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雖然柯林頓與布希都認為美國應和中共建立建設性的雙邊關係,

但他們對中共的看法是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柯林頓與北京建立「戰略 對話」,視中共為「戰略夥伴」,在「特殊國與國關係」導致臺海危 機時,柯林頓一通電話向中共表態,更讓北京領導人感到窩心。雙方 關係雖非水乳交融,但至少存在著基本的互信。

然而,在布希陣營方面,伍佛維茲、左立克、阿米塔吉、賴斯女 士等人卻對柯林頓的中共政策不敢苟同。左立克與阿米塔吉均對中共 市場自由化的發展表示歡迎,但都不同意將中共視為「戰略夥伴」。61 伍佛維茲指出:「我認為中國是未來幾十年美國外交政策最嚴肅的挑 戰。」 他同意中共是一個崛起中的強權,這也是美國應該面對的事 實,但他不同意親「中」派過份誇大中共的能力。他表示,中共有求 於美國者,絕對比美國有求於中共者為多。62

在 2000 年 1、 2 月號《外交事務》期刊中,賴斯女士曾撰文抨擊 柯林頓的對華政策。在這篇題為「國家利益」("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s")的文章中,她說,柯林頓對中共的政策不僅破壞了亞洲的安 定,也損及美國與臺灣的關係,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行為,華府要 勇於向北京挑戰。她進一步指出:「中共不是一個甘於維持現狀的強 權,它會企圖改變亞洲的權力平衡,趁機坐大。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證 明他們是美國的戰略對手,不是柯林頓政府所謂的戰略合作夥伴。再 加上他們和伊朗、巴基斯坦合作擴散彈道飛彈技術,構成的安全問題 已經昭然若揭。….合作固然值得追求,但雙方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 絕對不要怯於和北京對抗。」63顯然,在北京未以具體作為顯現已接受

同註 37。

張宗智,同註 23。

同註 32,版 54-57.

國際規範以前,她對中共的看法是相當負面的。

同一期間,她在接受訪問時,還毫不保留地預測中國共產黨遲早 會崩潰。作為一位現實主義者,她說她會支持「一個中國」的政策,

因為美國兩黨都長期支持該政策。但是她指出:「如果經濟改革失 敗,中國共產黨將會被推翻;而如果經濟改革成功,經濟自由化將帶 來政治自由化。由於非此即彼,中國共產黨只是借時間茍延殘喘而 已。」64

在大選進入尾聲時,她參加紐約一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座 談會,對中共仍維持與以前相同的觀點。在發言時,她認為北京已對 華府構成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中共在北韓、巴基斯坦擴散武 器方面的所作所為,證明中共是「憎惡」華府在亞洲擴張勢力;另一 方面,中共又積極擴展軍力,使臺海成為美、「中」潛在安全衝突 點,讓華府為之憂心忡忡。65

不過,根據曾經訪談賴斯的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章嘉琳的說 法,賴斯認為,中共應該要有大國的樣子,不要動不動就對臺灣島內 發生的事,刺激得反應太過度。中共應隨時提醒自己,它是一個大 國,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承認「一個中國」,對於像「兩國論」這 種事,北京發表一個嚴正聲明即可,不必發動軍事演習並揚言動武,

反而失去同情。至於兩岸的未來,如果中共經濟進一步開放、發展,

政治體制也做一些調整,「未來兩岸的統一是不成問題的」。66究竟何 種看法才是她真正的想法,還有待她出任國家安全顧問後再做進一步

"Inside the Mind of Bush's Foreign Policy Czar," Business Week,

February 23, 2000 at <http://www.businessweek.com/bwdaily/dnflash/

feb2000/nf00223a.htm? scriptFramed>.

同註 56。

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章嘉琳在 2000 年 9 月 28 日香港《信報》專欄分析賴 斯對臺海兩岸的看法,引述自孫揚明,同註 56。

的觀察。

在競選期間,顯然受到賴斯、左立克、阿米塔吉等人的影響,布 希本人也不斷釋出美國會將中共視為「競爭對手」,而非「戰略夥 伴」的訊息。與柯林頓一樣,布希也認為與中共發展「永久正常貿易 關係」,以及讓中共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將中共納入世界經貿體 系都是政治上正確的事。但是布希在選舉期間也指出,美國在亞洲的 首要盟邦是日本,而非中共,而且美國要拉攏的是亞洲其他的盟國。

在加州的一場演說中,布希明白指出,中共是一個競爭對手,不是一 個戰略夥伴,美國固然不可以帶著「惡意」(ill-will)與中共交往,但卻 更不能存著「幻想」(illusion)。67

