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淡水海岸的自然觀察:游泳休息時間時,說明水質如何影響植物,以 及地質如何影響動物的種類。地質學部分,將海水浴場之右岸,分為

四、1940 年臺北第一高女實施臨海學校的面貌

5. 淡水海岸的自然觀察:游泳休息時間時,說明水質如何影響植物,以 及地質如何影響動物的種類。地質學部分,將海水浴場之右岸,分為

堆石區、泥土區、砂質區、岸壁區,觀察四區的動植物。

圖十三 淡水站附近的聚落調查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6。

(四)娛樂

主要目的是融入家庭的氛圍,因此辦理獨唱會、娛樂之夜、撿蛤、釣魚、

掘土、營火集會、賞月等。

圖十四 臺北第一高女臨海學校的營火之夜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9。

整體觀看臺北第一高女的臨海學校,諸多活動的安排,意圖達到諸多的 目標。由於教職員與兒童共起居,在生活上可以留意學生的起居作息,以及 學生對於食物的好惡習慣,在此過程中,也強調規範,使學生適應集體的生

活,而與同伴相處融洽,也是一種修養的訓練,當然,課以地方歷史或關於 海洋的各種智識,可以達到提升學習的程度,加上操練身體,可涵養忍耐困 苦之精神,娛樂活動的舉行,使學生像家庭一般地和樂,又如量體重、胸圍、

脈搏等生理學的施測,可做為研究資料之用,以顯示臨海學校達到的效果,

其次,雖然臨海學校是以游泳練習為主體的團體生活,但也是磨練身心最好 的機會,因為可以達到「身心合一的境地」。92 總而言之,臨海學校的生活過 程是被賦予許多「教育」的目的。

臨海生活是科學訓練的最佳道場,這與平常學習的環境不同,而且海岸 具備十分特殊的條件,也具備觀察自然和人文的條件,這樣的觀察知識十分 豐富,也是直觀指導,更是一種延伸鄉土認識的好機會,93 因而受到學校的 喜愛。

臺北一女至神社參拜,並至淡水街道清掃等,也透露出臨海教授的實施 過程從參觀變成一種服務工作,更進一步來說,到神社清掃,進而參拜,其 實有「加強島民敬神崇祖的觀念,根植國民精神於潛移默化之中」。94 透過實 物的觀察培養鄉土意識,進而培養愛國情操,因此,主張實地觀察的基本理 念雖未受到否定,但建構國家意識的功能卻不斷被強化。

在前述的報導裡,學校僅以介紹方式呈現其臨海學校的實施細節,並未 有學生對此發表感想,也沒看到實施成果的隻字片語,殊是可惜。但是,學 校和報社的報導書寫,95 其實也隱喻了臺北第一高女的施政成效,值得和社 會大眾分享。從這方面來看,應該也是正面的訊息吧!

92 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3。

93 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5。

94 駒込武、李明芳,〈台南長老教中學神社參拜問題-「踏繪」式的權力型態〉,《中外文學》31:

10(2003 年 3 月),頁 43-80。

95 〈北一女の臨海學校 十一日から淡水海岸に催す〉《臺灣日日新報》,1940 年 7 月 10 日,版 2;〈街民感激の的 臨海中の北一高女生賞譛さる 淡水神社の境內を清掃〉,《臺灣日日新 報》,1940 年 7 月 18 日,版 2;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3-3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