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熱舒適性相關理論

第三章 熱物理與熱舒適性相關理論

第四節 熱舒適性相關理論

現行熱環境指標不下數十種之多,各有其適用領域。基本上,這些指標都是

(Comfort Index)即為溫濕指數 THI(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係根據天氣 預報的基本資料,經過溫度、濕度等條件與人體熱平衡的關係計算的結果。THI 的計算公式如下:

17.269 exp 237.30

0.55 1 ( 14)

17.269 exp 237.30

d

溫。PMV 是用來評估熱舒適的指標,為目前最常用、也最廣泛被使用的指標,其 函蓋範圍包括各式建築物(如醫院、辦公室、教室等等)、交通工具(如汽車車艙、

船艙等等)。 一、 PMV 指標

PVM 指標(Predicted Mean Vote,PMV),即「預測的平均回答值」,是運用 統計方法得出人體感覺與環境變數的定量函數關係,為 Rohles et al.(1973)於 1980 年初針對 1600 名大專學生進行調查,將溫度、濕度、性別與熱暴露長度與舒適度 之間建立統計相關性。該項調查將冷熱主觀感依3至3劃分成 7 個等級,如表 3-4。

Franger(1989)更進一步將上述舒適度的調查結果與能量平衡關係建立一完 整的理論模式,明確指出人體的熱舒適性受到六個參數的影響,分別是風溫、風 速、空氣濕度、平均輻射溫度、人體活動量以及衣著量的影響,此模式已被國際 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定為熱舒適評估方 式。能量平衡關係如下:

Ld (M W )EresCres Rs CsEsk (3.26)

其中 Ld 為人體熱負荷,單位為(W / m2,M 為人體新陳代謝率,W 為外部 工作強度,Eres為人體呼吸蒸發熱損失,Cres為人體呼吸熱對流損失,Rs為人體表

面輻射熱損失,Cs為人體表面熱對流損失,Esk為人體皮膚蒸發熱損失。PMV 建 立於人體只有在與外界的熱量進出達到平衡才會感到舒適,當熱量無法達到平衡 時即形成熱負荷,再根據統計結果與其建立一關係式,PMV 公式如下:

0.036

PMV(0.303e M 0.028) [( M W ) H EcCresEres] (3.27)

此理論公式(3.26)、(3.27)在經過不斷發展後,由 ISO 7730 規範製定如 下:

0.036 exp 18.6686

100 235

7.50062

TMRT︰平均輻射溫度(C) 指標,Predicted Mean Vote Index(PMVI),公式如下:

PMVI= (3.29)

其中

n:總共的分析步

利用 PMVI 指標,可以知道當 PMVI 值越大,人體會感到越不舒適。

參、 本研究判斷節能策略效果的方法

即會開啟冷氣,可定義出一耗電量指標,Power Consumption Index (PCI),公式如 下:

PCI PCI PCI

  對照組實驗組 (3.31)

PI PCI / PCI對照組 (3.32)

另外,為了瞭解開啟冷氣的時間,則必須計算室內空氣溫度大於 28℃所占的 時間。

表 3-1 臺灣部份城市之參考緯度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47)

表 3-2 臺灣 2008 年 24 節氣之赤緯 地名 台北 新竹 台中 嘉義 緯度 25°02' 24°48' 24°09' 23°30' 地名 台南 高雄 基隆 花蓮 緯度 23°00' 22°37' 25°08' 23°58'

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殼雨 立夏 小滿 日

期 2 月 4 日 2 月 19 日 3 月 6 日 3 月 21 日 4 月 5 日 4 月 20 日 5 月 6 日 5 月 21 日 赤

緯 -16°25' -11°30' -5°32' 0°22' 6°12' 11°38' 16°38' 20°15' 節

氣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日

期 6 月 6 日 6 月 22 日 7 月 7 日 7 月 23 日 8 月 8 日 8 月 23 日 9 月 8 日 9 月 23 日 赤

緯 22°41' 23°26' 22°33' 20°00' 16°23' 11°19' 5°34' -0°12' 節

氣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日

期 10 月 8 日 10 月 24 日 11 月 8 日 11 月 23 日 12 月 7 日 12 月 22 日 1 月 6 日 1 月 20 日 赤

表 3-3

THI 指數分級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48)

表 3-4

PMV 指標之冷熱等級

等級 主觀感覺

3 熱(hot)

2 溫(warm)

1 微溫(slightly warm)

0 適中(neutral)

1 微涼(slightly cool)

2 涼(cool)

3 冷(cold)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48)

THI 指數 10 以下 11~15 16~19 20~26 27~30 31 以上 舒適感 非常寒冷 寒冷 稍有寒意 舒適 悶熱 易中暑

q 圖 3-1 熱流方向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49)

x dx

圖 3-3 平板表面的對流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0)

(a)

(b)

圖 3-4 總熱傳遞係數 U 值計算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0)

(a) U 值計算模型圖 (b) 熱阻網路示意圖

圖 3-5 地球運動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1)

圖 3-7 太陽高度角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2)

圖 3-8 太陽方位角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2)

圖 3-9 赤緯度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3)

4 14 24

( ° )

赤緯(2008)

觀測

計算

圖 3-11 太陽輻射與環境熱交換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4)

圖 3-12 太陽輻射傳至地表示意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4)

圖 3-13 傾斜面上之太陽輻射量俯視圖

(資料來源:丁銘顯,廣義隔熱材料應用於增加室內熱舒適度之數值模擬,(國立 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1)。頁 5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