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的臺灣⾼等⼥學校學生與臨海教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時期的臺灣⾼等⼥學校學生與臨海教育"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018年12月31日出刊

日治時期的臺灣⾼等⼥學校學生與臨海教育

林玫君

(2)
(3)

《師大台灣史學報》 第 11 期 頁 55-97 2018 年 12 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日治時期的臺灣高等女學校學生

與臨海教育

*

林玫君

**

摘 要

大正年間,開始流行於女學生間的臨海教育,是透過居於海濱附近的建 築物,在師長的指導下共學、共食、共寢,實踐規律課表,進行日本泳法的 動態游泳活動和涵養智識的靜態學科複習。這種透過集團生活實施的戶外教 育,並非臺灣自然生成,而是日本殖民者因應熱帶地「風土馴化」的憂慮, 進而強勢實施的。 女學生開始學習游泳和進入海水浴場,實非線性的歷史發展過程,教育 單位因應女學校規則、游泳池建設以及多種殖民意圖而來,形塑出複雜且多 重的特殊面貌。尤其是臨海教育採取傳統的日本泳法,是適應不同水(海) 域環境而發展出來的泳法,其特色是頭位於水面上,以便認清視野內的海面 * 本論文曾於發表於韓國的殖民地時期的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日本統治時期台湾の高等女学校 生徒と臨海学校〉(韓國教員大學與教育博物館,2017年11月17-19日),感謝韓國教授和在場先 進的建議。本文亦是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面向海洋:臺灣百餘年海水浴場、臨海教育和海域 運動休閒的重層歷史圖像」(105-2410-H-003 -044 -MY2)成果的一部分。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教授

(4)

狀況和波峰的形狀,此種注意風浪特性加以應對的泳法,實用性很高,頗能 對應臨海教育安排學科學習的實學思想之落實。 參與的日臺籍女學生回應雖然不多,但她們對於臨海教育充滿著新鮮 感,對觀看周遭的海岸地理環境產生好奇,多半持著正面看法。日治時期臨 海教育從制度化的教育體制開始,不僅是夏期休養之道,更是一個鍛鍊體格、 愛鄉愛土和教養品德的多元場域,頗有「德、智、體」三育並進之意涵,恰 當地傳遞出健康、鍛鍊、避暑、實學、文明、帝國等多元的殖民思維。 關鍵字:海水浴場、臨海學校、實學思想、日本泳法

(5)

一、前言

綜觀臺灣女子從事身體運動的發展過程,早期由於受到臺灣傳統社會規 範的束縛,女子除了透過內在的道德包袱加以壓制以外,更以外在的纏足方 式箝制女性的活動力,臺灣女性從事身體運動受到層層的阻礙。她們開始接 觸到體育運動,是自日本統治臺灣之始提倡,並來自學校,使有機會接受教 育的女學生們,得以在殖民政府的教育政策下,從「放足運動」中解放身體, 進而逐步導入身體運動的觀念。 日治時期的學校體育係以體操課為主體,除了傳授學生運動的知識與方 法之外,也進行實際練習,但由於正課的授課時間有限,僅能提供基礎的體 育,無法充分訓練學生體力,因此,學校在體操正課之外又增設其他運動項 目,以補體操正課之不足,包括體操、各種球類活動、陸上競技(田徑)、行 進遊戲和競爭遊戲、游泳、登山和遠足……等。至於「臨海教育」會成為臺 灣學校教育的一環,與新式教育和體操科的引入有著莫大的關係,當然,也 與日本殖民者因應臺灣熱帶地「風土馴化」的憂慮,使海域成為達到教育目 的的健身之處亦存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什麼是「臨海教育」?我們先來看看《臺灣日日新報》在昭和 14 年(1925) 寫的這段話:「近年以來,臨海聚落、林間聚落、高原聚落、溫泉聚落等,多 有行之者。殊如虛弱兒童,夏季體育,效果更覺不尠,故外國獎勵之不懈。 曰臨海聚落者,在近海岸處高張天幕,或假寺院學校等,為海水浴,在衛生 的施設之間生活。……如此為之,體重、胸圍、肺活量,自然增加,聚落終 後,罹病之率絕少蓋體質健康者。」1 也就是說,臨海教育特指學校在夏季休 暇期間實施的活動,教育單位讓學生居於近海處,藉由宿泊之集體訓練方式, 實施遠泳、課業學習等一系列活動,其目的是「鍛鍊身心一體,融合大自然, 以養浩然之氣」。2 也就是說,臨海教育是一種以游泳體驗學習和學科練習為 1 〈夏季之登山入海(上)〉,《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7 月 25 日,版 4。 2 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臺北:臺

(6)

主的多面向實踐教育。 筆者開始對「臨海教育」感到興趣,乃源自十餘年前書寫博士論文之際。 當時的博士論文係以登山活動為其主體,討論日治時期的殖民政府、教育機 構、社會大眾及學生們對於登山活動的認知和其運作方式。在書寫博論的同 時,偶見「山へ海へ」等諸多相關報導,一直在思考著日治的臺灣是否將山 岳和海/水置於同樣的視域來觀看?後來限於時間及能力,未能處理此議題, 當然也沒能理出什麼樣頭緒出來,卻也開啟了對臨海教育議題的興趣。 這幾年,寫過二篇文章,3 一是淡水沙崙海水浴場發展歷史,但對臨海教 育著墨甚少,另一則是討論昭和 14 年(1939)嘉義高女參與臨海教育時發生 的海難事件。但這二篇文章仍不足以呈現臨海教育的面貌。後來,本人在民 國 105 年(2016)年底於「近代東亞的教育與社會」研討會發表〈日治時期 臺灣的臨海教育〉乙文,初略討論其內容。也因此,本篇論文主要目的是希 望在這樣的基礎上,釐清日治時期高等女學校學生參與臨海教育的實際情形。 在這個動態歷史發展過程中,日治時期參與 臨海活動的高等女學校學 生,有以日人為主的學校,也有以臺人為主的學校,雖然均有從事臨海教育 之史實,但目前蒐集較為完整的資料以日人為主的學校居多,因此,本論文 是以在臺灣發生的臨海教育為主,實無法處理純粹由臺灣人角度來分析的議 題,在此先行敘明。 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1941),頁 137。 3 林玫君,〈第九篇 觀光志〉,收於黃繁光等編纂,《淡水鎮志(下冊)》(新北:淡水區公所,2013) 頁 1-149;陳羿戎、林玫君,〈「光榮犧牲」的省思:1939 年嘉義高女水難事件之議論〉,《體育 學報》48:3(2015 年 9 月),頁 323-344。

(7)

二、女學生習泳:設置校內游泳池與權宜之計

翻閱相關文獻,學生習泳的風氣可以追溯到明治 40 年(1907),4 當時是 以小學生為主,至於有無女學生,不得而知。大正 5 年(1916)臺北古亭庄 體育俱樂部游泳場開設「女子水泳部」,特別劃分專授女性的練習時間,則值 得注意。5 運動風氣興盛的 1920 年代,游泳的課程受到重視,臺南第一高女 首創游泳部門,臺北第一高女也開始開設游泳教學課程,女學生的游泳運動 在校園中逐步開展,施行受到肯定。6 高等女學校的學生除了使用校外游泳池 外,有些學校則於校內興建游泳池。 這時候,我們不妨回頭了解有關游泳課程的相關規定。臺灣總督府於大 正 6 年(1917)2 月 3 日以訓令第 9 號發文,命各校實施「學校體操教授要目」 內容,確立臺灣各級學校體操科教授的相關規定及其細節,前一年的〈體操 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報告書〉詳細提出各級學校的體操科實施內容,規劃課 外運動,並首次將「水練」(游泳)放入體操科。7 大正 11 年(1922)2 月 6 日勅令第 20 號修正公布新的「臺灣教育令」後,「臺灣公立公學校規則」指 示體操科之外提供戶外運動或游泳教學,8 不過,同年的「臺灣公立高等女學 4 〈嘉義通信/開水泳會〉,《臺灣日日新報》,1907 年 9 月 4 日,版 5。 5 〈女子水泳部開設〉,《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7 月 2 日,版 6。 6 鄭人豪在其碩士論文中提及臺北第一高女是最早實施游泳教學之學校,主要是採用 1929 年出版 的《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創立二十五周年紀念》乙書(頁 68)所寫,但以游泳部門則是臺南第 一高女較早,在此釐清。鄭人豪,〈日治時期臺灣游泳運動史之研究〉(新北:淡江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 137。 7 臺灣總督府於 1914 年 12 月 15 日設置「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會」,希望制訂一部適合臺灣 學校的體操教科書,考察結果於 1916 年 7 月 20 日彙整為〈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報告書〉。 同年亦以《學校體操教授要目》為題出版專書。〈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設置ノ件〉,《臺灣總 督府公文類纂》,第 2260 冊第 27 號;〈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報告書〉,《臺灣總督府公文類 纂》,第 6230 冊第 13 號;永井道明,《學校體操要義》(東京:大日本圖書株式會社,1913), 頁 577;蔡禎雄,〈日本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初等学校教科体育の歴史的考察〉(筑波:筑波大 学体育科学研究科博士論文,1991);金湘斌,〈邁向天然足世代下的臺灣學校女子體育─以 1916 年〈體操科教授要目取調委員報告書〉為中心〉,《運動文化研究》27(2015 年 12 月),頁 86。 8 「臺灣公立公學校規則」第三十二條。在原有的遊戲和普通體操之下,增加教練項目,又申明 應依男女各別授業,以及斟酌教授事項,另外加授運動生理學的基本,並應該依各地情況,在

