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2-1 簡介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簡稱 NMR。簡單來說,

就是以原子核為探測器,用來探測周遭環境的影響,例如 :在固態 材料中,每個材料的晶格結構、具有磁性的原子排列或是電子運動的 情形皆不相同,因此造成對原子核的影響也不一樣,這些差異可藉由 NMR 光譜來分析。核磁共振主要是由 Felix Bloch 和 Edward Purcell,

在 1945 年,首度成功的偵測到核磁共振的訊號。1949 年,Erwin Hahn 發明 Spin Echo 核磁共振探測脈衝(Pulse) 和 1966 年 Richard Ernst 將傅立葉轉換( Fourier Transformation)引入到核磁共振中,進而 發展出目前我們最常使用的 FT-pulse-NMR。關於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我們分幾個部分在以下敘述。

2-2 黎曼效應(Zeeman Effect)

        考慮一個單獨的原子核,具有磁矩(Magnetic Moment)

μ

且角動 量( Angular Momentum)

J = I

,兩者的關係為

μ γ = J = γ I

,其中,

γ

為旋磁比(Magnetrogyric Ratio ) , 為普朗克常數(Planck ´s

Constant),

I

為角動量操作子(Angular Momentum Operator)。

當施加外磁場

B = B z

0 於原子核上,原子核與磁場之間的交互作用 Hamiltonian 為:

0

2-3 簡單的共振理論

        由黎曼效應(Zeeman Effect)造成的能階分裂,使得原子核的居

量(Population)遵守波茲曼分佈(Boltzman Distribution) :

0

Transition Probability m H m B m I m m m

0

B = B = B z

0

E = = ω γ B

0

圖 2-2 Zeeman 下的能階躍遷

2-4 運動方程式(Equations of Motion )

        首先以古典方式考慮單一磁矩

μ

在磁場

B

中的運動,若磁矩

μ

與 外加磁場

B

夾一角度,則磁矩

μ

即以磁場為中心作進動運動

(Precessional Motion ),其進動頻率

ω

P

ω

L,如圖 2-3 所示,因 此磁矩

μ

必定受到的力矩為:

d J B

τ

= dt = × (2-7)

μ

J d

dt B

μ γ=

μ

=

γ μ

×

(2-8)

圖 2-3 磁矩

μ

在磁場

B

中的運動情形

       由於固態材料中的原子核不只有一個,因此藉由原子核的集體磁

化強度

M

(Magnetization)來描述其運動情形,其中

M

等於單位體積 內所有原子核的磁矩之和,即M =

∑ μ

i , 因此(2-8)式可改為:

d M M B

dt =

γ

× (2-9) [15]

2-5 旋轉座標系(Rotational Frame )

         由於磁矩

μ

在磁場

B

底下作進動運動,因此藉由旋轉座標系描述

會更加方便。假設在靜止座標系(Stationary Frame)中有一向量F t( ), ( ) ( ) ( ) z( )

F t = F t ix + Fy t j + F t k ,其中 、

i j

k

為單位向量。

假若此座標系以角頻率

Ω

旋轉,則

Stationary

d i i

dt

⎧ ⎫⎪ ⎪ = Ω ×

⎨ ⎬⎪ ⎪

⎩ ⎭ ,因此 對時

間的導數為:

( ) F t

= + ( + + )

2-6 隨時間變化的磁場效應(Effect of Alternating

M

圖 2-5 旋轉座標系下的受力情形 在 NMR 的實驗中,可控制脈衝的時間( )、

t

90 B t 的頻率(1( ) ω ω= L=γB0)

,使得

M

倒在 x′ y

平面上,此為核磁共振的古典描述。

M

倒在 x′ y

平面上後,關閉B t ,使得1( )

M

在 x′ y

平面上以

B

為中心作進動運動,由於

M

(Magnetization)的改變,因此接收訊 號的線圈會產生感應電動勢,這即為 NMR 量得訊號的方法,此訊號稱 為 FID(Free Induction Decay ),如圖 2.6 所示[14]。

圖 2-6 FID 訊號

2-7 布洛克方程式(Bloch Equations )

