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理論基礎

直覺與主觀的發想背後,必須存在理論的支撐,才能立基於其上繼續成長、茁壯。

為此,研究者將原先的大命題向下拆分成好幾個子題,反覆確認創作中的每一個組 成元素背後隱含之意義,並廣泛的探索各方學術理論,累積形成創作的能量。本階 段的文獻研究將囊括哲學、心理學等範疇,研究與「臉孔」、「科技擷取特質」以 及「虛擬與真實」相關的議題。

一、「臉孔」對人類的意義

二、「臉孔」在哲學中的意義

法國哲學家 Emmanuel Levinas (1906-1995) 透過探討「他人臉孔」,對自我中 心的哲學思想提出反動。他認為 :「他人的臉孔不同於世間任何東西,它不能 (ABC Theory of Emotion)。其核心重點在於 : 認為激發事件 (activating event,

簡稱 A) 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 (consequence, 簡稱 C)之間接原因,真正的 原因在於個人的信念 (belief, 簡稱 B) 。其闡述內容由下圖所示 :

圖 2-8 情緒 ABC 理論示意圖

由此可見,誘發性事件 A 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其實是到受「個人信念」

之影響,個人信念包括生活背景、過往經驗,以及學習到的知識…等,都 將影響人們在接受相同的刺激之後,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而這個理論的 基礎,則建立在 Ellis 對人的本性之認知之上。其可大略分作以下幾點:

1.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無理性的、不合理的。當 人們按照理性去思維、去行動時,他們會很愉快、富有競爭精神及行 動效率 。

2. 情緒會與個體之思維相伴而生,若產生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困擾是由 於不合理的、不合邏輯思維所造成。

3. 人具有一種生物學和社會學的傾向性,傾向於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 維和無理性的不合理思維。因此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合理之思 維或信念,只是程度上之差異而已。

4. 人類是語言體系下的動物,思維藉助於語言而進行。若不斷地用內化語 言重覆某種不合理的信念,則會導致情緒產生,或甚至產生無法排解的情 緒困擾。

四、 科技如何「擷取」靈性的碎片

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 在發明留聲機時,認為其捕捉到了人的靈性組 成之一-聲音。原先在時間裡不斷流逝的生命現象,被保存下來,並進行複製 與不斷地再現,就像是某一部分的生命樣貌永久地停滯了。在那之後,他終其 一生都致力於研究、發明一台可以捕捉靈魂之機器(Ghost Box),期能藉此 與亡靈溝通,而這樣的研究開啟了西方對靈魂之初探。至今,也有許多藝術家 常使用電子語音現象(Electronics Voice Phenomenon)來進行創作。透過記錄 現場環境中聽不到的或極微弱之聲音,並在播放時出現一些不能解釋的聲音片

情感運算 (Affective computing),是藉由科學技術認知情緒的方式。透過各種 不同的技術,辨識臉孔、追蹤節點組合、分析影像…等方式,從表象上的差異

台攝影機偵測臉部黏貼的標記物,擷取在情緒表情作用下,標記物在空間上的

五十年前,McLuhan 提出的前瞻性理論,在今日的科技社會中已然被完全地證 實。現今的科技媒體,更是化被動為主動,以互聯網之形式圍繞在我們之中,

六、 擬像與擬像物 包括「瞞騙」(concealment) 或「掩飾」(cover-up) 等動機。

社會中的符碼脫離意義與目的本身,在脫序而失重的擬像社會中無限自我繁 殖,它們卻運作的比以往更好。而這樣的結果,更加速了擬像世界的成型。最 後,Baudrillard 亦對自己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和理論提出了沉痛的反思:由於擬 像在今天就是真實,因而再提這個概念也就毫無用處;當一個理論已經實現,

範疇,成為了有自我意識的主體。在不遠的未來,人類與科技的主客關係,將 受到劇烈的衝擊。面對這樣的社會現況,人類該如何調整姿態,持續於擬像世 界中生存 ?

第三節 相關作品探討

一、

進步的自我

印度籍藝術家 Alwar Balasubramaniam (1971-) 在 2009 年的一場 TED talk 中提 到 :「 究竟什麼造就了我們?然後我恍然:是過去啊,是過去造就了我們。所 以我想,當你渴望回首過去、去理解過去,唯一的方法,只有沿著留下的痕跡 去追尋。」

接著,他展示了他的作品「進步的自我」- 一道寄居於這個身體的痕跡。他 將自己的全身埋入石膏中,試圖創造出一個自己的翻模,將石膏凝固的那一瞬 間的自己,完整地保留起來。並與牆壁熔接在一起,像是過去的自己正站著思 考,或坐著歇息。

圖 2-9 進步的自我 正/背面圖

圖 2-10 進步的自我 側面圖

Alwar 認為,這樣的自己,就像一張 3D 照片,或說像是獻給未來的化石。他 的作品除了是一個雕刻的表演,也是接近、感知自我的成果,藉此創作去探索 捕捉生命片刻的可能。

這個作品拉到現在的時空來看特別有趣,因為他製造、翻模的方式和數位人類 的製作過程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真實表層的掃瞄,那瞬間的自我將被永久保

