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  實驗方法與結果分析

4.4  實驗結果與分析

4.4.2  搜尋效率

圖  4.4.1  每張圖片平均擁有標籤數的分佈圖,橫軸代表每張圖片擁有的標籤數,縱軸代表擁有特定標籤 數的圖片平均有幾張,結果的高峰點顯示一張圖片有 3 個標籤的情形最多 

功能使用率 

„ 使用相關圖片的人有  21 人,占標籤組有效樣本中的  65.6% 

„ 使用相關標籤的有  7 人,占標籤組有效樣本中的 21.8% 

4.4.2 搜尋效率 

針對使用二種方式來找尋目標圖片的時間以及步數,我們可以來做一個比較,證明 使用哪種方式可以有效率地找到想要的資訊。 

使用時間 

由圖  4.4.2 我們可以看出使用標籤的系統可以比資料夾系統更快速地找到所想找的 圖片,證明個人知識重整系統的確較能幫助人們做尋找。證實藉由類似人腦中陳述性網 路的節點激發所設計出來的系統,確實可以幫助人們做有效率的搜尋。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圖

片 數

(

)

圖片擁有的標籤數

圖  4.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所 138

59

299

70 195.56 101.73 52.02%

一個標籤也算 203.09 119.67 58.92%

算做一步,

以看到使用標 的描述,所 上較多,在

6

102

小船

203 1

120

卡丘

的 還

圖  4.

4.4.3

資料 225.00%

一樣,深度

構。Test

 

圖  4.4.4  資料夾結構 

標籤結構 

標籤的結構就因個人風格不同,而產生出不小的差異,以下就某幾大類的結構提出 說明: 

   

(1) 連結度高的網路 

原本零散的觀念透過某些共通的標籤將各個小網路連起來,從任一節點開始可以到 達大部分的節點,呈現大部分相連的狀況,如圖  4.4.5。 

 

圖  4.4.5  連結度高的標籤網路,此為某一受測者所建立的標籤網路,大部分的節點皆連結在一起,代表 對於不同圖片間有相同的標籤,一張圖片含有多個標籤 

   

(2) 單點散佈的網路 

存在著一個一個節點,彼此沒有連結,散佈在網路中。此狀況出現在使用者把標籤 運用成類似資料夾的用法時,對每一張圖片只下一個標籤來分類,所以不存在著標籤間 的關係,如圖  4.4.6。 

 

圖  4.4.6  單點散佈的標籤網路,此為某一受測者所建立的標籤網路,大部分的節點之間無相連,代表此 受測者大部分圖片只下一個標籤 

   

(3) 區塊分佈的網路 

當使用者對於單張圖片下多個標籤,但是不同圖片間不含有相同的標籤時,就會出 現區塊分隔的情況,如圖  4.4.7。 

 

圖  4.4.7  區塊分隔的標籤網路,此為某一受測者所建立的標籤網路,節點相連成一個個的區塊,區塊與 區塊間無相連,代表此受測者不同圖片間很少下相同的標籤 

4.4.3.2 結構統計資料 

以下對於使用者建立結構的統計資料做說明: 

資料夾和標籤的使用比率和使用範圍  首先說明圖  4.4.8 的二個座標軸: 

z

100%

0 88.24%的使

,代表二種

圖  4.

81.8%

於一張圖片

圖  4.

37.8%

企鵝 南極

27.0%

21

13.5%

可愛

 

圖  4.4.13  搜尋標籤範例-步驟 1 

接著就跳至「吃」的節點,出現的是超級市場中販賣的螃蟹與花叢中的鳥兩張圖。

與目標的吃東西小動物都有差距。使用者加入標籤時可能不完整標示出所有可能的屬性,

而目標的吃東西小動物圖並沒有標上這個標籤因此不在此搜尋結果之內。使用者接下來 點選螃蟹的圖再次進行相關圖片搜尋(具有螃蟹、餐廳、吃與肚子餓四個標籤)  參考圖  4.4.14。此時由於吃東西的小動物與螃蟹具有肚子餓的共通標籤,使用者得以完成從吃 擴散到肚子餓的標籤,順利找到目標圖片。 

