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節 概念的改變

壹、概念改變的條件與內涵:

概念的改變普遍被認為是困難的,原因是因為概念具有以下幾個

特點:1.概念會受到個人經驗的影響、2.概念本身是抽象的、3.概念 本身是複雜的、4.概念本身是微觀的。有關於概念改變的理論,較為 大家熟之的是 Posner,Strike,Hewson 和 Gertzogl(1982)所提出的 概念改變模式(conceptual change model),表示概念改變需四個條件 為:

1. 學習者必須對現有的概念感到不滿意(dissatisfaction)。 2. 新的概念必須可以是被理解的(intelligible)。

3. 新的概念必須是合理的(plausible)。 4. 新的概念必須是更有效果的(fruitful)。

Roth(1991)也提出類似的理論:當學生個人的概念與實驗證據 相比是不足夠、不完整或不一致時;而且科學性的解釋可作為一個更 具說服力且合理的取代物,如此概念改變才可能發生。

Rumelhart 和 Norman(1981)認為概念改變有三種型態:增加

(accretion)、調整(tuning)、重建(restructuring)。「增加」為在既 有知識模組中以不改變先前的架構而增加知識;「調整」則為修改既 有知識模組,使其執行較為順暢、有效;而「重建」即為知識重組的 過程,以獲得更深層的理解與頓悟。另外有學者指出概念改變有三個 層次:1.信念修正(belief revision)-指所相信的事實改變;2.理論 改變(theory change)-指在整體知識結構上的改變;3.概念改變-

指在組成信念結構中基本概念的改變。

貳、其他概念改變的理論 一、Chi 的本體論

Chi(1992)認為概念改變應分為本體類別內的概念改變( within ontological conceptual change)與跨越本體類別間的概念改變(across ontological conceptual change)。依據他的理論,把所有實體(entity)

分成三個類別:物質( matter)、過程(process)、和心智狀態( mentel

state)。「物質」指含特定屬性的東西,如綠色植物、金屬元素;「過 程」指事件的發生,有序列性、因果關係,如烏雲密佈而下雨、水加 熱而溫度上升;「心智狀態」指情意的部分,如害怕老鼠、蛇。而本 體類別內的概念改變,乃是概念的改變只在同一類別中調整連結位 置,並藉由增加( addition)、刪除( deletion)、普遍性( generalization)

和區分(discrimination)的過程進行概念的重組,而屬於本體認知結 構上局部的變化。如鯨魚常被誤認為魚類,但經由對鯨魚的瞭解,使 既有的知識表徵逐漸與哺乳類的特性連結,則鯨魚是魚類的概念改變 成了哺乳類。因魚類和哺乳類的概念同屬於「物質」類別,所以這個 改變是本體類別內的概念改變。至於跨越本體類別間的概念改變則屬 於根本的概念改變,常發生於物理學的概念。如力、電、熱和溫度,

這些概念在初學者的觀點中屬於「物質」的本體類別,而忽略了這些 概念牽涉到粒子的交互作用,應屬於「過程」類別。所以學生很難瞭 解科學概念的原因並非這些概念是複雜的、抽象的、或是動態的,而 是學生原本的概念與所學的科學概念屬於不同的本體類別,而產生兩 者不能相容的現象。因此在進行概念研究時,檢視概念的屬性和本質 是有其必要性的。

二、Thagard 的概念改變理論

Thagard(1992)以科學史例來解釋概念的改變。他認為概念改變包 含了部分相關性(part-relation)及種類相關性(kind-relation)的改變,並 指出概念改變有九個階層:1.增加新例子、2.增加弱原則、3.增加強 原則、4.增加新的部分關係、5.增加新的種類關係、6.增加新概念、

7.瓦解部分種類的階層、8.分枝跳躍、9.樹遷移。這九個階層中,

Thagard(1992)認為其中增加新例子、增加弱原則、增加強原則為「弱 的概念改變」,增加新的部分關係、增加新的種類關係、增加新概念、

瓦解部分種類的階層為「強的概念改變」,而分枝跳躍、樹遷移為「根 本的概念改變」。例如:達爾文的演化論的提出,在人類歷史上的概

念改變層次中,包括了減少「上帝創造所有物種」的概念而增加了「天 擇」的新概念;而從原來的神創造人與其他生物(包括動物),進而 跳躍至人是動物的一種,屬於分枝跳躍的概念改變;至於將宗教中所 堅守的神創論,轉換為人其實是動物的其中一種且為演化而來,則為 樹轉換的部分。所以一整個概念系列的改變,可能包含著不同的概念 改變類型。Thagard(1992)也認為新舊理論的概念改變過程有四種可能 性:合併(incorporate)、含攝覆蓋(sublate)、取代(supplant)與忽視不理 (disregard)。依照他的分析,例如:拉瓦錫的氧化論、達爾文的演化 論、地質上的板塊學說、哥白尼的地心說、牛頓的重力說屬於「取代」;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論與認知學派屬於「含攝覆蓋」。其中「取 代」是將舊的理論完全摒棄,以新理論取代之,「含攝覆蓋」是丟棄 舊概念再重新組織,甚至在舊理論中加入新假說,成功的納入新的理 論中(引自邱美虹,2000)。

參、迷思概念的改變方法

若迷思概念具有類似理論之狀態時,則欲修正或替代這些概念 時,典範轉移的歷程將無法避免(Kuhn,1962),這在教學上是很困 難且艱鉅的。但若迷思概念是片段而非理論性質時,Chang(1993)

