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科書分析的相關探討

一、古典內容分析法

古典內容分析法(classical context analysis)是文本分析法中,唯一在 經驗主義社會科學中發展出來的(羅世宏譯,2008),是其中最具系統性的方法,

30 對國小自然科教科書分析方面,學者潘子欣(2002)曾依據 Posner, Strike, Henson, and Hertzog (1982)的概念改變模式發展分析架構以及分析方法,並 以此架構來分析國小自然科教科書,來瞭解各版本之教科書內容符合概念改變

31

而且說故事者很自然地會遵循一個「故事基模」(story schema)去做表達,故 事 基 模 又 被 稱 為 「 故 事 慣 例 」 (narrative convention) 、 或 「 故 事 文 法 」 (story grammar)。這是一種「自然生成的基模」(self-generating schema),

是自然而然生成於說話者心中,引導著故事產製過程的一種普遍規則(引自蔡欣 怡譯,2008)。

「故事基模」具有以下三個特徵,述說者必須能很自然地掌握這三特徵,否

32

則其所說的內容將無法成為故事,當然善說者與不善說者,運用基模的能力也 有高下之別。

1.細節構造:是指說話者會提供必要的細節,以便能合理地說明從一件事到另 一件事的轉折(F. Schultz,1977。蔡欣怡譯,2008)。

2.攸關結構(relevance structure):是指說話者會選擇性地報告自認為重要的 結構。

3.完整閉合(closing of the Gestalt):是指說話者了解故事中的核心事件必 須完整地報告,有頭,有腹,有尾。

此外 Riesman(1993)也表示,故事分析的進行通常是很鬆散的,幾乎採直 覺的方式,以分析者自行界定的方式去做。Manning & Cullum-Swan(1994)提及 可採系統方式進行分析,包括由上而下取向(top-down)與由下而上取向(up-down),兩取向對認知意義的組織有不同的預設。由上而下取向的故事分析,係 先提出一套規律與原則,再以此來探究文本的意涵。由下而上取向的故事分析,

是俗民誌者(ethnographer)偏好的,類似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的資料分 析 法 ; 此 法 可 引 出 依 附 於 脈 絡 中 的 單 元 (units) , 用 以 產 生 一 種 下 層 結 構 (infrastructure),可解釋這一故事的結果。

在國內曾有學者運用故事分析法針對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劇本做研究(李慧

33

均適合由論述分析的角度來進行探究。而受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的影響,

論述分析研究近年來也日益強調批判與解構等企圖(Bauer & Gaskell,2000)。

論述分析是一跨學門的領域(羅世宏譯,2008),衍生自人類學、認知心理

34

論辯分析(argumentation analysis)探究的對象是論辯,論辯是針對某議 題而寫/說、具有說服意圖的一種文本。在目前的教科書中這類的文本不在少數,

且多以論說文的文體來呈現。收錄於古今中外各類教科書裡的論說文,都可以 作為分析的對象。此外,專為教科書而撰寫、針對某議題欲達成說服目的之課 文,亦可作為探究的對象。而數理教科書尤其強調說理之清晰,所以很適合拿 來分析其中論辯元素(例如資料、支持、限定詞、宣稱與否證/駁斥)之完備程度 (Bauer & Gaskell,2000)。

學者李哲迪(2006)曾運用論辯分析的方式探究高中物理教科書與學生關於 力的話語與合法化的語言策略議題。在作者分析漢語中高中學生和物理教科書 將力建構為實在的語言基礎方面,根據理論的探討,在語言層面,理論事物之 實在是透過兩種方式而建構。其一是語言性事實:事物之實在透過一套談論它 的話語而不證自明。其二是合法化:事物之實在透過指出「科學語詞真的有所

35

而有關於教科書的評鑑規準國內外已有許多文獻可供參考,學者 Gall(1981)

曾提出的評鑑規準分為四大部分,茲說明如下:

36

37 Technology、Engineering 與 Mathematics)領域的重要精神也緊密相關。

而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附錄中,

也針對國中階段的「有機化合物」學習訂出以下的能力指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