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關 有關 有關 有關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科及 家政科及 家政科及 家政科及實驗室的急救措施 實驗室的急救措施 實驗室的急救措施 實驗室的急救措施

如實驗需學生嗅聞化學品的氣味,教師事前應提醒學生用手輕輕把氣 體撥向鼻,以免吸入過量的氣體。此外,實驗應在通風的環境下進行。

一般情況下,不應在實驗室飲食。若某些實驗需學生嗅聞一些物料的 氣味或試嚐味道,教師只可使用一些無害及不受沾污的物料。帶刺激 性或會引致過敏反應的物料,則不應使用。

(資料來源:科學實驗室安全指引,二零零八年網上更新版)

(e) 查究可能令傷者暈厥的原因。把傷者置於復原臥式。

(f) 為傷者蓋上毛氈。

(g) 若傷者恢復知覺,應讓他安定下來,觀察他的狀況,並建議他 求醫。

(h) 切勿餵食物或飲品給失去知覺的人士。

8.1.2 觸電

(a) 在安全的情況下,截斷有關電源,把傷者與電源分隔。如未能 確定傷者是否已與電源分隔,切勿直接用手觸摸傷者。如無法 即時截斷電流,應站在乾爽的絕緣物料上,例如木箱,並以其 他乾爽的絕緣物件設法把傷者與電源分隔。

(b) 檢查傷者觸電處的灼傷程度。若傷勢嚴重,應用消毒敷料覆蓋 傷口,再用繃帶包紮,然後送院治理。

(c) 若觸電而引致呼吸及心跳停頓,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法。

8.1.3 灼傷及燙傷

(a) 把受傷部位放在流動緩慢的冷水下沖洗,以紓緩痛楚。

(b) 在傷處腫起之前,脫去傷處附近的指環、手錶、腰帶、鞋或其 他束縛著傷處的衣物,但切勿脫去黏附著傷處的衣物。切勿用 塗劑、油膏或其他化學品塗於傷處。

(c) 切勿弄破水泡或剝去鬆脫的皮膚。用乾爽的消毒敷料/紗布覆蓋 傷處,再用繃帶包紮。不得使用黏性敷料。

(d) 盡量避免移動受傷部位,以減輕痛楚。

(e) 若傷勢嚴重,應立即把傷者送院治理。

8.1.4 遭化學品灼傷

只可用清水沖洗遭化學品灼傷的傷口,切勿塗抹任何化學品。

(a) 把受傷部位放在流動緩慢的冷水下沖洗,以紓緩痛楚。

(b) 小心地脫去沾上化學品的衣物,但施救者應避免沾上化學品。

(c) 若傷勢嚴重,應立即把傷者送院治理。在等候救護車把傷者送 院救治時,須不斷用水沖洗傷處。應把化學品的樣本或名稱及 成分送院,以供參考或化驗。

8.1.5 眼部受傷

(a) 任何眼部受傷均應視為嚴重個案處理,傷者須即時送院治理,

不得延誤。

(b) 如遇化學品濺入眼睛,應立即用流動的冷水或洗眼設備沖洗眼 睛至少10分鐘。確保水從面部流過,而不會流入另一隻眼。切 勿嘗試用酸或鹼中和受傷眼部內的化學品,並提醒傷者不要揉 擦眼睛。

(c) 若有玻璃碎片等異物彈入眼睛,切勿試圖自行取出,應請傷者 保持鎮定,並立即把他送院治理。

(d) 用消毒眼部敷料覆蓋眼睛。

8.1.6 割傷及出血

(a) 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傷口或血液,應戴上用後即棄的膠手套。

(b) 用消毒棉塊保護傷口,如有需要,用水和肥皂液清洗傷口四周 的皮膚,但不要抹去血凝塊。

(c) 如傷者流血不止,可用直接壓法止血。止血後,用適當的敷料 覆蓋傷口。

(d) 如傷勢嚴重,應讓傷者躺下,並抬高受傷部位。用清潔的敷料 覆蓋傷口,然後用直接壓法止血。如流血不止,應蓋上另一層 敷料,然後用繃帶紮緊,但切勿移開原有的敷料。失血過多可 引致休克,應即時把傷者送院救治。

(e) 應小心處理受血液沾污的物件,並採取下列預防措施:

(i) 切勿用手直接接觸染血的物件,應戴上用後即棄的膠手套。

(ii) 使用家用漂白水(以5倍清水稀釋)清洗沾污的地方。

(iii) 染血的手套、敷料、棉塊等,必須放入雙重膠袋內,密封 後才棄掉。

8.1.7 誤吞化學品

(a) 如化學品尚未咽下,應請傷者立即吐出,並用大量清水漱口。

(b) 若化學品已咽下,應讓傷者飲用大量清水或牛奶,並立即送院 治理。

(c) 如須送院救治,應同時把咽下的化學品樣本或嘔吐物送院化驗。

8.1.8 吸入毒氣

(a) 打開門窗,在不危害本身安全的情況下,把傷者移往安全的地 方。

(b) 檢查傷者的呼吸道,確保呼吸道並沒有阻塞物。

(c) 即使傷者仍然清醒,亦應把他置於復原臥式,以便嘔吐時不會

阻礙呼吸。

(d) 如傷者停止呼吸,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如脈搏亦停止,則應 施行心肺復蘇法。

(e) 立即送院救治。

8.2 心肺復蘇法

若傷者昏迷,呼吸及心跳亦停頓,則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法急救,否則腦細 胞在3至4分鐘內會因缺氧而受損。心肺復蘇法包括施行人工呼吸及心臟壓 法。下述有關人工呼吸及心臟壓法的說明,不能取代救護機構所提供的訓練,

這些步驟應由具備急救資歷的人員進行。

8.2.1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把空氣直接吹入傷者肺部,幫助傷者恢復正常呼吸。

(a) 把傷者仰臥。

(b) 檢查傷者的呼吸道,確保呼吸道並無阻塞物。

(c) 把傷者的頭部傾側,抬高其下巴,並檢查其呼吸情況。

(d) 施救者先作深呼吸,並以手指緊傷者的鼻孔,然後張口與傷者 的口部緊接,把空氣徐徐吹入。(如傷者的口部受傷,則應張 口與傷者的鼻緊接。)

(e) 吹氣時,觀察傷者胸部的擴張情況。

(f) 若傷者胸部並無擴張,應再檢查傷者的口腔及咽喉是否有阻塞 物。

(g) 向傷者吹氣兩次後,再檢查他的脈搏。

(h) 如感到傷者脈搏跳動,繼續以每分鐘12至16次的速度,施行人 工呼吸,直至傷者恢復正常呼吸為止。

(i) 如脈搏停止,應進行心臟壓法。

8.2.2 心臟壓法

在進行人工呼吸時,如傷者的心跳停止,則應結合心臟壓法救治,以 保持傷者血液運行。

(a) 把手掌放在傷者胸骨的下半部。

(b) 以另一手掌疊放在先前的手掌上,手指緊扣。雙手伸直,向胸 骨下壓4至5厘米,然後放鬆。

(c) 以每分鐘80次的速度,連續按壓15次。

在施行心肺復蘇法時,應交替進行人工呼吸與心臟壓法。若只有一名 施救員,進行心臟壓法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應為15:2(如有兩名施救 員,則比例應為5:1)。施救者須不時檢查傷者的呼吸及脈搏是否已 恢復正常。如脈搏恢復跳動,應停止心臟壓法,但應繼續進行人工呼 吸,直至傷者恢復呼吸為止。

8.2.3 復原臥式

若傷者失去知覺,但仍有呼吸和心跳,應讓他以復原臥式躺著。這個 姿勢可讓傷者把嘔吐物隨呼吸道流出。

(資料來源:科學實驗室安全手冊,二零零八年網上更新版) 8.3 急救箱的設置

(a) 每個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科特別室都應設置一個急救箱。

(b) 每位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科教師均應熟識急救箱內各種物品的用途 和使用方法。

(c) 急救箱應放置在當眼及容易取用的位置。

(d) 應定期檢查急救箱,確保所有必需物品和用具齊備,狀況良好,隨時 均有足夠存量,並定期增添或更換各種物品和用具。

(e) 以下是急救箱內應有的急救物品和用具:

(i) 消毒劑,例如碘 (ii) 藥棉

(iii) 用後即棄的膠手套 (iv) 消毒敷料/紗布 (v) 膠布

(vi) 各種不同闊度的繃帶

(vii) 各種不同大小的消毒黏性敷料 (viii) 經消毒的眼部敷料

(ix) 三角繃帶 (x) 鑷子 (xi) 安全扣針 (xii) 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