留下來或進行其他操作。回溯他創作的當下,虛擬身體之概念尚未普及,因此 對當時的觀者帶來之震撼,以及雕塑藝術所能流露之真實感、細緻度、份量、

可觸碰性...等等,可能是現在所不能及的。

二、 夏娃克隆系列

「夏娃克隆」是藝術家林珮淳 (1958-) 自 2011 年即開始進行之系列創作。其 主旨圍繞在人類、科技與大自然的力量間。人類發覺科技力量之強大,便企圖 運用此力取代神,成為世界的造物主,夏娃克隆便由此誕生。她是人類製造之 產物,然而在互動形式上,卻展現了克隆之短暫、無法獨活之狀態。當觀者的 介入時,「夏娃克隆」即可從「蛹」變為「蝴蝶美女」到「美女」,展示一連 串之人工繁衍過程。觀者若聚集得越多,則夏娃之蛻變愈大。但若觀者離開,

其又將退為蛹型,回到無法自我存在之狀態,創作者藉此批判人工造物之短暫 與虛擬,「唯有神的原創才是自然與真實的生命」。

在展場中,創作者以動態之「全像」作為媒材,透過電腦之互動感應機制,當 觀者來到展場,「夏娃克隆」的眼睛將隨著觀者移動。巧妙的敍述人類所創造 的科技雖賦予「夏娃克隆」人工生命,彷彿可以活靈活現誘惑與轄制了人類,

但當觀眾停止不動時「夏娃克隆」也成靜止旳狀態,這種誘惑、驅動、控制與 反制的曖眛關係,正是研究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期能批判的科技與人類之互存關 係。

圖 2-11 夏娃克隆啟示錄 圖 2-12 夏娃克隆 360 度呈現

不論是透過複製進而追尋真實,或探討複製物與真實的存在之關係,「何謂真 實」是藝術家們永遠脫離不了的最終命題。乍看之下這兩人的作品表現手法迥 異、主訴之意涵亦相去甚遠。但在以本創作之主題「擬像與真實之關係」為前 提之下,再重新審視這些作品,仍舊使研究者內心受到強烈之震撼。尤其是創 作者引申之意涵、使用之媒材,在現在看來較為樸實,然而卻仍相當有力道,

回推至作品誕生的當下,其震撼效果可見一斑。

本創作研究之目的,便是期望透過大眾熟知之媒介製作一個作品去批判該媒介 背後的問題,因此研究者此次選用之創作媒材即為當代臉部辨識之技術,使用 的虛擬角色、3D 臉部偵測之互動方式亦與時下之軟體十分類似。因此如何讓 觀者在相當熟悉的媒材當中,仍能感受到強烈的衝擊,甚至能顛覆觀者對生活 中事物的想像,亦是研究者須再多加思考的部分。

三、 人類動物園 / 人類派對

人類動物園 與 人類派對,是由導演洪唯堯 (1990-) 與進港浪製作共同策畫的 一場 「複合式」的展演。整個空間被分作兩個區塊,一開始觀眾會先進入「人 類派對」,在展區中拋下世俗的包袱,進場大肆玩樂。爾後,他們會來到第二

個空間「人類動物園」,觀眾便可以透過單面鏡窺視展區,觀看另一批參與者 如同動物一般在場域內進行人類特有的活動,一邊聆聽管理員的解說,就好像 在動物園戶外教學一樣。最後,管理員還會選出一名現場的人類,至人類動物 園內進行餵食的體驗。

導演透過結合兩個互相顛覆之展場體驗,以非常創新而有趣的方式,探討人與 人之間的柵欄,進而挑起人和人、人和其他動物,以及人和自己之間的界線。

而界線可能代表著是歧視、優越感,或是一道心防。

研究者認為,此作品最大的力道在於,是在觀者不知情的狀況下,透過展演進 行批判。看似是兩個演出,但其實必須經歷兩者,此作品之體驗才會完整。流 程中,觀者感受以及其主體性的轉移是本場體驗的重點。藝評人王柏偉 (1975-) 曾提到 : 「主體的內涵,是在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回頭檢視。」透過在展場中呈 現兩階段的相互矛盾的體驗,使觀者在毫無察覺的情形下,陷入了設計者的圈 套。藉由體驗的內容,對觀者直接施加強大的刺激,並從而引發全然顛覆性的 感受。

圖 2-13 人類動物園劇照 圖 2-14 人類派對照片紀錄

圖 2-15 觀眾至人類動物園中進行餵食秀

第四節 文獻總結

本章節透過整理「創作背景」、「理論」、「作品案例」三部分的資料,為創作的 核心主題「臉孔」、「擬像與人類之主體性」與「刺激感受」建構了討論基礎。並 加上對當下時事的探討,作為創作研究向外延伸的依據。

臉孔集中了人類的許多核心特質,人們藉此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他人的臉孔,

先於自我,呼應了自我的存在的狀態。面部的情緒表情,更協助我們在與人互動的 過程中,識別他人的情緒、進行許多非語言的溝通。若將臉孔與科技發展相提,則 能發現,現今的臉孔已然附加於科技之上成為數位介面的一種。在人臉辨識的技術 上,加入人工智慧,即可將個體的「臉孔」傳譯為符碼的組合,並針對這些特徵數

先於自我,呼應了自我的存在的狀態。面部的情緒表情,更協助我們在與人互動的 過程中,識別他人的情緒、進行許多非語言的溝通。若將臉孔與科技發展相提,則 能發現,現今的臉孔已然附加於科技之上成為數位介面的一種。在人臉辨識的技術 上,加入人工智慧,即可將個體的「臉孔」傳譯為符碼的組合,並針對這些特徵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