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於影音教材本身多為史料呈現,因此「講述者」對事件與議題的理解,往往成為教材能否 得到充分發揮以及課程是否精彩的重要關鍵。這套教材教師手冊的設計,就是根據編輯小組 通過之各章節大綱,以各事件為中心,除了描述事件始末外,更詳細說明事件相關性別議題、

影響層面、相關法律或修法歷史、今日台灣社會狀況及未來展望等。我們希望,這部教師手 冊至少能達成「閱讀完這本書後,就能搭配教材授課,無須參考其他資料」之目標,以減輕

取哪些內容授課。以第一單元的五個重要婦運史事件為例,若要在 100 分鐘內全部講完,可

(二)華西街大遊行

本章重要大事時間表

(二)催生教育部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

單元二:打造更平等的婚姻與家庭 —以民法親屬編修法歷程為例

(二)離婚方式/分居制度 (三)多元家庭法制化 (四)女性繼承

(五)從母姓 參考書目

書籍與雜誌

新聞報紙及資料庫 網路資源

封面設計如下圖:

(2) 「單元一:拾起散落的婦運歷史——翻開婦運史的一頁」內容概述

本單元共分五章,包含「華西街事件」、「國父紀念館事件」、「鄧如雯事件」、「彭婉如 事件」、「葉永鋕事件」。每章的 Part II,都詳細規劃了上課可講述的內容。一開始,我 們會簡單敘述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接著解釋事件發生時的時代背景及相關性別議題 的社會狀況,接下來呈現婦女團體的抗爭、努力、倡議或立法行動,以及因為該事件 所修正或施行的法律特色及施行狀況,最後檢視當今該議題的社會狀況,並展望未來。

第一章的「華西街事件」與人口販運與色情議題有關。在戒嚴時期,人口販運和未成 年少女強迫賣淫的故事在媒體上偶有所聞,一些婦女進入廣慈博愛院擔任義務教師 後,發現問題的嚴重性,進行了一些體制內的努力,卻始終沒有得到當局的積極回應,

除了延續第一次華西街遊行之訴求、抗議「正風專案」成效不彰外,也提出政府應加

分發、配置、考績、升遷、教育訓練、各項福利措施、薪資之給付、退休、資遣、離

的防治工作,不應只停留在「保護受害人、懲罰加害人」的「解決暴力問題」層次,

雄分院二度更審此案時,性別觀點的主張才出現在檢方的訴狀及陳述中,最後校方三

與晚晴協會聯合推出之民法親屬編修正案(簡稱新晴版)。

以下為原始頁面:

在教師手冊第 95 至 96 頁中,我們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說明事件發生的過程,並接著提問我 們認為在這個案件中必須被問的關鍵問題:「為什麼葉永鋕要在下課前去上廁所?」教師在說 明事件過程時,可搭配以下兩頁。

以下兩頁為原始頁面:

在教師手冊第 96 到 99 頁中,我們詳細描述葉永鋕的陰柔氣質以及因此導致他在學校面臨的 處境,可搭配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製作之「永誌不忘,永鋕」葉永鋕紀念網站所列出之大事紀,

以及葉媽媽訪談文章對照說明,在教材中原始頁面呈現為四頁,但點入均可彈出其他視窗以 包含更多資訊,同時並可深入說明同志或不符合傳統性別角色期待學生在學校及社會中之處 境。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頁面點入「永鋕與我,葉媽媽口述」後之外連網頁:

以下兩頁為原始頁面:

葉永鋕的死與日後通過之「性別平等教育法」有很大的關聯性,但事實上,「性別平等教育法」

的立法並非由此事件啟動,而是在婦女團體十餘年的努力後,在「家庭暴力防治法」中取得 法源,「性別平等教育」並納入政府教育改革的重大施政方針中,因此要談「性別平等教育法」

的立法歷程,必然要回到葉永鋕事件發生前的校園性別狀況。在教師手冊第 99 到 100 頁中,

我們用倒序的方式,先說明教育部委託學者研擬「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及立法經過。這個 立法過程,可搭配以下面授課,並可聆聽當年草案研擬小組成員之一蘇芊玲教授對立法過程 及事件的說明。這部分主頁面共兩頁,照片點選可輪播如以下所示。

以下兩頁為原始頁面:

立法需求乃源自於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體制內充滿了性別偏見、歧視、不平等等狀況,因此 我們必須回到當時的教育現場,告訴學生存在哪些問題。1988 年婦女新知基金會出版了《兩 性平等教育手冊》,系統性地分析國中小、高中的教科書中,性別被呈現的方式及反應的問題,

此也成為日後大量檢視教科書的濫觴,我們採用這本書收集的資料及觀點,在教師手冊第 100 到 102 頁中說明當時的教科書存在哪些問題,可搭配以下九頁使用,其中點選「男性」與「女 性」會跳出放大之比較表格,仍包含在該主頁面中。

