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RFID 天線設計

2.5 比較

本節就前述三種不同架構,分別比較分析其特性,首先探討輻射效率的好 壞,將上述前種架構之峰值增益、平均增益與輻射效率列表如表 2.1,由表中可 發現此三種架構的輻射效率都不高,輻射效率之公式如式(2.2),其中 R

r

為天線 之輻射電阻(radiation resistance), R

ohmic

為損耗電阻(ohmic loss resistance)。由式 (2.2)可知,輻射效率不高可能的原因有二,一為輻射電阻 R

r

太小,使得輻射效 率 e

r

變小,並且使歐姆損耗的效應相對變大;另一原因為損耗電阻 R

ohmic

太大,

即電路的損耗太大,亦會降低輻射效率 e

r

,輻射效率與天線的結構及實現電路的 材料有關。

r r

r ohmic

e R

R R

 

(2.2)

表2.1 峰值增益與輻射效率之比較

Antenna type Peak gain at 915MHz

Efficiency

-1.32dB 43.2%

-6.16dB 15.0%

-2.21dB 46.0%

Antenna type Peak gain at 915MHz

Efficiency

-1.32dB 43.2%

-6.16dB 15.0%

-2.21dB 46.0%

關於材料之特性參數,本論文實現電路的製程使用之基板(substrate)為 PET,其相對介電係數(relative permeability)ε

r

為 3.25,板材損耗(dielectric loss tangent)為 0.0073;而電路之導體部份為銀膠,其導電係數(conductivity)較低,

為銅的二十分之一,約為 2.94×10

6

s/m。由於所使用之製程導體的導電係數較 低,在電路上造成的損耗較大,使得損耗電阻 R

ohmic

較大,因而使輻射效率下 降。為了探討電路的損耗對輻射效率的影響,分別對前述不同架構以兩種材料 參數做模擬,一種為考慮材料損耗較低的模擬,基板材質設為 PET,導體則設 為常用的導電係數較高之銅,其導電係數為 5.8×10

7

s/m;另一種為考慮實際製

23

程材料損耗的模擬,將基板設為 PET,導體設為銀膠,並將模擬之結果列表如 表 2.2。

由表中可發現,在考慮製程材料損耗的情況下,輻射效率皆比使用銅的情 形來得低,另外針對不同的架構,材料損耗對輻射效率影響程度不盡相同,主 要是因為電流所走的路徑長度不同,以 2.2 節之架構來說,由於是採用一個波 長的共振路徑,電流在導體上所走的路徑很長,因此所造成的損耗也較大,所 以在考慮材料損耗後輻射效率下降較多;而 2.3 節之架構,電流亦走了約二分 之一波長之路徑,電路損耗亦造成輻射效率降低不少。

表2.2 不同材料對峰值增益與輻射效率之比較

Antenna type

Peak gain at 915MHz

(銅)

Efficiency Peak gain at 915MHz

(銀膠)

Efficiency

0.97dB 73.5% -1.32dB 43.2%

-2.18dB 37.3% -6.16dB 15.0%

-0.09dB 70.5% -2.21dB 46.0%

Antenna type

Peak gain at 915MHz

(銅)

Efficiency Peak gain at 915MHz

(銀膠)

Efficiency

0.97dB 73.5% -1.32dB 43.2%

-2.18dB 37.3% -6.16dB 15.0%

-0.09dB 70.5% -2.21dB 46.0%

除了電路損耗的因素,另外一個造成低輻射效率的原因為輻射電阻 R

r

太 小,輻射電阻的大小與天線的結構及電流的分佈有關,由表 2.2 中可發現,2.2 與 2.3 之結構即使在低電路損耗的條件下,即導體部份設為銅,其輻射效率仍 屬偏低,主要是因為其架構本身的輻射能力較差,電流反向部份輻射互相抵 消,使得有效的輻射段較少,因而降低輻射電阻,使得輻射效率不好。經由表 2.2 的模擬比較,可觀察出電路損耗與天線架構對輻射效率的影響,前述三種 設計基於架構本身輻射能力較差與電路損耗較高等不同程度的影響,皆使其輻 射效率不高,因此,如何降低電路損耗與提高輻射能力是改善輻射效率的重要 考量。

24

除了輻射效率之比較,本段探討前述三種設計的匹配方法,2.2 節與 2.3 節 之匹配方法相類似,皆為利用一圓環連接於饋入端之兩端,該圓環可實現電感 性虛部,並藉由調整該圓環之大小可以調整天線之輸入阻抗值,基本上增大匹 配圓環的大小可以增加電感性,反之亦然,因此可經由適當調整圓環之大小來 調整虛部阻抗值,以符合所需設計之值;但另一方面,改變圓環的大小亦會改 變共振頻率點,因此實部阻抗值也會跟著改變。利用調整匹配圓環來調整天線 輸入阻抗的方法,雖然可改變實虛部阻抗的值,但其變化為相依的,實虛部阻 抗會同時變化,並非實虛部可獨立調整,常常為虛部阻抗達到所欲設計的值而 實部阻抗卻太大或太小,而再將實部阻抗調回所需之值時虛部阻抗卻偏離所需 設計的值,因此此種匹配方法並不一定能適當地匹配到微晶片之阻抗值。

而 2.4 節之匹配方法則為利用圓環結構本身即具備一較大的電感性虛部,

再分別串聯與並聯開路端傳輸線,其電容性虛部的特性可以抵消圓環本身過大 的電感性,藉由調整串並聯開路端傳輸線之長度,可以調整天線輸入阻抗的虛 部值至所需設計的值,但改變串並聯開路端傳輸線的同時也會改變共振頻率 點,當共振頻率往高頻移時,實部阻抗會變小,反之亦然,因此在調整阻抗匹 配時實虛部阻抗亦會同時改變,不易單獨調整實虛部的值,雖然在 2.4 節的設 計中實虛部阻抗接近所需匹配的值,但若使用不同的微晶片阻抗時,亦有可能 不易匹配到所需的阻抗值。

表2.3 各架構於 915MHz 之天線輸入阻抗值

Antenna type Input impedance (Ω ) at 915MHz

40.82+j65.92 3.41+j82.32 8.34+j66.81

Antenna type Input impedance (Ω ) at 915MHz

40.82+j65.92 3.41+j82.32 8.34+j66.81

25

表 2.3 列出前述三種不同架構於操作頻率 915MHz 時的實虛部阻抗值,匹 配微晶片阻抗所需之天線阻抗值為 13.3+j67Ω,其中 2.4 節之設計為較接近的 值,2.2 節與 2.3 節之設計匹配得較不理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三種架構 天線輸入阻抗隨頻率的變化都較大,這意味著天線與微晶片之間只有在操作頻 率 915MHz 時為匹配,一旦頻率偏離 915MHz 天線輸入阻抗即偏離所需匹配之 值,使得阻抗匹配呈現較窄頻的特性。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