(8)

校規則」則未見游泳的字句。9 大正 15 年(1926)文部省修正「學校體操教授要目」,強調正課外行戶 外運動,其中論及游泳,臺灣在昭和 2 年(1927)加上但書公布,正課外行 戶外運動及游泳並講授簡易的運動生理學,來指導學理的學習。10 昭和 6 年 (1931)7 月 1 日改正的「臺灣公立高等女學校規則」,指示體操科除既有內 容外,再添增競技與游泳,昭和 8 年(1933)修正時亦同。11 由此發現,體 育的施行內容不僅頗具系統,還延伸至正課以外的身體活動,更指示教授「游 泳」,期能普遍地落實在各所高等女學校的學習課程裡。 我們查看日本高等女學校的相關規則,發現在明治 36 年(1903)3 月 6 日文部省訓令第 2 號的「高等女學校教授要目」,即提及學校應依土地狀況, 在遊戲當中加上游泳。文部省於大正 9 年(1920)公布日本女學校體育運動 情形之調查,已有諸多女學校已實施游泳或是臨海教育,12 但直至昭和 11 年 (1936)6 月 3 日文部省令第 7 號的「高等女學校令施行規則中改正」,才真 正加上游泳的字句。13 由此觀之,日本雖然較早出現游泳之詞,但正式將游 泳放入女學生規則之中,臺灣則是較早一些。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臺灣或 是日本,對於游泳的重視卻早於政策的施行,這些都顯示了制度和實際實施 之相互連動關係較為不足,但學校機關或是專家學者早已理解游泳帶給女子 的好處(於後討論),呈現出教育單位推動游泳運動的獨特複雜性與多重性。 日治時期總共成立 22 所高等女學校(含私立),但各種運動部門的成立 體操科之外提供戶外運動或游泳教學。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財團法人臺灣 教育會,1939),頁 367。 9 「臺灣公立高等女學校規則」第二十二條。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頁 849。 10 修正的「學校體操教授要目」,將教材分為體操、教練、遊戲及競技三大項目,井上一男,《學 校體育制度史》(東京:大修館,1971),頁 92-93。臺灣總督府,《學校體操教授要目》(臺北: 臺灣總督府,1927),頁 1-2。 11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頁 866-867。 12 文部省,《女子体育状況調査》(東京:文部省,1920),頁 1-185。 13 文部省教育調查部,《高等女学校関係法令の沿革》(東京:文部省教育調查部,1941),頁 71、 168。

(9)

之記載並不完整,昭和 8 年(1933)出版的《臺灣體育史》乙書列出 14 所高 等女學校,筆者搜尋其他史料,試圖找出各校設立游泳池的年代。 表一 臺灣高等女學校「水泳部」成立一覽表 學校 學校成立 時間 部名 代表部長 設立 年月日 主要事業的 種類 現在 會員數 游泳池 設立時間 臺 北 州 立 臺 北 第 一 高 等 女 學 校 1904 年 10 月 3 日 水泳部 西 村 寬 司 教諭 1923 年 4 月 1 日 參加臨海學 校競技會 30 名 1935 年 臺 北 州 立 臺 北 第 二 高 等 女 學 校 1919 年 4 月 1 日 水泳部 伊 關 安 喜 教諭 1928 年 4 月 1 日 練習游泳競 技 30 名 1934 年 臺 北 州 立 臺 北 第 三 高 等 女 學 校 1897 年 10 月 1 日 校外 運動部 淺 野 猛 教 諭 1930 年 4 月 1 日 水 泳 、 登 山、遠足 職員學 生 630 名 臺 北 州 立 基 隆 高 等 女學校 1924 年 4 月 24 日 水泳部 小 林 政 廣 教諭 1925 年 4 月 夏期練習遠 泳 全部學 生 403 名 私 立 靜 修 女學校 1917 年 4 月 1 日 無 新 竹 州 立 新 竹 高 等 女學校 1924 年 4 月 1 日 水泳部 塚 本 清 吉 校長 1926 年 7 月 5 日 游泳講習, 並參加州及 全島游泳大 會 401 名 (平常 練習者 50 名) 1940 年 臺 中 州 立 臺 中 第 一 高 等 女 學 校 1919 年 3 月 31 日 水泳部 白 子 修 二 郎教諭 1927 年 9 月 15 日 大會選手之 練習和派遣 25 名 1938 年前 臺 中 州 立 彰 化 高 等 女學校 1919 年 4 月 1 日 無 臺 南 州 立 臺 南 第 一 高 等 女 學 校 1917 年 5 月 17 日 水泳科 高 橋 清 教 諭 1917 年 5 月 17 日 參與三次小 競技會、二 週一次的紀 錄會、二次 遠征 475 名 1923 年 臺 南 州 立 臺 南 第 二 1921 年 4 月 25 日 無

(10)

學校 學校成立 時間 部名 代表部長 設立 年月日 主要事業的 種類 現在 會員數 游泳池 設立時間 高 等 女 學 校 臺 南 州 立 嘉 義 高 等 女學校 1922 年 4 月 1 日 水泳部 新 美 省 音 校友會長 1925 年 4 月 1 日 舉辦校內小 會及大會, 參加全島游 泳大會 88 名 1929 年 高 雄 州 立 高 雄 第 一 高 等 女 學 校 1924 年 4 月 1 日 水泳部 小 田 賴 二 教諭 1924 年 4 月 1 日 學級及學年 對 抗 競 技 會,夏季休 業中的特別 練習,參加 全島女子選 手權大會出 場,建設游 泳池 411 名 1933 年 高 雄 州 立 屏 東 高 等 女學校 1932 年 4 月 1 日 無 1940 年前 花 蓮 港 廳 立 花 港 高 等女學校 1927 年 4 月 1 日 無 資料來源:竹村豐俊,《臺灣體育史》(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頁 662-689;鄭人豪,〈日治 時期臺灣游泳運動史之研究〉,頁 147-148。〈臺南/一高女水浴場〉,《臺灣日日新報》, 1923 年 7 月 8 日,版 4;〈臺南高女 水泳場落成〉,《臺灣日日新報》,1923 年 7 月 16 日,版 7;〈高女泳場落成〉,《臺灣日日新報》,1923 年 7 月 17 日,版 6;〈嘉義高女の ブール開き〉,《臺灣日日新報》,1929 年 9 月 22 日,版 5;〈高雄高女 水泳講習會〉, 《臺灣日日新報》,1933 年 5 月 23 日,版 3;〈けふの催物/二高女水泳場落成式〉,《臺 灣日日新報》,1934 年 11 月 10 日,版 7;〈臺中高女水泳會〉,《臺灣日日新報》,1938 年 10 月 6 日,版 5;〈屏東高女水泳會〉,《臺灣日日新報》,1940 年 9 月 26 日,版 5; 〈新竹女泳場開〉,《臺灣日日新報》,1940 年 9 月 30 日,版 4。 說明:(一)現在會員數是指 1933 年出刊當年的各校水泳部會員數。(二)1942 年成立的臺北州立 臺北第四高等女學校、1916 年成立的私立淡水高等女學校、1921 年成立的臺中州立臺中第 二高等女學校、1943 年成立的高雄州立高雄第二高等女學校、1941 年成立的臺東高等女學 校、1938 年成立的蘭陽高女、1943 年成立的馬公高等女學校以及清領已成立(1939 年改名) 的長榮高等女學校,尚無水泳部的相關資料。 在表一呈現的臺灣高等女學校裡,共有 9 所學校成立游泳部(含校外運 動部)等社團組織,其中,以臺南第一高女於大正 6 年(1917)成立游泳部

(11)

