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群集類型的分類,並且詳細介紹常用的偵測方法 SaTScan;第二節則介紹多重群 集的處理方法,並討論方法適用時機。

第一節 群集檢測方法

在檢測群集的問題上,Marshall (1991)指出兩個主要的議題,第一項為研究 區域中是否存在不尋常高的事件數,第二項則是研究區域中是否發生群集及發生 的位置。一般而言,群集檢測方法依目的的不同可分為總體檢定(Global Test)、

局部檢定(Local Test)及焦點檢定(Focused Test)。

(一) 總體檢定

總體檢定是指在不考慮群集位置的狀況下,檢定整體研究區域是否有群集的 傾向。而使用空間自相關(Spatial Autocorrelation)的量度以檢驗空間單元與其相鄰 的空間單元的屬性間是否具相似性是較為典型的做法。 (Cliff and Ord, 1981)。此方法除了可應用在連續型資料亦可應用在離散型資料,

在使用上較為廣泛。

但此方法在研究區域中人口密度有異質性(Non-homogenuous)時,Moran I 判

Z-scores 或蒙地卡羅亦可檢定空間是否有自相關性。Waldhör (1996)則在檢定 Moran I 時,在變異數上允許每一區不同,而每一區的變異數與該區人口數成反 比,重新對 Moran I 的 Moments 作調整。

另外,Tango (1995)的 Excess Events Test 採用距離矩陣(Distance Matrix)衡量 區域間是否相近,計算第 i 區事件數超過第 i 區期望發生數與第 j 區事件數超過 第 j 區期望發生數,兩者相乘的加權總和,權重為指數型函數。由於必須決定參 數λ(與空間群集大小有關),λ 一般不知道,所以透過檢定不同的 λ 值以便判斷 是否有群集現象,但又衍生出重複檢定上的問題,故 Tango (2000)提出 Maximized Excess Events Test(MEET)修正此問題,在檢測形成群集的現象上檢定力較佳 (Song and Kulldorff, 2005)。Tango (2000)的 MEET 及 Oden (1995)的Ipop兩種方法 在檢測 Global Clustering 檢定力較佳,而原始的 Moran I 較差(Jackson et al., 2009)。

(二) 局部檢定

局部檢定用來偵測在研究區域中發生群集現象的位置。在總體檢定中,可以 評估 Global Clustering,在局部檢定中亦有類似作法。檢測局部區域自相關程度 Local Indice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以 Moran I 而言,此時不再只計算一個 值,必須針對每一個地理單位(Geographic Unit)如:鄉、鎮,計算 Moran I。或是 以概似函數配合蒙地卡羅檢定研究區域是否存在群集,如 Kulldorff and

Nagarwalla (1995)的 SaTScan 及 Tango and Takahashi (2005)的 FlexScan。

Kulldorff and Nagarwalla (1995)的 SaTScan 是目前被廣為使用的方法之一,

同時解決過去在多重檢定及人口密度上的異質性的問題。此方法主要採用圓形窗 格堆疊的方式搭配概似函數的想法找出顯著的區塊,在檢定力上也比過去方法更

為有效(Kulldorff et al., 2003; Song and Kulldorff, 2003),但此方法對於非圓形或橢 圓形的群集形狀,檢定力較差(Kulldorff et al., 2006)。有鑑於此,陸陸續續有其 他學者針對奇形怪狀的群集提出解決之道,如 Demattei et al. (2007)及 Cucala (2009)從維度縮減的角度,將 Spatial Data 轉換單一維度,並透過 Scan Statistic 進行單一維度的分析,但此方法在轉換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點順序上的不一致,

因而偵測上產生過多的 False Positive。

Tango and Takahashi (2005)的 FlexScan 與 SaTScan 最大的不同點在於 SaTScan 採用圓形窗格堆疊的方式而 FlexScan 以鄰區相連結的方式執行群集偵 測,所以為了避免找到局部解,在 K 個鄰近區塊上都必須討論所有的可能性,

因此在對奇形怪狀的群集偵測時有不錯的效果(王泰期, 2006),但有計算繁複的 問題,除此之外 FlexScan 只在群集大小不大的情況下偵測效果較佳(Tango and Takahashi, 2005)。

(三) 焦點檢定

焦點檢定用於檢測某一特定位置周圍是否有顯著較高的事件發生率,在使用 時,通常需要了解疾病的影響範圍、傳染的強度等等,由於在近幾年並沒有新方 法的提出,近期焦點檢定的方法上多採用 Stone (1988)的 Stone’s Test 及 Diggle (1990)的 Diggle’s Test,以 Stone’s Test 為主(Auchincloss et al. 2012)。Diggle’s Test 為一種適合度檢定(Goodness-of-fit Test),比較原始資料的空間分布及在控制可能 的汙染源位置下所生成的分布是否一致(Diggle, 1990; Diggle, 1994),但其主要用 於 Individual-level Data。Stone (1988)提出 Maximum Likelihood Ratio (MLR)及 Poisson Maximum (Pmax) tests,兩種方法皆假設隨著離可能的汙染源位置越遠風 險就越小的情況下使用 Isotonic Regression Estimator。Stone 提到 MLR Test 的檢 定力通常大於 Pmax 的檢定力,但當群集範圍較小時,Pmax 的檢定力會大於 MLR test 的檢定力。由於在 MLR 檢定方法中,估計各區塊相對風險值可能會出現小