 

圖  4.4.14  搜尋標籤範例-步驟 2 

4.4.5 個人與群體差異 

群體共識和個人認知 

使用者使用標籤系統時,在沒有參考其他人的答案情況下,對於很具代表性的 圖片(如企鵝)在進行加入標籤的動作時所下的標籤也會產生一致的情形。這種情況反

應出對於一張圖片的普遍觀感。我們計算標籤系統受測者的結果,將具有普遍性的 標籤關係整理如圖  4.4.15,由圖中可以發現形成一個較小但具有一定結構,並且具 有共通性的標籤關連性子集合網路,此種放諸四海皆準的標籤間關係代表了不同使 用者間對圖片所共有的常見描述。 

 

圖  4.4.15  群體共識標籤網路 

在形成這樣的共有標籤關係子集合後,我們將個別使用者的個人標籤網路中屬於共 通擁有的部分進行標示,將共通節點的邊框與共通邊加深。(如圖  4.4.16 和圖  4.4.17) 可以觀察到在不同類型的網路圖上,都具有相似的共通標籤結構。 

 

圖  4.4.16  共通標籤在個人標籤網路上的位置(範例 1) 

 

圖  4.4.17  共通標籤在個人標籤網路上的位置(範例 2) 

 

 

 

五、 結論 

在本研究中提供一種理論框架,將認知心理學的記憶相關理論拿來解釋和對應標籤 的運作,把二種領域的觀念做一個整合。以記憶相關理論為主要的觀念,實際設計出一 個應用的系統,將網際網路上成功的標籤系統搬到個人電腦上來,作為個人知識整理的 工具。以教學實驗來確定系統的可使用性,以及比傳統資料夾在搜尋、回憶知識上效能 的提升,並討論出標籤網路和資料夾階層的性質與比較。 

對於一般電腦使用者而言,一個有效率整理及再度提取檔案的方法,是他們所渴望 的,個人知識重整系統可以滿足多面向、個人化的需求,有效地提供檔案線索和描述細 節,廣泛地應用到個人知識重整上。另外,對於認知心理學家而言,在進行卡片分類法 (card sorting)這類心理學實驗時的平台選擇,以及從人們標標籤的行為來研究了解人類 如何對文字圖片進行認知辨識。 

本研究所討論的個人標籤網路同時具有應用面與學術面的豐富價值。例如在學術面,

透過此系統使用者所建立的對檔案標籤描述,分析其中的標籤所具有的描述對像、主觀 客觀差異。可以轉化成類似概念圖(Concept Map)的方式,幫助學者進行具有自動化、

背景式的系統化來對使用者行為進行分析。而在應用面,除了能夠透過個人的標籤網路 分析個人喜好與特性,進行針對性的網路服務如社群的興趣交流與合作式篩選垃圾郵件 等服務外。未來透過網路進行使用者個人標籤網路匯集後,透過廣範圍共識網路的建立,

一方面減少使用者在處理共同資訊時的整理常見重覆動作,在另一方面,將這些大量合 作產生的常識性(Common Sense)的知識做為提供未來語意網路與 Web3.0 技術發展所 需。 

   

參考文獻 

[1]  F. Wolf, T. Poggio, and P. Sinha, "Human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Using Bags of  Words," 2006. 

[2]  H. L. Roediger 3rd, "Memory metaphor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Mem Cognit, vol. 

8, pp. 231‐246, 1980. 

[3]  R. C. Atkinson and R. M. Shiffrin, "Human mem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 (Vol. 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68. 

[4]  R. C. Atkinson and R. M. Shiffrin, "The control of short‐term memory," Sci Am, vol. 

225, pp. 82‐90, 1971. 

[5]  F. I. M. Craik and R. S. Lockhart, "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vol. 11, pp. 671‐684,  1972. 

[6]  S. C. Brown and F. I. M. Craik, "Encoding and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memory, pp. 93–108, 2000. 