認為老師可以將同樣性質的問題置於不同的情境中,然後鼓勵學生考 慮在不同情境中的推理過程是否具有一致性。若他建議我們對改變學 生概念有較樂觀的看法時,教師可採取下列的方法:

1、 激勵學生對問題說出明確的看法。

2、 促使學生的迷思概念與科學概念相互遭逢 3、 找出學生迷思概念的來源。

4、 解釋迷思概念與科學概念的差異性及二者之應用範圍。

實際的教學上,有些學者提出下列的教學方法,以改變學生的迷 思概念:

一、搭橋類比法(bridge analogy)

Oppenheimer(1956)曾說過:除非我們立於熟悉的舊有基礎上,

我們無法處理新奇的事情;除非我們已有對該事物應是如何(ought to be)的看法,我們對某些事情無法有驚奇或錯愕之感。這種歷程事實 上就是一種類比的作用。在科學教育上,類比推理之教學方式已被應 用甚久,且常被認為是將新訊息統整融入知識系統的有效方法

(Clement,1987)。

Clement(1987)在研究中指出,中學生有 76﹪的學生認為桌子 不可能對靜置於其上方的書本產生一向上的作用力。但這些學生中有 96﹪的學生相信用手壓一直立的彈簧時,彈簧可對手產生一向上的作 用力。因此 Clement 設計了搭橋類比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概念的 改變。搭橋類比法所使用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驟:找尋概念錨(conceptual anchor)

概念錨是直覺上看起來可被瞭解的正確事件。教學上可藉概念錨 當作是一引領學達到待教目標的媒介。例如此例的概念錨為:用手壓 一直立的彈簧時,彈簧可對手產生一向上的作用力。但於此階段,仍 存有很多學生無法將概念錨的情境與教學「目標」(target)相互類比。

第二步驟:搭橋(bridging)

為了使概念錨與教學目標產生一類比作用,所以需要找尋一居於 此二者之間的情境來充當橋樑使二者銜接起來。這種歷程稱為搭橋

(bridging)。如此例的橋樑可為:將書置於具有彈性的長橫板上。

由以上可知教師能藉: 定錨→搭橋→目標,以此連續類比的教 學策略引領學生作一有效的邏輯轉移。Clement 在他的研究中指出,

這種策略是幫助學生學習科學概念的有效途徑,若能輔以蘇格拉底式 對話法,則效果將更顯著。

二、異例法(discrepant event or anomaly)

異例(anomalies)的使用主要是為了誘發學生產生概念衝突。例 如當學生認為等速率運動與等速度運動相同時,教師可以用等速率圓 周運動的例子來說明二者的不同。Nussbaum&Novick(1982)認為 異例法的教學程序可分成三個階段:

第 1 階段:製造暴露事件(creation of exposing event)

此階段的意思是呈現一「工作」(task)給學生,並要求學生對此 工作說出他們的想法及其背後的理由。老師以採取中立但幫助學生引 出他們自己觀念的立場。

第 2 階段:引入異例(introduction of an anomaly)

異例的作用為當作是一媒介物,以促使學生察覺個人的概念與觀 察到的現象彼此之差異,並藉由此種歷程引發學生產生認知衝突。

第 3 階段:調適期(accommodation)

當認知衝突發生後,老師應鼓勵學生尋找答案來解釋異例,以便 調整原先之迷思概念,進而接受正統的科學知識。

綜合而言異例法與類比法的不同在於類比法著重舉例做為學習 概念目標的橋樑,而異例法著重舉例來製造學生的概念衝突,所以兩 者舉例的目的不相同。例如前述 Clement(1987)研究的例子:學生 認為桌子不可能對靜置於其上方的書本產生一向上的作用力。若使用 異例法,則可問學生:若沒有桌子,書本會不會掉下來?桌子扮演什 麼角色?所以若這二種方法能交互運用,再輔以蘇格拉底式對話法,

則應較能引發學生概念的改變(張川木,1995&1996)。

三、蘇格拉底式對話法(socratic dialogue)

蘇格拉底式對話的教學重點在於師生間之對話歷程。在此師生對 話過程中,學生被迫對某問題進行推理活動。其目的在訓練學生察覺

其推理歷程之不一定性,以便幫助他重建原有的知識結構(Collins,

1977)。此種教學策略可分三階段進行:引出澄清概念(eliciting and clarifying ideas)、示範解釋情境(demonstrating an explaining

situations)、概念遭逢和調適(ideational confrontation and accommodation)。分述如下:

在引出澄清概念階段,使學生對某一情境預測其可能發生的情 形,並能明確的說出理由來支持其預測答案,同時也在接受他人的質 疑時能防禦自己的觀點。如此可使學生自己更瞭解自己的想法。緊接 著進入示範解釋情境階段:教師示範正在討論的情境,並用相關的知 識解釋其該情境的背後原理。最後在概念遭逢和調適階段中,教師要 求學生比較他們自己的想法及專家的想法,並找出兩者間的差異和相 似性。如此可幫助學生察覺他們自己的概念之不準確和不一致性,進

在引出澄清概念階段,使學生對某一情境預測其可能發生的情 形,並能明確的說出理由來支持其預測答案,同時也在接受他人的質 疑時能防禦自己的觀點。如此可使學生自己更瞭解自己的想法。緊接 著進入示範解釋情境階段:教師示範正在討論的情境,並用相關的知 識解釋其該情境的背後原理。最後在概念遭逢和調適階段中,教師要 求學生比較他們自己的想法及專家的想法,並找出兩者間的差異和相 似性。如此可幫助學生察覺他們自己的概念之不準確和不一致性,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