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4 消防機構相關文獻

效指標為評估的準則,然而以適當的工具找出所要改善的方向。(Lan, Chuang and Chang 2007)就台灣的台南縣 35 個消防分局為例,以投入指標為值勤人員數、值

20

編列火災防護區域的房子個數、消防栓數,對分局的績效評估以及改善。建議兩 階段評比的構思,階段一以資料包絡分析法的 CCR 的投入導向模式來衡量各分 局的效率。階段二則基於評估未來產出的趨勢來選擇的策略,當未來產出的趨勢 為穩定或者遞減時,可採用刪去資源方法(Omit Resource Approach, ORA)或者 當未來產出的趨勢為遞增時,採用多階配量資源方法(Multi-Stage Resource Allocation Approach, MSRAA)之一來作為改善投入量的衡量。

然而(羅凱文 2002)探討政府部門及非營利組織效率評估的相關研究文獻,

來建立一套適用於各縣市消防機關的效率評估模式,藉由資料包絡分析法的 CCR 模式以及 BCC 模式分別求得各縣市的技術效率、生產效率及規模效率,探 討無技術效率原因係來自不具生產效率抑或不具規模效率。討論各縣市消防機關 的規模報酬情形,並建議其應採用規模縮小或規模擴張的方式來改善效率且進行 二階段分析模式,納入各項消防機關無法直接掌控的環境因素,進行截斷式迴歸 分析(即 Tobit 迴歸),來據以了解各消防機關間「因先天環境變數的不同所造 成相對效率顯著差異」的真正原因。

(張仕獻 2003)探討台灣某縣消防大隊隊下 25 個分隊的出勤執行力表現。利 用資料包絡分析法的 CCR 模式作為分析的工具,經由相關績效指標的收集,投 入指標為消防人員數、消防車輛數、火災死亡人數、火災受傷人數,產出指標為 消防安檢次數、消防栓數、火災次數、緊急救護次數來作為評量績效之依據,評 比各分隊的效率並且以決定分隊間所應改善的管理指標項目以及應改善的幅度。

就以上的文獻探討,針對消防機構的績效評估往往以績效指標為評比的依 據,然而所被篩選出的績效指標一般以管理者過往的經驗或者科學的統計根據目 標方向所擬定出來的。倘若管理者以這些績效指標來評量評估單位的話,以有足

夠的代表性。如今一般對消防機構的探討主要以改善為方向或者區分出高效及低 效兩群,雖然藉由未來可能的改變來探討,但所提供的資訊已無法滿足管理者的 需求。然而至今對於瞭解消防機構整體表現的比較是管理者最為缺乏的。若能從 整體中客觀找出最優異的受評單位給予表揚,激勵員工;找出最懸殊的受評單位 著重探討,來符合管理者的需求。本論文主要以消防機構為例闡述我們的兩階段 評估程序。

2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