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策略的影響

本節進而分析組織變革所產生的影響。此部分亦對照於第二節的分析架構,

分別從新聞產製及媒體經營管理的理論架構,探討該策略的影響為何?

壹、 新聞媒體產製層面的影響

東森跨媒體新聞平台整合期望縮編採訪團隊,輔以後製加工、改寫機制,以 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新聞素材相互流通使用(東森華榮企業資料,2003)。從 新聞產製面向來看,不同媒體平台之間因內容屬性的差異,故在產製過程均獨立 而分流,則其在新聞產製層面的變動則是首當其衝,以下便分就媒體特性及產製 作業進行探討。

一、媒體特性的影響

不同媒介產品有不同的屬性,所能達到的傳播效果亦不同。在個案的實際運 作中,東森兼有電視、網路、廣播、報紙此四種媒體,專家學者 A 指出,此四 個媒體雖均為新聞媒體,但只有觀念是直接互通的,在運作上卻有所差異;若有 能加以整合之處,應是就各媒體特性互補之處加以整合,如電視新聞言簡意賅,

報紙則可處理長篇的報導,電視報導不夠深入的部分,即可由隔日的報紙補足。

因為你電視不可能看全文,轉播也是一剎那看不到,我可以請你看全 文,這個時候你去做電視宣傳才有意義,所以我想媒體特性的組合跟運 作是你所謂的降低成本、創作效益可以做的(專家學者 A,2003/11/03)。 今天平面媒體面臨的壓力是說,當我們的觀眾、讀者在前一天已經把電 視新聞看得差不多了以後,我們的新聞還要拿什麼東西來給人家?(項 國寧,2003/11/12)。

電視新聞比較習慣於現場新聞,你同一個現場我就要一組記者去,我把 新聞的 body 筋骨帶回來,然後把皮肉稍微做一點調整,我就可以給 ETFM,也可以給 ETtoday,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可是這是你按 照流程跑的新聞、按照鐘點跑的新聞,如果我今天要花力氣去挖一個獨 家的時候,不能這樣子做…我必須要停留在這個現場更長久的時間去挖 掘瞭解分析,這個現場幕後的東西,如果是你要強調這樣子的訊息,你 就要有記者專職在這個上面花精神(項國寧,2003/11/12)。

不僅因為媒體特性的差異,而有媒體內容多元化的必要性。陳素秋亦指出,

閱聽眾可能同時使用多種媒體,若媒體間內容同質性太高則無法滿足這些使用多 種媒體的閱聽人。

因為很多觀眾他既看電視也看報紙,他也上網路,但是他在每個媒體上 想要得到的東西不一定完全相似,所以媒體還是要從你自己的特性出 發,所以我們在整合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考量到這一點…(陳素秋,

2003/10/08)。

其實整合這件事情,其實我們經過這麼多經驗之後我們也有一些反思,

就是說媒體還是要發展媒體自己的特性,媒體還是要有媒體自己的特色 (陳素秋,2003/10/08)。

二、產製流程的影響

專家學者 A 指出,各媒體對新聞稿量的需求不同以及截稿時間的差異,是 使得各媒體的作業無法完全整合的因素之一。各媒體新聞需求量與截稿時間之比 較,本研究整理於表 4-7。

媒體爭取時間、分秒必爭的特性是不會變的,雖然你民眾日報是晚上出 報,ETTV 是二十四小時運轉,ETtoday 也是即時的,那 ETFM 廣播也是,

他各有時效(專家學者 A,2003/11/03)。

表 4-7 東森四大媒體截稿時間比較

媒體 新聞需求量 截稿時間

ETTV 30 則/1 小時 整點

ETtoday 400 則/1 天 即時

ETFM 一小時 5 分鐘 整點

民眾日報 24 版(14 版為新聞版面) 每日晚上十點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訪談資料)

再者,跨媒體新聞平台的作業流程,各媒體為了保護自己的獨家新聞,而不 願分享所握有的資訊,造成無效的資源分享。

對於記者搶獨家的這樣一種情況,是造成反效果的。譬如說我是這個電 視的新聞記者,我採訪來我希望他是獨家,放在晚間新聞來播,那我怎 麼可能會讓他在即時的網路新聞裡面就出來,我可能會擔心到別的台會 去追,所以在運作上要怎麼樣讓他的負面效果降為最低(黃新生,

2003/11/05)。

然在 2003 年 12 月之後,東森華榮整個發稿系統將轉為數位化,所有的資訊 將可在網路上流通,各媒體取得新聞資料將無時差,則須考量的問題不再是時效 性的問題,而是媒體採用新聞素材優先順序的選擇。

這個新聞在影音編輯台裡面,但是他究竟是要在 ETtoday 上面先露出,

還是要廣播先露出,還是要在電視先露出,到底是先給廣播來播還是電 視,這是一個公司政策,這就不是編輯政策(洪海音,2003/11/06)。 因為我今天作一個獨家,我稿子一來我就讓你.com 上,明天誰買我的 報紙?…所以他有一個先後次序的問題(馬詠睿,2003/12/19)。

