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徽州民居建築特徵 一、皖南住宅內外架構形式

在文檔中 第二章 徽派民居的形成 (頁 24-51)

說到徽派建築,往往指的是明清時期的徽商住宅居多。皖南的 商人住宅,是當地人外出經商以後建築的民居形式,此類民居的出 現,除了由當地的地理與自然環境等因素決定外,歷史條件更為重 要。不論是皖南還是中國各地都是如此。

皖南民居是中國民居中極為精美細致的一種民居形式。徽商的 富有是眾所皆知的,可是徽州可用的土地本來就少,徽商雖富有,但 土地卻並未能如錢財般增加,因此建築面積自然受到地少的限制,而

人們又不想把房屋建的太小,所以只好將中心院落縮減,如此一來,

圖 16 宏村月塘

院落就成一個天井形式了。再加上,男人在外經商,家中只有妻小,

房子就要格外的私密,所以房子以高牆圍合,只留有一個小小的出入 口。這就是皖南民居最主要特點。

此外,由於人們外出經商,不再經營土地,自然也就無需農具,

圖 17 徽派古建 石板巷

民居內也不在設置存放農具的空間。取而代之的是雕樑畫棟、

景致。民居越發的精美考究。皖南地區三面有山環繞,僅在西南面教 遠的山脈處留有缺口,這裡風水中被稱為“氣口",住宅應該面向這 個氣口,同時,偏西北方向冬季日照角度較小,日光可以更深地照入 房間之中,所以民居多朝南偏西 20~30 度。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戶,較 少大型住宅。

圖 17 徽州派民居外觀一 圖 18 徽州派民居外觀二

圖 19 徽州派民居俯看外觀一 圖 20 徽州派民居俯看外觀二 皖南民居的造型,內部為樓房形式,聽堂為人字形屋頂,大多三 開間,中間開間樓上樓下都是不帶窗的敞廳形式。廂房是單坡屋頂,

樓上樓下都有槅扇門窗。無論是正房還是廂房,都是木結構朝向院 落,週邊一圈由高牆圍合。所有的屋頂都是向院內傾斜的,一旦下雨,

圖 21 徽州派民居俯看外觀三 圖 22 徽州派民居俯看外觀四

水都流向院子裡,呈“四水歸堂"之勢,喻意“財不外流",表達了 人們美好願望。院落四周的高墻是白色的,配上青黑色的屋瓦,被稱 為 “粉牆壁黛瓦"。墻體下部是石料壘砌的,石料雕鑿方整,所以 砌的墻面嚴密合縫。墻的拐角處下部有石料作保護,同時起著裝飾作 用。為牆上最富於變化的地方,是墻體上部以小青瓦作成的屋簷。此

線,而是安排一些臺階狀的折線,似馬墻的形式。並且折線変化多樣,

讓人百看不厭。

圍墻的前部正面是院落的大門。皖南民居主要的大門有兩種形 式,一種是門樓式,一種是牌坊式。門樓室大門,在門上部有一個凸 出的屋頂狀若門樓;而牌樓式大門則在大門的上方和左右的墻面上,

圖 23 牆面外觀

凸出一個牌樓形狀的裝飾(圖 23)。從細部來說,皖南民居主要由外 墻、樓面、屋面、地面、柱子、梁架及欄杆、樓梯等部分構成,另有 一些彩畫裝飾和內外簷裝修等。

皖南民居樑架多為彻上露明造,匠師們在適當裝飾的原則下把結 構與美觀融為一體,並保持了與其他部分的統一性。簡單的樑架作法 是穿斗式琴面月樑,較華麗的大型住宅樑架則採用穿斗、抬梁相結合 的做法,月樑粗大渾圓,並施以精雕細刻。而斗栱、鷹嘴、出檐等其 他構建的做法,也都極富於地方特色(圖 24、25、26、28)。

圖 24 古建元素 一

皖南民居上層窗口下常設有一圏雕飾精美的欄杆,面臨天井,其

圖 25 古建元素 二 圖 26 古建元素 三

造型優美,雕刻手法高超,並有很高的藝術性。普通欄杆的高度與窗 口齊平,最初的造型也比較簡單,但後來逐漸變為複雜華麗,充分利 用了木制品的特性:弧形的欄杆多在檐柱間置座版,欄杆本身向外彎 曲,凸出於簷柱外側,形如靠背,所以被稱為“吳王靠"或“美人 靠",其雕飾之精美非同一般。這些欄杆坐凳的裝飾,都是圍繞天井

圖 27 民居宅內一景 圖 28 古建元素 四

圖 29 木雕花窗圖 圖 30 木雕花門

皖南建築的各個單體民居居於一處,構成了一個村落,而皖南地 區盆地面積狹小,人們的宗族觀念很強,所以多聚族而居,形成居住 行村落,皖南村落較為重視水,以及村內道路的通暢,所以水口、水 系、巷道、廣場等,變成了其村落的構成要素。

皖南村落在村外 500 米左右的溪邊都有一片樹林,稱為水口,其 左右常有青山夾峙,具有守護村口的意思。水口的附近還常常建有一

些標志性的建築,如亭、牌坊等。唐模村就在水口處建有沙堤亭和牌 坊,後面還有一個小西湖,周圍古木參天、天然屏障,是皖南村落的 代表之一(圖 31)。

水是皖南村落極重視的,村落與水系有著緊密關係,人們不僅在 河道附近選定村址,還常常對水系加以改造,已獲得更為滿意的使用 效果。對水系的改造方法很多,如築堤、堆堤、挖池、分流、疏導等,