[7]  F. I. M. Craik and E. Tulving, "Depth of processing and the retention of words in  episodic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vol. 104, pp. 

268‐294, 1975. 

[8]  A. Baddeley, "Working memory.(In)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5. 

[9]  J. Cantor and R. W. Engle, "Working‐memory capacity as long‐term memory 

activation: 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approach," J Exp Psychol Learn Mem Cogn, vol. 

19, pp. 1101‐14, 1993. 

[10]  M. Daneman and P. A. Carpent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and  reading,"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vol. 19, pp. 450–466,  1980. 

[11]  R. W. Engle, J. Cantor, and J. J. Carull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and comprehension: a test of four hypotheses," J Exp Psychol Learn Mem Cogn, vol. 

18, pp. 972‐92, 1992. 

[12]  J. R. Anderson,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3]  A. Baddeley, "Human memory: Theory and practice (rev. ed.) Boston: Allyn & 

Bacon," 1998. 

[14]  A. D. Baddeley, "Short‐term and working memory," The Oxford handbook of  memory, pp. 77–92, 2000. 

[15]  J. D. Bransford and M. K. Johnson, "Contextual prerequisites for understanding: 

Some investigations of comprehension and recall,"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vol. 11, pp. 717–726, 1972. 

[16]  L. Grossman and M. Eagle, "Synonymity, antonymity, and association in false  recognition respon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vol. 83, pp. 244‐248,  1970. 

[17]  W. A. Bousfield, "The occurrence of clustering in the recall of randomly arranged  associates,"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vol. 49, pp. 229‐240, 1953. 

[18]  E. Tulving and Z. Pearlstone, "Availability versus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in  memory for word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vol. 5, pp. 

381‐391, 1966. 

[19]  G. H. Bower, M. C. Clark, A. M. Lesgold, and D. Winzenz, "Hierarchical retrieval  schemes in recall of categorized word list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vol. 8, pp. 323‐343, 1969. 

[20]  J. Nielsen, "Ten Usability Heuristics." vol. 1, 2001, p. 2001. 

[21]  E. Tulving and D. M. Thomson, "Encoding specificity and retrieval processes in  episodic mem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80, pp. 352‐373, 1973. 

[22]  M. J. Watkins and E. Tulving, "Episodic memory: When recognition fai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vol. 104, pp. 5‐29, 1975. 

[23]  A. G. Greenwald and M. R. Banaji, "The self as a memory system: Powerful, but  ordina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7, pp. 41‐54, 1989. 

[24]  T. Mantyla, "Optimizing cue effectiveness: Recall of 500 and 600 incidentally  learned wor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vol. 12, pp. 66‐71, 1986. 

   

   

附錄 A. 實驗中搜尋任務的詳細說明 

1. 請在你整理完成的圖片中,找到一張「假的貓」的圖。 

 

2. 請在你整理完成的圖片中,找到一張「吃東西的小動物」的圖。 

  或   

3. 請在你整理完成的圖片中,找到一張有「小船」的圖。 

  或   

4. 請在你整理完成的圖片中,找到一張有「皮卡丘」的圖。 

   

   

附錄 B. 系統介面的操作方法 

建立標籤的方法 

A. 對單一檔案編輯標籤 

1. 假設想為下圖加上標籤:  鍵盤, USB 

  2. 輸入標籤:  鍵盤, USB,每個標籤中間以逗號「,」做為分隔 

  3. 按下「確認」後即可,下面為標籤編輯完成的樣子 

  B. 對多個檔案加上標籤 

4. 對想加上標籤的檔案,用滑鼠單點,檔案的背景會變為綠色。重覆此動作,直 到點完所要的檔案為止。 

  5. 在右方邊欄中的標籤群裡,找到所想加的標籤之後,點選右方的新增連結。 

  6. 標籤就會加到所選取檔案上。 

  搜尋標籤 

1. 在頁面上方找到搜尋的方塊 

 

2. 輸入想搜尋的標籤名,中間以空白做分隔。 

 

3. 按下「標籤搜尋」後,頁面出現所有標籤交集的結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