最早,其他多半於 1920 年代之後才成立。由上表得知,游泳部的成立與游泳 池之間並無直接關係,也就是說,1920 年代設立游泳池者僅二所,分別是臺 南第一高女(1923 年)和嘉義高等女學校(1929 年),其他則是 1930 年代或 是 1940 年代方設立,這些都反映了游泳池設置的延遲性,並未在游泳部成立 的當下就設置。例如臺北第一高女於大正 12 年(1923)成立游泳部,直到昭 和 10 年(1935)才設立校內游泳池,又如臺北第二高女於昭和 3 年(1928) 成立游泳部,亦是至昭和 9 年(1934)才設游泳池,再觀看其他高等女學校, 亦有相同現象。 圖一 臺北第一高女游泳部於 1923 年成立 資料來源:堀野竹松,〈水泳部〉,收於堀野竹松編輯,《創立廿五周年記念》(臺北:臺北第一高 等女學校校友會、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同窗會,1929),頁 69。 高等女學校頗為重視游泳池的建設,高雄州立高雄第一高等女學校就把 建設游泳池視為學校游泳部的主要工作,14 又如建設完成校內游泳池時,校 長、全校師生、社會人士皆出席開幕儀式,報章也會記述為一場活動盛會, 顯見當時官民對於推動高女學生習泳,多存有一種新鮮感與認同感,至於校 方,則視為提供學生體育正課、課外嬉戲之處,更是塑造典型女性美的重要 14 竹村豐俊,《臺灣體育史》,頁 688。

(12)

設施。15 在此,我們要問,在各校水泳部的成立初期,校內沒有泳池設施,該如 何實施游泳教學?原來,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學校採取借用附近的游泳池 或是至海水浴場的權宜之計來處理之。例如臺北第一高女的游泳課程,借用 基督教青年會游泳池或到基隆的海水浴場實施;16 臺北第二高女到淡水海水 浴場或是體育協會所屬的川端町水泳場,教授游泳;17 臺北第三高女除了到 明石町游泳池,也到海水浴場;18 基隆高等女學校則選擇在基隆的海濱實施 游泳;19 新竹女中以新竹公園游泳池或第二水泳場為主要游泳授課地點;20 臺 中高女選在臺中武德殿游泳池實施;21 嘉義高女則是借助學校附近的公會堂 教授游泳;22 高雄高女在苓雅寮海岸或西子灣海水浴場實施。23 由前述看來, 各校分別於不同的場域開展游泳教學,當然,也包括了游泳訓練與競賽活動 之舉行。 15 臺南州立嘉義高等女學校同窓會,《嘉義高等女學校同窓會誌》(臺南州:臺南州立嘉義高等女 學校同窓會,1937),頁 4。 16 〈臺北第一高女水泳會〉《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7 月 9 日,版 2;〈臺北一高女 水泳會〉, 《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7 月 10 日,版 4。 17 〈第二高女 淡水で競泳 二十四日午後〉《臺灣日日新報》,1928 年 7 月 24 日,版 2;〈第二 高女 水泳教練〉,《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7 月 9 日,版 5。 18 臺北第三高女 1929 年到明石町游泳池練習。〈第三高女學校 獎勵水泳 及一般體育〉,《臺灣 日日新報》,1929 年 7 月 7 日,版 4。 19 〈水泳講習會〉,《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7 月 7 日,版 2;〈基隆高女 遠泳會〉,《臺灣日日 新報》,1927 年 7 月 27 日,版 2;〈基隆高女が 近く遠泳競技〉,《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7 月 19 日,版 7。 20 〈新竹高女水泳講習〉,《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7 月 5 日,版 1;〈新竹/高女水泳〉,《臺灣 日日新報》,1926 年 7 月 6 日,版 4;〈水泳團體入場〉,《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6 月 17 日, 版 4。 21 〈臺中高女水泳講習〉,《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9 月 5 日,版 2;〈臺中高女の水泳〉,《臺灣 日日新報》,1924 年 6 月 4 日,版 2。 22 〈嘉義高女の水泳大會〉《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9 月 25 日,版 2;〈運動と競技/嘉義高女 水泳大會 頗る盛會〉,《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10 月 13 日,版 2;〈嘉義高女善泳〉,《臺灣日 日新報》,1926 年 9 月 3 日,版 4。 23 〈高雄 高女遠泳會〉,《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8 月 3 日,版 2;〈第三高女學校 獎勵水泳 及一般體育〉,《臺灣日日新報》,1929 年 7 月 7 日,版 4。

(13)

圖二 臺北第三高女學生在明石町游泳池練習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三十五周年記念誌》(臺北: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1933),口繪。 不管如何,高等女學校自 1920 年代起,對游泳運動已不陌生,然而,各 校對於游泳的安排,常自行訂立,難見一統。我們從各校的「學校一覽」看 到不少學校已將臨海教育視為活動之一,但游泳或臨海教育具有相當程度的 彈性,這種作法正好凸顯臺灣各個學校的特殊性,教育單位應該考慮校地、 設備多寡,以及學生身心發達等實際狀況,以適切方式行之的政策。24 游泳帶來的益處,除了增進身體健康之外,也有時人認為能使生性頑劣不遜 者轉性,成為「活潑愉快性質良順之美生徒」,讓學生「學業驟進」,或是學業劣 惡者,練習游泳後,可以「頭腦明晰、精神爽快」,變得「議論風生」。25 對女 學生而言呢?不論在日本或是臺灣,都認為游泳對女子而言,確有助益,26 甚 至認為女子最適合的運動就是游泳,除了女子身體的浮力較好,也因為游泳是 全身的運動,具「塑身」和「健康」的好處。27 而永田重隆在臺灣於昭和 2 24 臺灣總督府,《學校體操教授要目》,頁 1-2。 25 〈古亭庄之水泳〉,《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7 月 23 日,版 6。 26 鍚口生,〈婦女子に水泳を勸む〉《臺灣日日新報》,1920 年 7 月 6 日,版 8;〈最も婦人に適す るスポーツ 水泳は女性の曲線美を發達させるもの〉,《臺灣日日新報》,1931 年 5 月 3 日, 版 6。 27 山森三郎,《課外指導研究》(金澤:石川県立羽咋高等女学校,1935),頁 168;佐藤康子、輿 水はる海、掛水通子,《女子体育基本文献集》(東京:大空社,1995),頁 212。

(14)

年(1927)學校體操教授要目公布後,特別從生理學立場觀之,強調 10-12 歲 已具教授游泳的必要性,而且女子在生理條件成熟時,游泳更是一種十分恰 當的運動。28 也有時人提出,游泳可以避免婦人病的產生。29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校方認為游泳對女子而言是最適宜的運動,積極鼓 勵女學生參與,沒想到推動初期,此舉仍然引來非議,報上還認為是標新立 異之舉,例如臺北第一高女不少學生家長反對,30 亦惹來好事者租賃游泳池 附近的大樓,藉此窺探,31 新竹高女和臺中高女游泳教學時,則拒絕一般團 體進入。32 惟或因經過數年的熱衷推行,游泳具有促成學生發育與營養評比 的正面效果,33 竟然一躍成為課外活動調查的最佳選擇,34 甚至連臺北二高 女也認為這是夏季「至極有效」的運動,35 顯現游泳運動對於高女學生達到 身心健康和休閒娛樂的雙重益處。 至於在游泳教學方面,高等女學校同時教授現代競泳四式(捷式、仰式、 蛙式、蝶式)和日本泳法(於下節介紹)。嘉義女學生曾憶及當時:「除了做 各種方式的游泳比賽、跳水外,也表演水書,水中剝蘋果皮、潛水接力、撿 文蛤、搶西瓜……」。36 若再追溯過去報導,37 尚有各式潛泳、立泳撐傘、剝 28 永田重隆,《臺灣體育之理論及實際研究》(臺北:臺美堂,1927),頁 76-79。 29 橫山いと子(東京基督教女子青年會體育部),〈水泳は 女性に最適のスポ-ツ だが不健康 體には有害〉,《臺灣日日新報》,1933 年 7 月 18 日,版 6。 30 堀野竹松,〈水泳部〉,收於堀野竹松編輯,《創立廿五周年記念》,頁 69。 31 清水儀六,〈回顧十年〉,收於堀野竹松編輯,《創立廿五周年記念》,頁 106。 32 〈水泳團體入場〉《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6 月 17 日,版 4。〈臺中高女水泳講習〉,《臺灣日 日新報》,1925 年 9 月 5 日,版 2。 33 嘉義高女調查參與游泳的 65 名和未參與游泳的 71 名學生中,其發育評比為甲等者分別為 44 人 與 30 人;營養評比為甲等者分別為 47 人與 33 人,調查結果強調游泳對學生身體的正面影響。 〈運動と競技/嘉義高女の水泳記錄〉,《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10 月 14 日,版 2。 34 嘉義高女調查 185 名學生對課外運動的選擇中,游泳項目則因 63 人擇之排名第一。〈嘉義高等 女學校 課外の運動 水泳の志望者が多數 その次ぎが庭球〉,《臺灣日日新報》,1928 年 6 月 25 日,版 2。 35 〈臺北二高女の體育〉,《臺灣日日新報》,1922 年 8 月 3 日,版 4。 36 田淵政衛、筒井敏子、加田俊子、芳賀稻,〈第一屆校友的證言〉,收於省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 《嘉女青年:慶祝建校六十週年專集》(嘉義:省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1982),頁 120。 37 〈嘉義高女 水泳大會〉《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9 月 24 日,版 2;〈運動と競技/嘉義高女 の水泳記錄〉,《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10 月 14 日,版 2。