由於本文探討群集分析採用 Kulldorff and Nagarwalla (1995)的 SaTScan,所 以底下介紹 SaTScan 在群集分析時的步驟如下:

Step1:建立 I 個格子點,使這些格子點能包含全部的研究區域。

Step2:訂定擴散半徑 R,以格子點為中心向外圓形擴張半徑為 R,找出多個圓 形區塊,作者建議最大半徑 R 所涵蓋總人口數不要超過 50%。

Step3:計算每個圓形區塊的概似比,以獲得最大概似比。

Step4:針對每個格子點重複 Step2 到 Step3 Step5:利用 Monte Carlo 檢定哪些區塊顯著。

透過上述步驟,即可檢定研究區域是否有群集及群集的位置。SaTScan 在面 對群集的相對風險較小時,主要是以群集面積來判斷,亦即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區 塊檢定才會顯著,如相對風險為 1.2 下,群集區塊必須達研究區域 30%以上,Power 才會達 90%以上;隨著相對風險的提高下,群集區塊所佔研究區域就不需達到 30%,以相對風險為 1.6 而言,只要達 15% Power 便達 90%以上。所以當群集相 對風險很低,隨著所占研究區域面積比例下降,檢定力也會隨之下降,且檢定顯 著的群集都容易涵蓋過多的 False Positive。在提高相對風險後,偵測涵蓋過多的 False Positive 才會得到改善。在下一章研究方法會介紹 SaTScan 的檢定統計量並 改寫逐次分析下,SaTScan 的檢定統計量。

第二節 多重群集檢測方法

在一般情況下,研究區域往往存在不只一個群集,如何使用局部檢定找出所 有顯著群集,為局部檢定中一個重要的議題。目前在局部檢定中,多重群集的偵 測方式以一次性偵測及逐次分析為主。一次性偵測若在得知群集個數下,透過改

寫 Scan Statistic,確實能避免風險較小群集受到其他發生率較高群集的影響,然 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無法得知準確的群集數目,此時利用一次性偵測同時比較 所有疑似群集的內外風險,相對風險較小群集會受到其他發生率較高群集的影響,

在檢測上會過於保守(Zhang et al., 2010)。故 Zhang et al. (2010)提出以 Sequential Method 亦即逐次分析,如此確實能修正相對風險較低的群集的 Type I Error。

然而此方法無法消除其它潛在的群集對最顯著群集的影響 (Li et al., 2011),

故 Li et al. (2011)提出新的 Spatial Scan Statistic,此方法屬於一次性偵測的一種,

透過逐次分析初步決定潛在群集個數後,進一步透過作者的 Spatial Scan Statistic 重新檢定。另一方面 Wan et al. (2012)提出新的演算法,在不規則的多重群集上 有不錯的檢定力,但此方法在運算複雜度上 O(N4),相當耗時且此方法只能針對 累計型資料作分析,所以對於 Individual-level Data 必須先轉換。

在研究動機裡提到,逐次分析以降低顯著群集的影響為思考方向,此問題類 論,所以本文即著重在這兩方面上進行討論。本文以 Kulldorff and Nagarwalla (1995)的 SaTScan 作為檢測群集的方法,以逐次分析的方式修正 SaTScan,並在 第四章的電腦模擬分析比較改進的成果。

念基本上可套用在 SaTScan 或是 FlexScan 等群集偵測的方法上。雖然 FlexScan 在群集的形狀上,相對於 SaTScan 較具彈性,但計算上較為耗時,所以本文以 Kulldorff and Nagarwalla (1995)的 SaTScan 作為群集檢測方式。由於在逐次分析 的概念上與 Zhang et al. (2010)的概念類似,所以以下將會參考 Zhang et al. (2010) 的模型。

第一節 空間統計模型

在大多數疾病群集研究中,經常為累計型資料(Aggregate Data),像是臺灣地 區常以縣市、鄉鎮市區、村里等為單位。首先將研究區域分割成 K 個小區塊,

也就是地理分割,通常會是普查研究區塊(Census Tract)。考慮 Kulldorff and Nagarwalla (1995)的 SaTScan,以下令 Z 表示選取的區塊,G 代表研究區域,o(Z) 表示區塊內發生的事件數,o(G)表示研究區域內發生的事件數,n(Z)表示區塊內

若空間存在多重群集,並採取逐次方法(Sequential Method)進行群集檢測,

則應如何改寫檢定統計量,以下以兩個群集為例。在群集沒有相互重疊的情況下,

對於最顯著的群集 Z,其檢定統計量如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