本研究僅以浸水直接試驗觀察土壤浸潤後剪力強度參數之變化,

此種試驗方法雖然較為簡易、快速,並且能藉由c*、φ之變化具體 分析降雨對填土邊坡之影響,但是卻無法探討、量測基質吸力之 變化。由於基質吸力是不飽和土壤力學中一項重要關鍵,因此建 議可藉由基質吸力的量測,探討基質吸力的變化與浸水時間的互 制關係。

3. 現地邊坡的監測過程,最常使用的儀器為傾斜儀,並藉此觀察降 雨期間邊坡之移動情形。由於多數邊坡於常時均屬不飽和狀態,

且基質吸力的現地量測設備發展亦逐漸純熟。因此,進行現地邊 坡相關試驗時,應可針對土壤基質吸力進行監測,從基質吸力的 變化量及邊坡的滑移情形探討現地邊坡受雨水浸潤後,基質吸力 的折減對邊坡穩定性之影響。

參考文獻

王釗、鄒維列、李俠(2004),「非飽和土吸力量測及應用」,四 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第 36 卷,第 2 期,第 1-6 頁。

宇梭科技有限公司(2005),「土壤直接剪力試驗自動化軟體操作 說明」,台北。

宇梭科技有限公司(2005),「土壤直接剪力試驗編輯報告自動化 軟體操作說明」,台北。

肖元清、胡波、王釗(2005),「基質吸力對非飽和土抗剪強度影 響的試驗研究」,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 27 卷,第 4 期,第 326-328 頁。

呂明杰(2004),「土壤邊坡降雨入滲行為之探討」,碩士論文,

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中壢。

沈茂松(2001),「實用土壤力學試驗」,文笙書局,台北。

李德河、張舜孔、林宏明(2005),「山區道路邊坡崩壞特性調查 與整治-以阿里山公路為例」,地工技術,第 104 期,第 63-74 頁。

林四川、吳文隆、周功台(1993),「邊坡穩定分析程式(STABL)

應用之探討」,地工技術,第 41 期,第 12-27 頁。

林宏達(2004)「暴雨前後不飽和土壤邊坡工程行為之研究(I)」,

工程科技通訊,第 79 期,第 26-32 頁。

林宏達、拱祥生(2001)「不飽和土壤力學性質試驗及其在邊坡工 程之應用」,地工技術,第 83 期,第 39-52 頁。

吳淵洵、周南山(2006),「台灣山區道路邊坡災害及搶修處理工 法之探討」,台灣公路工程,第 32 卷,第 12 期,第 2-32 頁。

周南山、吳淵洵、陳海島(2006),「台灣地區山區道路規劃設計參 考手冊」,堅尼士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委託研究報告,台北。

邱南殼(2004),「降雨條件影響地表入滲之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台南。

拱祥生、林宏達、吳宏偉(2003),「不飽和土壤邊坡基質吸力量 測及其在邊坡穩定分析之應用」,地工技術,第 96 期,第 27-42 頁。

范嘉程、馮道偉(2003),「以有線元素法探討暴雨時邊坡之穩定分 析」,地工技術,第 95 期,第 61-74 頁。

連健淵(2000)「不飽和土壤變形參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新竹。

陳彥佃(2006),「山區道路填土下邊坡破壞原因之探討」,碩士 論文,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研究所,新竹。

陳漢平(2003),「降雨入滲引致邊坡破壞機制之探討-以土石流源 頭為對象」,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台 北。

湯明高、許強、黃潤秋、戚國慶(2006),「滑坡體基質吸力的觀 測試驗及變化特徵分析」,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第 25 卷,第 2 期,第 355-366 頁。

單信瑜、林宏勳、連健淵、龍元祥(2003),「非飽和土壤體積變形 與孔隙壓力參數」,2003大地工程研究會,台灣,第901-904頁。

游淳名、魏敏樺、錢致平(2005),「非飽和紅土剪力強度之初步探 討」,第十一屆大地工程研討會,台北,第B36-2-B36-8頁。

馮道偉、陳俊吉、鍾侑勳、廖純章(2003),「天然紅土之無圍壓縮 強度與飽和度之關係」,第十屆大地工程研究會,三峽,第119-112 頁。

葉為民、錢麗鑫、白雲、陳寶(2005),「由土-水特徵曲線預測上 海非飽和軟土滲透係數」,岩土工程學報,第27 卷,第 11 期,

第 1262-1265 頁。

熊光赤、阮永芬、楊靜(2005),「降雨與邊坡穩定之間的相關性 分析」,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第 7 卷,第 7 期,第 1017-1020 頁。

Abramson, L. W., Lee, T. S., Sharma S, and Boyce, G. M., (2002) “Slope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Method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USA.

Chen, H., Lee, C. F., and Law, K. T., (2004) “Causative Mechanisms of Rainfall-Induced Fill Slope Failure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130, No.6, pp.593-602.

Das, B. M., (2005) “Fundamental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nd.

edition, Thomsom, Canada.

Derek, H., (2005) “Landslides in Practice: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Remedial / Preventative Options in Soil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USA.

