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1 電磁波介紹

電磁理論由馬克士威(Maxwell)於 1865 年將電場、磁場的高斯定律、安培 定律與法拉第定律,整合成馬克士威方程式,成功預測出電磁波的存在。而後由 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於 1887 年在實驗中量測到電磁 波的波長與波速證實馬克士威當年所預測的結果。

電磁波不需在實體介質上傳播,可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當電磁波通過不同 介質時,會發生折射、反射、繞射、散射等現象,造成其傳播方向和速度會改變。

電磁波本身具有能量,其種類與電磁波頻率及能量有關,然而電磁波的波長愈 長,能量的穿透能力愈強,依頻率高低與能量強弱可分為二種,如圖2-1 所示。

(1)游離輻射:電磁波能量大於 10ke V 此種游離輻射能量強,會引起電子 游離現象。

(2)非游離輻射:電磁波能量低於 10ke V 無法使電子產生游離作用,其種 類如可見光、紅、紫外線、無線電波等,此種非游離輻射能量弱,會產生熱效應。

圖2-1 電磁波頻譜圖

資料來源:台灣電信產業發展協會

2-2 行動電話電磁波對健康影響

近年來行動電話幾乎成為社會大眾必備的通訊設備,接觸行動電話電磁波對 人體的影響一直是大眾關注的議題。文獻上曾報導過許多因行動電話電磁波造成 的不適應症狀,如癌症(Hardell, Nasman et al. 1999; Hardell, Mild et al. 2001;

Hardell, Hallquist et al. 2002)、頭痛(Hocking 1998; Oftedal, Wilen et al. 2000)、暈 眩(Wilen, Sandstrom et al. 2003)、疲勞(Hillert, Akerstedt et al. 2008)、耳部區域溫 熱(Hocking 1998; Oftedal, Wilen et al. 2000)、記憶力衰退(Wiholm, Lowden et al.

2009)與心跳血壓變化(Braune, Wrocklage et al. 1998; Barker, Jackson et al. 2007)等 症狀,其中以頭痛暈眩耳部區域溫熱最為嚴重。Hardell 等人(Hardell, Nasman et al.

1999; Hardell, Mild et al. 2001; Hardell, Hallquist et al. 2002)調查罹患腦瘤的患 者,發現使用行動電話10 年以上的使用者,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Muscat 等人(Muscat, Malkin et al. 2002)在美國探訪 469 位組織病變型的腦瘤病人後,指 出耳部暴露在行動電話電磁波環境下可能會產生聽覺神經瘤,導致聽覺閾值變化 或聽性腦幹反應受損,但電磁波是否為癌症與腦瘤的主因仍有待商榷。

此外,Juutilainen 等人(Juutilainen, Matilainen et al. 1993)提出孕婦暴露於 50Hz 的低頻電磁場的環境可能會造成懷孕初期的流產。Falzone等人(Nadia Falzone, Carin Huyser et al. 2007)指出男性精子暴露於 900 MHZ電磁場下,可能會 導致精蟲活動力減弱,進而影響生育能力。

為了釐清電磁波對人體健康是否有直接影響,Hocking 等人(Hocking 1998) 調查受試者使用行動電話後可能產生的不適感,以頭痛或耳部區域產生的灼熱、

疼痛感尤為顯著,這些症狀往往伴隨通話開始而產生,通話結束後一小時緩和。

Oftedal 等人(Oftedal, Wilen et al. 2000)廣泛調查挪威與瑞典兩地人口使用行動電 話後產生的症狀,結果顯示32%挪威人和 13%的瑞典人至少產生一個以上的症 狀,其中以耳部溫熱、臉部及皮膚有灼熱感及頭痛最為常見,這些症狀通常在通 話半小時內產生,通話結束後2 小時減輕。

Wilen

等人(Wilen, Sandstrom et al. 2003)

更進一步調查四種不同廠牌GSM 行動電話系統對人體影響,結果顯示四種不同 廠牌手機電磁波皆會造成頭暈、集中困難、記憶力退、耳部灼熱等症狀。Hillert 等人(Hillert, Akerstedt et al. 2008)利用主述症狀問卷與李克特量表分析使用行動 電話三小時對人體產生的不適症狀,結果顯示行動電話使用後會造成許多不適症 狀,如暈眩、頭痛、疲勞、耳部溫熱、臉部及皮膚有灼熱感等,其中以暈眩及頭 痛等症狀較為嚴重。此外,Hillert 等人調查瑞典局部人口,發現有 1.5%人口對 電磁波敏感(Hillert, Berglind et al. 2002),美國甚至高達 3.2%(Levallois, Neutra et al. 2002),行動電話電磁波很可能會對這些敏感體質的使用者造成影響。

雖然問卷調查可以快速且大量的統計主述症狀,但此種方法缺乏客觀的依 據,可能會被受試者的心理因素左右。為了排除主觀意識的影響,研究者亦採用 電子儀器等較客觀的依據搭配量測。Leeuwen 等人(Van Leeuwen, Lagendijk et al.