以下為原始頁面:

點入「女性」後彈出新視窗頁面:

以下八頁為原始頁面:

非但教材,包括教育現場中的女性教職員工生,都面對性別歧視的職場或學習環境,在教師 手冊第 102 到 103 頁,我們列出婦女新知基金會在 1995 年對行政院教改會的提案內容,而 1999 年該基金會出版之婦女人權報告有更深入的說明,教師可搭配以下頁面授課。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點入「1999 台灣女權報告後」彈出新視窗頁面:

我們舉出部分 1990 年代以降,各大學校園內爆發之性騷擾案及相關性別社團的反應,我們在 相應的教材頁面上,選擇「玫瑰的戰爭」紀錄片中,對當年北科大性騷擾案抗爭過程的影像 紀錄;並連結婦女新知基金會所出版《校園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之線上電子書,主頁面共 兩頁,供課程進行。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點入「校園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封面圖樣後新視窗頁面: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點入後彈出新視窗播放頁面:

我們在教師手冊第 106 至 107 頁,總結「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目的在於規範校園性別關 係及進行性別平等教育,在教材中,則以四頁主頁,包含大量的剪報、草案說明、照片等歷 史資料,具體呈現立法精神與社會現實的關聯。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點入右圖彈出新視窗頁面: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三圖分別為點入剪報及性別歧視與性騷擾防治折頁新視窗彈出頁面: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點入「全女聯校園性騷擾申訴管道調查報告」圖示之彈出頁面:

2011 年十月,與葉永鋕有相同校園處境之鷺江國中楊姓同學自殺,從這個案件,我們試圖帶 領學生反省這段時間之內,校園中的性別關係有什麼仍須改變之處,教師可搭配以下四頁教 材講課,教師手冊對此部分的討論在第 107 到 108 頁。

以下兩頁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點入「永誌不忘,事件大事記」後彈出之網路連結頁面:

以下分別為點入兩剪報之新視窗彈出頁面:

以下兩頁為點入照片後之輪播頁面:

除了事件與相關議題的討論介紹,我們也試圖釐清這些事件在台灣婦運歷史發展中的意義和

以下兩頁為原始頁面:

以下兩頁為點入照片後之輪播頁面:

以下為原始頁面:

以下為點入右方文件後之新視窗彈出頁面:

(二)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假台北西門紅樓中央展場共同舉辦〈堅持性別正義:走過婦運,新 知三十回顧展〉

由於教材的編寫發行,所能觸及的多為還在校園內求學的學子,為求更進一步推廣「婦女運 動史料資料庫」、推展性別平權概念、達成社會教育目的、並促進民眾對台灣婦女運動歷史的了解,

2012 年恰逢婦女新知基金會成立三十週年,因此我們與其合作,在 2012 年 10 月 12 至 27 日,於 台北西門紅樓中央展場舉辦〈堅持性別正義:走過婦運,新知三十回顧展〉,活動除進行為期十四 天之靜態展外,亦於展覽期間的週六、日下午,於展場旁之西門紅樓茶坊舉辦三場座談,展期間,

並於參觀人潮較少的非週末日提供預約導覽服務,茲分項報告活動過程及成果如下:

(1) 〈堅持性別正義:走過婦運,新知三十回顧展〉

西門紅樓一樓展區為一八角柱狀建築設計,展場有八面大型展版、中央八角柱平面及柱狀區 塊展區,展場配置如下圖:

我們選取西門紅樓一樓展場為展出地點,主要考量展場所在位置貼近我們的目標族群——解 嚴前後出生之年輕人。西門紅樓位於台北市西門捷運站六號出口附近,在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歷經數年努力經營下,當地已成台北市重要的同志消費場所以及藝文活動地,加上附近西門 町為重要年輕族群消費及娛樂場所,這些均非婦女新知或婦女運動的傳統支持者,這個展覽 在此處舉辦,可將婦運推廣的觸角更深及一般大眾。事實上,展覽期間均維持一定參觀人次,

粗估非假日每日約 500 人,假日每日約有 1,000 參觀人次,整個展期約達 9,000 參觀人次,可 說是一個效益極高的展覽活動。

在展出內容上,西門展場僅約三十坪,要怎樣將婦女新知累積三十年的婦運成果在這樣小的 場地一次展出,對展出內容規劃製作是一大挑戰。我們將展場區分為「議題區」、「編年區」

與「祝福區」,同時以「事件」與「時間」的觀點,交互參照構築台灣某一部分的婦運圖像;

也凸顯婦女新知走過三十年,除回顧過往成就外,也要繼續聆聽群眾對新知的期望,持續對 政府的監督,繼續走婦運的路。

a. 大型展版設為「議題區」:我們將婦女新知歷年來耕耘過的婦運議題、大小活動與遊行照

a. 大型展版設為「議題區」:我們將婦女新知歷年來耕耘過的婦運議題、大小活動與遊行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