(15)

水果皮、拾童玩品等強調健身又有趣的水上遊戲。這樣的情形也在其他的高 等女學校裡出現。38 此外,學校亦推展游泳競賽,有時還會聘請專業游泳教 師進行每週 2 小時的指導,並在各種競賽活動中,以現代競泳四式來參賽。 圖三 嘉義高女學生表演水書(水中揮毫) 資料來源:〈岩崎春子孃の水書(嘉義高女水泳大會)〉,《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10 月 14 日,版 2。 至海水浴場實施臨海教育亦具備挑戰性和冒險性格,十分符合西方資本 主義性格,又可以培養認真和鍛鍊國民剛健的風氣,我們不能不考慮殖民政 府欲振興和普及臺灣全體國民的體育,以登山、遠足、旅行、海水浴的項目 被提出需要特別重視和普及的問題點。39 在學校教育上,除了必須對智育和 德育有所要求外,對以往一直偏廢的體育活動勢必要有所矯正,以振起殖民 38 〈臺南第一高女の 盛んな水泳大會 鮮やかな技倆を見せる〉,《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9 月 15 日,版 2;〈赤崁特訊/第一高女游泳〉,《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9 月 21 日,版 4;〈基 隆記事/高女水泳閉會式〉,《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7 月 28 日,版 5。 39 臺北視學松井實為欲振興全體國民的體育,提出七大方案,分別為:一、學校體操不能過於權 威;二、學校體操增加競爭;三、學校(包括小公學校校長)需獎勵體育,體育講演和體育行 事不可缺;四、各地方設體育會,指導學校體操;五、各州廳所在地設置大運動場;六、舉辦 全島的競技大會;七、登山遠足旅行海水浴必須普及。松井實,〈體育振興策〉,《臺灣教育》265 (1924 年 7 月),頁 1-6。

(16)

者欲求的國民身體,這種對於身體能力的講究和提倡,在大正年後依舊盛行, 甚至有增無減地以各種不同形式在各級學校中擴散。

三、走出校園的女子臨海教育

前文已論及女學校在校內游泳池尚未建設之前,往往借用校外泳池或至 海水浴場實施游泳教學。但臺灣高等女學校學生為何走向校外海域?或說為 什麼游泳除了在教、訓、賽以外,又開辦所謂的臨海教育?經過陳羿戎和林 玫君的研究指出,「最主要還是基於當局在教育政策上對『戶外活動』與『游 泳運動』的明確指示,臨海教育除了可以解決因為游泳設施之不足的燃眉之 急,也多少與當時政府潛在的幾個殖民意圖有關」。40 包括臨海教育的實施利 於「風土馴化」的健體效果、41 符應實學(solid learning)思想、42 強化國民 意識、43 展現「國家領土」的征服意義等。44 因此,在實踐方面,著重將校 內經由口語傳授的學習,改由走向校外實地施行教學,以避免流於形式和一 知半解的表面知識,45 當然,此舉亦有助於學生在受教過程中,提升鄉土與 國家的認同度。 以下就女學生前往海水浴場的臨海教育加以介紹,讀者可以對臨海教育 的實施有個初步的圖像。 臨海教育的實施方式依時間長短和活動形式,可分為通學型、合宿型和 常設型。46 通學型是女學生搭乘交通工具往返,屬於通車模式,實施時間約 2 40 陳羿戎、林玫君,〈「光榮犧牲」的省思:1939 年嘉義高女水難事件之議論〉,頁 323-344。 41 林玫君,〈健康、實學與教化-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登山活動的論述分析〉,《人文社會學報》5 (2006 年 12 月),頁 69-91。 42 有關實學主義的部分,可參考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 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4:2(1997 年 12 月),頁 7-55。 43 作者不詳,〈實學と皇國精神〉,《臺灣教育》374(1933 年 9 月),頁 1-2。 44 林玫君,〈健康、實學與教化-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登山活動的論述分析〉,頁 69-91。 45 石附實編著,《近代日本の學校文化誌》(京都:思文閣,1992),頁 10, 46 野口穂高,〈大正期における「林間学校」の受容と発展に関する一考察-その目的と実践内容

(17)

至 3 週。47 合宿型是女學生居住於海邊鄰近的舊廳舍、機關附屬宿舍、學校 校舍、寺廟、旅館,或是自搭帳篷,做為臨時居住處,期間大約 2 至 3 週。48 常設型則屬長期居住,女學生住在建設實際的校舍,時間長達一個月至一年 以上不等,臺灣有些海水浴場為了因應日益增多的臨海教育,特別興建建築 物,以協助臨海教育的實施,例如桃園和南寮濱的海水浴場為此設置臨海學 校,蓋教室、停車場、廁所或廚房,興建完成後,吸引眾多學校申請。49 一 般而言,合宿型最常實施,接下來就以此說明。 大正 3 年(1914)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小學師範部和公學師範部甲科的 日籍學生,宿於基隆港務所檢疫所做為「臨時教室」,把上課教室「搬到」海 濱,以為夏季特殊教育之所,此次活動實施三週之久,開啟以「合宿」施行 的臨海教育。50 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這種教授方式可以「增進能 率」,51 學習後,學生成績「佳良」,52 除了游泳能力增加之外,體重也增加, 且身體狀態,「比常年甚好」,53 足見實施的成效之良好。 女子因為體質之故,在海水中容易浮起,所以海水浴成為「必須科目」, 由於海水浴可使女子的體形變得優美,塑造成「模範體形」,包括強化呼吸功 の分析を中心に―〉,《日本の教育史学》53(2010 年 10 月),頁 389。 47 〈本年度の臨海敎授 七月五日開始〉《臺灣日日新報》,1923 年 6 月 15 日,版 7;〈臨海教授 の通浴組廢止〉,《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5 月 8 日,版 3。 48 〈臺北第一高女 臨海教授 クルベー濱て〉,《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7 月 3 日,版 1;〈一 高女臨海教授〉,《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7 月 3 日,版 4。〈今年から新たに通霄で臨海敎授 高等學校、新竹中學其他六千餘名〉,《臺灣日日新報》,1923 年 5 月 31 日,版 5;〈虎尾/臨海 敎授〉,《臺灣日日新報》,1933 年 7 月 29 日,版 8。 49 〈舊港庄南寮ケ濱に 臨海學校を新設 新竹州が學童たちの保健と海事思想普及のため〉《臺 灣日日新報》,1936 年 1 月 17 日,版 5;〈新竹市近郊 臨海學校 決定在南寮濱〉,《臺灣日日 新報》,1936 年 1 月 24 日,版 12;〈桃園/臨海學校新設〉,《臺灣日日新報》,1937 年 7 月 1 日,版 8。 50 〈計畫海濱敎育〉《臺灣日日新報》,1914 年 7 月 15 日,版 6;〈海濱敎育開始〉,《臺灣日日新 報》,1914 年 7 月 28 日,版 2。 51 〈海濱教授と水泳 仙洞に於ける國語學生〉,《臺灣日日新報》,1915 年 7 月 14 日,版 7。 52 〈國生海濱教授〉,《臺灣日日新報》,1915 年 7 月 15 日,版 6。 53 〈海濱敎育效果 國語學校內地生〉《臺灣日日新報》,1915 年 8 月 21 日,版 2;〈海濱敎授と 健康 國語學校內地生〉,《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8 月 19 日,版 2。

(18)

能;水泳的阻力現象,可鍛鍊全身肌肉和身體內臟,血液循環較好,使之全 身發達,促其抵抗力增強;加上海濱地區的空氣富有鹽份,塵埃和細菌較少; 強的日光反射又提供紫外線,海水浴是最有效果的。54 以上,以科學論點鼓 勵女學生從事海水浴之言論,已是常見之事。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女學生到了海水浴場的樣子。首先,入水前,學 生需在岸邊施做柔軟體操,這雖是游泳前的熱身活動,卻可強調全體動作的 一致性,對於團隊紀律有著極大的意義。 圖四 臺北第一高女的體操活動 資料來源:〈臺北第一高女のクールベー濱に於る臨海教授〉,《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7 月 20 日,版 3。 從圖四可以看出,不論橫向或是縱向隊型,每個人排列十分整齊,學生 身體直立,兩腳微張,雙手上舉,一舉一動皆依其號令行之,毫不馬虎,依 許佩賢的論點而言,「體操科的訴求是要學生能夠依整齊的號令行動,可以說 54 吉田章信(文部省衛生官東京高師教授),〈海水に浮易い 女子の體質〉,《臺南新報》,1923 年 7 月 8 日,版 4。

