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採用中國文化的觀點來檢視組織中的上行影響策略的使用,

主要研究目的有二:(一)歸納出台灣的組織成員所使用的中國式的上 行影響策略為何,(二)檢視事件的重要性與中國式上行影響策略使用 之間的相關性。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的方式來收集資料,共訪談了 101 個受訪者,研究結果導出了以下三個結論:(1)就本研究所預期的,

本研究的受訪者很少採用負面的上行影響策略,可是當受訪者必須採用 負面的上行策略時,大部分時候都不會單獨使用而是搭配正面的上行策 略一起使用,以求在說服的過程中沒有犧牲了上下司之間的關係。

(2)本研究的受訪者使用正面的上行影響策略其頻率遠大於負面的上 行影響策略,因此,這樣的研究發現印證了中國人喜用正面為主的上行 影響策略的文化價值觀。然而,本研究發現,受訪者在使用正面的上行 影響策略時,其種類更為多樣,而且使用的模式更為細緻,這樣的發現 與中國人屬於高情境文化的價值觀頗為吻合。(3)如本研究的假設所 預測,受訪者使用理性∕邏輯策略的頻率與西方社會一樣的頻繁,然 而,如同使用正面的上行影響策略時一樣,其種類更為多樣而使用的模 式更為細緻,而且,不少在理性∕邏輯這一大類的策略是西方文獻所從 未出現的策略。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文化價值觀確實深深導引著組 織成員的上行影響行為。

本研究採用中國文化的觀點來檢視組織中的上行影響策略的使用,

屬於初探性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作者力求嚴謹,然而仍存在不少的限 制,必須加以說明,首先,在西方文獻中發現,上下司關係品質對於部 屬所使用的上行策略有很大的影響,而本研究因為要檢視的變項很多,

並沒有將之納入,此外,本人在訪談中有詢問受訪者與直屬上司的關係 如何,但受訪者回答的頗為主觀,因此完全無法歸類,未來研究可以針 對上下司關係品質分析其對上行策略的影響為何,最好能用學者已經發 展出來的九個題項給受訪者填寫,分出高低品質的受訪者,然後再分析 其策略之使用。其次則為情境因素的使用,本研究僅用一個層面,事件 的重要性,來評估情境中所感受到的風險,可能過於狹隘,不夠周延。

未來的研究應該採用多個層面來評估這個概念,才能夠正確評估情境中 所感受到的風險與策略使用頻率之間的相關性。最後一個限制就是又關 於組織文化的問題,本研究此次訪談的 101 位受訪者來自八十幾個組 織,每個組織最多有兩個受訪者,因此,無法就組織文化是否影響上行 策略的使用加以分析,過去西方文獻確實發現組織文化會是一個重要的

因素,未來研究可以朝此一方向來進行,應該會有豐碩的收穫。

註釋

1 Pi 公式乃是由 Scott 於 1955 年提出的公式,此公式的計算方式如 下:

1--預期一致性 致性%

實際一致性%-預期一 Pi=

公式中的實際一致性是指兩位編碼員編碼相同的比例,而預期一致 性的計算方式則為:假設有四種策略選項,編碼員 A 和編碼員 B 編碼成策略一的答案佔全部答案的 25%,編碼成策略二的答案佔 全部答案的 30%,編碼成策略三的答案佔全部答案的 30%,編碼 成策略四的答案佔全部答案的 15%,則預期一致性為(0.25)2

(0.3)2+(0.3)2+(0.15)2=.094。本研究共有 30 種策略,112 個上行影響事件中,有 60 個為編碼員訓練所用,編碼員信度計算 乃是計算剩下 52 個上行影響事件的實際一致性與預期一致性,得 出 Pi=.928。

2 Pearson 相關係數為 .715,兩者為正向關係,表示編碼員 A 評分高 時,編碼員 B 的評分亦高;編碼員 A 的評分低時,編碼員 B 的評 分低。Pearson 相關係數為 .715 為高度正相關,可解釋的統計量超 過 5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