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研究

第二節 撒水頭類型與滅火原理

水自動滅火設備於火場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不同類型撒水頭 所應用及使用場所也不盡相同。目前國內大部分使用的撒水頭只僅通 過《密閉式撒水頭認可基準》所規定的材質試驗、玻璃球試驗、腐蝕 試驗及撒水分布試驗等項目,卻沒有進行燃燒測試之項目。學者陳凱 炫【2】利用水道連結型撒水頭、上下兩用型撒水頭及優美型撒水頭,

三者分別依據 UL 1626 住宅撒水頭規範中的燃燒試驗進行全尺寸實 驗。實驗結果發現,撒水頭雖有通過台灣《密閉式撒水頭認可基準》

規定,但在實驗過程中,火場溫度超過 UL1626 標準,致使撒水頭不 符合 UL1626 規範。因此該學者表示,若我國僅進行撒水分布試驗,

而未要求進行撒水頭燃燒試驗,則可能使撒水頭無法有效發揮其滅火 功能於各類場所,對人身財產可能存有危害風險。

火災發生【11】常常會遇到僅啟動單一撒水頭滅火的狀況,或因 為撒水頭感知靈敏,造成多顆撒水頭同時撒水。國內的撒水頭設置標 準中,並沒有最小間距的要求,常常造成工程人員或一般民眾誤以為 撒水頭越密越好,然而過密的撒水頭配置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會影 響撒水頭間的撒水感知。學者蘇鴻奇【12】提到把 4 個作動溫度 68°C 的撒水頭設置在天花板下,周圍環境屬空氣熱傳,4 個撒水頭的平均 作動溫度平均在 130°C~140°C 左右。此現象證明,即使撒水頭旁空 氣溫度達到作動標準,仍須一段時間才能使撒水頭爆裂。

表 2-4 密閉式撒水頭種類及說明

撒水頭作動原理主要受火場熱煙氣柱的影響,火源產生熱煙氣柱 受浮力作用而上升至天花板,並快速向四周擴散,故大部分撒水頭皆 安裝於天花板附近,確保熱氣通過撒水頭可及時激發撒水頭啟動。撒 水頭內部設有一感熱元件,又被稱為 Link。感應元件主要以對溫度較 為敏感的材料所製成。一般而言,火災發生到撒水頭開始動作的反應 時間長短,主要取決於火源初始位置以及火源與撒水頭的相對位置、

起火室空間尺寸、燃燒物特性、撒水頭靈敏度與材質等等條件。學者 董賢聲【14】曾提到,假設所有情境條件皆相等時,則撒水頭感熱元 件的溫度與損壞時間成反比,所以普遍撒水頭採用 FMRC(Factory Mutual Research Corporation)提出的感應時間指數 RTI(Response Time Index)作為分類標準,區分撒水頭對各類火災情境的反應時間快慢。

表 2-5 感熱元件種類

種類 說明 撒水頭

玻璃球型

使用玻璃球作為感知元 件,到達動作溫度時玻 璃球會破裂而動作

易熔元件型

使用易熔金屬(一般為 錫)作為感知元件,到 達動作溫度時易熔金屬 會融化而造成元件動作

(資料來源:參考書目【13】)

表 2-6 撒水頭作動溫度與顏色區分表

如圖所示,將撒水的感熱元件假設為一個圓柱,並垂直放在天花 板下幾公分處,這些感熱元件都很小,但具有相當高的熱傳導性,感 熱元件的能量平衡方程式如下:

𝑚𝑙𝑐𝑝𝑑(𝑇𝑑𝑡𝑙) = 𝑞𝑐𝑜𝑛𝑣+ 𝑞𝑐𝑜𝑛𝑑 + 𝑞𝑟𝑎𝑑 (2.1)

公式 2.1 說明,其中:

𝑚𝑙 :熱感測元件之質量,kg。

𝑐𝑝 :熱感測元件之比熱,kJ/kg*k。

𝑇𝑙 :熱感測元件之溫度,°C。

𝑞𝑐𝑜𝑛𝑣、𝑞𝑐𝑜𝑛𝑑和𝑞𝑐𝑎𝑑分別代表對流、傳導與輻射熱傳。

圖 2-3 撒水頭與熱煙氣之熱傳示意圖

(資料來源:參考書目【14】)

水自動滅火設備其噴撒物主要以水為主,但根據其噴撒量、噴撒 壓力與液滴粒徑等參數不同,產生不同的滅火原理,茲說明如下:

表面冷卻:

當固定體積的水分割成細小液滴時,隨表面積與熱交換面積增 加,加快與火場空間的熱交換速度,使火場溫度快速下降。一般而言,

液滴尺寸越大,對火源的抑制效果更佳。此外,工作液體的初始溫度 更為關鍵,當流體溫度與燃燒物之溫差越大,其熱交換量越大、冷卻 效果越佳;反之,則對火源的抑制效果甚微【16】。

氧氣置換:

當液體受熱而氣化為水蒸氣時,其體積膨脹約為原來的 1,680 倍。

若火場為密閉空間,則水蒸氣的產生將擠壓到原先空間內部的氧氣,

從而達到阻絕火源所需的氧氣供應。此時,空間因含氧量過低而燃燒 終止。滅火效果將視水蒸氣與氧氣間的置換速度【17】。

稀釋/乳化:

若火源為水溶性液體時,液滴將溶於火源而產生稀釋作用,使火 源性質改變,致使火源燃燒速率降低以減緩火勢蔓延。乳化作用主要 發生當液滴直接接觸不溶於水的可燃液體(例如:油)時,因液滴撞擊 造成可燃液體表面產生攪拌作用,此時液體表面將形成一乳化層。乳 化層因具有不易燃燒的特性,使液態火源無法持續進行燃燒而熄滅。

對於某些輕質油類,乳化層僅存於液滴攪動當下,而若液體屬於黏性 較大的重質油類,乳化層則可維持一段時間,乳化層持績時間的長短 將影響火勢復燃的機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