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族語文科目學習重點 原住民族語文科目

原住民族語文科目學習重點 原住民族語文科目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Ⅴ-1 能聽懂複雜句。

1-Ⅴ-2 能 聽 辨 本 族 各 方 言 別 不 同部落表 達的方 式及語 調。

1-Ⅴ-3 能 聽 辨 本 族 各 方 言 別 不 同部落常用的語詞。

語文:

Ac-Ⅴ-1 複雜句(認知、

從屬、連動、樞 紐等結構)

Aa-Ⅴ-1 本族各方言語調 所表達的意義與 情緒。

Ab-Ⅴ-1 本族各方言別同 一語詞的不同說 法(方言詞彙)。

原-U-B1

養成以族語學習新知及表達意 見的習慣,並達成在生活與工 作中能以族語文溝通自身的經 驗、思想、價值,發揚語言文 化。

3-Ⅳ-7 能 使 用 辭 典 等 工 具 書 及 數位媒體教材,俾利閱讀 短文。

原-E-B2

能使用各種資訊科技媒材進行 自我學習,增進「聆聽、說話、

閱讀、書寫及綜合應用」等族 語能力。

3-Ⅳ-7 能 使 用 辭 典 等 工 具 書 及 數位媒體教材,俾利閱讀 短文。

原-J-B2

能運用各類資訊檢索工具,蒐 集、整理族語資料以提升學習 效果,藉以擴展族語的學習範 疇,並轉化成生活應用的能力 與素養。

3-Ⅴ-6 能使用辭典等工具書及 數位媒體教材,俾利閱讀 各類文體。

5-Ⅴ-13 藉由民族語文社團,能參 與、分享及認同部落文化 祭儀與藝術美學活動。

語文:

Ad-Ⅴ-3 各類文體及資訊 媒材(教師視學 生程度作難易度 調整)。

原-U-B2

能將資訊科技與各類媒體所提 供的素材,進行整合資訊的能 力,激發省思及批判的素養能 力,拓展族語學習的動機與管 道,深化族語的學習。

5-Ⅲ-3 能樂於了解並說出傳統 歌謠、傳說故事的主旨及 其語言文化的美感。

文化:

Bb-Ⅲ-3 祖先及部落發源 地的傳說故事。

Be-Ⅲ-1 傳統歌謠與傳統 器樂。

原-E-B3

藉由族語的學習,能感知傳統 藝術,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

體認生活環境中原住民族藝術 文化之美,探索生活的樂趣,

並於生活中實踐。

5-Ⅳ-5 能了解並說出傳統歌 謠、傳說故事的主旨,及 其語言文化的美感、文化 脈絡。

文化:

Be-Ⅳ-1 傳 統 歌 謠 的 賞 析。

原-J-B3

藉由族語的學習,賞析文化中 美學的傳達,提升文化自省能 力,進而積極參與文化活動,

深化美感體驗,增進美學的素 養。

原住民族語文科目學習重點 原住民族語文科目

原住民族語文科目學習重點 原住民族語文科目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好。

5-Ⅴ-2 能 理 解 尊 重 本 族 各 方言 別不同部 落 的對 話及異 同。

5-Ⅴ-14 能了解民族語文多樣 性,樂於主動理解尊重各 國文化及風俗民情,並適 切回應。

5-Ⅴ-16 能喜愛並主動參與原住 民族公共議題的討論。

語文:

Ab-Ⅴ-1 本族各方言別同 一語詞的不同說 法(方言詞彙)

Ac-Ⅴ-2 本族各方言別不 同部落的習慣用 語。

原-U-C2

能使用族語與他人溝通,認知 社會群體生活之重要性,傳達 友善的情懷,培養溝通協調、

團隊合作、社會參與的能力。

5-Ⅱ-1 能在生活中樂於並主動 接觸原住民族語文與文 化。

文化:

Bb-Ⅱ-1 祖居地或原鄉的 部落名稱。

Bb-Ⅱ-2 祖居地或部落的 故事。

Be-Ⅱ-1 唸 謠 及 傳 統 歌 謠。

原-E-C3

具備部落/社區的文化觀,能主 動以族語或其他語文介紹原住 民族祭儀節慶及風土民情,並 尊重及接納多元文化。

5-Ⅳ-1 能與他人對話溝通。

5-Ⅳ-4 能樂於了解並尊重他人 的生活經驗,促進相互 分享與社會共有、共 榮、共好。

文化:

Ba-Ⅳ-1 歲時祭儀及節慶 名稱(沿用本族 族 語 的 歲 時 祭 儀、節慶名稱)。

Bf-Ⅳ-2 漁獵文化參與經 驗的分享。

語文:

Ad-Ⅳ-3 介紹自我部落/社 區文化的短文。

原-J-C3

能比較閱讀族語及其他語文,

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學習並 欣賞文化的差異性,認同自我 文化,尊重與欣賞其他文化,

