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曲柄上死點起270°位置之踩踏力量合力分析

第肆章 結果

4. 曲柄上死點起270°位置之踩踏力量合力分析

當曲柄位置處於上死點起270°時,60 rpm、75 rpm、90 rpm之不同運動 強度踩踏力量合力如表4-5,經統計分析後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F=10.717, p< .05),並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之檢定。

表 4-5 曲柄上死點起270°位置之踩踏力量合力分析(單位:BW%)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14.5 ± 4ab 11 ± 2.3ab 16 ± 6.1b 75 rpm 19.8 ± 3.8b 24.3 ± 9b 18.6 ± 7.6b 90 rpm 35.7 ± 5.6a 41 ± 9.1a 38.7 ± 9.4a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在 上 死 點 起 270° 時 , 50% POV 之 考 驗 結 果 達 顯 著 水 準 (F=69.609, p< .05)。以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90 rpm顯著高於75 rpm,75 rpm顯著 高於60 rpm。

在 上 死 點 起270° 時 , 65% POV 之 考 驗 結 果 達 顯 著 水 準 (F=47.631, p< .05)。以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90 rpm顯著高於75 rpm,75 rpm顯著 高於60 rpm。

在 上 死 點 起270° 時 , 80% POV 之 考 驗 結 果 達 顯 著 水 準 (F=29.902, p< .05)。以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90 rpm顯著高於75 rpm與60 rpm,75 rpm與60 rpm間則無顯著差異。

圖 4-21 曲柄上死點起270°位置之踩踏力量合力分析

四、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作用肌活化率分析

(一)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均方根肌電振幅

本研究中共擷取下肢VM、RF、VL、BF、TA、GM、GL等七處肌肉電 位訊號,以下依序分列圖表呈現之。

1.股內側肌(VM)之均方根肌電振幅

股內側肌之不同運動測驗情境平均RMS如表4-6,經統計考驗後發現交 互作用達顯著差異水準(F = 4.211, p < .05),並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之檢定。

表 4-6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股內側肌(VM)均方根肌電振幅(單位:normalized EMG%)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29.2 ± 7.2 33.8 ± 7.6 34.6 ± 8.9 75 rpm 33.9 ± 5.6b 33.6 ± 8.5 30.4 ± 9.8 90 rpm 27.3 ± 8.4a 30.4 ± 8.6 33 ± 11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50% POV時,VM之差異達顯著水準(F=2.671, p< .05)。經LSD分析後發 現90E顯著小於75E,而60E與75E、90E間則無差異。

65%POV時,VM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80%POV時,VM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圖 4-22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股內側肌(VM)均方根肌電振幅

2.股直肌(RF)之均方根肌電振幅

股直肌之不同運動測驗情境平均RMS如表4-7,經統計考驗後發現交互 作用達顯著差異水準(F = 25.605, p < .05),並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之檢定。

表 4-7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股直肌(RF)均方根肌電振幅(單位:normalized EMG%)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9.3 ± 4 12.5 ± 5.1 12.1 ± 5 75 rpm 10.9 ± 5.1b 11 ± 5 10.3 ± 4.3 90 rpm 7.2 ± 3.8a 8.9 ± 5.7 8.9 ± 4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50%POV時,RF之統計分析結果達顯著水準(F=2.149, p< .05),進行LSD 事後比較,90E顯著小於75E,而60E與75E、90E之間無差異。

65%POV時,RF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80%POV時,RF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圖 4-23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股直肌(RF)均方根肌電振幅

3.股外側肌(VL)之均方根肌電振幅

股外側肌之不同運動測驗情境平均RMS如表4-8,經統計考驗後發現交 互作用達顯著差異水準(F =17.087 , p < .05),並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之檢定。

表 4-8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股外側肌(VL)均方根肌電振幅(單位:normalized EMG%)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28.1 ± 9.6 32.1 ± 10.1 33.7 ± 11.2 75 rpm 33 ± 10.5b 32 ± 10.9 29.2 ± 12.6 90 rpm 24.5 ± 9.8a 27.8 ± 12.2 29.8 ± 12.4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50%POV時,VL之統計分析結果達顯著水準(F=2.207, p< .05),進行LSD 事後比較,90E顯著小於75E,60E與75E、90E無差異。

65%POV時,VL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80%POV時,VL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圖 4-24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股外側肌(VL)均方根肌電振幅

4.股二頭肌(BF)之均方根肌電振幅

股二頭肌之不同運動測驗情境平均RMS如表4-9,經統計考驗後發現交 互作用達顯著差異水準(F =29.618 , p < .05),並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之檢定。

表 4-9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股二頭肌(BF)均方根肌電振幅(單位:normalized EMG%)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8.4 ± 2 9.5 ± 2.2 12.1 ± 3.2a 75 rpm 8.1 ± 2.4 8.8 ± 1.4 8.1 ± 3 90 rpm 9.4 ± 2.8 9.8 ± 3 9.9 ± 2.9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50%POV時,BF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65%POV時,BF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80%POV時,BF之統計分析結果達顯著水準(F=5.029, p< .05),進行LSD 事後比較,75H顯著小於60H, 90H與60H、75H無顯著差異。

圖 4-25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股二頭肌(BF)均方根肌電振幅

5.脛前肌(TA)之均方根肌電振幅

脛前肌之不同運動測驗情境平均RMS如表4-10,經統計考驗後發現交 互作用達顯著差異水準(F =8.065, p < .05),並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之檢定。