(19)

是一種身體、動作的改造工程,以達成一種均質化」,55 做為教育一環的臨海 教授自然也表現同樣的意義。學生們整齊的做著體操,尤其在海風的吹拂下, 映照著黝黑皮膚,與學校校內的氛圍截然不同,更能散放出「勇壯」的感覺。56 做完熱身運動後,當然要施行最為重要的游泳課程。學生先慢慢接觸海 水,讓身體可以適應,最後浸淫在海水當中。這時會由多位擅長游泳的教師 採用「因材施教」方式教授,其他教師在旁嚴格監督,以防發生危險,使學 生得以在安全和愉快的環境中盡情學習。學生游泳後,先上岸休息,再重複 之,進行多次。 臺灣於明治 28 年(1895)成為日本領地後,以往戲水的方式有所改變, 在近代運動傳入的同時,也引入日本泳法和現代競泳四式。57 不過到海邊實 施臨海教授,因其海流不定,日本泳法遂派上用場,成為臨海教育重要的泳 法,也形塑風貌迥異的臨海風景。58 日本泳法主要是適應不同水域環境而發 展出來的泳法,至少有 13 種泳法。59 日本係為海島國家,島內又有諸多河川, 55 許佩賢,〈「體操」、「唱歌」與身體的規律化〉,收於許佩賢著,《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 (臺北:遠流,2005),頁308。 56 〈男生も女生も眞黑で見るから元氣旺溢 眞にこれ海國男子 臨海敎授掉尾の壯觀〉,《臺灣 日日新報》,1920 年 8 月 10 日,版 4。 57 日治初期多為日本泳法,大正年間開始出現近代泳法。竹村豐俊,《臺灣體育史》,頁 397-407。 58 有趣的是,臺灣於 1911 年介紹河井流、千歲流、武田流、水府流、觀海流、磯部流和神傳流, 以及 1920 年介紹水府流(五種派別)、紀州流(三種派別)、河井流、向井流、千町流、永田流、 武田流、小堀流(二種派別)、觀海流、神傳流(四種派別)、同志會流。1935 年介紹觀海流、 水府流、小堀流、神傳流、野島流、向井流、永田流、水任流和河井流,上述內容都與日本的 記載泳法略有不同,但也都指出 1911 年的古亭庄水泳場是以千歲流為主,而游泳大會則是實施 小堀流和水府流。鳥居丘隅,〈水泳の指南(八)〉,《臺灣日日新報》,1911 年 7 月 23 日,版 7; 石川勝憲,〈川に發達せる水府流の話(一)〉,《臺灣日日新報》,1920 年 8 月 4 日,版 4;富田 至,〈水泳の話〉,《臺灣警察時報》237(1935 年 8 月),頁 106-108。 59 分別是九州地方的小堀流踏水術、山内流、神統流;四國・中國地方的神傳流、主馬神傳流、 水任流;關西地方的小池流、岩倉流、能島流、觀海流;關東地方的水府流、向井流;以及未 被認定的河井流、八幡流、武田流、清記流等流派。事實上,初期定義有12種流派。戰後,財 團法人日本水泳聯盟則認定13種泳法,不過根據金澤大學博士畢業生山脇あゆみ的研究,認為 在13種流派之外,還有數種未被認定的日本泳法(河井流、八幡流、武田流、清記流)。 山脇 あゆみ,〈日本泳法の伝播と変容に関する研究〉(日本金澤:金沢大学大学院人間社会環境研 究科博士論文,2015),頁12-175;白山源三郎,《図説日本泳法―12流派の秘法―》(東京: 日貿出版,1975)。

(20)

戰國時期(15 世紀中葉至 17 世紀初)將游泳視為武技的一種,江戶時期(17 世紀至 19 世紀中葉)幕府各藩獎勵游泳,各地區發展出各種不同泳法。幕府 體制崩解後,此種水術開始向大眾傳授,成為一種新的大眾運動。60 明治時 期,興起綜合各流派長處的泳法,例如強調實用性的水府流太田派,以及強 調教育元素的高師泳法(指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日本泳法),61 這些對應不 同水流而起的泳法,傳播至日本各地學校,成為游泳教育的一環,62 並在各 地方施行且獨立展開,也因日本殖民之故,日本泳法傳至臺灣的學校,高等女 學校自不例外地開始推廣。例如臺北第一高女即是採用「水府流太田派」,63 與 文部省於中等學校推動的流派一樣,64 當然,「神傳流」、「小堀流」、「千歲 流」等流派亦流行於臺灣,但最適合在海裡游泳的則是「觀海流」,65 因此在 臨海教育中,不少學校即是選擇教授頗為盛行的「觀海流」。66 圖五 片手扇是日本泳法之一 資料來源:〈基隆水上運動會〉,《臺灣日日新報》,1918 年 8 月 12 日,版 5。 60 東 俊郎,《スポーツ八十年史》(東京:日本體育協會,1958),頁 48。 61 例如 1898 年,水府流太田派數度與橫濱的西人競賽,取得勝利,引起大眾的注意。鄭人豪,〈日 治時期臺灣游泳運動史的研究〉,頁 10。 62 山脇あゆみ,〈日本泳法の伝播と変容に関する研究〉,頁 6。 63 堀野竹松,〈水泳部〉,頁 68。 64 金思龍,〈水泳の話〉,《臺灣鐵道》229(1931 年 7 月),頁 92。 65 同上註。 66 石川勝憲,〈川に發達せる水府流の話(一)〉,《臺灣日日新報》,1920 年 8 月 4 日,版 4。

(21)

圖六 左上方為西瓜取,右上方是神傳流的片手拔,下圖為雙手拔 資料來源:〈廣告〉,《臺灣日日新報》,1919 年 8 月 20 日,版 1。 日本泳法的傳入與日人學校較為相關嗎?其實不然,昭和 3 年(1928) 的《語苑》有一篇用閩南語寫的文章,就提到對話者學的泳法正是神傳流;67 另外,在報上特別介紹各種日本泳法流派的石川勝憲是公學校的教諭或訓 導,68 而在臨海教育裡,也有諸多公學校採用日本泳法,足見日本泳法並非 只針對在臺日人。 1920 年代,各地高等女學校的學生開始接觸臨海教育,採用合宿方式來 實施者也愈來愈多。例如臺北第一高女自大正 13 年(1924)開始,69 至基隆 クルベー濱實施臨海教授,借用基隆第二小學校做為住宿處,每次進行的日 期為十天。 67 蘭陽生,〈夏と水泳〉,《語苑》21:7(1928 年 7 月),頁 52-56。 68 石川勝憲,1910 年至 1912 年於臺北廳滬尾公學校擔任教諭,1913 年至 1915 年於臺北廳淡水公 學校擔任教諭或訓導,1916 年至 1920 年於臺北廳小基隆公學校擔任教諭,1921 年至 1922 年於 臺北州大龍峒公學校擔任擔任教諭或訓導,1923 年至 1925 年於臺北州宜蘭女子公學校擔任訓 導。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69 堀野竹松,〈水泳部〉,頁 69;〈第一高女臨海教授 基隆に開催〉,《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6 月 29 日,版 3。

(22)

每天的實施大致如下: 上午 05:00 起床 06:00 早餐 07:00-09:00 學習 09:00-11:00 游泳練習 下午 14:00-16:00 游泳練習 16:00-17:00 入浴、運動 17:00 晚餐 20:00 熄燈 此次的臨海教育亦將每天的教授細目包括游泳練習和參觀列出,如下表: 表二 1924 年臺北第一高女臨海教育之教授細目 日順 教授及練習事項 參觀 1 分組 2 A. 平泳(蛙式)—浮標廻り B. 扇足—橫泳本體(側泳) C. 顏漬—浮身、バタ足(漂浮和打水) 參觀鰹節工廠 3 A. 橫泳(側泳)—浮標廻り B. 扇平泳、橫泳(側泳)—要領試驗 C. 面タブリ泳 4 凌晨 5 點入水練習 凌晨 3 點半起床,參觀魚市 場,到社寮島遠足 5 A.B. 五町試驗—沖渡練習 C. 犬泳(狗爬式) 茶話會 6 A. 飛込(跳水) B.C. 一般練習 參觀吉井珊瑚礁會社 7 A. 互拔手—練習 B. 浮標廻り 8 遠泳 乘舟納涼 9 演習大會(閉會式) 茶話會 10 上午練習(大掃除) 資料來源:堀野竹松,〈水泳部〉,頁 70。

(23)