不過,在布希確定當選美國第四十三任總統後,國務卿鮑爾與副 總統錢尼決定將布希陣營內部視北京為「競爭對手」、不利美國與中 共交往的趨勢扭轉過來。在發表接受國務卿提名的演說中,鮑爾表示 美國將與俄羅斯和中共合作,不會把他們當作「潛在的敵人」,但也 不會視之為「戰略夥伴」,而是把他們看作是正在尋求自己方向的國 家。68副總統錢尼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訪問時則宣稱,在大選 期間堅稱中共為「競爭對手」而非「戰略夥伴」並力主部署「全國飛 彈防禦」系統的布希,其實希望能和中共、俄羅斯發展良好關係。69他 們兩人一副很有默契的樣子,三言兩語就將北京領導人最聽不入耳的

「競爭對手」輕輕化解。不過,就在一片對美、「中」關係樂觀聲 中,布希提名倫斯斐出任他的國防部長,又使整個情況為之改觀。倫 斯斐一向對中共持鷹派立場,在 1998 年他擔任跨黨派委員會主席所提 出飛彈威脅的評估報告中,不僅認為伊朗、北韓與伊拉克都有能力對 美國發動飛彈突襲,更對中共的軍事動向感到憂心忡忡。在他出任國

同註 44。

同註 6。

同註 3。

防部長後,可望對目前國防部情報局中國事務部門內充斥「中國不具 威脅」的流行看法提出矯正。70至少,他需要有關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共 的正確情報,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儘管鮑爾與錢尼先後發表美國要與中共合作與發展良好關係的言 論為布希新政府緩頰;但布希在選舉期間不願將北京視為「戰略夥 伴」而將中共當做「競爭對手」的談話,以及布希外交團隊其他成員 對中共的不同看法,仍為兩國關係帶來陰影。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 內,華府與北京可能會有一段「磨合期」,也即雙方會相互試探對手 的真正意向與政策底線,為期可能持續數月或更久。另外,布希在大 選期間將中共視為「競爭對手」的立場有可能會影響北京與華盛頓的 經貿合作,畢竟不論在理論與實際上政治與經濟都是很難分得開的。

布希入主白宮後,北京也知道至少在短期內雙方矛盾不易化解,自然 更不希望我國在此時「插花」,挑起美「中」矛盾。71對我國而言,最 好的做法就是明哲保身,不介入雙方的紛爭,更不必挑起矛盾,以免 像過去幾年一樣在國際舞台上經常弄巧成拙,灰頭土臉。

除了鮑爾與錢尼先後發表美國要與中共合作與發展良好關係的言 論之外,還有一些跡象也顯示布希在正式入主白宮後,其對兩岸政策 可能會做出進一步的調整。

首先,一個由布希主要智囊如「決策本質」(Essence of Decision) 一書作者艾里森(Graham T. Allison)、曾任老布希國家安全顧問的史 考克羅(Brent Scowcroft)、賴斯女士與阿米塔吉等人所組成的「美國 國家利益委員會」(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John Deutch, "An Agenda for Mr. Rumsfeld, "The Washington Times, January 1, 2001, A23; 劉屏,〈倫斯斐將矯正中國非威脅論〉,《中國時 報》,2000 年 12 月 30 日,版 11;同註 7;同註 8。

汪莉絹,〈北京智庫警告 臺灣勿挑美中矛盾〉,《聯合報》,2000 年 12 月 7 日,版 13。

對兩黨總統候選人提出政策建議報告。在這份由艾里森與布萊克威爾 (Robert Blackwill)擔任主要執筆人的政策報告中,他們建議,美國在 東亞必須和潛在戰略對手中共建立「有益的」(productive)關係。值得 注意的,該項建議的優先順序是列為攸關美國生死存亡最重大的國家 利益(vital national interests)之一。而在大選期間甚受布希陣營重視 的臺灣安全問題,僅成為「維持臺海與朝鮮半島和平」建議中的一部 分而列在極端重要的國家利益(extremely important interests)之中。

72由此可見,即使賴斯女士與阿米塔吉等比較將中共視為「問題學生」

的外交智囊,也贊成或至少不反對與北京建立「有益的」關係。

其次,布希的外交智囊多為老布希的中層主管,現在年齡較大也 更為成熟,自然更為務實,對北京容或存有高度的戒心,但不會與中 共進行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對蘇聯那樣作意識型態的 對抗。73

第三,工商界一向在共和黨內具有比民主黨更大的影響力,從企 業界的角度自然是最好與中共維持良好的關係,才有利商機。74

第四,幾乎每一位美國新總統一上台,都需要經過一段實習期。75 欠缺外交經驗的布希自然更不可能例外。

Robert Ellsworth, Andrew Goodpaster and Rita Hauser,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A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 July 2000, at

<http://www.nixoncenter.org/publications/monograph/nationalinterests.htm>.

同註 52。

同註 52。

請見 examples in Richard E. Neustadt, Presidential Power and the Modern Presidents: The Politics of Leadership from Roosevelt to Reagan, 5th ed. (New York: Free Press, 199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