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理治療歷程與技術

(一) 心理治療的目標

達到最終的自性覺醒目標可能會花非常長的時間,因此有三個漸進式的目標。

A.先減輕個案的症狀,感覺到快樂了,再來鼓勵個案追求更高品質與穩定的快樂;

B.第二個目標為鼓勵個案立下聽聞追求此理論或佛法的智慧,並願意培養對別人的 慈悲心;C.第三個目標是建立實踐自性覺醒的修養習慣,每天都要往最終的自性覺 醒目標邁進。

(二) 心理治療歷程:五個主要的步驟

56

治療者需要跟個案介紹與說明這五步驟(圖十二):第一個步驟是評估個案的 非理作意的自我與善的自我,借力使力,利用他物來修行,後續會再詳細說明。

第二個步驟是鼓勵個案培養以本理論或佛法所提出的智慧,如此個案將來可以 避免、減少煩惱與傷害自己。治療者需要跟個案說明為什麼這一套智慧可以幫助避 免、減少煩惱與傷害自己,並可以幫助個案自我功能完全與發揮潛能。治療者可以 使用本理論背景部分來說明,並鼓勵個案去觀察自己的信念與想法會如何導致煩惱,

並將它們(指非理作意部分)換成佛法的智慧。但學習佛法的智慧可能會花較長的 時間,個案若不耐煩,建議採用善巧的方法,例如個案通常學習一點佛法的智慧就 有可能體會到症狀的減輕,所以有減輕了症狀是個非常好的時機,可用來再鼓勵個 案學習更多的智慧。

在解釋佛法的智慧的時候,治療者可以鼓勵個案不要將佛法當作是宗教,佛法 的智慧是可以經過科學的檢驗的,科學有兩個重要的標準來檢驗,一個是經驗,拿 證據來,可以見得到;二是要經過邏輯推論檢驗。其中經驗的檢驗人人都可以做,

只要親自做了,看看有沒有解決個人煩惱或人生問題,一試便可知真假。而邏輯的 檢驗,就以佛法最重要的自性本空的理論為例,前面所提的自性可以有兩種假設:

自性本空與自性本不空,也就是依賴自己的力量存在;但是邏輯推論來看,自性如 果是自己存在的,那麼它就不能被改變了,我們就不能改變它。相反的,自性是本 空的,是一種「不依賴任何事物而恆常獨立的一種本質」,自我之所以能夠存在,

完全都是站在依賴其他事物的角度而存在的,因此若自我不斷建構在良善的經驗軌 跡之上,在不斷的修養歷程中達到圓滿,如此才有教育與修養的意義。因此佛法智 慧是很科學的!

治療者需要指出個案因為煩惱的根源,慣性、我執或慾望所引的錯誤的信念與 想法,這些會導致自我挫敗與自我放縱的行為。並教導將錯誤的信念想法置換為佛 法的智慧。 有些個案可能不習慣或其他原因,不適合一開始直接就教導個案智慧,

他們也有可能會比較想要先看到療效,所以可以先進行第三步驟,當個案的症狀有 減輕之後再來進行。

第三個步驟是要指出個案那些慣性、我執或慾望造成了煩惱,並依據本理論或 佛法的智慧來採取行動,來減少或斷絕煩惱。行動是指包含意念、動機、注意、認 知、情緒與行為的起動與運行。個案需要建立自我反思的習慣,經常或時時刻刻將 意念、動機、注意、認知、情緒與行為與本理論或佛法的智慧的標準來進行比對。

這些標準在「止的靜坐技術」會有清楚的描述,若與本理論或佛法的智慧有所差距,

要盡力去調整與改變來減少或根絕這樣的差距。以下有五個層次的行動:

A. 層次一:混亂期,個案無法分辨其意念、動機、注意、認知、情緒與行為與佛 法智慧(標準)的差異。

57

B. 層次二:區辨期,經過學習佛法的智慧,個案可以分辨其意念、動機、注意、

認知、情緒與行為與佛法的智慧(標準)的差異,個案知道有所不同了。.

C. 層次三:確認辨識期,個案可以明確分辨其意念、動機、注意、認知、情緒與 行為與佛法的智慧(標準)的差異,越來越清楚了。

D. 層次四:開始行動期,個案開始行動去減少這樣的差距。

E. 層次五:盡己與社會反思期,個案已經建立自我反思的習慣,經常或時時刻刻 將意念、動機、注意、認知、情緒與行為與本理論或佛法的智慧的標準來進行 比對,並盡全力來消除這樣的差距。

第四個步驟是減少或根除慾望、慣性與我執。即使我們可能無法完全根除慾望、

慣性與我執,仍然可以持續自我修養來降低因慾望、慣性與我執所造成意念、動機、

注意、認知、情緒與行為的產生頻率。治療者繼續指導個案看出自己的意念、動機、

注意、認知、情緒與行為的模式,並教導這樣的改變的確是可行,但要持之以恆,

每日精進,一定會減少煩擾與增加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這樣的結果可以慢慢地對自 性覺醒修練增加信心。

自性的本質與佛法的智慧也會在這個過程被觀察與驗證,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完 全根除慾望、慣性與我執,但我們要養成朝向自性覺醒修練的好習慣來克服我們的 慣性,這是最重要的生活目標,能夠引導我們發揮自我潛能與獲得真正的平靜、滿 足與快樂。