        描述固態材料內,

M

(Magnetization)變化的方程式,稱為布 洛克方程式(Bloch Equations )。假設溫度為 T,原子核在外加磁場 下達到熱平衡且

M

沿著 z 軸,即Mx

= 0

M

y

= 0

Mz

=

M0。當Mz 在非熱平衡時,要使M 恢復到熱平衡的速率正比於兩者之間的差值 ,z

13 

0

其中 稱為自旋-晶格鬆弛時間(Spin-Lattice Relaxation Time) , 稱為自旋-自旋鬆弛時間(Spin-Spin Relaxation Time)[15]。

T1

其中,K 稱為奈特位移(Knight Shift ),

0

K B B

δ

,此現象可藉由傅

立葉轉換後的頻譜觀察到,如圖 2-7 所示。

圖 2-7 奈特位移

Quadrupole Effect),

即電子與原子核間電性的交互作用,於下一節討論。Hn n 為原子核磁

5 3 (Fermi Contact Interaction Term),主要由 s 電子對原子核的作用 所貢獻,尤其對金屬材料此項為奈特位移的主要貢獻。由於在導電帶 中的自由電子,有些如同 s 電子的軌域(S-wave Like Fucntion)且與 原子核距離最短,故名費米接觸項,其造成的奈特位移可寫成:

其中,

χ

p是包利順磁性自旋磁化率(Pauli Paramagnetic Spin Susceptibility), S(0)2

FS 非立方晶系對稱(Non-cubic Symmetry)的晶格結構中,NMR 的頻譜同 時會有一位移以及變寬等效應,稱為非均向性奈特位移(Anisotropic

Knight Shift),

K

anis

He n 中的第三項,為電子的軌道運動與原子核自旋之間的交互作 用,貢獻的奈特位移記為

K

orb(Orbital Knight Shift)。在某些過 渡金屬當中,此項的貢獻非常重要。在外加磁場的效應下,電子的軌 其中,

χ

vv為范弗萊特磁化率(Van Vleck Susceptibility )。

此外,原子核周圍的 p ,d 軌域電子會影響原子核附近的 s 電 子,使得能階的居量(Population)改變,產生類似極化的現象,此變 化可被原子核偵測到,造成的效應稱為核心極化奈特位移(Core Polarization Knight Shift),

K

core,一般為負值。

最後,材料中的逆磁性(Diamagnetic )也會對奈特位移產生貢獻,

其中,

m

eff 為電子的有效質量(Effective Mass),因此

m

eff 小的金屬,

2-9 電四極效應(Electric Quadrupole Effect)

對於 I>

1

2

的原子核,其電荷分佈並非球型對稱,因此會與材料 中的電場梯度(Electric Field Gradient, EFG)產生交互作用,此作 用稱為電四極效應(Electric Quadrupole Effect),如圖 2-8 所示。

斯方程(

Laplace s ′ equation

), ii 0

i

V =

Q

ij為原子核的電四極。

由(2-23)式得知,若材料的結構為立方晶格結構(Cubic Symmetry),

則無電場梯度,電四極效應消失。

根據主軸定理(Principal axes Theory),可以選擇適當的主軸,

使得

V

ij的非對角線分量消失,因此可將(2-23)式改為:

其中,

η

為不對稱參數(Asymmetry Parameter),若材料的結構為非 立方晶格對稱(Non-Cubic Symmetry)但具有軸向對稱性(Axial Symmetry),如:四方晶系(Tetragonal)和三角晶系(Trigonal),則

其中

θ

為外加磁場與 Z 軸方向的電場梯度夾角,如圖 2-8 所示

  術稱為核四極共振(Nuclear Quadrupole Resonance)[15,16]。

5 I = 2

 

圖 2-11 僅考慮核四極的能階分裂   

2-10 自旋-晶格鬆弛時間(Spin-Lattice Relaxation

理論(First-Order Time-Dependent Perturbation Theory)可得費米 -黃金定律(

( ) (0)

02 c 移(Knight Shift)。

在具有磁性相變的材料中,也可藉由 的變化來判定所發生的相

圖 2-12 反鐵磁相變與 T1關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