了解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5-Ⅴ-2 能理解尊重本族各方言 別不同部落的對話及異 同。

5-Ⅴ-14 能了解民族語文多樣 性,樂於主動理解尊重各 國文化及風俗民情,並適 切回應。

5-Ⅴ-15 能關心國內外時事,具備 全球視野,尊重生命價值 與生態保育。

語文:

Ab-Ⅴ-1 本族各方言別同 一語詞的不同說 法(方言詞彙)。

Ac-Ⅴ-2 本族各方言別不 同部落的習慣用 語。

原-U-C3

具備國際視野及地球村觀念,

深入探討不同族群、性別等社 會議題,進而關注國際情勢,

並尊重生命與全球的永續發 展,以強化因應未來社會變遷 發展的能力。

附錄二: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 壹、前言

「議題」係基於社會發展需要、普遍受到關注,且期待學生應有所理解與行動的一些 課題,其攸關現代生活、人類發展與社會價值,具時代性與前瞻性,且常具高度討論性與 跨學門性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本乎總綱「自發」、「互動」及「共好」之基本理念,為 與社會脈動、生活情境緊密連結,以議題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並能追求尊重多元、同理關懷、公平正義與永續發展等 核心價值。

依《總綱》「實施要點」規定,各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

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 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各領域/科目可發揮課程與 教學之創意與特色,依需求適時融入,不受限於上述議題。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 推移,議題內涵亦會發生改變或產生新議題,故學校宜對議題具備高度敏覺性,因應環境 之變化,活化與深化議題內涵,並依學生的身心發展,適齡、適性地設計具創新、前瞻與 統整之課程計畫。

為促進議題教育功能之發揮,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已進行《總綱》所列議題之適 切轉化與統整融入。學校、教師及教材研發、出版與審查等相關教育人員應依循各領域/

科目「課程綱要」內容,並參考本說明,落實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之責任。學校亦可於彈 性學習課程/時間及校訂課程中據以規劃相關議題,將議題的精神與價值適切融入學校組織 規章、獎懲制度及相關活動,以形塑校園文化,提升學生學習成果。

議題教育的實施包含正式與非正式課程,學校課程的發展與教材編選應以學生經驗為 中心,選取生活化教材。在掌握議題之基本理念與不同教育階段之實質內涵下,連結領域 /科目內容,以問題覺知、知識理解、技能習得及實踐行動等不同層次循序引導學生學習,

發展教材並編輯教學手冊。教師教學時,除涵蓋於領域/科目之教材內容外,可透過領域/

科目內容之連結、延伸、統整與轉化,進行議題之融入,亦可將人物、典範、習俗或節慶 等加入教材,或採隨機教學,並於作業、作品、展演、參觀、社團與團體活動中,以多元 方式融入議題。經由討論、對話、批判與反思,使教室成為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學習社群,

增進議題學習之品質。

各該教育主管機關應提供資源以落實議題融入教育,有關《總綱》所列各項議題之完 整內涵說明與融入方式等,可參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各領域/科目之課程手冊。

貳、議題學習目標

為使各領域/科目課程能適切進行議題融入,並落實教育相關法律及國家政策綱領,以下 臚列十九項議題之學習目標,提供學校及教師於相關課程或議題教學時進行適切融入,以與 領域/科目課程作結合。

議題 學習目標

性別平等 教育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 關係;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付諸行 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人權教育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與價值;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 人權的感受與評價;養成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

環境教育

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環境危機與挑戰;探究氣候變遷、資 源耗竭與生物多樣性消失,以及社會不正義和環境不正義;思考個人發 展、國家發展與人類發展的意義;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海洋教育 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的親海行為;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文化 的愛海情懷;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的知海素養。

科技教育 具備科技哲學觀與科技文化的素養;激發持續學習科技及科技設計的興 趣;培養科技知識與產品使用的技能。

能源教育 增進能源基本概念;發展正確能源價值觀;養成節約能源的思維、習慣和 態度。

家庭教育

具備探究家庭發展、家庭與社會互動關係及家庭資源管理的知能;提升積 極參與家庭活動的責任感與態度;激發創造家人互動共好的意識與責任,

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原住民族 教育

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觀;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涵養族 群共榮與平等信念。

品德教育 增進道德發展知能;了解品德核心價值與道德議題;養成知善、樂善與行 善的品德素養。

生命教育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提升價值思辨的能力與情意;增進知行合 一的修養。

法治教育 理解法律與法治的意義;習得法律實體與程序的基本知能;追求人權保障 與公平正義的價值。

資訊教育 增進善用資訊解決問題與運算思維能力;預備生活與職涯知能;養成資訊 社會應有的態度與責任。

安全教育 建立安全意識;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警覺性與判斷力;防範事故傷害發 生以確保生命安全。

安全教育 建立安全意識;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警覺性與判斷力;防範事故傷害發 生以確保生命安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