要達第五個步驟中的自性覺醒境界是要花時間與付出努力的,治療者要建議個 案將上述一到四的步驟成為生活習慣。如此一定會獲得更多平靜、滿足與快樂,而 慾望、慣性與我執也會被減弱。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可以來看有沒有建立這樣的生活 習慣,若你如果沒有每天或隔一段時間就修練上述一到四的步驟,你會覺得不舒服 或不對勁。

圖十二 心理治療歷程:五個主要的步驟

(三) 評估造成煩惱的來源,24 個非理作意的自我(佛法稱作心所):

煩惱皆菩提,無用之大用,借力使力,利用他物來修行評估個案非理作意的自 我與善的自我或慣性,可以用來了解個案自我或慣性的模式,然後來對這些非理作 意的自我進行減弱與根除。最理想的狀態是如同前面所提對治煩惱情緒的原理中,

58

主動積極地去經歷各種所緣(人、事、物)(萬緣),來看出我們自我或慣性的模 式。利用這些煩惱來進行修練自性覺醒,因此煩惱皆菩提,我們因為有這些煩惱,

才有自性覺醒的機會。所以出現煩惱情緒就要像獲得了奇珍異寶的歡喜心,因為寶 貴的修練機會又來了,這是無用之大用,借力使力,利用他物來修行。24 個非理作 意的自我說明如下(此部分的概念為取自大乘百法明門論):

A. 忿:忿忿不平,對不順己的境界,因為氣怒甚至發生暴惡的行為。

B. 恨:恨意,對於忿怒的事不能忘懷而結怨於心,懷恨在心。

C. 惱:惱怒,惱羞成怒,起嗔恨心,追想過去或現在不悅的境界,而產生懊惱煩 悶的心理。

D. 覆:隱瞞與隱藏自己的過錯,不發露懺悔的態度與行為。

E. 誑:欺誑,為獲得利益與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以種種手段迷惑或欺騙他人。

F. 諂:諂媚,心曲不真而假裝順從他人的心理,來獲得利益與滿足自己的慾望。

G. 憍:驕傲,對自己的長處產生傲慢自大的心理。

H. 害:害人,懷有損害他人的心理。

I. 嫉:嫉妒,對他人的長處生起不悅的心理或嫉妒別人所擁有的財物與東西。

J. 慳:吝嗇,吝於財物與分享智慧,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不願施捨與分享的心理。

以上這十種非理作意的自我會個別升起,最容易於行為顯現與被觀察到。建議 可以從這十個著手,再來著手進行其他的非理作意的自我。

K. 無慚:恬不知恥,無內心反省能力,對於自己的過錯不知羞恥的心理。對於好 的行為或諸事功德善事不欽慕崇敬,對於賢人師長輕慢不服。

L. 無愧:恣意行惡,不顧佛法的智慧所勸戒不要做的行為。

以上這兩種非理作意的自我會普遍存在於不善的自我與心理狀態中。

M. 不信:內心不清淨,對於佛法智慧還不能接受與樂於學習。

N. 懈怠:懶惰不精進於自性的覺醒。

O. 惛沉:兩眼無神,沒有正確的智慧,使身心萎靡頹喪、昏昧、沈鬱,而喪失積 極進取自性覺醒的行為。

P. 掉舉:妄想紛飛,想一些好笑或慾望的事,貪求慾望所帶來的快樂,令心浮動 不安。

Q. 放逸:只顧享樂,放縱身心而不精勤於自性覺醒。

R. 失念:不能經常或時時刻刻將意念、動機、注意、認知、情緒與行為與本理論 或佛法的智慧的標準來進行比對,並盡全力來消除這樣的差距。

S. 散亂:妄想紛飛,沒有明確對象,想東想西,念頭分散造成疲於奔命。

T. 不正知:沒有正確佛法的智慧。

59

以上八個非理作意的自我普遍存在於非理作意的自我,並會與上述的一到十二 的非理作意的自我一起俱生。

U. 睡眠:適當的睡眠可恢復精力;然而耽嗜睡眠,是一種懶惰。

V. 後悔:追悔已作或未作的事。例如:做了壞事而後悔,是正確的;但是做好事 而後悔,則是不正確的。

W. 尋:對事理粗略的思考,例如貓(人)想抓老鼠(慾望),貓開始尋找老鼠,

這就是尋。

X. 伺:能細心伺察思考,例如貓(人)想抓老鼠(慾望),貓已經找到老鼠的洞 口,已經在洞口等待老鼠入口,這就是伺。

以上這四種非理作意的自我,如果用到好的方面就是好的自我,如:適當的睡眠 可恢復精力、做了壞事而後悔,是正確的、對佛法智慧粗略語細心的思考。

以上 24 個非理作意的自我不外乎是貪、負面情緒(嗔)與不知道智慧(癡)。

(四) 九種智慧技術:對治非理作意自我(慣性)的技術

本理論建議使用以下七種智慧技術的原則:一開始可以針對特殊的非理作意的

本理論建議使用以下七種智慧技術的原則:一開始可以針對特殊的非理作意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