這裡呈現出來的游泳練習,多半以日本泳法為主。其中的觀海流是一種 強調可以長時間或是長距離遠泳的一種流派,70 透過設定某種距離的遠泳來 達成,主要特色多半是頭始終位於水面上,以便認清位置和方向,且以長距 離游泳時遭遇的可能狀況做為對應之泳法,不華麗但十分實用。 觀海流有一種特別的「沖渡試驗」,71 指的是一種往下個階段前進的測驗 方法。總共分為 3 町、5 町、7 町、10 町、25 町、50 町(長渡)、3 里半(大 渡)、5 里(長泳)和 7 里(遠泳),72 共九種距離,實施方式是游過 3 町合格 後才可進入 5 町,游過 5 町合格後則進入 7 町,以此類推,這種測驗可以提 升學生的游泳能力。以臺北第一高女而言,遠泳的實施確有成效,例如大正 14 年(1925),完成 3,500 公尺者有 12 名;2,000 公尺者 1 名;550 公尺者 15 名;400 公尺者 3 名;200 公尺者 5 名;100 公尺者 14 名,未完成 1 名。73 之 後在許多文獻當中,均出現學生在練習後實施距離不等的遠泳測驗,74 並在 測驗後公告合格的人數或名單,以理解該次臨海教育的成效。 另外,觀海流的遠泳十分特別,學生下水後,需以集體隊列的方式,保 持一定的距離,一個接著一個前行,呈現秩序/內部協調/規律一致的身體 表現。在此過程中,教師分乘舢舨,跟其旁或尾其後,觀察學生狀況,不容 落單,女學生也不例外,75 同時也打擊太鼓,呼著獨特的「ヨーユコーレ」 70 觀海流是津藩的藩校有造館武術學科的一種,明治之後的 1890 年,三重縣尋常中學校實施觀海 流的游泳訓練,首次成為學校實施的泳法。山脇あゆみ,〈日本泳法の伝播と変容に関する研 究〉,頁 125-138。 71 山田謙夫監修,《観海流の伝承とあゆみ》(三重:伊勢新聞社,2008),頁 154-155。 72 距離換算如下:3 町(約 327 公尺),5 町(約 545 公尺),7 町(約 764 公尺),10 町(約 1,091 公尺),25 町(約 2,727 公尺),50 町(約 5,455 公尺),3 里半(約 13 公里 744 公尺),5 里(約 19 公里 635 公尺),7 里(約 27 公里 489 公尺)。日本尺貫法與公制換算,詳見陳慧先,〈「丈量 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頁 137-138。 73 堀野竹松,〈水泳部〉,頁 71。 74 〈基隆高女 遠泳會一高女臨海教授 基隆に開催〉,《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7 月 27 日,版 2;〈會期十日間 健かな乙女寮 二十一日終了式擧行 臺北一高女の臨海學校/無邪氣な學 藝會に興ずる一高女臨海教授 基隆に開催〉,《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7 月 22 日,版 5。 75 〈高雄高女水泳〉《臺南新報》,1925 年 8 月 3 日,版 5;〈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の遠泳會〉,《臺

(24)

(譽勇講禮)口號,76 以鼓舞泳者的士氣。這種激勵學生的畫面,正是觀海 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經常出現於臨海教授的最後驗收階段。當然,為了安 全,游泳教練會隨著學生一同遠泳,學校也會準備救命帶,而且有多艘汽艇、 小船或警備船,以做為監視救護之用,凡有體力不支或落單者,可以施以協 助。 圖七 觀海流的遠泳 資料來源:山田謙夫監修,《観海流の伝承とあゆみ》,頁 133。 這種挑戰大自然的活動,需要協助之處很多。臨海教育的現場,往往是 由各校游泳熟練者來指導,出動學校所有的教職員,或在陸上,或在船上, 或在海上進行嚴格的監督,以防止危險的發生。不過,臨海教育實施的過程 中,還是出現學生之溺斃事件,尤其昭和 14 年(1939),嘉義高女在三條崙 海水浴場發生臺灣教育史上最嚴重的水難事件,引起社會嘩然(尤其是臺南 新報導特別多),這已在陳羿戎和本人的拙著對此發生過程、後續處理和呈現 意涵進行探討。77 接下來,臨海教育除了每天固定時間練習游泳之外,還做些什麼呢?我 南新報》,1925 年 9 月 30 日,版 7。 76 山田謙夫監修,《観海流の伝承とあゆみ》,頁 154。 77 陳羿戎、林玫君,〈「光榮犧牲」的省思:1939 年嘉義高女水難事件之議論〉,頁 323-344。

(25)

們再來看一下幾則不同時期的臨海案例:大正 13 年(1924)臺北第一高女參 觀水產會社、無線電話局、鰹魚會社、製冰會社、社寮島ドツク會社、岸壁 工事、重砲大隊等;78 昭和 5 年(1930)臺北第二高女包含了學科補習;79 昭 和 6 年(1931)臺北第三高女除了游泳指導和練習之外,還有補習指導、自 然研究、團體生活訓練、參觀「朝日丸」和輪船港埠,以及基隆港相關之講 座;80 昭和 8 年(1933)的臺北女子高等學院,也指出除了海水浴外,「實地」 教授當地歷史、地理、博物與一般知識,參觀冷藏會社、重砲隊、舊砲臺、 肥料會社、製粉會社和柴魚工廠等。81 每個臨海學校的日程表略有不同,但其中的內容差異性不大。在這種制 式的臨海學校模式之課表,上下午安排時間不等的海水浴或游泳,不過,整 體來看其日課表,多半還有學科課程,也強調團體的生活。甚者,臺北第三 高女還創舉「學力臨海教授」,把學力補習和臨海學校合在一起舉行,針對學 科成績不佳者(共 111 名學生)安排國語(日語)、英語和數學的補習教授, 受到各界注目。82 78 〈一高女臨海教授 基隆に開催〉,《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6 月 29 日,版 3。 79 〈臨海學校 十一日から淡水で〉,《臺灣日日新報》,1930 年 7 月 10 日,版 7。 80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三十五周年記念誌》,頁 41。 81 〈女子高等學院 基隆臨海教授〉,《臺灣新民報》,1933 年 7 月 6 日,版 2。 82 〈第三高女 夏休行事 學力臨海敎授〉,《臺灣日日新報》,1931 年 7 月 13 日,版 8。

(26)

圖八 1929 年臺北第一高女在臨海學校(基隆第二小學校)的合影

資料來源:堀野竹松,〈水泳部〉,頁 74。

圖九 1929 年臺北第一高女臨海學校遠泳成功者的的合影照

(27)

臨海教育實施的主體之一是游泳,從上述的討論可以得知,教育單位並 未選擇與國際競賽接軌的現代競泳四式,而是採取適應海域的傳統式日本泳 法,這其實是說明了實學的特質,是一種應於實際需要,而能以當時現存之 知識,選擇最好的方式加以應對,因為參與臨海教育的學生必須注意風浪特 性,根據視野內的海面狀況和波峰的形狀來應對,也就是以對學生實際有用 為目標的學習,強調對生活有用的學習,這種具體事務的實行,頗為接近社 會的需求。 學生又怎麼看待這件事?臺北第三高女補習科的李氏英曾經提到她出發 前往參加臨海教育時,「聽到基隆第三尋常小學校的臨海學校時,想起『那裡 是個殺風景的地方』的心情,十分不安,但實際前往後,結果和前述想像的 完全不同,反而讓我歡喜且驚奇。」83 這所臨海的學校環境優美,呼吸新鮮 的空氣和向東朝拜後,洗滌了李英同學的心靈,她還提到: 深深吸著從海面飄來的冷空氣,做著體操,今天的大活動滾滾而至, 這裡的人一起協力,令人感動流淚,大家相互鼓勵、安慰,勤奮地做 好日常行事。現在回想,受惠於自然美且人情美的這所臨海學校,有 機會,我們一定要再回來。84 雖然沒有提及日本泳法的學習心得,但看起來,除了做體操之外,臨海 教育還安排了諸多共同的活動,使得大家得以共同合作,一起完成事情,這 也是臨海教育側重之事。 另外,同校的三年級生張月嬌,參加為期一星期的臨海教育,除了觀察 海岸之風景之外,則是參觀了近代化的設施,也充份學習游泳。她說: 愉快的臨海教育最後一天,參觀了以前就憧憬的社寮島,再返回クル 83 李氏英,〈惠まれた臨海教育〉,收於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 三十五周年記念誌》,頁 74-75。 84 李氏英,〈惠まれた臨海教育〉,頁 75。

(28)