表 4-10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脛前肌(TA)均方根肌電振幅(單位:normalized EMG%)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7.3 ± 1.8ab 8.2 ± 1.7ab 8.8 ± 1.6b 75 rpm 11.3 ± 2.2 11 ± 3.2 8.2 ± 2.9b 90 rpm 12.5 ± 3.1 13.3 ± 4.3 14.9 ± 3.9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50%POV時,TA之統計分析結果達顯著水準(F=14.391, p< .05),進行 LSD事後比較,60E顯著小於75E與90E,75E與90E之間無差異。

65%POV時,TA之統計分析結果達顯著水準(F=7.161, p< .05),進行LSD 事後比較,60E顯著小於75E與90E,75E與90E之間無差異。

80%POV時,TA之統計分析結果達顯著水準(F=17.719, p< .05),進行 LSD事後比較,60H與75H顯著小於90H,而60H與75H間無差異。

圖 4-26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脛前肌(TA)均方根肌電振幅

6.內腓腸肌(GM)之均方根肌電振幅

內腓腸肌之不同運動測驗情境平均RMS如表4-11,經統計考驗後發現 交互作用未達顯著差異水準,進行主要效果之檢定。

表 4-11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內腓腸肌(GM)均方根肌電振幅(單位:normalized EMG%)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16.2 ± 7.8 17.1 ± 8.2 18.4 ± 7.2 75 rpm 22.5 ± 9.6 23.4 ± 9.2 22.8 ± 10.6 90 rpm 25.3 ± 13.7 25.9 ± 15 26.5 ± 15.1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主要效果檢定得知,GM之60 rpm、75 rpm、90 rpm的EMG RMS分別為 17.2 ± 7.7、22.9 ± 9.6、25.9 ± 14.6%,考驗結果無顯著差異。

圖 4-27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內腓腸肌(GM)均方根肌電振幅

7.外腓腸肌(GL)之均方根肌電振幅

外腓腸肌之不同運動測驗情境平均RMS如表4-12,經統計考驗後發現 交互作用達顯著差異水準(F =2.788, p < .05),並進行單純主要效果之檢定。

表 4-12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外腓腸肌(GL)均方根肌電振幅(單位:normalized EMG%)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22.2 ± 9.2 21.4 ± 9.3 21.9 ± 9.6 75 rpm 22.9 ± 9.9 24.5 ± 9.9 25.2 ± 11.8 90 rpm 26.5 ± 11.6 22.9 ± 11.8 23.4 ± 13.7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50%POV時,GL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65%POV時,GL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80%POV時,GL之60、75、90 rpm三者間無顯著差異。

圖 4-28 不同運動測驗情境之外腓腸肌(GL)均方根肌電振幅

8.下肢肌群活化率之綜合評估

研究中大、小腿之肌群活化率是彼此呈現消長現象,故將所有肌群之 活化率加總,以綜合評估何種運動情境之效率較佳。如表4-13

表 4-13下肢肌群活化率之綜合評估(單位:normalized EMG%)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118.4 131.1 138.7

75 rpm 139.5 141.4 148.9

90 rpm 138.4 144.1 152.4

a.與75 rpm達顯著差異(p< .05), b.與90 rpm達顯著差異(p< .05) N = 12 表4-13顯示,三種運動強度中60 rpm為作用肌活化率較低的踩踏頻率。

(二)不同踩踏頻率之肌肉招募模式分析

本研究中共有三種不同的踏車運動踩踏頻率,不同踩踏頻率對肌肉招 募模式的影響如下所示:

股內側肌(VM)與股外側肌(VL)之肌肉招募模式(圖4-29、4-30)。

圖 4-29 股內側肌(VM)不同踩踏頻率之肌肉招募模式

圖 4-30 股外側肌(VL)不同踩踏頻率之肌肉招募模式

不同踩踏頻率對股直肌(RF)之招募模式無明顯影響(圖4-31)。

圖 4-31 股直肌(RF)不同踩踏頻率之肌肉招募模式

不同踩踏頻率對股二頭肌(BF)之招募模式影響,隨著踩踏頻率的升高而 增加肌電活化值(圖4-32)。

圖 4-32 股二頭肌(BF)不同踩踏頻率之肌肉招募模式

不同踩踏頻率對脛前肌(TA)之招募模式影響,隨著踩踏頻率的升高而 增加肌電活化值(圖4-33)。

圖 4-33 脛前肌(TA)不同踩踏頻率之肌肉招募模式

同踩踏頻率對內腓腸肌(GM)、外腓腸肌(GL)之招募模式影響,隨著 踩踏頻率的升高而增加肌電活化值(圖4-34、4-35)。

圖 4-34 內腓腸肌(GM)不同踩踏頻率之肌肉招募模式

圖 4-35 外腓腸肌(GL)不同踩踏頻率之肌肉招募模式

五、均方根肌電振幅與踩踏力量標準化分析

本小節將實驗中所擷取之平均踩踏力量,除以經體重標準化後的下肢 所有量測肌群EMG數值,並呈現踩踏力量與肌電活化率的綜合性評估,以 明確釐清不同運動情境的運動經濟性。如表4-13,數值越高者代表運動效率 越佳(數值代表每單位EMG所產生之平均體重百分比的踩踏力量)。

表 4-14 每單位EMG與踩踏力量作用比例值

50% POV (E) 65% POV (M) 80% POV (H) 60 rpm 0.2345 0.2384 0.2351

75 rpm 0.2104 0.2131 0.2135

90 rpm 0.1888 0.1880 0.1821 N = 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