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覆晶封裝製程簡介

2.5 散熱片 (Heat spreader)

散熱片的材料指的是散熱金屬的本身材質,最常使用的為銅

(Cu)或鋁(Al),暫且不論金屬的價格,兩種金屬在散熱運用上 有著不同的取向特性。就熱傳導性而言,銅的表現勝於鋁,銅為 390W/m-K,鋁則為 209W/m-K,很明顯銅比鋁多出 86.6%的熱傳導 力,按理而言銅比鋁更適合用於散熱片。不過,熱傳導性並非是

圖 2.5 散熱片種類

2.6 植球(Solder ball mount)

隨著目前電子產品的功能日益多元化,為了因應電子產品 輕、薄、短、小之需求,因此電子構裝技術也朝向高密度化、薄 形封裝等多樣性的趨勢發展,在基板構裝層次的發展中,由四週 邊皆合的引腳插入式接合(Plated Through Hole,PTH),表面黏 著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到近來發展的球陣列式 接合(Ball Grid Arrays,BGA)製程(如圖 2.6)。

BGA 封裝技術有著一些特點,I/O 導現數雖然增多,但導線間 距並不小,因而提升了組裝良率,雖然它的功效增加,但 BGA 能 改善它的電熱性能,濃度和重量都較以前的封裝技術有所減少,

信號傳輸延遲曉,使用頻率大大提升,可靠性高,不過 BGA 封裝 仍存在著佔用基板面積較大的問題[7]。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第三章 底膠底膠底膠材料底膠材料材料材料理論分析理論分析理論分析 理論分析 3.1 底膠材料之介紹

底部封膠材料(Underfill)主要是由環氧樹脂及二氧化矽粉體 兩種成份所組成,其中環氧樹脂提供晶片以及有基機板黏著力,

包含有硬化劑、樹脂、促進劑、著色劑及其他添加劑等,其晶片、

金線、基板、錫鉛及鋁電極等之密著性、耐熱性、電氣特性、流 動性、烘烤溫度、硬化收縮及封裝性需求,都是決定樹脂的組成;

二氧化矽的主要功能為改善熱膨脹係數(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使得膠材性質更為接近錫球,並維持構裝元件之剛

底膠材料與一般結構常用的金屬材料有很大的不同,在選用底 膠材料時,目前業界較重視的物理特性為玻璃轉化溫度(T g)、熱 膨脹係數(CTE) 、楊式模數(Young’s Modulus)。當底膠材料熱 固化(Fully curing)後,溫度低於玻璃轉化溫度(T g)時,呈現玻 璃態,此時楊式模數(Modulus)的單位級約在 10^9~10^10 ,但當 溫度超過玻璃轉化溫度(T g)後,會因為高分子鏈獲得較大的能 方法有熱示差掃描儀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熱機械分析法 Thermal Mechanical Analysis(TMA)與動

圖 3.1 不同 Tg 材料之 M-T 曲線示意圖[8]

3.2 底膠材料熱固性反應分析

底膠材料為高分子材料,根據分子結構與交聯(crosslinking) 情況, 可將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e) 大致分為熱塑性

(thermoplastics) 及熱固性(thermosets) 兩大類(如圖

3.2-1),而底膠材料屬於熱固性材料,熱固性材料其特性為熱固

圖 3.2-1 高分子材料種類[9]

圖 3.2-2 熱固性材料示意圖[9]

熱固性材料發生化學交聯的過程稱為固化反應(cure

reaction),會伴隨發生數種主要現象: 自放熱反應(exothermic reaction) 、膠化反應(gelation) 、黏度(viscosity) 升高固化 體積收縮(cure shrinkage),(如圖 3.2-3)。

固化反應的程度稱為轉化率(conversion / degree of cure), 用來描述材料的放熱行為與變化程度,放熱歷程使用 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熱分析儀進行量測。

(如圖 3.2-4)所示,樣本材料置於右側,左方則是空盤,逐漸加

圖 3.2-3 熱固性材料固化反應示意圖[9]

