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回顧

在文檔中 想對你說的話 (頁 21-32)

1983 年,Brice  Marden 全家至亞洲旅遊,他開始對亞洲文化產生興趣,因為參觀 了日本書法大師特展,對書法產生興趣,開始研究書法以及中國詩,作品也因而開始轉 變。  

 

【圖6】至【圖 9】為作品《王紅公蝕刻》(Etching  to  Rexroth)10的一部分,是Brice   Marden 對中國詩與書法線條進行探索的第一步。他探索的方式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 個部分為英譯中文詩,Brice  Marden 並沒有學習過中文,他並非仔細研究原本中文詩內 容上的意義,而是透過英譯後的詮釋,反覆閱讀體驗並與自身經驗做呼應,產生獨立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ice_Marden  

10   劉巧楣,想像的字體─布萊斯‧馬登的《王紅公蝕刻》圖冊,臺大歷史學報,第 47 期,2011 年 6 月,

頁169-­‐255  

從《王紅公蝕刻》(Etching  to  Rexroth)的作品,可以看出 Brice  Marden 似乎還在 實驗新的表現語言,內容都還在使用〝文字〞的方式敘述,畫面也保有字形的樣貌。接 著【圖10】【圖 11】《寒山》Cold  Mountain 系列作品,已經漸漸脫離了文字樣貌,只保 留了書法筆劃的特色,文字已經轉化成線條,畫面也開始出現空間感,成為一個整體的 經驗感受。到了【圖12】《繆思女神》(Study  for  the  Muses),線條表現更為圓潤純粹,

並加入豐富的色彩,空間感也更加有層次。  

 

Brice  Marden 的作品對創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看到了字形新的可能性。從表現內 容上,他透過層層的轉譯(中文詩─英譯─反覆閱讀體驗─與自身呼應),產生新的經 驗;從表現手法上,他也透過層層拆解並轉化(中文書法─中文的筆順、結構─線條), 產生新的表現語言。Brice  Marden 結合了對中文詩及中文字的體驗,釋放了文字的形體,

將文字轉化成抽象的線條,讓他們流動於空間中,體現了一種多層次的內在經驗空間。  

 

   

        【圖   6】Etchings  to  Rexroth,  1986,  print  1           【圖   7】Etchings  to  Rexroth,  1986,  print  2  

        圖片來源:http://www.tate.org.uk         圖片來源:http://www.tate.org.uk  

   

        【圖   8】Etchings  to  Rexroth,  1986,  print  4           【圖   9】Etchings  to  Rexroth,  1986,  print  9  

        圖片來源:http://www.tate.org.uk           圖片來源:http://www.tate.org.uk    

 

【圖   10】Cold  Mountain  2,  1989-­‐1991   圖片來源:http://www.sfmoma.org  

 

【圖   11】Cold  Mountain  6  (Bridge),  1989-­‐1991 圖片來源:http://www.sfmoma.org  

 

 

【圖   12】Study  for  the  Muses,  1993   圖片來源:http://silverandexact.wordpress.com/  

     

Julie  Morel  

《器官》(Organs)為一系列的字形繪畫創作,雖然無從了解 Julie  Morel 是如何選 擇字句作為創作對象,但是從作品的表現方式,可以直接地感受到強烈的情緒。如同作 品名稱《器官》(Organs),作品用了大量的線條構成,在視覺上形成像肌肉纖維的有機 感,字母也隨著扭曲的線條連結、延展,構築出更多的想像空間。  

第二個部分是文本的閱讀性,Julie  Morel 的作品與創作者這次的作品,最大的差異 就是文本的可讀與不可讀。創作者這次的作品,於一開始即沒有打算讓觀者閱讀文本,

11   Julie  Morel,資料來源:http://julie.incident.net  ,    

12   原文「The  starting  point  of  my  work  is  a  challenge  to  my  subconscious,  memory,  habits,  and  assumptions…」  

資料來源:http://julie.incident.net/english/index.html    

 

【圖   13】Empty,  2009   圖片來源:http://www.yatzer.com/  

 

【圖   14】Lick  My  Fingers,  2009   圖片來源:http://www.yatzer.com/  

 

【圖   15】Nothing,  2009   圖片來源:http://www.yatzer.com/  

 

【圖   16】Feel  Like  My  Heart  was  Throw  in  a  Blender  and  Somebody  Switched,  2009   圖片來源:http://www.yatzer.com/  

 

【圖   17】Blank,  2009   圖片來源:http://www.yatzer.com/  

 

【圖   18】Alone,  2009   圖片來源:http://www.yatzer.com/  

   

第二節   時間    

Vija  Celmins  

Vija  Celmins13,生於1938 年,美國藝術家,於十歲時從拉脫維亞移民至美國,油 畫、素描、版畫為其最擅長的表現媒材。Vija  Celmins 創作的主題主要是事物〝表面的 樣子〞,像是海平面、沙漠表面、夜晚的星空等,透過參考照片或者實體物品進行創作,

Vija  Celmins 在創作內容及主題上與自己的作品並沒有直接的關連,但是在創作方 式上,卻有一種感受上的共鳴。細看Vija  Celmins 的作品,除了震驚於作品的細節之外,

13   Vija  Celmins   資料來源:http://www.pbs.org/art21/artists/vija-­‐celmins   http://en.wikipedia.org/wiki/Vija_Celmins    

14   原文「…The  reason  I  think  I  do  images  that  require  so  much  time  is  that  it’s  like  an  attempt  to  have   some  other  thing  come  through  in  the  work,  letting  something  unconsciously  seep  through…」,  Art  21  :  ar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  /  interviews  and  essay  by  Susan  Sollins  ;  edited  by  Marybeth  Sollins,  New   York,  N.Y.  :  Abrams,  2003,  P.162    

 

【圖   19】Untitled  #13,  1996   圖片來源:Art  21  :  ar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  

 

【圖   20】Desert-­‐Galaxy,  1974 圖片來源:Art  21  :  ar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  

 

【圖   21】Untitled   (Big  Sea  #1),  1969 圖片來源:Art  21  :  ar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  

                         

在文檔中 想對你說的話 (頁 21-3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