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於,時間及資源上的限制,所以,本研究施測對象僅高三學生有 108 人有效問卷 為 95 人,實驗處理時間為二週、教材內容僅限於生物科「主宰生命奧祕的分子」章節 內容。未來研究可有以下幾點:

1. 增加實驗對象人數,研究是否本結果依然成立

2.增加更多生物科多媒體教學範圍,以研究更廣的學習內容是否皆有相同結果

3.加入生物教師之教學風格對於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傳統教學中教師對於學 生的影響

4.不同地區的學生,對於多媒體教學及傳統教學之學習成就的影響,研究地區性對 於多媒體教學的接受度及學習成效。

5.資訊能力的差異,對於多媒體教學之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數位籓籬對於多媒體 教材學習之影響。

參考文獻

1. 林麗琳,「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 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4 年。

2. ADL, "SCORM 2004 Overview", [On-line]. Available:http://www.adlnet.org.

3. 郭重吉,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22,2-8,民國 76 年。

4. 吳百薰,學習風格理論探究。國教輔導,37 卷,5 期,47-53 頁,民國 87 年。

5. Kolb, D.A., The Kolb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 Version 3. Boston: McBer &

Company. 1999.

6. Kolb, D.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984.

7. Kolb, D. A. (1976).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technical manual. Boston: McBer and Company.

11. Mayer, R. E. & Roxana Moreno (2002). Animation as an Aid to Multimedia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4(1)

12. Mayer and Sims, (1994).For whom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Extensions of a dual-coding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3), 389-401.

13. 智勝國際科技網站,[線上資料],取自:http://www.caidiy.com.tw.

14. Iding, M. (2000). Is seeing believing? Features of effective multimedia for learning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27(4), 403-415.

15. Clark, J. M. & Paivio, A. (1991). Dual coding theory and edu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3), 149-210.

16. Bagui, S. (1998). Reasons for increased learning using multimedi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7(1), 3-18.

17. Rasmussen, KL & Davidson-Shivers, GV (1998). Hypermedia and learning.

Styles:Can Performance Be Influenced? Journal of Education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17(4),291-308.

18. Dringus, L. & Terrell, S. (1999). The framework for DIRECTED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the Internet in Education, 2(1), 55-67.

19. Terrell, S.R. (2002). The effect of learning style on doctoral course completion in a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5, 345–352.

20. Federico, P.A.(2000), Learning styles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various aspects of network-based instruc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359-379.

21. Kraus, L. A., Reed, W.M. & Fitzgerald, G.E. (2001).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style and hypermedia prior experience on behavioral disorders knowledge and time on task:a case-based hypermedia environ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125-140.

22. Chou, H. W. & Wang, T. B.,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style and training method on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WWW homepage design tra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 455-472. 2000.

23. 巫靜宜,「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 Word2000 之教學為 例」,私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9 年。

24. 游政男,「學習風格與超媒體網頁架構方式對學習鐘擺週期之影響」,國立東華

25. 林勇成,「網路虛擬實驗室在國小自然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臺南師範 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民國 91 年。

26. 王維正,「SCORM 適性化教學策略與學習風格對網路多媒體學習成就之影響研 究」,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民國 93 年。

27. 陳登吉,「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暨多媒體工程研究所多媒體編輯課程講義」

28. 徐善慧,「以學習類型理論來設計台灣現階段大學的工程教育」,行政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8-2511-S-005-001,民國 88 年。

29. Ayersman, D. J., & von Minden, A.(1995).Individual differences, Computer, and Instruc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 11, 371-390.

附錄

附錄一 學習風格量表

Kolb 學習風格量表

*請再檢查一遍 12 題中是否有漏答的題目

附錄二 授權同意書

附錄三 自然科成就測驗前測

附錄四 自然科成就測驗後測

附錄五多媒體教材單元腳本

SCO1:核酸的發現史

核酸的發現 ◆ 圖片:前、後按鈕

◆ 聲音:

◆ 文字:

1、1871 麥許爾發現細胞核中含有高量的磷及 酸性物質,於 1871 年發表,並將這種獨特的酸性 有機物稱為核素,隨後科學家又更名為核酸。

2、阿特曼純化了核酸,並確認核酸的組成單 位為核苷酸。

3、二十世紀初,科學家將注意收在細胞中的 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質,他們發現蛋白質構造和 功能上的多樣性,且發現一些遺傳異常與蛋白質 有關

4、直到 1950 年左右,大部份的科學家,認為 攜帶遺傳訊息的分子是蛋白質,而 DNA 只是蛋白 質的輔助分子。

◆動作:1、一開始播放依序顯示 1、2 的文字 2、按往右的按鈕,則依序顯示 3、4 的文 字

文字顯示區

™ SCO2:格里夫茲平滑型及粗糙型肺炎雙球菌注射老鼠的實驗。

SCO5:認識核酸(第一幕) nuc1.wav

鹼基配音:鹼基包含有腺嘌呤、鳥糞嘌呤、胞嘧啶、

胸腺嘧啶、脲嘧啶。Base.wav

五碳糖配音:五碳糖分為核糖及去氧核糖二類 suger.wav

去氧核糖配音:在五碳糖的第二個碳上少接了一個氧

等圖隱藏,再顯示腺嘌呤分子結構圖,滑鼠移開則相

SCO6: DNA 結構(第二幕) 現許多生物中的 adenine 和 thymine(A/T)及 guanine 和 cytosine(G/C)的比值近似於 1

◆ 動作:

SCO7:DNA 的組成

SCO8:RNA 的組成

SCO10:DNA 複製過程(第一幕解旋)

SCO10:DNA 複製過程(第二幕合成)

◆圖片:雙股 DNA、解旋酶、單股 DNA 結合蛋白、單股

SCO14_1:蛋白質合成(第一幕認識 tRNA、核糖體、mRNA)

開場劇情

文字與圖片即顯示在畫面上

劇情一:按 tRNA 時,文字、聲音、圖示顯示播放 劇情二:按核糖體時,文字與聲音播放

劇情三:按 mRNA 時,文字與聲音播放

劇情四:按 tRNA 示意圖進入第七幕

tRNA 核糖體 mRNA

GUUAUGCACUUCUGGGUUCACUAG

文字說明處

劇情五:按 NEXT 進入第二幕

NEXT tRNA 示意圖

SCO10:蛋白質合成動畫(第二幕~第六幕)

附錄六 素材清單

單元名稱 蛋白質合成 ( 範圍:SCO14 ) 檔案名稱

聲音

「tRNA(轉運核糖核酸)在轉譯作用時,負責載運特定的胺基酸 到核糖體上」

Sco14w1.wav

「核糖體:提供一個接合的環境,使 tRNA 對應到 mRNA 的密碼 子,進而合成蛋白質」

Sco14w2.wav

「攜帶從 DNA 轉錄下來的遺傳訊息,提供轉譯成蛋白質需的訊息」 Sco14w3.wav

「新合成的 mRNA 每三個鹼基序列為一個密碼子,對應一個胺基 酸」

Sco14w4.wav

「AUG 為起始密碼標示合成的起始點」 Sco14w5.wav

Sco14p1.gif Sco14p2.gif Sco14p3.gif Sco14p4.gif Sco14p5.gif Sco14p6.gif Sco14p7.gif Sco14p8.gif Sco14p9.gif Sco14p10.gif Sco14p11.gif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