圖 3.2-4 熱分析儀量測示意圖[9]

熱固性材料之無機填充粒(如圖 3.2-5)通常為矽石(silica)或 石英(quartz) 粉末。在某些特殊應用中,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s)、矽酸鈣(calcium silicates)、滑石(talcs)、雲母

圖 3.2-5 底膠材料填充粒示意圖[9]

3.3 底膠填充粒矽烷耦聯劑分析

矽烷耦聯劑(silanecoupling agent) 常用來進行填充粒的表 面處理,是一種分子中含有二種不同化學性質基團的有機矽化合 物,在分子的兩端分別為親有機基團及親無機基團,使得有機物 和無機物能透過矽烷耦聯劑而相結合(如圖 3.3-1),這是一種水 解反應(hydrolysis reaction) ,使得填充粒表面從親水性

(hydrophilic) 表面轉變為恐水性(hydrophobic)表面;另外,表 面處理的另一項要求是降低粒子間的作用力,使達到粒子均勻分 佈於基礎材料中。

由圖 3.3-2 有使用矽烷成份的材料可知,矽烷耦聯劑能產生恐 水性表面,相對地,能提升底膠材料與基板或晶片間的接著強度 (adhesion strength) 。

圖 3.3-1 矽烷耦聯劑示意圖[9]

圖 3.3-2 矽烷耦聯劑接著強度示意圖[9]

3.4 底膠填充粒含量之影響

填充粒的含量高低會直接影響數種性質,若粒徑固定而含量提 高,則黏度升高(劣)如圖 3.4-1、熱膨脹係數(CTE) 降低(優)如 圖 3.4-2、Modulus 提高(優劣未能確定)、吸濕性降低(優)如圖 3.4-3。

若填充粒的含量固定,改變填充粒的粒徑,對黏度有直接的影 響,粒徑越小,粒子間的滾動磨擦阻力會阻礙流動,使黏度增加,

(如圖 3.4-4),環氧樹脂(epoxy resin)本身的 CTE 相當大,必須 藉助特定的填充粒來降低底膠的 CTE(如圖 3.4-5)。

圖 3.4-1 填充粒粒徑與黏度關係圖[9]

圖 3.4-2 熱膨脹係數與黏度關係圖[9]

圖 3.4-3 吸濕性與黏度關係圖[9]

圖 3.4-5 環氧樹脂(epoxy resin)與填充粒含量關係圖[9]

3.5 底膠材料黏度分析

黏度(viscosity,單位: Pa.sec = 1,000 cps) 是流體本身流 動阻力的度量,值越高表示本身流動阻力越大。

就底膠材料而言,溫度效應是最主要的影響因子,隨著溫度的 升高, 黏度會逐漸降低易於流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可一 昧提高溫度,因為高溫會加速底膠的固化反應使黏度迅速升高而 降低流動性(如圖 3.5)。

圖 3.5 黏度與溫度關係圖[9]

3.6 底膠材料玻璃轉移溫度分析

玻璃轉移溫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 是指材料 微觀高分子鏈開始大鏈節(segment) 運動的溫度,若使用溫度低 於 Tg,大部份的分子鏈節運動會被凍結,材料呈現剛性硬脆之玻 璃態(glassy state);若使用溫度高於 Tg,分子鏈節可自由運動,

材料呈現柔軟繞曲之橡膠態(rubbery state)。

玻璃轉移溫度於 Tg 附近,分子鏈節運動是漸變的過程,除內 在分子結構的改變外,另一方面,外顯性質主要有材料尺寸與強 度的改變,尺寸改變可用熱膨脹係數(CT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來描述,強度改變可用彈性模數(Young’s modulus) 或彎曲模數(flexural modulus) 來描述。

至於玻璃轉移溫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的量 測依不同的性質定義,共有三種不同儀器可用來決定 Tg

1.TMA (ThermomechanicalAnalyzer): 著眼於 CTE 的變化

2.DMA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zer): 著眼於 Modulus 變化 3.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著眼於熱量變化 前兩者分別從 CTE 與 Modulus 的變化來定義 Tg,這是站在機械 modulus) ,損失的能量則稱為損失模數(loss modulus)。

