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背景探究

第一節 波西米亞歷史背景…

1230-1278)5及查理四世6(Charles VI, 1316-1378)的統治之下,文化及政治發展達到 了巔峰。奧塔卡二世在位期間,其領土一度包括了今日奧地利東側及西部匈牙利,甚 至涵蓋了亞得里亞海北岸的卡爾尼奧拉地區(今斯洛維尼亞),北境則於十四世紀囊 括了布蘭登堡地區,亦即今日德、奧的首都,都曾為波西米亞王國的數個城市之一。

另外,1356 年查理四世簽署的「金璽詔書」(The Golden Bull),更以法理方式確立了 波西米亞國王列為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七位選侯中之首位的地位7,在此背景之下,波西

6

米亞的首府布拉格,自然成為了中歐地區的重要樞紐。西元 1413 年,宗教改革先驅 者揚.胡思8(Jan Hus, 1369-1415)於其所著之《論教會》(De ecckesia)中主張《聖 經》才是信徒的依歸,而非教皇或其他神職人員所定的規章,比起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於 1517 年在教會門前貼上《九十五條論綱》9揭開德意志宗教改革 的序幕早了整整一個世紀。胡思一連串的改革運動,也帶領了捷克人成為第一個出來 School)10,其中的主要成員如約翰.斯塔米茲(Jan Václav Stamic, 1717-1757)、弗蘭 齊歇克.李赫特(František Richter, 1709-1789)、弗蘭齊歇克.班達(František Benda, 1709-1786)、古利.班達(Georg Benda, 1722-1795)等皆為波西米亞及摩拉維亞地區 出身的音樂家。由以上的敘述,可大致推斷捷克民族的社經文化在當時的歐洲已經達

7

選侯國」的輝煌波西米亞不復存在,哈布斯堡家族中擁有波西米亞王位的神聖羅馬帝 國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1578-1637)再次奪回波西米亞掌控權,除了延續禁 止新教及迫害教徒的政策外,還焚燒波西米亞的書籍,並宣布德語為波西米亞的官方 語言,捷克語不再被官方承認。西元1627 及 1628 年,斐迪南二世更透過頒布所謂「解 放地區的制度」11,使波西米亞王國牢牢地成為奧地利的附庸。直至十八世紀初期,

在皇帝約瑟夫一世(Joseph I, 1678-1711)懷柔且開明的治理下,捷克地區才逐漸恢復 生機,並開始積極推動教育,亦推廣音樂及藝術。

12 門羅宣言,由時任美國總統門羅(James Monroe, 1758-1831)提出,反對歐洲國家進一步 對美洲的土地進行殖民,若對政權進行干預,都將視為侵略行為,美國必須介入。同時表示美國

14 Jim Samson, ed. The Late Romantic Era: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World War I.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1), 228-229.

8

捷克音樂之父──斯梅塔納(B. Smetana, 1824-1884)除了作曲家的身分外,亦曾 支持1848 年「布拉格六月革命」運動,無論是遠走瑞典期間還是重返捷克之後,都以 捷克素材創作了許多代表作品,如《滑輪斯坦的軍營》(Wallensteins Lager)、《被出賣 的新娘》(Prodaná nevěsta)以及世界知名的交響詩《我的祖國》(Má Vlast),斯梅塔 納對於捷克音樂的現代化,可以說是居功厥偉。在斯梅塔納奠定的基礎之下,德沃札 克更是以主流的動機發展創作模式,成功將相對弱勢並帶有濃厚鄉土語法的捷克音樂 發揚光大,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內造成轟動,於國際上,無論是傳統的日耳曼,或是較 為新興的英美地區都受到極大的歡迎,可說是帶領捷克音樂走向頂峰最重要的一位作 曲家。

9 A 大調大提琴協奏曲(Cello Concerto in A Major)

Bb大調第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2 in Bb Major)

白山後裔(The Heirs of the White Mountain) 1869

阿弗烈德(Alfred) 1870

國王與煤礦工(King and Collier) 1871

1873-1892 成名階段

Eb大調第三號交響曲(Symphony No.3 in Eb Major) 1873 D 小調第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4 in D Minor) 1874 F 大調第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5 in F Major)

1875 聖母悼歌(Stabat Mater)

E 大調弦樂小夜曲(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Major)