ベー濱。我思考著千疊敷是怎麼樣的地方,結果發現是平面的岩石鋪 著像一千個草墊的地方。我們參觀時,正是退潮,很清楚地看到那樣 子。沿著踏腳石走到對面,觀賞著珍奇的景色。……我想要永遠觀看, 可因時間限制,我只好返回クルベー濱。當天,恰巧是適合游泳的天 氣,我充分游泳了。現在回想,一個禮拜很快過了。一個禮拜之前完 全未知的仙洞,至今變成有許多回憶的懷念的地方。美麗山脈、美麗 水流和仙洞,再見再見。85 臨海教育除了學習游泳,其內容涵蓋知識學習、身體活動以及實地參觀 等課程。從前述的內容得知,儘管基於各校制度、活動經驗、舉辦地點,以 及學生的籍貫、級別與性別等影響因素,在實施細節上有些微差異,86 但這 些高度相似的課程安排透露出臨海教育施行的穩定情形。其涉及實地踏查與 生活學習的綜合,教授學生生活場域的事物,把相關知識和實際生活綜合在 一起,符合當時直觀教學的實學思想。水域活動的健體作用有助於殖產興業 之成效,而海域所象徵的國土範圍、浴場的經濟效益,以及引入民眾陌生的 水域科學知識與近代化設施等,都有助於殖民者展現自身優越,形塑日本對 臺灣文明貢獻的意識形態,進而促進國家認同。 藉由上述文獻來思考學校施行的臨海教育,是在風土馴化、實學教育和 展示帝國等諸多氛圍中逐步產生。斯時,對照「登山遠足」 、「修學旅行」、 「林間學校」等活動,可能都滲入了健康、避暑、實學、軍事、經濟、皇國 等殖民意圖。這類活動都是藉由學校教育的戶外活動來執行,潛移默化下, 不僅對臺籍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同化作用,也同樣影響來臺日人的二代子 女,對殖民政府而言實有事半功倍之效。 85 張氏月嬌,〈最後の一日〉,收於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三十 五周年記念誌》,頁 75-76。 86 例如學科有的強調國語(日語)、英文課程學習,有些涵蓋唱歌、圖畫,也有針對成績不佳或較 感興趣的「補習指導」。另身體活動除了游泳,還包括散步、體操、團體遊戲與動植物採集等不 同活動。

(29)

四、1940 年臺北第一高女實施臨海學校的面貌

臨海學校,顧名思義就是將學校設置在海濱,學生於一段時間內,居於 海濱附近的建築物,實施臨海教育,並在師長的指導下共學、共食、共寢, 達到教育的效果。因此,臨海學校並非專門的學校名稱,而是個臨時性的活 動學校,用現代語詞來說,有點類似夏令營的概念。 昭和 15 年(1940)文部省體育課的荷見秋次郎在報上發表學校在選擇臨 海學校的必要條件之文章,他特別提到:(一)空氣良好,(二)乾淨的海水 和飲用水,(三)比較像鄉下之所,而非庸俗之處,(四)附近林木茂密,(五) 從學校到海岸的距離不要太遠,(六)具充份日照之所,(七)便利的交通, 緊急狀況時,可以快速到達,87 顯然地,臨海學校是對都市生活的反動,但 弔詭的是交通便利和距離遠近仍是考量設置臨海學校的重點。 以臺灣女學生居多的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於昭和 6 年(1931)開始實 施臨海教育,88 但史料的描述多半隻字片語,反而,昭和 15 年(1940)臺北 第一高女實施的臨海學校除了報紙報導外,89 同校出刊的《研究彚報》對於 當年活動的介紹十分詳細,可以看出其實施的細節和面貌,因此以下以此次 的臨海學校加以陳述。 可以看到,為了這次的臨海教授,臺北第一高女準備非常多樣的物品, 有寢具類(含毛巾、枕頭、蚊帳等 9 項物品)、食器類(含鍋、碗、瓶等容器 和廚房用具等 46 項物品)、衛生用品(繃帶、絆創膏、綿花等 23 項物品)、 掃除用具類(垃圾筒等 14 項物品)、雜物類(41 項物品)等。其中雜物類除 87 荷見秋次郎,〈臨海學校をどうする 開設に必要な條件は〉,《臺灣日日新報》,1940 年 6 月 21 日,版 3。 88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一覽》,1929 年、1930 年、1931 年、1932 年、1933 年、1934 年、1935 年、1936 年。 89 〈北一女の臨海學校 十一日から淡水海岸に催す〉《臺灣日日新報》,1940 年 7 月 10 日,版 2;〈街民感激の的 臨海中の北一高女生賞譛さる 淡水神社の境內を清掃〉,《臺灣日日新 報》,1940 年 7 月 18 日,版 2。

(30)

了一些「雜物」外,還有防止瘧蚊的蚊香用盥、蚊香,有每天需量測或觀察 記錄的體重器、濕度計、高低溫度計、溫度計,尚有運動或休閒用具,如排 球用具、水球、羽球、釣具、棋盤、木工工具和自行車等,還有知識類的物 品,如黑板、星座一覽表、算盤,90 重要的是,代表國家意識的「國旗」亦 需要在臨海教授的現場升起。 圖十 淡水海水浴場的臨海宿舍平面圖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2 和頁 3 之間的夾頁。 90 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臺北: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1941),頁 3-5。

(31)

這張住宿圖畫得十分詳細,橫向的房間供學生居住,共 7 間,職員房間 位在中央,共 2 間,方便照顧學生,洗手間在旁,浴室和餐廳位於上方,而 每天都需量測的體重計和溫度計則置於中間走廊。整體而言,這棟呈現ㄇ字 型的建築,其設計頗為符合臨海學校的需求,不僅方便學生居住,也便於職 員的管理。 臺北第一高女的臨海學校利用暑假休暇之際,以戰時下的健康增進為其 目的,從昭和 15 年(1940)7 月 11 日起至 8 月 20 日,五天為一週期,共分 十期,總共 370 人,每次參與的學生介於 33-41 人之間,每期都有不同的師長 擔任監督者和伙食指導者,十分具有制度,足見該校為了實施臨海教授,師 長和學生們進行了完整的規劃。每天的行事,如下: 表三 1940 年臺北第一高女臨海學校之行事表 時間 項目 細節內容 6:00-6:40 起床、量體溫、量脈搏、整 理寢具、洗臉、外庭集合、 朝禮 朝禮-宮城祭拜、向臺北方向的父母行禮 6:00-7:30 收音機體操、神社參拜、訓 話、打掃 神社參拜-淡水神社參拜 訓話-時事問題、感恩生活 打掃-分區打掃 7:30-8:30 準備早餐、早餐、休養 8:30-9:10 自習(夏期課題等) 自習-以夏季課題為中心的學科學習 9:20-正午 作業、游泳、採集 作業-淡水神社的清掃作業、臨海學校外 庭整理 採集-採集海岸動植物、觀察和記錄潮汐 游泳-每天一次,共二個半小時,因潮汐 關係,亦可以調整至下午 正午-12:20 準備午餐、午餐、休養 13:00-13:30 量體溫 13:30-14:30 午睡 強制行之 14:30-16:00 打掃、下午點心、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準備洗澡水、烹飪教學、接待 等事宜 16:00-18:00 量體重、遊戲、洗澡 遊戲-多種球類遊戲 18:00-19:00 準備晚餐、晚餐 19:00-19:50 散步、納涼 19:50-20:30 日誌、通信 20:30-21:30 趣味和修養時間 趣 味 和 修 養 時 間 - 每 期 都 不 同 , 例 如 營

(32)

火、賞月、放映電影、研究發表(採集物, 調查事項,各種包括氣溫、濕度、雲和潮 濕的調查)、詩歌會、獨唱會、體驗分享) 21:30-22:00 點檢、終禮 終禮-反省、默禱、提醒注意事項、向父 母行禮 22:00 熄燈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9。 綜觀上述日課表,大致可以理解臨海學校的生活過程中,強調數種內容:

(一)保健設施和實施游泳

臨海教授的環境不同於學校,特別強調規律的生活,且要施以具有強度 的身體鍛鍊,並注重養護設施。 1. 海岸邊放置小型日本船,以防萬一。 2. 每天上午起床,量測體溫(十分鐘)和脈搏(一分鐘兩次),登錄結 果,隨時留意異常者。 3. 每星期四,校醫到臨海學校現場,對異常者加以檢診。 4. 為防止瘧疾,吃晚餐時點燃蚊香。 5. 每天量體重,了解臨海生活對身體的影響。 6. 逐漸拉長游泳時間,最初游泳十分鐘,海濱遊戲十五分鐘,漸漸習慣 後,延長至三十分鐘。 7. 二或三名學生為一組,相互照顧,下水前實施準備運動,游泳後做整 理運動,避免耳朵進水和防止日曬的措施。 8. 游泳時間視潮汐而定,每天二個小時,此外安排一小時遊戲時間,包 括簡易躲避球、棒球等多種球類。

(33)