圖 3.6-1 TMA 量測示意圖[9]

100%固化後的樣本同時經歷力量、頻率與溫度三種條件,可同 時表現出彈性(elasticity) 與黏性(viscosity) 的特性。兩者之 比值定義為 Tan Delta,曲線峰值所對應的溫度(如圖 3.6-3)即為 Tg。

圖 3.6-3 Tan Delta 示意圖[9]

3.7 底膠材料熱膨脹係數與彈性模數分析

熱膨脹係數(CTE)定義為每度 C 溫差下長度變化的比率,量測方 法(如圖 3.7-1)就是前面所述 TMA 量測 Tg 的過程,單位是 ppm/oC.

(ppm 表 10-6m)。

圖 3.7-1 CTE 量測公式[9]

彈性模數(Elastic Modulus) 又稱楊氏模數(Young’s

Modulus),是材料勁度(stiffness)的度量,亦即抗拉伸的能力,

單位常用 GPa.此處所述的彈性模數就是 DMA 所量到的儲存模數,

底膠材料的彈性模數會隨溫度而改變,於 Tg 前後明顯不同,以 UA 系列為例(如圖 3.7-2),Tg 之前約 7~8 GPa 左右,過了 Tg 卻 降至 0.04 GPa,至於影響彈性模數(Elastic Modulus)的因素除 了玻璃轉移溫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外,其餘 尚有填充粒含量與改性劑(如圖 3.7-3 與 3.7-4)。

圖 3.7-2 楊氏模數(Young’s Modulus)示意圖[9]

圖 3.7-3 楊氏模數與填充粒含量關係圖[9]

圖 3.7-4 楊氏模數與改性劑關係圖[9]

3.8 底膠流動性質分析

底膠是藉助毛細力(capillary)作用,於晶片與基板間

(standoff height / die gap)流動,其波前為凹形,即接觸表面 的底膠流速較快,內部則較慢(可視為拉力作用於底膠上)。

至於底膠流動速度可從圖 3.8-1 中看出,凸塊密度越高,因流阻 增加而流動較緩慢,其底膠流動時間

(t flow )

可以圖 3.8-2 公式計 算。

圖 3.8-1 底膠對應凸塊密度流動關係圖[9]

上述圖 3.8-2 底膠流動時間

(t flow )

公式,其表面張力(surface tension,單位: N/m) 與接觸角(contact angle,俗稱:水珠角 water angle)兩者皆會隨溫度變化而改變(如圖 3.8-3 與圖

3.8-4),此外如圖 3.8.5 填充粒大小也是影響底膠流動性的因素 之一。

圖 3.8-3 水珠角與溫度關係圖[9]

圖 3.8-4 表面張力與溫度關係圖[9]

圖 3.8-5 填充粒大小與底膠流動性關係圖[9]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作業面測試項目包括基板翹曲模擬(Substrate warpage

simulation)、底膠孔洞(Underfill void)判斷、凸塊斷裂(White bump)判斷以及底膠脫層(Underfill delam)判讀等。

以不同膠材測試基板翹曲模擬(Substrate warpage simulation) 結果可發現在底膠填充製程(Underfill process)完成後,UA 系 列基板翹曲約在 4.3mils、UD 系列基板翹曲約在 4.7mils、UH 系 列基板翹曲約在 4.1mils,由此可知 UH 系列對基板翹曲的變異性 最好(如表 4.1-3)。

在底膠孔洞(Underfill void)判斷、凸塊斷裂(White bump)判 斷以及底膠脫層(Underfill delam)判讀層面,三支膠材都無上述 的缺點發生(如圖 4.1-1~3)。

