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架構計畫及領域未來發展重點策略方向

在文檔中 土木領域策略規劃 (頁 17-25)

3 發展策略建議

3.2 土木領域策略規劃研提之架構計畫及領域未來發展重點策略方向

3.2.2 架構計畫及領域未來發展重點策略方向

本委員會建議的八大架構計畫分別為新世紀土木工程再造計畫、土木專業 管理及制度建立計畫、原尺度國家地下坑室實驗場計畫、海岸空間調查、

保育及利用計畫、創新土木建築材料計畫、永續運輸工程計畫、永續河川 流域經理及地下水資源開發計畫、東部開發及建設提升計畫(架構計畫之 樹枝狀圖參見附錄一)。分就其緣由及未來發展重點及策略方向概略說明 如下:

1. 新世紀土木工程再造計畫

土木工程行業榮景不再,為國家邁入開發國家的現實且正常現象,然而 土木工程相較於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為資本分散,高量從業人口,因此 十年前各級學校廣增設土木相關科系,民營營造公司亦引進大量技術勞 工,曾幾何時,新建大型工程大幅衰退,政府財政困難,大量採用 BOT 方式辦理公共工程,以高鐵為例,承包商大多為外商,不僅第一線的技 術人員大量引進外籍勞工,就連第二線的工程設計亦引進大量的外籍工 程師,此現象與政府一再強調的降低失業率、提升競爭力背道而馳。因 此,如何考慮國內、外現況(進入 WTO 市場開放、新建工程減少而維護 工程增加等),研提一完整的再造(或轉型)方案,包括改善制度法令 面及技術面,為一刻不容緩的工作。

【制度面/法令面】

● 土木工程產業與教育發展計畫(產業發展與教育類):

國內以及世界上已開發國家重要之公共工程建設也相繼完成,此一 行業正漸漸失去其價值以及對學生之吸引力。如何將土木工程此一 行業賦予新的生命是當務之急。土木工程從「新建」為出發點之基 本觀念可能必須修改到以診斷與維修為重心。如何在此轉換的過程 中將電子、生物及其他相關領域新近乃至於未來之發展充分的納入 土木工程之需求,是另一可能需要考慮之重點。研究課題包括土木

工程教育的數量(減系、減班)、課程內容調整(跨領域課程整合,

加強維護管理評估、分析、技術,第二專長課程規劃、示範計畫)、

落實研究技術到產業界的策略等。

● 土木產業對外競爭力提升及輔導計畫(產業發展與教育類):

由商業雜誌統計資料顯示,2001 年進入全國 1000 大企業或 500 大 服務業的營造業(含顧問公司,不含建設公司)為 62 家,營業金額 總和 2227 億新台幣。全球至少有 30 家以上的營造廠每年營業額都 超過 1000 億(新台幣),其中包括日本:鹿島、清水、大林、大成、

竹中及韓國三星、現代。2227 億中有多少是國際工程市場貢獻?!

未有正確統計數字,國內主要的二家營造廠中鼎工程及榮工公司的 營業額僅分別約為 40 及 50 億新台幣,此乃因國內營造廠資本規模 太小,能承擔的風險非常小,缺乏獨特技術專業廠商,整合性工程 實力不佳,對資金調度、保險、稅務、法務與國外廠商之作業問題,

缺乏處理經驗及能力,市場開發能力差,工程市場訊息不足。研究 課題應含國外(越南、中國等)營造市場資訊建立(市場資訊、營

建法規、協力廠商、 材 料 商 資 訊 、 市 場 分 析 等) ,國 造業整

研究、創造租稅、獎勵研議等。

【技術面】

● 創造國內營建業的特殊優勢計畫:

土木工程領域在國際上無可傲人之處,但其他領域,如電子、化工 等,則具有全球之競爭力。或許可以進行跨領域的研發,將電子或 生物或任何方面與土木結合進行研發,創造出全新的技術優勢。土 木工程生命週期長,除了興建技術外,維護管理技術需求日升,可 形成新興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即是土木工程發揮其效益。世界主 要科技國家都投入不同領域的奈米研發,台灣亦是;土木領域或許 可以從奈米化生產的工程材料,例如水泥、灌漿材料進行研發,包 括材料生產、材料力學特性等,或許可以引發革命性的改變,創造 出台灣的獨特優勢,一如過去 10 年的電子業。研究課題包括建立 土木工程維護管理技術、建立土木工程除役技術、新科技(奈米、

光纖等)於土木工程之應用研究。前二個重點如附錄二。

建議執行方式:

本計畫牽連範圍甚廣,建議由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整合公共工程委員 會、教育部、內政部(建研所、營建署)等單位共同推動。

2. 土木專業管理及制度建立計畫

土木工程為一系統性的工程,端賴制度面及管理面以提升工程品質、效 率及確保工程安全。經過數十年的演變,土木工程相關的法令規章或有 重疊、或有互相矛盾、或有不合時宜。土木工程相關專業技師種類繁多,