1999)使用三維頭部模型模擬,探討手機電磁波照射後腦部溫度變化,它們認為 行動電話電磁波照射後,腦部區域溫度小幅度的上升(0.11℃)並不影響人體健 康。Taurisano 等人(Taurisano 2000)利用熱像儀更進一步探討使用行動電話後頭部 溫度的變化,結果顯示不論是否接觸行動電話電磁波照射後,耳部區域溫度上升 最高(2.4℃),但並非造成人體不適症狀的主因。Straume 等人(Straume, Oftedal

et al. 2005)指出,人體皮膚被行動電話電磁波照射後的溫度上升,其主因是由手

壓與心率變異並沒有急性的影響。Krause 等人(Krause, Sillanmaki et al. 2000),利

用腦波圖(EEG)與記憶力檢測,探討受試者曝露在 902MHz 的行動電話下,記 憶功能與反應時間的變化,結果顯示人體記憶功能些微衰退、反應時間些微增

加,但並不顯著,因此行動電話電磁波是否會影響人體記憶功能與反應時間仍不 清楚。Wiholm 等人(Wiholm, Lowden et al. 2009)探討行動電話電磁波與記憶力的 關聯,他們測試受試者使用行動電話後的空間記憶和學習能力,結果顯示使用行 動電話後可能會導致記憶力短暫衰退。

由此可知,目前的儀器量測如心跳、血壓與腦部溫度雖然有客觀的實驗數 據,但並無法有效指出電磁波對人體的實質影響;而主觀的問卷調查研究雖然容 易分析行動電話對人體的影響,但缺乏客觀的依據,且易受安慰劑效應影響實驗 結果,Oftedal 等人(Oftedal, Straume et al. 2007)使用雙盲與安慰劑效應控制探討 使用行動電話與頭痛的關聯,結果並無法證明頭部疼痛與使用行動電話有關,認 為可能是安慰劑效應所致,但其使用視覺類比量表仍帶有主觀因素。Stovner 等 人(Stovner, Oftedal et al. 2008)更進一步研究使用行動電話後產生的頭痛是否係 由安慰劑效應所致,其結果顯示,偏頭痛及緊張型頭痛與行動電話的使用沒有顯 著相關,作者認為受試者的頭痛症狀是緊張型頭痛,可能是安慰劑效應的影響,

而與使用行動電話無關,且使用主述症狀問卷分析仍帶有主觀因素。

本研究採用中醫學經絡觀點,利用經絡儀客觀檢測行動電話電磁波對人體影 響,並使用雙盲(double-blind)與安慰劑效應控制(placebo-controlled)排除受 試者心理因素,輔以問卷調查與簡單生理量測,探討人體使用行動電話後的生理 反應。

2-3 經絡理論

經絡學說是傳統醫學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與治療的基礎,更是中醫理 論體系的精髓。「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黃帝內經《靈樞.海論》曰:「夫 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曰:「陰之與 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說明了人體十二經絡是 溝通表裡內外,聯繫上下左右,網絡全身前後,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 竅、筋脈肌膚連成一體的組織結構。《靈樞.本臟》曰:「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 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難經》曰:「經脈者,所以行氣血通陰陽以榮 於身者也。」說明十二經絡不只是連結人體全身,更是氣血運行與循環及平衡人 體的通道。《靈樞.經別》曰:「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 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靈樞.經脈》曰:「經脈者,

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顯示經絡系統除了連結全身,

氣血循環,更可以用於治療與診斷人體疾病與健康。

經絡系統是由十二經絡、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 皮部等構成,其十 二 經 絡 是 經 絡 系 統 的 主 體,可 分 為 手 足 三 陰 和 手 足 三 陽 經,對 稱 分 布 在 人 體 左 右 側,循行於上肢或下肢的內側或外側,連 接 人 體 四 肢 與 五臟六腑, 每 條 經 絡 各 自 代 表 臟腑與相關器官,十二經絡分別為:手太 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 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 陽膀胱經,如表2-1所示。

表2-1 十二經絡及其代表臟腑與相關器官 年日本京都大學生理學教授中谷義雄博士(Dr. Yoshio Nakatani)(Nakatani.

1956),更進一步研究人體皮膚的電阻特性,發現經絡變化可藉由皮膚電阻來測 定,並提出「良導絡理論」,藉以用來檢測人體健康。1950 年代西德的傅爾

(Reinhold Voll)醫師 (Voll 1981),在穴位上輸入 1.25 伏特的電壓,0.8-10 Hz 的低頻電流(12 微安培),通過一組測定電阻的儀器,測出穴位電阻比較非穴 位電阻低,可將這些低電阻穴位連成固定的傳導路線與中醫學說的經絡路徑大致

相符。1955 年 Zach 等人(Zach 1955)發現內臟功能的變動,可由相對應的皮膚導 電度反映出來。1958 年法國學者 Niboyet (王本顯編著 1984)應用可變電阻檢測 儀器,發現人體皮膚低電阻的點有90%與中醫經絡穴位的位置相符合。1973 年 Kripper (Kripper 1973)使用皮膚電阻測定儀,測出經絡穴位電阻遠低於非經絡穴 位。1996 年台灣學者陳國鎮教授(Chen 1996; Chen 1996),將經絡的電性與生理 意義做論述,發展出穴道電檢法。

2-4-2 良導絡理論

「良導絡理論」乃由日本學者京都大學生物學系教授中谷義雄博士所提出 (Nakatani. 1956),在研究腎臟病水腫患者時,發現患者從頸部、咽喉沿乳頭內行 通過腹部,到腳內側的連線上,排列著較易導電的點,會比健康人的皮膚表面較 容易導電,因此透過測量皮膚表面導電量的差異,來瞭解皮膚導電量與病狀之間 的關聯性。中谷義雄博士將這些皮膚表面易導電的點稱之為「良導點」

(Ryodoten),將良導點連成線稱之為良導絡(Ryodoraku),人體良導絡分部 位置與中醫經絡理論的循行路徑相同,由此可知良導絡可以代表人體十二經絡。

然而,中谷義雄博士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良導絡上有良導點過多的問題

(共370 個),造成檢測程序過於繁複,為此他針對良導點的數值變化進行研究,

發現特定良導點的數值可以代表整條良導絡的數值,因此將特定良導點稱之為

「代表測定點」,經比對中醫經絡理論後發現大部份代表測定點就是經絡原穴(即

「代表測定點」,經比對中醫經絡理論後發現大部份代表測定點就是經絡原穴(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