圖 31 徽派村落

而築渠引水則是最常用的方法,溪水沿巷穿越整個村莊或穿庭入室或 傍宅而過,既方便了人們的用水,也是村內木製房屋的消防來源,同 時也營造了一種民居與水相依相融的自然意境。更有些村落在流水的 一處挖掘池塘,成為水廣場,像宏村就以一個半圓形的水塘為中心,

一面安排建築了高大的佛院與宗祠,另三面則建普通民居,形成與水 為中心的開闊而寂靜的空間 。這些水系除了實用功能外,還多成為

村落民居顯出高低疏密來,增添建築聚落中的一種整體的美感與輕鬆 感。特別是盡端處,常點綴有拱劵、廊橋、牌坊等。

巷道多用青石板鋪築,以避免雨天地面過於泥濘,在村的巷道 上,往往建有更樓等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築,成為街巷空間的節點和轉

圖 32

折,同時,增加村落空間的層次感。村落中的廣場就像村中的水塘一 樣,是巷道某處的擴大,或是若干巷道的滙聚處,這些地方往往集中 交往、飲食、休息、游泳等多種功能,且店鋪雲集,熱鬧非凡(圖 32)。

由民居的形式、色調及村落的小橋、流水等,可以看出,皖南民 居具有江南水鄉的清新幽靜情調,其色彩十分簡潔、素雅,就像一幅 幅傳統的中國畫。

二、建築元素特徵

皖南古村落,風格獨特。它擇地於青山綠水之間,與大自然融為 一體。古民居的建築藝術,體現典雅的徽派風格。房屋灰白黑的色調,

追尋一種祥和與澹泊;然而,房屋、門戶之間那重檐翹角的馬頭牆,

卻體現出屋主們內心難以掩飾的自尊。以下我們就其建築中特有的元 素:白牆、黛瓦、馬頭牆等加以討論。

(一)高牆粉壁

白牆因為徽州地狹,因此“高牆白屋"(圖 33)成為徽州民居 的一個獨特景現,又由於人稠,住宅只能“架閣而居",圍牆也隨之

圖 33

為了防止雨水的侵蝕,高牆外“塗白堊以御雨"。

(二)方正直線形式馬頭牆

馬頭牆和屋頂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本身 就是屬於硬山式屋頂的一部份,馬頭牆在村鎮景觀中的主要表現在三 處:

(1) 具有強烈的韻律節奏感,並且一再的重複出現

(2) 豐富了村落的立體輪廓線變化

(3) 具引人注視的動態

圖 34

另外,為了滿足防火的需求馬頭牆必須大大高於屋面(圖 34),這 便產生了其本身的外輪廓線多成跌落的台階形式。徽州古宅的宅與宅 之間往往有高低錯落的五疊式馬頭牆用來防火,徽州的馬頭牆(圖 35)

特別處在於它的造形輪廓簡潔、方正。一層層有如階梯排列於屋頂

上。大致這些高聳入雲馬頭牆是每家每戶各做各的,但建築工匠們卻 把這些有著實功能的封火山牆設計的爭奇鬥豔,意味深長,並且給它

圖 35 南屏

一個很吉利的名稱,叫做“五岳朝天",仰望著蔚藍天空下那些圖案 般的防火牆真是美極了。

(三)黛瓦

為中國較普遍的瓦型態,它是不上釉的普通青灰色瓦片,用陶泥 低溫燒製而成,呈青灰色故稱青瓦(圖 36),在徽州古村落,每戶屋 頂因使用青瓦,顯現出一片片灰藍色調,沉穩而高雅。瓦片可做成板 瓦和筒瓦兩種形式,其區別在於桶瓦的橫斷面是半圓形的,板瓦是平 面的,而前者的出現較晚。

儘管徽州這裡比較偏僻,交通不暢,卻有著濃濃的儒家文化氣 息,明清時期,那些富裕起來的徽商把經商累積的資金,花在家鄉購

圖 36 青瓦

走進徽州的住宅裡,只要隨便看一眼那些建築裝飾,比如雕鏤精美,

層次複雜的牌坊式門樓,天井裡有精美圖案的欄板,以及窗欞雀替等 等,都無法忘記徽商們是如何地揮金如土,怎樣地炫耀自己的富有。

而只有在華麗的裝飾中,才能清楚地感受到徽商家居生活的情趣。

圖 37 徽派民居瓦房

徽派古民居的建築藝術,體現典雅的徽派風格(圖 38)。民居灰白黑 的色調,追尋一種祥和與澹泊,它所呈現的景緻就像一幅清新而典雅 的“中國畫里的鄉村",也許,這正是湯顯祖為什麼苦於“無夢到徽

圖 38 南屏

州"緣故;或是現今住在高樓大廈中的人們,追尋“桃花源"之情结 的所在。

圖 39 洽舍

三、皖南古建之“三絕"與“三雕"

黃山白岳下的徽州古村落中,自清道光以後,早已隨著徽商衰 落,失去了昔日的店舖林立,酒旗飄揚,幢幢豪宅大院也已物是人非。

但是,僅從現存的徽派古建“三絕"-- 古祠堂(圖 40)、古民居

(圖 39)、古牌坊(圖 41)。它們和古建中的“三雕"─ 石雕、磚

圖 40

日下的輝煌,仍可遙想當年的顯赫耀目。那青山綠水團合環拱下的古 民居,粉牆矗矗,鴛瓦鱗鱗,棹楔崢嶸,鴟吻聳拔;那座落於古村落 中

圖 41 徽州歙縣坊群

圖 41 徽州歙縣坊群

在文檔中 第二章 徽派民居的形成 (頁 24-5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