摩拉維亞二重唱(Moravian Duets) 1876 斯拉夫舞曲,作品四十六(Slavonic Dances, Op. 46) 1878 A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A Minor) 1879 D 大調第六號交響曲(Symphony No.6 in D Major) 1880 D 小調第七號交響曲(Symphony No.7 in D Minor) 1885 斯拉夫舞曲,作品七十二(Slavonic Dances, Op. 72) 1886 G 大調第八號交響曲(Symphony No.8 in G Major) 1889 1892-1895 美國時期 E 小調第九號交響曲(Symphony No.9 in E Major) 1893 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1895

1895-1904 返鄉

水妖(The Water Goblin)

1896 正午女巫(The Noon Witch)

金紡車(The Golden Spinning Wheel) 野鴿(The Wild Dove)

盧莎卡(Rusalka) 1900

10

一、成長學習時期

西元 1841 年九月八日,位於布拉格北方二十五公里的村庄──內拉何茲維斯

(Nelahozeves),法蘭提塞克.德沃札克(František Dvořák, 1814-1894)與妻子安娜.

茲汀科娃(Anna Zděnková, 1820-1882)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安東寧.雷歐波特.

德沃札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這位音樂家的誕生,將捷克音樂於十九世紀末 推向新的高度。

1854 年德沃札克前往茲洛尼斯(Zlonice)與小舅舅安東寧.茲丹尼克(Antonín Zdeněk, ?-?)同住,除了開始接受屠夫的訓練外,亦求教於管風琴師兼校長安東寧.

黎曼(Antonín Leihmann, 1808-1879),學習德語、鋼琴、小提琴、音樂理論等,並深 受黎曼校長的賞識。當家庭的事業衰落,德沃札克快要放棄音樂的學習時,舅舅茲丹 尼克與黎曼校長適時伸出援手,1857 年,德沃札克才得以去布拉格管風琴學校(Organ School)15繼續學業,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

1859 年,德沃札克自管風琴學校畢業,並加入卡瑞爾.柯姆札克(Karel Komzák, 1823-1893)的樂團演奏中提琴。1862 年,因布拉格臨時劇院(Provisional Theatre)16 的成立,樂團也升格為國立劇院管弦樂團,德沃札克得以親身演奏許多著名音樂家的

15 亦稱教會音樂學院(The Institute for Church Music),成立於 1830 年,教學方式以德派傳 統著稱。

16 建於 1862 年,作為 1881 年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落成前之過渡期的演奏場所。

11

管弦樂作品,如布拉姆斯、華格納等等,而 1863 年的一場音樂會中更是遇到華格納 的親臨指揮,德沃札克亦深受影響。1864 年,德沃札克經由教授鋼琴結識了約瑟芬娜

(Josefina Čermáková, 1849-1895)17與安娜(Anna Čermáková, 1859-1952)姊妹,並深 受姐姐所迷戀,然而這是一段沒有結局的戀情。在1859-1871 年擔任團員的期間,德 沃札克也熟識了於1866 年就職的歌劇院指揮斯梅塔那(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 他給予了德沃札克許多創作上的啟發。

二、立足於作曲階段

1865 年,德沃札克在完成了許多作品,在管絃樂作品上,包含其象徵意義重大的

《第一號交響曲》與未完成的《A 大調大提琴協奏曲》及《第二號交響曲》等。1870 年,德沃札克嘗試了他的第一部歌劇《阿弗烈德》(Alfred),1871 年亦受託寫了《國 王與煤礦工》,然而兩部作品皆因難以擺脫斯梅塔那以及華格納影響的痕跡,最終結 果都以失敗告終,不過後者在經過重新修改之後,於 1874 年再次演出,並得到廣大 的迴響。

三、成名階段

德沃札克 1869 年為合唱團與管弦樂隊所寫的《白山後裔》(The Heirs of White Mountain, B. 102),於 1873 年首演後,獲得巨大的成功。隨後,他便開始譜寫截至目 前為止最有企圖心的作品《第三號交響曲》,且於隔年創作《第四號交響曲》,並將這 兩首作品送交由奧國政府所舉辦的作曲比賽,結果不僅在 1875 年獲得了高於自己兩 倍年薪的獎金,也使自己受到布拉姆斯(Johnnes Brahms, 1833-1897)與奧國政府音樂 部門顧問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 1825-1904)的關注。

17 約瑟芬娜,為德沃札克之妻安娜的姊姊。

12

在1874-1877 的數年間,德沃札克都得到了奧國政府的獎助金,而布拉姆斯更是 對德沃札克讚譽有加,並將其作品《摩拉維亞二重唱》介紹給出版商西姆羅克

(Fritz Simrock, 1837-1901),信中提到:

我不知道你將來願意冒多少風險在這個年輕人身上,我對大型作品出版的生意以

1875 年,因為女兒的去世,刺激了德沃札克開始創作其莊嚴的《聖母悼歌》(Stabat Mater),而本作品在 1884 年於英國演出,並轟動一時,他在三月份一封寄給布拉格樂 評和出版商瓦雷班.厄班尼克(Valebín Urbánek)的信中說道:

……音樂會時,我的出現帶來響雷般的掌聲。眾人的興奮之情隨著每段音樂漸

18 Nest Butterworth. 《偉大作曲家羣像──德弗札克》(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Dvořák),郭思蔚 譯。臺北市:智庫文化,1995,40。

19 同上註,58。

20 同上註,60。

13

《聖母悼歌》的成功,使得來自英國的邀約不斷,德沃札克自此便經常往返英國。

四、美國時期

1890 年,布拉格音樂院(Prague Conservatory of Music)聘請了德沃札克,使德沃 札克開始教職工作,隨即在1891 年初,卻又收到一封來自珍內特.圖博(Jeanette M.

Thurber, 1850-1946)的電報,邀請他至美國國家音樂學院(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America)21任職,數個月後又拍下了第二則電報,表示工作內容除了教職與 指揮六場作品音樂會外,也有相當可觀的年薪。在經過長考之後,德沃札克便攜同部

德沃札克曾在1895 年二月份的〈哈潑雜誌〉(Haper’s Magazine)中表示:「…在美國 的黑人靈歌中,我發現一個偉大高貴的音樂流派應該具備的所有特點。」亦曾於一封 寄給約瑟夫.賀拉夫卡(Josef Hlávka)夫婦的信件中如此提到:「……這裡有些事物 讓人不得不敬佩,雖然也有一些是我不願看見的,不過你能奈何?到處都是形形色色

22 Henry Thacker Burleigh, 1866-1949,非裔美籍的男中音、作曲家。

23 Nest Butterworth, 《偉大作曲家群像──德弗札克》(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Dvořák),郭思蔚 譯(臺北市:智庫文化,1995),102。

14

除了《新世界交響曲》之外,《感恩贊》和《第12 號弦樂四重奏》「美利堅」

(String Quartet No.12, ‘America’)也都可以看見美國元素滲入的影子,如五聲音階 在《新世界交響曲》的使用即為一例。而《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也是於留美期間 的最後歲月起筆,並於返國後完成。

五、返鄉

1895 年德沃札克自紐約重返布拉格,休息了數週之後便重回布拉格音樂院的職 位。而在最後的數年間,作品的創作則以「標題音樂」為主要導向,包含了1886 年的 四首著名交響詩:《水妖》、《正午女巫》、《金紡車》、《野鴿》,與1900 年所著的歌劇:

《盧莎卡》等。西元1904 年,德沃札克因中風而逝世於布拉格。

15

第三節 《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創作背景

1896 年三月十九日,《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在倫敦愛樂協會(London Philharmonic Society)舉行於倫敦皇后音樂廳(Queen's Hall)的音樂會中初試啼聲,並由德沃札克 親自指揮,主奏則是大提琴家雷歐史坦(Leo Stern, 1862-1904)擔任。即便當天的樂 團中有許多代班的演奏員,翌日泰晤士報(The Times)仍然讚許了這場演出:「...表現 奏曲,即便當時好友哈努斯.威漢(Hanus Wihan, 1855-1920)27建議他再創作一首大 提琴協奏曲;即便德沃札克對於大提琴這項樂器相當喜愛,尤其是在中音區域的優秀 表現力,但卻難以接受其在高音區的鼻音腔和低音區的含糊不清,認為大提琴並不適 合作為協奏曲的主角。在 1892 年六月前往紐約之前,他在寫給友人阿羅伊斯.古伯

1896 年三月十九日,《B 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在倫敦愛樂協會(London Philharmonic Society)舉行於倫敦皇后音樂廳(Queen's Hall)的音樂會中初試啼聲,並由德沃札克 親自指揮,主奏則是大提琴家雷歐史坦(Leo Stern, 1862-1904)擔任。即便當天的樂 團中有許多代班的演奏員,翌日泰晤士報(The Times)仍然讚許了這場演出:「...表現 奏曲,即便當時好友哈努斯.威漢(Hanus Wihan, 1855-1920)27建議他再創作一首大 提琴協奏曲;即便德沃札克對於大提琴這項樂器相當喜愛,尤其是在中音區域的優秀 表現力,但卻難以接受其在高音區的鼻音腔和低音區的含糊不清,認為大提琴並不適 合作為協奏曲的主角。在 1892 年六月前往紐約之前,他在寫給友人阿羅伊斯.古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