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效與評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3-97)

6-1 前言

待本系統開發完成後,需進行系統的成效評估,方可驗證本系統 是否可以增加學習者的學習成效,若答案為肯定,其可增加的成效又 有多少,都必須待評估完成後才可得知。由於本研究之成效評估須配 合學生學習測量課程的時間,但因為時間無法配合之故,本研究在此 先行規劃設計相關的成效評估方式,並留待後續研究進行參考使用,

詳細之設計與規劃列於本章節。

6-2 評估設計

為了證明系統之有效性,本研究在這裡提出評估設計之對照測試 架構,依序分為初步評估與正式評估兩部份。由於在系統是否可以增 加學習成效尚未定案之前,大幅度的改變一個班級的學習方式勢必有 些風險,對於參與實驗的學生來說十分不公平。

本研究故在此提出初步評估設計,先行於班級內隨機抽樣十人來 進行實驗,為了能夠不影響正常的學習方式,初步評估將徵求十名尚 未修習測量課程之實驗對象,並給予每位參與實驗人員車馬費,將十 人分為實驗組五人與對照組五人來進行四個小時的系統評估測試,最 後進行一個結訓測驗,若在測驗時實驗組比對照組表現佳,即可印證 本研究的系統具有提升教學績效的效果,便可著手進行後續之正式評 估部分。實驗組與對照組教學法分述如下:

1. 對照組(不採用本系統):第1~2小時進行儀器的解說、示範。第3 小時進行實際操作練習。第4小時進行測驗。

2. 實驗組(採用本系統):第1小時進行儀器的解說、示範。第2小時操 作練習本系統。第3小時進行實際操作練習。第4小時進行測驗。

正式評估即是於學習初期便將不同班級分成實驗組(應用本系統 輔助教學與學習)與對照組(傳統教學)。如果在實地測驗中實驗組 比對照組表現佳,即可印證本研究的系統具有提升教學績效的效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教學法分述如下:

1. 對照組(傳統教學):第1~3週上課直接於戶外現場實地解說、

示範、練習。第4週為實地測驗。

2. 實驗組(應用本系統輔助教學與學習):第1週上課於電腦教室 以虛擬實境解說、示範、練習。第2~3週上課直接於戶外現場實 地解說、示範、練習。第4週為實地測驗。

6-3 評估規劃

傳統之測量教學課程,於第 2 到第 5 週進行水準儀的架設、測量 與考核,而本研究之全站儀教學部份,則是從第6~9 週進行全站儀之 架設教學部份,第10~13 週則是座標測量教學的部份。整學期之傳統 測量課程授課大綱如表6-1 所示。

表6-1 傳統測量課程授課大綱

週次 教學進度

1 認識儀器與分組 2 教水準儀

3 練水準儀 4 練水準儀 5 考水準儀 6 教全站儀測設 7 練全站儀測設 8 練全站儀測設 9 考全站儀測設 10 教全站儀測量 11 練全站儀測量 12 練全站儀測量 13 考全站儀測量 14 導線測量

15 平面圖測量+直接地形測量 1 16 平面圖測量+直接地形測量 2 17 平面圖測量+直接地形測量 3 18 平面圖測量+直接地形測量 4

加入本研究設計之評估設計之後,於全站儀架設教學部份,將原 本第6 週後兩節之課程從現地解說、示範、練習移至電腦教室操作本 虛擬實境系統(全站儀架設教學),第 7~8 週則給予學生實際操作練習 之用。而全站儀座標測量教學部份,將原本第10 週之現地解說、示 範、練習移至電腦教室操作本虛擬實境系統(全站儀座標測量教學)。

加入本系統後之整學期測量課程授課大綱如表6-2 所示。

表6-2 加入本系統後之測量課程授課大綱

週次 教學進度

1 認識儀器與分組 2 教水準儀

3 練水準儀 4 練水準儀 5 考水準儀

6 全站儀架設教學系統 7 教全站儀測設

8 練全站儀測設 9 考全站儀測設

10 全站儀座標測量教學系統 11 教全站儀測量

12 練全站儀測量 13 考全站儀測量 14 導線測量

15 平面圖測量+直接地形測量 1 16 平面圖測量+直接地形測量 2 17 平面圖測量+直接地形測量 3 18 平面圖測量+直接地形測量 4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3-9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