圖十一 臺北第一高女臨海學校之海水浴活動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2。

(二)身體力行

「自己的事自己完成」,這是臨海學校強調的自律立場。每期活動,學校 校長和教務主任出席開幕和閉幕儀式,談時局的精神,以及強調應珍惜戰時 下仍過著幸福生活等,在朝禮和終禮中,向宮城祭拜和父母行禮,靜坐及默 想,強調反省的能力。還有修養講話,每期五次的淡水神社參拜,理解有關 祭神的禮儀之外,也召開修養座談會。 參與學生們除了平時打掃外,需至淡水神社進行清掃,以及菜園的開墾 等。學生自行分組,包括燒洗澡用水、自炊制度,也成立郵寄部、遊戲部、 觀測部、日誌部,並安排打掃值日生等,一切訓練都以自律行動為目標。 臨海教授的「炊夫制度」於昭和 13 年(1938)廢止,實施「自炊制度」, 由該校家事科職員指導,從買進食材、烹調,到接待和用餐等事宜,均自行 處理,這種制度是以接受烹調的實習訓練為目的,有節約經費、家事實地指 導和促使學姐學妹融合的「一石三鳥」效果。91 91 自炊制度的建立,對於營養的攝取和熱量的控制均有科學的依據,例如男教師需攝取 2,400 卡 路里,女教師需攝取 2,000 卡路里,一年級生需攝取 1,600 卡路里等。

(34)

圖十二 臺北第一高女至淡水神社清掃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4。

(三)科學的訓練

包括考察淡水港、淡水街的聚落調查、氣象觀測、觀察星象、淡水海岸 的自然觀察等五項。 1. 考察淡水港:從淡水港鳥瞰,理解西班牙、荷蘭、清領時期至今日(按: 日治時期)概況,還有英國領事館、馬偕的功蹟、淡水中學校和淡水 女學校的關係等。為此,製作臺北和淡水的地圖,另參觀淡水中學校 和淡水女學校。 2. 淡水街的聚落調查:淡水車站調查乘客數,並調查淡水市場的商品和 郡役所附近進行職業,製作平面圖,以理解淡水的交通、政治和經濟 面貌,此研究結果在「趣味和修養時間」發表。 3. 氣象觀測:每天觀察溫度和濕度,以及雲的變化,還有海岸特有風象。 此研究結果同樣在「趣味和修養時間」發表。 4. 觀察星象:每天觀察星座。 5. 淡水海岸的自然觀察:游泳休息時間時,說明水質如何影響植物,以 及地質如何影響動物的種類。地質學部分,將海水浴場之右岸,分為 堆石區、泥土區、砂質區、岸壁區,觀察四區的動植物。

(35)

圖十三 淡水站附近的聚落調查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6。

(四)娛樂

主要目的是融入家庭的氛圍,因此辦理獨唱會、娛樂之夜、撿蛤、釣魚、 掘土、營火集會、賞月等。 圖十四 臺北第一高女臨海學校的營火之夜 資料來源: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9。 整體觀看臺北第一高女的臨海學校,諸多活動的安排,意圖達到諸多的 目標。由於教職員與兒童共起居,在生活上可以留意學生的起居作息,以及 學生對於食物的好惡習慣,在此過程中,也強調規範,使學生適應集體的生

(36)

活,而與同伴相處融洽,也是一種修養的訓練,當然,課以地方歷史或關於 海洋的各種智識,可以達到提升學習的程度,加上操練身體,可涵養忍耐困 苦之精神,娛樂活動的舉行,使學生像家庭一般地和樂,又如量體重、胸圍、 脈搏等生理學的施測,可做為研究資料之用,以顯示臨海學校達到的效果, 其次,雖然臨海學校是以游泳練習為主體的團體生活,但也是磨練身心最好 的機會,因為可以達到「身心合一的境地」。92 總而言之,臨海學校的生活過 程是被賦予許多「教育」的目的。 臨海生活是科學訓練的最佳道場,這與平常學習的環境不同,而且海岸 具備十分特殊的條件,也具備觀察自然和人文的條件,這樣的觀察知識十分 豐富,也是直觀指導,更是一種延伸鄉土認識的好機會,93 因而受到學校的 喜愛。 臺北一女至神社參拜,並至淡水街道清掃等,也透露出臨海教授的實施 過程從參觀變成一種服務工作,更進一步來說,到神社清掃,進而參拜,其 實有「加強島民敬神崇祖的觀念,根植國民精神於潛移默化之中」。94 透過實 物的觀察培養鄉土意識,進而培養愛國情操,因此,主張實地觀察的基本理 念雖未受到否定,但建構國家意識的功能卻不斷被強化。 在前述的報導裡,學校僅以介紹方式呈現其臨海學校的實施細節,並未 有學生對此發表感想,也沒看到實施成果的隻字片語,殊是可惜。但是,學 校和報社的報導書寫,95 其實也隱喻了臺北第一高女的施政成效,值得和社 會大眾分享。從這方面來看,應該也是正面的訊息吧! 92 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3。 93 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15。 94 駒込武、李明芳,〈台南長老教中學神社參拜問題-「踏繪」式的權力型態〉,《中外文學》31: 10(2003 年 3 月),頁 43-80。 95 〈北一女の臨海學校 十一日から淡水海岸に催す〉《臺灣日日新報》,1940 年 7 月 10 日,版 2;〈街民感激の的 臨海中の北一高女生賞譛さる 淡水神社の境內を清掃〉,《臺灣日日新 報》,1940 年 7 月 18 日,版 2;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研究彚報》3,頁 3-36。

(37)

五、結語

臺灣四面環海,「馴水」(習慣水)是臨海教育的重要意義之一。臺灣高 等女學校的女學生們自 1920 年代起接觸到臨海教育,她們於夏季休暇期間直 趨近代化設施的海水浴場,居於海濱附近的建築物,做為臨時之所,施以日 本泳法和課業學習。臨海教育從原來單純夏期休業的養護功能出發,爾後擴 大作用,透過合宿的集中管理方式行之,傳達多元的殖民意圖。 從前述討論得知,游泳對於女子而言,其益處不斷地被強調,也刻意說 明游泳具有塑身功能,是一種可成為模範體形的最佳運動,強調健康美的論 調也不斷出現。但女學生學習游泳的歷程,其實並不容易,除了因游泳的活 動特殊性,容易產生窺探女體的社會心理之外,校內游泳池的興建,普遍比 游泳部門的成立還要延遲,女學生需要到校外游泳池或海水浴場學習,當然, 這也使得女學生可以早先一步接觸到海水浴場。爾後積極實施的臨海教育, 除了解決游泳設施之不足的燃眉之急,其實也與當時政府潛在的幾個殖民意 圖有關,包括健體休養效果、實踐實學思想、傳達國民意識、展現國家領土 等意圖。 嚴格來說,日臺女學生均參與臨海教育,但僅極少數的臺籍女學生對臨 海教育有所回應,其他的學校多半描述其實施細節。在為數不多的感想裡, 可以看到女學生一開始對於必須突破生長於陸地的「框架」,往未知的海洋邁 進,是有些許的擔心,但整體而言,她們對於臨海教育的實施是持正面看法, 對周遭的海岸地理環境亦產生好奇,也對臨海教育充滿著新鮮感。 我們再從女學校準備的物品,到實際運作的狀況,可以發現女學校認真 地看待臨海教育的實施,包括了各種保健措施、自主自律的學習、考察周遭 地理環境和近代化設施、娛樂放鬆和培養情感,這些活動的安排,強調規範 和規律學習,也強調學生需適應集體的生活。當然,以身體活動為主的內容 更是重要,諸如量體重、胸圍、脈搏等生理學的施測,以及以游泳練習為主

(38)

體學習,是一種磨練身心最好的機會。 有趣的是,實學思想多半指涉的是學科的學習,但臨海教育的游泳活動, 採取教授傳統的日本泳法,這也意味者,教育單位選擇適應海域的泳法,而 非現代競泳四式,是一種應於實際需要,而能以當時現存之知識,選擇最好 的方式加以應對,這種以對學生實際有用為目標的學習,也是實學的重要要 旨。 落實實學教育和涵養智識,固然是其中一個目的,但符應體育運動政策, 透過游泳達成鍛鍊身體,使之強健,也是件緊要之事,在這個過程中,積極 陶冶學生的教養和品德,使學生養成規律的習慣、自治共同的精神、體驗自 然和人事相關的知識、克服困苦艱難、養成浩然之氣,「德、智、體」三育 並進,此種賦予三位一體,具高度且正向的新教育象徵,正是臨海教育最大 的特色。在風土馴化、實學教育和展示帝國等諸多氛圍中逐步產生的臨海教 育,潛移默化下,對女學生產生某種程度的教化作用,感受國家帶來的文明 化恩澤,顯然深具展示成效。上述一舉多得的目的,正是臨海教育受到女學 校重視的原因。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督導考核各學 校及機構推展 性別平等教育 情形,以建立 性別平等教育 氛圍,提升本 市市民及學校 教職員工生性 別平等教育觀

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督導-轉銜通報作業 個案追蹤質性描述表(參考範本) 教育 階段 填表 老師 初次填 表日期 最後修 改日期 完成 填報

六、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實驗教育學生學習歷程填報平臺」說明會交通資訊 如附件 2。.

4.6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