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放電法

在文檔中 平面圖的平方著色數 (頁 10-42)

7

第一階段放電:

若 𝑒 = 𝑢𝑣,𝑢, 𝑣 ∈ 𝑉,𝑒 ∈ 𝑓 ∩ 𝑔,𝑓, 𝑔 ∈ 𝐹,我們把所有點跟面的電荷平均 分給跟它們相鄰的邊,並把這個電荷稱 𝜑𝑏(𝑒),也就是 𝜑𝑏(𝑒) =𝑑(𝑢)−6𝑑(𝑢) +

𝑑(𝑣)−6

𝑑(𝑣) +2𝑑(𝑓)−6𝑑(𝑓) +2𝑑(𝑔)−6𝑑(𝑔) ,若 𝑒 只屬於一個 𝑓 ∈ 𝐹,就令 𝑔 = 𝑓。舉例來

說,若一個面是三角形則它放出的電荷就是0,若是四邊形則它對每邊放

出的電荷就是 12

第二階段放電:

對於每個由點 𝑢, 𝑣, 𝑤 構成的三角形面,滿足 3 ≤ 𝑑(𝑢) ≤ 5,且 𝑑(𝑣) ≥ 6,

𝑑(𝑤) ≥ 6,就從 𝑣𝑤 移動 𝑑(𝑣)−62𝑑(𝑣) 到 𝑢𝑤,從 𝑣𝑤 移動 𝑑(𝑤)−62𝑑(𝑤) 到 𝑢𝑣。這個方 法即是將第一階段放電完保證為正的邊的電荷,轉移給相鄰可能為負的 邊,但永遠不使自己轉移完電荷變成負的。

8

第三階段放電:

第三階段放電分成很多子案例,但原則跟第二階段放電一樣,把前兩階段 放電完後保證為正的邊的電荷,轉移給相鄰且可能為負的邊,但永遠不使自己 轉移完電荷變成負的。

(1)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3,𝑡(𝑢) = 1,𝑑(𝑣′) ≥ 10,𝑡(𝑢𝑣) = 1,𝑡(𝑢𝑣′) = 0,則從 𝑢𝑣′ 移動 15 到 𝑢𝑣。

(2)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4,𝑡(𝑢) = 2,𝑑(𝑣′) = 5,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0,則從 𝑢𝑣′ 移動 103 到 𝑢𝑣。

(3)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4,𝑡(𝑢) = 2,𝑑(𝑣′) ≥ 6,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0,則從 𝑢𝑣′ 移動 12 到 𝑢𝑣。

(4)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4,𝑡(𝑢) = 3,𝑑(𝑣′) = 7 或 8,

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1,則從 𝑢𝑣′ 移動 141 到 𝑢𝑣。

9

(5)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4,𝑡(𝑢) = 3,𝑑(𝑣′) ≥ 9,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1,則從 𝑢𝑣′ 移動 16 到 𝑢𝑣。

(6)對於 𝑢, 𝑢1, 𝑢2. 𝑢3, 𝑢4 五點,若滿足 𝑑(𝑢) = 4,𝑡(𝑢) = 4,且 𝑑(𝑢1) = 6,

𝑑(𝑢2) , 𝑑(𝑢3) , 𝑑(𝑢4) ≥ 11,則從 𝑢𝑢𝑘 移動 112 到 𝑢𝑢1,其中 𝑘 = 2,3,4。

(7)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2,𝑑(𝑣)=6 或 7,𝑑(𝑣′) ≥ 4,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0,則從 𝑢𝑣′ 移動 103 到 𝑢𝑣。

(8)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3且如圖三個三角形不全相鄰,𝑑(𝑣)

=6 或 7,𝑑(𝑣′) ≥ 6,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1,

則從 𝑢𝑣′ 移動 103 到 𝑢𝑣。

(9)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3,𝑑(𝑣)=6 或 7,𝑑(𝑣′) = 5,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0,則從 𝑢𝑣′ 移動 203 到 𝑢𝑣。

10

(10)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3,𝑑(𝑣)=6 或 7,𝑑(𝑣′) ≥ 6,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0,則從 𝑢𝑣′ 移動 25 到 𝑢𝑣。

(11)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3且如圖三個三角形相鄰,

𝑑(𝑣)=6 或 7,𝑑(𝑣′) = 6,𝑡(𝑢𝑣) = 2,

𝑡(𝑢𝑣′) = 1,則從 𝑢𝑣′ 移動 203 到 𝑢𝑣。

(12)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3且如圖三個三角形相鄰,

𝑑(𝑣)=6 或 7,𝑑(𝑣′) ≥ 7,𝑡(𝑢𝑣) = 2,

𝑡(𝑢𝑣′) = 1,則從 𝑢𝑣′ 移動 15 到 𝑢𝑣。

(13)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4,𝑑(𝑣)=6 或 7,𝑑(𝑣′) = 6,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1,則從 𝑢𝑣′ 移動 101 到 𝑢𝑣。