Fredlund, D.G. and Rahardjo, H.(1993)“Soil Mechanics for Unsaturated Soil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USA

Jenkins, P. and Kerr, I.,(1998)”The Strength of Well Graded Cohesive Fills,” Ground Engineering, Vol.31, No.3, pp. 38-41.

Li, G. A., Yue, Z. Q., and Law, K. T., (2005) “Comparison of Field and Laboratory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131, No.9, pp.1176- 1180.

Lu, N. and Likos, W. J., (2004) “Unsaturated Soils Mechanics,”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USA.

Lumb, P. (1975) “Slope Failures in Hong Kong,” Quarterly Journal Engineering Geology, Vol.8, pp.31-65.

Melinda, F., Rahardjo, H., and Leong, E. C., (2004) “Shear Strength of Compacted Soil Under Infiltration Condition,”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Vol.130, No.8, pp.807-811.

Mein, R. G., and Larson, C. L., (1973) “Modelling Infiltration During Steady Rain,”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Vol.9, No.2, pp.384-394.

附錄 A

邊坡穩定分析結果摘要表

A-1 邊坡穩定分析之安全係數 (圓弧破壞分析) 回填土夯實度85%

OMC-2 OMC OMC+2 夯實條件

FS FS FS

分析模式 圓弧 圓弧 圓弧

未浸水 1.74 1.83 1.02

浸水4hr 0.29 0.38 0.68

浸水12hr 0.23 0.37 0.67

浸水24hr 0.32 0.27 0.74

傳統暴雨分析 1.51 1.51 1.02

回填土夯實度90%

OMC-2 OMC OMC+2 夯實條件

FS FS FS

分析模式 圓弧 圓弧 圓弧

未浸水 1.61 1.55 1.51

浸水4hr 1.02 0.67 0.83

浸水12hr 0.29 0.35 0.46

浸水24hr 0.26 0.33 0.35

傳統暴雨分析 1.50 1.48 1.49

回填土夯實度95%

OMC-2 OMC OMC+2 夯實條件

FS FS FS

分析模式 圓弧 圓弧 圓弧

未浸水 0.97 1.97 1.62

浸水4hr 0.41 1.21 1.13

浸水12hr 0.26 0.3 0.88

浸水24hr 0.23 0.22 0.61

傳統暴雨分析 0.97 1.50 1.48

A-2 邊坡穩定分析之安全係數 (非圓弧破壞分析) 回填土夯實度85%

OMC-2 OMC OMC+2 夯實條件

FS FS FS

分析模式 非圓弧 非圓弧 非圓弧

未浸水 1.70 1.79 1.09

浸水4hr 0.35 0.46 0.73

浸水12hr 0.27 0.45 0.69

浸水24hr 0.38 0.33 0.78

傳統暴雨分析 1.61 1.67 1.09

回填土夯實度90%

OMC-2 OMC OMC+2 夯實條件

FS FS FS

分析模式 非圓弧 非圓弧 非圓弧

未浸水 1.6 1.57 1.52

浸水4hr 1.09 0.73 0.9

浸水12hr 0.35 0.43 0.57

浸水24hr 0.32 0.4 0.42

傳統暴雨分析 1.52 1.46 1.45

回填土夯實度95%

OMC-2 OMC OMC+2 夯實條件

FS FS FS

分析模式 非圓弧 非圓弧 非圓弧

未浸水 1.02 1.96 1.58

浸水4hr 0.5 1.29 1.23

浸水12hr 0.32 0.36 0.93

浸水24hr 0.28 0.27 0.65

傳統暴雨分析 1.02 1.67 1.51

附錄 B

邊坡穩定分析之詳細分析結果

一、圓弧破壞分析

圖B-1 邊坡常時,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3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4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5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6 邊坡常時,夯實度 8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7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8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8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8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9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8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10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8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11 邊坡常時,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12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13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14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15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8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16 邊坡常時,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17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18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19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0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1 邊坡常時,夯實度 90%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2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90%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3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90%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4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90%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5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90%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26 邊坡常時,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7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8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29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30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90%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31 邊坡常時,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32 邊坡浸水 4hr,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33 邊坡浸水 12hr,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34 邊坡浸水 24hr,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35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

圖B-36 邊坡常時,夯實度 9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37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9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38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9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39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9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B-40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95%OMC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41 邊坡常時,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42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43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B-44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圖 B-45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95%OMC+2 圓弧破壞模式

二、非圓弧破壞分析

圖 B-46 邊坡常時,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47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48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49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50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51 邊坡正常模式,夯實度 85%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52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85%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53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85%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54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85%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55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85%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56 邊坡常時,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57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58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59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60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85%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61 邊坡常時,夯實度 90%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62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90%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63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90%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64 邊坡浸潤 24hr,夯實度 90%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65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90%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66 邊坡常時,夯實度 90%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67 邊坡浸潤 4hr,夯實度 90%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68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90%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 B-69 邊坡浸潤 12hr,夯實度 90%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70 邊坡傳統暴雨分析,夯實度 90%OMC 非圓弧破壞模式

圖B-71 邊坡常時,夯實度 90%OMC+2 非圓弧破壞模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