若欲在採訪階段進行整合,由一位記者兼做多個媒體新聞的提供者,則首先 會面臨任務衝突的問題。

最主要的是他打來的時間你已經在進行下一個記者會,就比如說他一點 的節目,他談的是你早上發生的事情,有時候是你還在寫稿的狀態,有 時候是你即將要進入下一個採訪的時候,…如果真的這樣落實下去的 話,那就變成說你是要按你的行程去排人,而不是按你的路線去這個人

(吳育玟,2003/10/01)。

我舉個例子來講,你現在到立法院採訪,你現在趕快回來啊!ETtoday 也要做個東西啊!都在你手裡,所以你採訪完就要回來,結果你沒有回 來,王金平下面又出事了,你人回來了路上又耽誤了(專家學者 A,

2003/11/03)。

我以前電視新聞的記者,我發完電視稿以後我又去做另外一則,但是現 在我要留下來再來寫 today、再來寫報紙的稿,變成原來我要去跑這個 變成別人去跑,他人力上還是會增加,但是會比全部大家都去跑要減少 很多(馬詠睿,2003/12/19)。

媒體屬性不同造成內容需求的差異,也是各媒體無法完全整合的部分。電視 重視現場影像的捕捉,而網路及報紙則要有較為深入、持續的追蹤報導,不同的 內容需求難以由同一個人包攬不同的採訪任務。

他(電視)要的是 Timing,我們(報紙)要的是內容,Timing 對我報紙 來講不重要,因為報紙不管怎麼樣我到明天才能呈現,怎麼樣我也沒辦 法跟你這個電視去競爭,我能夠跟你競爭的地方是我的 content,這樣 子你如果要在 content 上競爭的話,你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跟資源(項 國寧,2003/11/12)。

跨媒體平台在產製流程上的改變,黃新生(2003/11/05)指出,仰賴其他媒體供 應新聞來源,則後製、改寫的角色相對加重;然項國寧更進一步指出,改寫需是 在有充分的素材下方可順利進行,即改寫的品質勢必受到原始素材的牽制。

你那個採訪的東西是你要採訪的到你才有改寫的空間,你連採訪都採訪 不到你怎麼改寫?…你不能夠說我跑個八百字,交給大編輯台你後面去 後製,幫我去調整加工,我沒有材料我怎麼調整加工?(項國寧,

2003/11/12)

貳、 媒體經營管理層面的影響

以下分別從組織、人事、財務及行銷管理四個面向,藉由對媒體內部人員的 訪談,描繪出該個案新聞平台策略在經營管理上所做的改變;並輔以專家學者的 意見,歸納出此些經營管理模式的調整對於媒體的影響為何?

一、 組織管理的影響

上述組織的改變可知,原規劃中整併為單一新聞供稿中心的概念並未落實,

其功能由後來在各媒體上設的新聞事業總部來代替。然專家學者 A 與黃新生均 指出此組織的設計,並不符合新聞媒體追求組織扁平化的原則,層級過多對於講 求時效性的新聞媒體而言並不合適。

這裡也派人、這裡也派人,成立一個聯合中心,在這裡來運作,造成第 一個,指揮體系疊床架屋,新聞爭取時間,結果你現在多一層,就是垂 直化,新聞的東西要扁平化,層次越低效果越快(專家學者 A,

2003/11/03)。

現在我們就希望組織要扁平化,好指揮好運作。我一個採訪主任,他可 以指揮各個路線,指揮、協調、運作,互相支援就可以運作了(黃新生,

2003/11/05)。

二、 人事管理的影響

人事精簡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力資源共享的概念上,組織精簡後的人員管理模 式,使得新聞工作者在工作上負責的對象,不僅包含所屬媒體,更往上訴諸於集 團層次,專家學者指出新聞工作者,對所屬媒體的歸屬感及認同感被打破後,會 直接影響到媒體工作者的工作表現。

黃新生認為,新聞人員的忠誠度,首先是對自己的新聞使命忠誠度最高,談 不上對集團的忠誠(黃新生,2003/11/05)。因其認為相較於傳統新聞室主管與員工 直接互動的模式,在組織整併及人員交叉使用之後,這種直接負責的關係會消減:

你在運作上,每個人到底應該是向誰報告,這個主管跟員工之間,他彼 此會有一種責任的一種概念在運作,也就是說一種責任,那我到底是要 向誰負責,那這個指揮就會很混亂(黃新生,2003/11/05)。

項國寧亦指出新聞工作者忠誠度(loyalty)的問題,新聞記者需是為所隸屬的 媒體而工作,針對特定的目標閱聽眾產製所需的新聞,當隸屬的媒體不再單一 時,記者不曉得真正要服務的對象是誰,則傾向產製有如通訊社記者的通稿 (項 國寧,2003/11/12)。

除了隸屬單位的模糊化會直接影響新聞工作者的表現之外,整合後如何設計 一套有效的績效評估,也會是人員管理上會面臨到的問題。跨媒體運作如果無法

有效的激勵記者追求工作上的表現,或績效評估無法公平,也將間接影響到新聞 工作者的表現。

每一個媒體都有我一套運作的方式,我都有一套怎麼樣去鼓勵我的記者 做最好表現的方式,所以你如果把這個打破的話,那這種獎賞的方式、

每一個媒體都有我一套運作的方式,我都有一套怎麼樣去鼓勵我的記者 做最好表現的方式,所以你如果把這個打破的話,那這種獎賞的方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