(14)對於 𝑢, 𝑣, 𝑣三點,𝑣, 𝑣′ ∈ 𝑁𝐺(𝑢),若滿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4,𝑑(𝑣)=6 或 7,𝑑(𝑣′) ≥ 7,𝑡(𝑢𝑣) = 2,𝑡(𝑢𝑣′) = 1,則從 𝑢𝑣′ 移動 17 到 𝑢𝑣。

11

(15)對於 𝑢, 𝑢1, 𝑢2. 𝑢3, 𝑢4, 𝑢5 六點,若滿 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5,且 𝑑(𝑢1) = 6,𝑑(𝑢2) , 𝑑(𝑢3) , 𝑑(𝑢4), 𝑑(𝑢5) ≥ 7,則從 𝑢𝑢𝑘 移動 701 到 𝑢𝑢1,其中 𝑘 = 2,3,4,5。

(16)對於 𝑢, 𝑢1, 𝑢2. 𝑢3, 𝑢4, 𝑢5 六點,若滿 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5,且 𝑑(𝑢1) = 𝑑(𝑢2) = 6, 𝑑(𝑢3) , 𝑑(𝑢4), 𝑑(𝑢5) ≥ 8,則從 𝑢𝑢𝑘 移動 401 到 𝑢𝑢1, 𝑢𝑢2, 其中 𝑘 = 3,4,5。

(17)對於 𝑢, 𝑢1, 𝑢2. 𝑢3, 𝑢4, 𝑢5 六點,若滿 足 𝑑(𝑢) = 5,𝑡(𝑢) = 5,且 𝑑(𝑢1) = 5,𝑑(𝑢2) = 6,

𝑑(𝑢3) , 𝑑(𝑢4), 𝑑(𝑢5) ≥ 9,則從 𝑢𝑢𝑘 移動 152 到 𝑢𝑢2,其中 𝑘 = 3,4,5。

在經過三階段的放電後,在邊 𝑒 上的電荷稱 𝜑(𝑒),由上面三個放電法的原 則,我們可得到以下性質3.1。

12

13

對於 ∆≥ 6,接著將會有一段繁瑣的過程去證明,我們的作法是依序根據 𝑘 的不同值,使用反證法假設與 𝑣 相連的邊電荷總和為正,去求 𝑁(𝑣)中各點度數 的上界,進而求出 𝑑2(𝑣) ≤ 2∆ + 4 ,接著由前述的縮邊及拔點的方法,我們將 會得到一個新的圖 𝐻,並且使得 ∆(𝐻) ≤ ∆(𝐺)。

(1) 𝑘 = 1:

𝑑(𝑣1) 沒限制,即為 ∆,因此 𝑑2 = ∆ − 1,且

𝐻 = 𝐺 𝑣𝑣⁄ 1 或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2,∆ − 1,∆} = ∆。

(2-1) 𝑘 = 2,𝑡(𝑣) = 0:

𝑑(𝑣1)、𝑑(𝑣2) 沒限制,都取為 ∆,則

𝑑2 = 2∆ − 2,因此 𝐻 = 𝐺 𝑣𝑣⁄ 1 或 𝐻 = 𝐺 ∗ 𝑣 時,

∆(𝐻) ≤ max{∆ + 2 − 2,∆ − 1 + 1,∆} = ∆。

(2-2) 𝑘 = 2,𝑡(𝑣) = 1:

𝑑(𝑣1)、𝑑(𝑣2) 沒限制,都取為 ∆,因此 𝑑2 = 2∆ − 2 − 2=2∆ − 4,且 𝐻 = 𝐺 𝑣𝑣⁄ 1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2 − 2 − 1,∆ − 1,∆} = ∆。

14

由上述(1)到(2-2)討論中可得下列的性質 3.2。

性質3.2:當 k ≤ 2 時,不管在 𝑁𝐺(𝑣) 的點度數是多少,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且至少縮邊或拔點其中之一不會增加它的最大度數 ∆,

因此若有一度數小於等於2 的點 𝑤,那麼便可直接令 𝑣 = 𝑤。

(3-1) 𝑘 = 3,𝑡(𝑣) = 0:

若 𝑑(𝑣1) ≥ 6,則 𝜑(𝑣) ≥ (3 − 6) +6−66 × 3 + 3 = 0 ≥ 0,矛盾,故 𝑑(𝑣1) ≤ 5,因此 𝑑2 = 2∆ + 5 − 3 = 2∆ + 2,且 𝐻 = 𝐺 𝑣𝑣⁄ 1時,∆(𝐻) ≤ max{3 + 5 − 2,∆} = max{6,∆},因為縮邊或拔