專業及職業範圍重疊,時有紛爭。因此,實有必要就法令及管理制度加 以檢討,亦有必要針對可以增進管理品質及效率的技術加以研究推廣。

研究課題含技術類的遙測、遙控技術研究與推廣,技術管理類的山坡利 用制度檢討,各相關法令、彙整、修訂,技師及營建業管理制度檢討。

其中技師及營建業管理制度檢討,應就專業分工與專業負責,保障專業 之工作權,增進工作品質及安全加以研究。

建議執行方式:

本計畫部分內容與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技術類),公共工程委員會及 內政部營建署的負責業務與研提計畫雷同,建議由公共工程委員會 主辦,其他相關部會配合辦理。

3. 原尺度國家地下坑室實驗場計畫

大地工程所面對的研究問題大多以長時間、大尺度及大規模為其特徵,

這些研究不僅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而且更需要大範圍、長時間系列的 實地觀測資料,為了後者的需求,政府有必要設立一座原尺度國家地下坑 室實驗場。本計畫不僅可供大型力學研究外,亦可提供其他領域需要穩 定的溼度、溫度、氣流的研究領域設立實驗室。本計畫的推動不僅有利 大型坑室(隧道、地下電廠)的建設科技提升,亦有利於地下儲油窖、

核廢料深層掩埋計畫執行。完成後的實驗場亦可充當展覽場、表演廳 等。建議設在金瓜石礦區,或台電現有的除役地下電廠。實驗場不但要

有地面試驗場地,而且還要有直井、斜坑、地下洞室(或地下坑道)等設施, 可以進行臨場試驗及觀測。

建議執行方式:

建議由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召集經濟部地質調查所、原子能委員會、

台灣電力公司、中國石油公司、國科會,進行規劃、選址等。

4. 海岸空間調查、保育及利用計畫

台灣四面環海,陸地空間及資源有限,過去十數年來,政府亦推動部分 海埔新生地開發計畫,但由於經濟條件、民情及部分技術問題,開發案 並不完全成功。政府曾宣示,海洋立國的方針,且挑戰 2008 國家發展 重點計畫:水與綠建設計畫內海岸生態復育及環境改善為地貌改造與復 育重點項目。為達此目的對於海岸空間調查、保育及利用應有詳細的方 案。研究議題如下:

● 海岸空間利用規劃及特性研究(技術類及產業發展與教育類): 遊憩區、新生地規劃、沿海地區風力發電可行性、沿岸環衝帶生態 保育與工法研議等。

● 潮間帶及淺海域工程特性及生態特性調查(基礎資料類): 地質、地形、海象等資料調查技術建立、調查及資料庫建立等。

● 海岸變圈及成因(基礎資料類)

變遷調查、成因探討、變遷影響及對策等。

● 海洋資源永續利用:

生物、礦物、溫差、潮汐、海流與風力等於發電及民生之應用。

建議執行方式:

本計畫建議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與水利署共同推動。其中工程 特性調查可結合地調所將推動的天然氣水合物地質調查工作辦理。

海洋資源應用建議由資源領域配合本領域共同推動。

5. 創新土木建築材料計畫

新性能之建材(如輕質、高強度、防火、易施工、價廉、廢棄物利用等)

可衍生新設計、新工法、亦可帶動新產業。因此,土木工程的再造有賴 創新材料。多種無機基材、新科技(奈米)可廣泛而深入創造出各種用 途之新材料。與新建材相關的試驗及試驗室管理亦須加以檢討。本計畫 課題包括技術類的高科技(奈米、無機基材等)於土木建築材料之研製 與應用、混凝土結構之耐久性研究、生態工法應用材料之研究,技術管 理類的營建材料評鑑制度之研擬、試驗室管理認證制度之檢討及基礎資 料類的營建材料資料庫的建立。

【技術類】

● 高科技(奈米、無機基材等)於建築材料之研製與應用:

建築材料微觀結構探討、奈米防污塗料開發研究、奈米技術應用於 建築材料改質之可行性探討、無水泥混凝土技術之探討。

● 混凝土結構之耐久性研究:

房屋結構使用年限模式之探討、氯離子在混凝土中傳輸基理之探 討、混凝土碳化深度量測技術之探討、房屋結構使用年限模式之探 討、修補材料性質對混凝土結構物耐久性之探討、氯離子擴散基本 試驗法探討、混凝土碳化深度量測技術之探討。

● 生態工法應用材料之研究:

生態工法材料之耐久性、生態工法材料之經濟效益及環境影響評 估。

【基礎資料類】

● 建築材料資料庫之建立:

以生命週期評估方法比較混凝土建築物與鋼結構建築物之效能、以 生命週期評估方法建立建築材料物流資料庫。

【技術管理類】

● 建築材料評鑑制度之研擬:

國外相關標準應用於本土材料檢測適用性之探討、現行 CNS 標準 增修訂之更新探討、混凝土添加劑施工規範之研擬、評估建築材料

服務年限試驗法之標準化、再生混凝土拌合廠品管與品保制度之研 究、引進新材料審查制度之研究、建築材料之檢驗及認證制度之研

服務年限試驗法之標準化、再生混凝土拌合廠品管與品保制度之研 究、引進新材料審查制度之研究、建築材料之檢驗及認證制度之研

在文檔中 土木領域策略規劃 (頁 17-2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