表 4.1-1 實驗材料表

Underfill Type UA系列 UD系列 UH系列 玻璃轉移溫度(Tg) 100 110 109

熱膨脹係數(CTE) 30 27 30 楊氏模數(Gpa) 10.7 9.3 9.1

烘烤溫度 165℃ 165℃ 130℃

表 4.1-2 底膠材料對照表

表 4.1-3 基板翹曲模擬(Substrate warpage simulation)對照表

圖 4.1-1 UA 系列 process test SAT

圖 4.1-3 UH 系列 process test SAT

4.2 信賴性測試結果

所謂可靠度分析即是可靠度為元件於特定使用環境下一定時間 內之損壞機率,換言之即是元件在一定使用時間及使用環境下之 品質狀況[10]。

此次的測試條件為溫度循環試驗 TCT (Temperature Cycling Test),以每分鐘 5~15 度的溫變率,在溫度變化上做一連串的高、

低溫循環測試,其目的在施加應力於試件上,加速試件之老化因 子,使試件在環境因素下可能產生損害系統設備及零組件,以決 定試件是否正確設計或製造[11]。

由實驗中可知,UA 系列、UD 系列與 UH 系列的膠材在經過 Pre-Condition 的測試後均無底膠孔洞(Underfill void)、底膠 脫層(Underfill delam)、凸塊斷裂(Bump crack)等的異常發生。

由 TCT (Temperature Cycling Test)的測試中可知,UA 系列與

Pre-Condition 實驗結果如表 4.2-1、圖 4.2-1~6

Underfill type Sample size Pre-Condition (MSL3Aa 260'C) Open/ Short test

UA系列 45 SAT 45/45ea pass

X-Sec No abnormal O/S test 45/45ea pass

UD系列 45 SAT 45/45ea pass

X-Sec No abnormal O/S test 45/45ea pass

UH系列 45 SAT 45/45ea pass

X-Sec No abnormal O/S test 45/45ea pass

表 4.2-1 Pre-Condition 實驗結果

圖 4.2-1 UA 系列 Pre-Condition SAT

圖 4.2-2 UA 系列 Pre-Condition cross section 剖視圖

圖 4.2-4 UD 系列 Pre-Condition cross section 剖視圖

圖 4.2-5 UH 系列 Pre-Condition SAT

圖 4.2-6 UH 系列 Pre-Condition cross section 剖視圖

TCT 500/ 1000 實驗結果如表 4.2-2、圖 4.2-7~18

Sample size TCT500 Open/ Short test Sample size TCT1000 Open/ Short test

UA系列 43 SAT 43/43ea pass

X-Sec No abnormal O/S test 43/43ea pass 41 SAT 38/41ea pass

X-Sec solder mask crack O/S test 41/41ea pass

UD系列 43 SAT 43/43ea pass

X-Sec No abnormal O/S test 43/43ea pass 41 SAT 36/41ea pass

X-Sec solder mask crack O/S test 41/41ea pass

UH系列 43 SAT 43/43ea pass

X-Sec No abnormal O/S test 43/43ea pass 41 SAT 41/41ea pass

X-Sec No abnormal O/S test 41/41ea pass Underfill type

TCT (Temperature Cycling Test) -55~125'C

圖 4.2-7 UA 系列 TCT500 SAT

圖 4.2-8 UA 系列 TCT500 cross section 剖視圖

圖 4.2-9 UD 系列 TCT500 SAT

圖 4.2-11 UH 系列 TCT500 SAT

圖 4.2-12 UH 系列 TCT500 cross section 剖視圖

圖 4.2-13 UA 系列 TCT1000 SAT

圖 4.2-15 UD 系列 TCT1000 SAT

圖 4.2-16 UD 系列 TCT1000 cross section 剖視圖,發現在錫球 接線墊有裂痕

圖 4.2-17 UH 系列 TCT1000 SAT

4.3 實驗結果驗證

根據實驗結果,可得知在 TCT (Temperature Cycling Test)溫 度循環試驗中,UA 系列與 UD 系列在 TCT100 產生了 Solder mask

表 4.3-1 底膠材料平面度實驗結果表

圖 4.3-2 產品平面度實驗結果圖

表 4.3-2 底膠材料實驗結果表

表 4.3-3 改善基板翹曲實驗結果表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