點必須保證最大度數不變大,故 ∆≥ 6,這即是我們定 6 為界的原因。

(3-2) 𝑘 = 3,𝑡(𝑣) = 1:

若 𝑑(𝑣1) ≥ 8,則 𝜑(𝑣) ≥ (3 − 6) +8−68 × 3 +

8−6

2×8× 2 + 2 = 0 ≥ 0,矛盾,故 𝑑(𝑣1) ≤ 7,因此 𝑑2 = 2∆ + 7 − 3 − 2 = 2∆ + 2,且 𝐻 = 𝐺 𝑒 ⁄ 時,∆(𝐻) ≤ max{∆ + 3 − 2 − 1,∆} = ∆。

(3-3) 𝑘 = 3,𝑡(𝑣) = 2:

若 𝑑(𝑣1) ≥ 10,則 𝜑(𝑣) ≥ (3 − 6) +10−610 ×

3 +10−62×10× 4 + 1 = 0 ≥ 0,矛盾,故 𝑑(𝑣1) ≤ 9,因此 𝑑2 = 2∆ + 9 − 3 − 4 = 2∆ + 2,且 𝐻 = 𝐺 𝑒⁄ 或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3 − 2 − 2,∆ − 1 + 1,∆} = ∆。

15

(3-4) 𝑘 = 3,𝑡(𝑣) = 3:

若 𝑑(𝑣1) ≥ 12,則 𝜑(𝑣) ≥ (3 − 6) +12−612 ×

3 +12−62×12× 6 = 0 ≥ 0,矛盾,故 𝑑(𝑣1) ≤ 11,因此 𝑑2 = 2∆ + 11 − 3 − 6 = 2∆ + 2,

且 𝐻 = 𝐺 𝑒⁄ 或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3 − 2 − 2,∆ − 1,∆} = ∆。

由上述(3-1)到(3-4)討論中可得下列的性質 3.3。

性質3.3:當 𝑘 = 3 時,有以下性質,

𝑡(𝑣) = 0 且 𝑁𝐺(𝑣)中有一點度數 ≤ 5 時,或 𝑡(𝑣) = 1 且 𝑁𝐺(𝑣)中有一點度數 ≤ 9 時,或 𝑡(𝑣) = 2 且 𝑁𝐺(𝑣)中有一點度數 ≤ 11 時,或 𝑡(𝑣) = 3 且 𝑁𝐺(𝑣)中有一點度數 ≤ 13 時,

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且至少縮邊或拔點其中之一不會 增加它的最大度數 ∆。因此若有一度數等於 3 的點 𝑤,且滿足上述的 條件,那麼便可令 𝑣 = 𝑤。

(4-1) 𝑘 = 4,𝑡(𝑣) = 0:

若 𝑑(𝑣1) ≥ 4,則 𝜑(𝑣) ≥ (4 − 6) +4−64 × 4 + 4 = 0 ≥ 0,矛盾,故 𝑑(𝑣1) ≤ 3,接著藉由性質 3.2 和 3.3,

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16

(4-2) 𝑘 = 4,𝑡(𝑣) = 1:

若 𝑑(𝑣1) ≥ 5,則 𝜑(𝑣) ≥ (4 − 6) +5−65 × 4 + 3 =15≥ 0,矛盾,故 𝑑(𝑣1) ≤ 4,

①𝑑(𝑣1) = 4:

若𝑑(𝑣2) ≥ 6,則 𝜑(𝑣) ≥ (4 − 6) +4−64 +6−66 ×

3 + 3 =12≥ 0,矛盾,故 𝑑(𝑣2) ≤ 5,因此 𝑑2 = 2∆ + 4 + 5 − 4 − 2 = 2∆ + 3,且 𝐻 = 𝐺 𝑣𝑣⁄ 1 時,∆(𝐻) ≤ max{4 + 4 − 2,∆} = max{6,∆}。

②𝑑(𝑣1) ≤ 3:

由性質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4-3) 𝑘 = 4,𝑡(𝑣) = 2:

若 𝑑(𝑣1) ≥ 6,則 𝜑(𝑣) ≥ (4 − 6) +6−66 × 4 +6−62×6× 4 + 2 = 0 ≥ 0,矛盾,

故 𝑑(𝑣1) ≤ 5,

①𝑑(𝑣1) = 5:

若𝑑(𝑣2) ≥ 7,則 𝜑(𝑣) ≥ (4 − 6) +5−65 +7−67 × 3 + 2 =358

0,矛盾,故 𝑑(𝑣2) ≤ 6,因此 𝑑2 = 2∆ + 5 + 6 − 4 − 4 = 2∆ + 3,且若 兩三角形為相鄰時 𝐻 = 𝐺 e⁄ ,∆(𝐻) ≤ max{∆ + 4 − 2 − 2,∆} = ∆;若兩 三角形為分離時 𝐻 = 𝐺 ∗ 𝑣,∆(𝐻) ≤ max{∆ − 1 + 1,∆} = ∆。

17

②𝑑(𝑣1) = 4:

若𝑑(𝑣2) ≥ 8,則 𝜑(𝑣) ≥ (4 − 6) +4−64 +8−68 × 3 + 2 =

1

4≥ 0,矛盾,故 𝑑(𝑣2) ≤ 7,

因此 𝑑2 = 2∆ + 4 + 7 − 4 − 4 = 2∆ + 3,且若兩三角形為相鄰時 𝐻 = 𝐺 e⁄ ,∆(𝐻) ≤ max{∆ + 4 − 2 − 2,∆} = ∆;若兩三角形為分離時 𝐻 = 𝐺 ∗ 𝑣,∆(𝐻) ≤ max{∆ − 1 + 1,∆} = ∆。

③𝑑(𝑣1) ≤ 3:

由性質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4-4) 𝑘 = 4,𝑡(𝑣) = 3:

若 𝑑(𝑣1) ≥ 7,則 𝜑(𝑣) ≥ (4 − 6) +7−67 × 4 +7−62×7× 6 + 1 = 0 ≥ 0,矛盾,

故 𝑑(𝑣1) ≤ 6,

①𝑑(𝑣1) = 6:

若𝑑(𝑣2) ≥ 8,則 𝜑(𝑣) ≥ (4 − 6) +6−66 +8−68 × 3 +

8−6

2×8× 4 + 1 =14≥ 0,矛盾,故 𝑑(𝑣2) ≤ 7,因此 𝑑2 = 2∆ + 6 + 7 − 4 − 6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1,∆} = ∆。

②𝑑(𝑣1) = 5:

18

若𝑑(𝑣2) ≥ 9,則 𝜑(𝑣) ≥ (4 − 6) +5−65 +9−69 ×

3 +9−62×9× 2 + 1 =152 ≥ 0,矛盾,故 𝑑(𝑣2) ≤ 8,

因此 𝑑2 = 2∆ + 5 + 8 − 4 − 6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1,∆} = ∆。

③𝑑(𝑣1) = 4:

若𝑑(𝑣2) ≥ 10,則 𝜑(𝑣) ≥ (4 − 6) +4−64 +10−610 ×

3 +10−62×10× 2 + 1 =101 ≥ 0,矛盾,故 𝑑(𝑣2) ≤ 9,

因此 𝑑2 = 2∆ + 4 + 9 − 4 − 6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1,∆} = ∆。

④𝑑(𝑣1) ≤ 3:

由性質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4-5) 𝑘 = 4,𝑡(𝑣) = 4:

若 𝑑(𝑣1) ≥ 8,則 𝜑(𝑣) ≥ (4 − 6) +8−68 × 4 +8−62×8× 8 = 0 ≥ 0,矛盾,故 𝑑(𝑣1) ≤ 7,

①𝑑(𝑣1) = 7:

若𝑑(𝑣2) ≥ 9,則 𝜑(𝑣) ≥ (4 − 6) +7−67 +9−69 × 3 +

7−6

2×7× 2 +9−62×9× 6 =27 ≥ 0,矛盾,故 𝑑(𝑣2) ≤ 8,

因此 𝑑2 = 2∆ + 7 + 8 − 4 − 8 = 2∆ + 3,且 𝐻 =

19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1,∆} = ∆。

②𝑑(𝑣1) = 6:

若𝑑(𝑣2) ≥ 9,則 𝜑(𝑣) ≥ (4 − 6) +6−66 +9−69 ×

3 +6−62×6× 2 +9−62×9× 6 = 0 ≥ 0,矛盾,故 𝑑(𝑣2) ≤ 8,因此 𝑑2 = 2∆ + 6 + 8 − 4 − 8 = 2∆ + 2,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1,∆} = ∆。

③𝑑(𝑣1) = 5:

若𝑑(𝑣2) ≥ 11,則 𝜑(𝑣) ≥ (4 − 6) +5−65 +11−611 ×

3 +11−62×11× 4 =554 ≥ 0,矛盾,故 𝑑(𝑣2) ≤ 10,因 此 𝑑2 = 2∆ + 5 + 10 − 4 − 8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1,∆} = ∆。

④𝑑(𝑣1) = 4:

若𝑑(𝑣2) ≥ 12,則 𝜑(𝑣) ≥ (4 − 6) +4−64 +12−612 ×

3 +12−62×12× 4 = 0 ≥ 0,矛盾,故 𝑑(𝑣2) ≤ 11,因 此 𝑑2 = 2∆ + 4 + 11 − 4 − 8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1,∆} = ∆。

⑤𝑑(𝑣1) ≤ 3:

由性質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20

由上述(4-1)到(4-5)討論中可得下列的性質 3.4。

性質3.4:當 𝑘 = 4 時,有以下性質,

𝑡(𝑣) = 2 且 𝑁𝐺(𝑣)中有兩點度數和 ≤ 12 時,或 𝑡(𝑣) = 3 且 𝑁𝐺(𝑣)中有兩點度數和 ≤ 14 時,或 𝑡(𝑣) = 4 且 𝑁𝐺(𝑣)中有兩點度數和 ≤ 16 時

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且至少縮邊或拔點其中之一不會 增加它的最大度數 ∆。因此若有一度數等於 4 的點 𝑤,且滿足上述的 條件,那麼便可令 𝑣 = 𝑤。

(5-1) 𝑘 = 5,𝑡(𝑣) = 0:

若 𝑑(𝑣1) ≥ 4,則 𝜑(𝑣) ≥ (5 − 6) +4−64 × 5 + 5 =

3

2≥ 0,矛盾,故 𝑑(𝑣1) ≤ 3,接著藉由性質 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 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5-2) 𝑘 = 5,𝑡(𝑣) = 1:

若 𝑑(𝑣1) ≥ 4,則 𝜑(𝑣) ≥ (5 − 6) +4−64 × 5 + 4 =

1

2≥ 0,矛盾,故 𝑑(𝑣1) ≤ 3,接著藉由性質 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 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21

(5-3) 𝑘 = 5,𝑡(𝑣) = 2:

若 𝑑(𝑣1) ≥ 5,則 𝜑(𝑣) ≥ (5 − 6) +5−65 × 5 + 3 = 1 ≥ 0,矛盾,故 𝑑(𝑣1) ≤ 4,

① 𝑑(𝑣1) = 4:

若𝑑(𝑣2) ≥ 5,則 𝜑(𝑣) ≥ (5 − 6) +4−64 +5−65 × 4 + 3 =107 ≥ 0,矛盾,

故 𝑑(𝑣2) ≤ 4,

(ⅰ) 𝑑(𝑣2) = 4:

若𝑑(𝑣3) ≥ 5,則 𝜑(𝑣) ≥ (5 − 6) +

4−6

4 × 2 +5−65 × 3 + 3 =25 ≥ 0,矛 盾,故 𝑑(𝑣3) ≤ 4,因此 𝑑2 = 2∆ + 4 + 4 + 4 − 5 − 4 = 2∆ + 3,因為 𝑣1、𝑣2、𝑣3三點度數皆小於等於4,

且 𝑡(𝑣) = 2,故𝑣1、𝑣2、𝑣3中一定有 𝑡(𝑣𝑣𝑖) ≥ 1 ,其中 𝑖 ∈ {1,2,3},令 此 𝑣𝑣𝑖 為 𝑒, 𝐻 = 𝐺 𝑒⁄ ,∆(𝐻) ≤ max{5 + 4 − 2 − 1,∆} = max{6,

∆} = ∆。

② 𝑑(𝑣1) ≤ 3:

由性質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22

(5-4) 𝑘 = 5,𝑡(𝑣) = 3:

若 𝑑(𝑣1) ≥ 5,則 𝜑(𝑣) ≥ (5 − 6) +5−65 × 5 + 2 = 0 ≥ 0,矛盾,故 𝑑(𝑣1) ≤ 4,

①𝑑(𝑣1) = 4:

若𝑑(𝑣2) ≥ 6,則 𝜑(𝑣) ≥ (5 − 6) +4−64 +6−66 × 4 + 2 =12≥ 0,矛盾,故 𝑑(𝑣2) ≤ 5,

(ⅰ) 𝑑(𝑣2) = 5:

若𝑑(𝑣3) ≥ 6,則 𝜑(𝑣) ≥ (5 − 6) +4−64 +5−65 +6−66 × 3 + 2 =103 ≥ 0,矛盾,故 𝑑(𝑣3) ≤ 5,因此 𝑑2 = 2∆ + 4 + 5 + 5 − 5 − 6 = 2∆ + 3,且若 t(𝑣𝑣1) = 0 時, 𝐻 = 𝐺 ∗ 𝑣,∆(𝐻) ≤ max{4 − 1 + 2,∆} = max{5,∆} = ∆;若 t(𝑣𝑣1) ≥ 1時, 𝐻 = 𝐺 𝑣𝑣⁄ 1,∆(𝐻) ≤

max{5 + 4 − 2 − 1,∆} = max{6,∆} = ∆。

23

(ⅱ) 𝑑(𝑣2) = 4:

若𝑑(𝑣3) ≥ 6,則 𝜑(𝑣) ≥ (5 − 6) +4−64 ×

2 +6−66 × 3 + 2 = 0 ≥ 0,矛盾,故 𝑑(𝑣3) ≤ 5,因此 𝑑2 = 2∆ + 4 + 4 + 5 − 5 − 6 = 2∆ + 2,因為 𝑣1、𝑣2 兩點度數 皆小於等於4,且 𝑡(𝑣) = 3,故𝑣1、𝑣2 中 一定有 𝑡(𝑣𝑣𝑖) ≥ 1 ,其中 𝑖 ∈ {1,2},令 𝑣𝑣𝑖 為 𝑒, 𝐻 = 𝐺 𝑒⁄ ,∆(𝐻) ≤ max{5 + 4 − 2 − 1,∆} = max{6,∆} = ∆。

②𝑑(𝑣1) ≤ 3:

由性質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5-5) 𝑘 = 5,𝑡(𝑣) = 4:

若 𝑑(𝑣1) ≥ 6,則 𝜑(𝑣) ≥ (5 − 6) +6−66 × 5 + 1 = 0 ≥ 0,矛盾,故 𝑑(𝑣1) ≤ 5,

① 𝑑(𝑣1) = 5:

若𝑑(𝑣2) ≥ 7,則 𝜑(𝑣) ≥ (5 − 6) +5−65 +7−67 × 4 + 1 =1320≥ 0,矛盾,故 𝑑(𝑣2) ≤ 6,

24

25

(ⅱ) 𝑑(𝑣2) = 5:

若𝑑(𝑣3) ≥ 8,則 𝜑(𝑣) ≥ (5 − 6) +

4−6

4 +5−65 +8−68 × 3 + 1 =201 ≥ 0,矛 盾,故 𝑑(𝑣3) ≤ 7,因此 𝑑2 = 2∆ + 4 + 5 + 7 − 5 − 8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1,∆} = ∆。

(ⅲ) 𝑑(𝑣2) = 4:

若𝑑(𝑣3) ≥ 9,則 𝜑(𝑣) ≥ (5 − 6) +

4−6

4 × 2 +9−69 × 3 + 1 = 0 ≥ 0,矛盾,

故 𝑑(𝑣3) ≤ 8,因此 𝑑2 = 2∆ + 4 + 4 + 8 − 5 − 8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

∆(𝐻) ≤ max{∆ − 1 + 1,∆} = ∆。

③𝑑(𝑣1) ≤ 3:

由性質3.2 和 3.3,k ≤ 5,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故可令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5-6) 𝑘 = 5,𝑡(𝑣) = 5:

若 𝑑(𝑣1) ≥ 7,則 𝜑(𝑣) ≥ (5 − 6) +7−67 × 10 =37 ≥ 0,矛盾,故 𝑑(𝑣1) ≤ 6,

①𝑑(𝑣1) = 6:

若𝑑(𝑣2) ≥ 7,則 𝜑(𝑣) ≥ (5 − 6) +6−66 × 2 +7−67 × 8 =17 ≥ 0,矛盾,故

26

𝑑(𝑣2) ≤ 6,

(ⅰ) 𝑑(𝑣2) = 6:

若𝑑(𝑣3) ≥ 8,則 𝜑(𝑣) ≥ (5 − 6) +6−66 × 4 +8−68 × 6 =12≥ 0,

矛盾,故 𝑑(𝑣3) ≤ 7,因此 𝑑2 = 2∆ + 6 + 6 + 7 − 5 − 10 = 2∆ +

4,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

②𝑑(𝑣1) = 5:

若𝑑(𝑣2) ≥ 8,則 𝜑(𝑣) ≥ (5 − 6) +5−65 +8−68 × 7 =1120≥ 0,矛盾,故 𝑑(𝑣2) ≤ 7,

(ⅰ) 𝑑(𝑣2) = 7:

若𝑑(𝑣3) ≥ 8,則 𝜑(𝑣) ≥ (5 − 6) +5−65 +7−67 × 2 +8−68 × 5 =

47

140 ≥ 0,矛盾,故 𝑑(𝑣3) ≤ 7,

因此 𝑑2 = 2∆ + 5 + 7 + 7 − 5 −

10 = 2∆ + 4,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

(ⅱ) 𝑑(𝑣2) = 6:

若𝑑(𝑣3) ≥ 8,則 𝜑(𝑣) ≥ (5 − 6) +5−65 +6−66 × 2 +8−68 × 5 = 201 ≥ 0,矛盾,故 𝑑(𝑣3) ≤ 7,因此 𝑑2 = 2∆ + 5 + 6 + 7 −

27

5 − 10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

(ⅲ) 𝑑(𝑣2) = 5:

若𝑑(𝑣3) ≥ 10,則 𝜑(𝑣) ≥ (5 − 6) +5−65 × 2 +10−610 × 4 =

1

5 ≥ 0,矛盾,故 𝑑(𝑣3) ≤ 9,因 此 𝑑2 = 2∆ + 5 + 5 + 9 − 5 −

10 = 2∆ + 4,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

② 𝑑(𝑣1) = 4:

若𝑑(𝑣2) ≥ 8,則 𝜑(𝑣) ≥ (5 − 6) +4−64 +8−68 × 7 =14 ≥ 0,矛盾,故 𝑑(𝑣2) ≤ 7,

(ⅰ) 𝑑(𝑣2) = 7:

若𝑑(𝑣3) ≥ 8,則 𝜑(𝑣) ≥ (5 − 6) +4−64 +7−67 × 2 +8−68 ×

5 = 281 ≥ 0,矛盾,故 𝑑(𝑣3) ≤ 7,因此 𝑑2 = 2∆ + 4 + 7 + 7 −

5 − 10 = 2∆ + 3,且 𝐻 = 𝐺 ∗ 𝑣 時,∆(𝐻) ≤ max{∆ − 1,∆} = ∆。

28

29

𝑣1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1

由上述(5-1)到(5-6)討論中可得下列的性質 3.5。

性質3.5:當 𝑘 = 5 時,有以下性質,

𝑡(𝑣) = 2 且 𝑁𝐺(𝑣)中有三點度數和 ≤ 13 時,或 𝑡(𝑣) = 3 且 𝑁𝐺(𝑣)中有三點度數和 ≤ 15 時,或 𝑡(𝑣) = 4 且 𝑁𝐺(𝑣)中有三點度數和 ≤ 17 時,或 𝑡(𝑣) = 5 且 𝑁𝐺(𝑣)中有三點度數和 ≤ 19 時

距離 𝑣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且至少縮邊或拔點其中之一不會 增加它的最大度數 ∆。因此若有一度數等於 5 的點 𝑤,且滿足上述的 條件,那麼便可令 𝑣 = 𝑤。

前面我們討論了 𝑘 ≤ 5 的部分,接下來對於 𝑘 ≥ 6 我們將換另一種方式來 說明,因為點 𝑣 的選擇,是在放電完後周圍的邊電荷總和為負者,故一定有其 中一邊為負,我們稱這邊為 𝑣𝑣𝑎,邊的另一頭即稱點 𝑣𝑎。接著我們關心此邊的 電荷,因而得到下面的式子:

0 > 𝜑(𝑣𝑣𝑎) ≥𝑘 − 6

𝑘 +𝑑(𝑣𝑎) − 6

𝑑(𝑣𝑎) + (2 − 𝑡(𝑣𝑣𝑎)) ×8 − 6 4

= 3 −𝑘6𝑑(𝑣6

𝑎)−12𝑡(𝑣𝑣𝑎),

加上 𝑘 ≥ 6 以及 0 ≤ 𝑡(𝑣𝑣𝑎) ≤ 2,我們可以求出滿足上述式子k、d(𝑣𝑎)、𝑡(𝑣𝑣𝑎) 的正整數解,且我們以 d(𝑣𝑎) 的值來分類,即是:

30

d(𝑣𝑎) ≤ 2

d(𝑣𝑎) = 3,𝑡(𝑣𝑣𝑎) ≥ 1 且 6 ≤ 𝑘 ≤ 11 d(𝑣𝑎) = 3,𝑡(𝑣𝑣𝑎) = 2 且 𝑘 ≥ 12 d(𝑣𝑎) = 4,𝑡(𝑣𝑣𝑎) = 2 且 6 ≤ 𝑘 ≤ 11 d(𝑣𝑎) = 5,𝑡(𝑣𝑣𝑎) = 2 且 6 ≤ 𝑘 ≤ 7 接下來對於 𝑘 ≥ 6 的討論,我們即以d(𝑣𝑎) 的值來做分類。

(6-1) d(𝑣𝑎) ≤ 2:

由性質3.2 知,距離 𝑣𝑎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可令 𝑣𝑎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𝑎

(6-2) d(𝑣𝑎) = 3,𝑡(𝑣𝑣𝑎) ≥ 1 且 6 ≤ 𝑘 ≤ 11:

由性質3.3 知,𝑡(𝑣𝑎) = 1 且 𝑁𝐺(𝑣𝑎)中有一 點度數 ≤ 9 時,或 𝑡(𝑣𝑎) = 2 且 𝑁𝐺(𝑣𝑎)中 有一點度數 ≤ 11 時,或 𝑡(𝑣𝑎) = 3 且 𝑁𝐺(𝑣𝑎)中有一點度數 ≤ 13 時,距離 𝑣𝑎 是 2 的點個數恆 ≤ 2∆ + 4,可令 𝑣𝑎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𝑎不會增加它的最大度數 ∆。因此只剩下 𝑡(𝑣𝑣𝑎) = 1 且 10 ≤ 𝑘 ≤ 11 的情況,且同理 𝑁𝐺(𝑣𝑎) 中其他點度數也需 ≥ 10, 𝜑(𝑣𝑣𝑎) ≥3−63 +

10−6

10 +8−64 +12×10−610 +15103 ≥ 0,矛盾。

31

32

33

因此剩下

𝑘 = 6 且 𝑁𝐺(𝑣𝑎) 中其他點度數 ≥ 11, 𝜑(𝑣𝑣𝑎) ≥4−64 +6−66 +12×11−611 × 2 +112 × 3=12 ≥ 0,矛盾;

𝑘 = 7 且 𝑁𝐺(𝑣𝑎) 中其他點度數 ≥ 10, 𝜑(𝑣𝑣𝑎) ≥4−64 +7−67 +12×10−610 × 2=703 ≥ 0,矛盾;

𝑘 = 8 且 𝑁𝐺(𝑣𝑎) 中其他點度數 ≥ 9, 𝜑(𝑣𝑣𝑎) ≥4−64 +8−68 +12×9−69 × 2=

1

12≥ 0,矛盾;

𝑘 = 9 且 𝑁𝐺(𝑣𝑎) 中其他點度數 ≥ 8, 𝜑(𝑣𝑣𝑎) ≥4−64 +9−69 +12×8−68 × 2=

1

12≥ 0,矛盾;

𝑘 = 10 且 𝑁𝐺(𝑣𝑎) 中其他點度數 ≥ 7, 𝜑(𝑣𝑣𝑎) ≥4−64 +10−610 +12×7−67 × 2=703 ≥ 0,矛盾;

𝑘 = 11,如圖若 𝑣𝑎+、𝑣𝑎 中有一點的度數 ≥ 7,則 𝜑(𝑣𝑣𝑎) ≥4−64 +11−611 +

1

7−672

77≥ 0,矛盾;若 𝑣𝑎+、𝑣𝑎 的度數皆 ≤ 6,根據性質 3.4,可令 𝑣𝑎 = 𝑣,則 𝐻 = 𝐺 𝑣𝑣⁄ 𝑎不會增加它的最大度數 ∆。

(6-5) d(𝑣𝑎) = 5,𝑡(𝑣𝑣𝑎) = 2 且 6 ≤ 𝑘 ≤ 7:

34

35

36

37

= 5,則剩下的三點度數皆 ≥ 8,𝜑(𝑣𝑣𝑎) ≥5−65 +7−67 +12×8−6828019 ≥ 0,矛盾;若 𝑁𝐺(𝑣𝑎)中除了 𝑣 外有一點的度數 = 4,則剩下的三點度數皆 ≥ 9,𝜑(𝑣𝑣𝑎) ≥5−65 +7−67 +12×9−6923

210≥ 0,矛盾;若 𝑁𝐺(𝑣𝑎)中除了 𝑣 外有一點的度數 ≤ 3,同上理由。

綜觀前述(1)~(6-5)的討論內容,我們可知,任何平面圖,用第一階段放電 賦予初始電荷,然後依第二、三階段放電法依序操作下來,因為總電荷都一直 維持−12,所以必存在一點 𝑣,使得在 𝐸(𝑣) 中所有邊的電荷總和是負值,則若 𝑑(𝑣) ≤ 5 時,𝑑2(𝑣) ≤ 2∆ + 4且縮邊或拔點不會增加它的最大度數 ∆;若 𝑑(𝑣) ≥ 6 時,我們轉而關心 𝐸(𝑣) 中一必為負的邊 𝑣𝑣𝑎,且𝑑(𝑣𝑎) ≤ 5,則若不 是矛盾,即是 𝑑2(𝑣𝑎) ≤ 2∆ + 4,且一樣縮邊或拔點不會增加它的最大度數 ∆,

故即證明了定理2.1:若G 是最大度為 Δ 的平面圖,則必存在一點 𝑣,𝑑(𝑣) ≤ 5,𝑑2(𝑣) ≤ 2Δ + 4。

38

在文檔中 平面圖的平方著色數 (頁 10-4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