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素養

在文檔中 主要視覺藝術教育思潮 (頁 51-101)

關懷,尊重,奉獻,自覺,灑脫,自我 調適,自我超越,反省,向善,有意義的

生命觀…

參、科際整合的藝術教育內涵

科際整合的藝術教育內容,係指

藝術教育的內容乃源自各相關學

門對於全人的詮釋與所涉知能

「綠色建築的欣賞與設計」

即涉及美學、藝術學、生態學與技 學四個學門的相關原理與技能,

包含空間美學、實用藝術原則與方

法、綠建築指標、電腦虛擬設計等

知能。

綠建築指標

綠建築指標包括:

基地綠化、基地保水、水資源維護、

生物多樣性、日常節能、CO

2

減量、

廢棄物分類、污水改善等

屬於生態學探討的範疇

「佛教淨土宗彩繪藝術」

即涉及美學、藝術學、佛學三個學

門的相關原理與技能,包含淨土宗

美學、彩繪形式技法、淨土宗經義

等知能的探討。

領域間課程統整--資訊科技融入視覺藝術教學

單元名稱:影像魔術師 教學時間:360分鐘

設 計 者:劉政勳

肆、以核心文化為基礎 的藝術課程

目前亟須提倡以自己的核心文化為

基礎,以達成傳承與發揚核心文化,

再兼採其他文化的優點,而成為以

核心文化為基礎的多元藝術課程。

以核心文化為重點的多元文化藝術

課程,係以學校或其他教育文化機

構所屬社區為課程設計的原點,以

該社區文化、物材與環境景觀為基

礎,進行該社區文化之傳承、創新

或其他表現

再擴及其他社區文化、物材與景觀,

進行與該社區有關或其他的表現。

核心文化皆可透過藝術活動,加以

分析、判斷、重建與認同。至於接

踵而至的外來文化,在設計藝術課

程時,亦須經分析、判斷、融合或

認同等過程,而產生與本地文化發

展有益的活動

以台灣的宗教與宗教建築為例,在

台灣許多社區中常見儒、道、釋兼

容的神像設置與廟宇設計,顯現出

特有的包容與權變之文化內涵

源自大陸的台灣傳統禮俗慶典,仍 保有其醇厚的信仰與人文關懷;

台灣各地獨特的飲食文化,兼具藝

術性、實用性與便利性…

本土化的日式速食;改良式的端午

節應景食品,如:榴槤粽、冰淇淋

粽、蔬菜粽等皆是。

伍、兼重廣博、批判與創造歷程

即對於所任教領域的廣博知識與技 術、批判性反省,以及具有開創性 的思維與作法。

簡言之,教育專業知能的呈現,即

是對於教育工作從事:

廣泛性(comprehensive)

批判性(critical)

創造性(creative)

的探究與實踐,簡稱「三C策略」

師資培育的課程、研究、教學,應具

備此種特質

上述原則的基本精義,在於科際整

合,係以學習領域或學習科目的課

程與教學為範圍,結合多學門之知

能,經由廣泛認識、批判反思,再

創新應用,以展現教育專業知能的

具體成就。

柒、結語

在全球化趨勢影響之下,以「文化

主體性」與「在地觀點」,建構台

灣藝術教育理論體系,應值得重視

簡言之,全人發展的藝術教育取向,

強調以人為本,以生活為內涵的啟

發式教育。

施用於學校藝術教育,可符應社會

變遷的需要,也能建構台灣藝術教

育理論的體系。

英語系國家的視覺藝術教育趨勢

• 美國德州 紐約州

• 加拿大安大略省

• 英國

• 澳大利亞南澳州

• 一、課程目標

各國視覺藝術課程目標儘管陳述各不同,

但是都整合藝術創作、藝術史、美學和藝 術批評四大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期能增 進學生藝術創作、藝術分析、藝術背景等 有關藝術領域的知能。

• 二、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依據課程目標來設計,因此,課 程內容亦多分為藝術創作、藝術史、美學 和藝術批評四大主軸(DBAE),惟陳述方 式有繁簡之差異。

• 三、素養指標

素養指標乃教學與評量的依據,並與課程 內容相輔相成,以達成課程目標。上述各 國皆訂有視覺藝術素養指標,且與課程內 容有密切的應對關係。

• 依據上述視覺藝術課程綱要的分析可發現,

以美國為首的英語系國家皆是依據藝術創 作、藝術史、美學和藝術批評四大學習領 域的學科本位藝術教育理論(DBAE),建構 其視覺藝術課程綱要。

• 因此,課程組織架構較具嚴謹與系統化,

重視視覺藝術知識與技能的傳承,且因應 時代之需,各國藝術教育除了強調培養審 美判斷與創新能力以外,亦加強對資訊科 技媒介的運用與多元文化的認識。

歐陸國家的視覺藝術教育趨勢

• 法國

• 德國柏林邦

• 西班牙

• 一、課程目標

綜觀上述三國的視覺藝術課程目標,雖不 似英語系國家嚴謹與系統化的DBAE課程架 構,但仍以藝術創作與藝術鑑賞為其主軸。

• 法國強調視覺藝術的創作、詮釋與觀賞能 力;

• 德國柏林邦除了鼓勵學生勇於探索各種視 覺藝術的想法、方法與態度,以培養創造 力,亦強調團體與遊戲方式的學習;

• 西班牙則強調視覺藝術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能力之啟發。

• 二、課程內容

• 法國從小學至高中的課程內容皆僅簡單陳 述教學方向與學習領域。

• 德國小學的課程內容則依課程目標分為主 題範疇、活動範疇與美學問題三大項目,

加以詳述各種課程內容,初中與高中課程 內容不似小學的詳盡,僅提供課程內容的 大要。

• 西班牙小學視覺藝術課程內容則甚為簡略,

中學部分則無具體規劃內容。

• 三、素養指標

相對於英語系國家皆訂有視覺藝術素養指 標以作為教學與評量的依據,上述歐語系 國家中,僅有法國持相同的做法。

• 法國課程內容的扼要陳述,並訂定能力指 標指出該階段/年級學生應達成的知識與技 能;

• 西班牙簡要陳述課程內容,未訂定素養指 標;

• 德國的課程內容陳述詳實,未訂定素養指 標。

• 有別於英語系國家重視視覺藝術學科本位 的知識與技能之傳承,歐語系國家則強調 應用、創造、分享的能力。

• 法國的課程綱要有類似DBAE的框架,其小 學的視覺藝術與中學的造形藝術皆訂定能 力指標,包含藝術創作、藝術鑑賞與藝術 史方面的能力,高中更分項規劃藝術、文 化、技術、研究與行動能力 。

• 德國柏林邦的藝術教育目標與課程以人為 中心向外擴展,明確地表達對社會的、情 境的、建築的、空間上及自然環境之回應,

顯現社會取向的藝術教育理念。

• 西班牙是一文化遺產豐富的觀光大國,全 國休假日數居世界之冠。其視覺藝術教育 著重於將藝術領域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應用 於日常生活中,從而欣賞與享受生活。

東亞國家的視覺藝術教育趨勢

• 日本

• 中國

• 台灣

• 一、課程目標

綜觀上述三國的視覺藝術課程目標,仍以 藝術創作、藝術鑑賞與藝術史為其論述之 依據,但都有藉藝術課程陶冶藝術素養與 生活素養的教育理念。

• 日本中小學視覺藝術的目標皆為透過表現 與鑑賞活動,培養造形的創造活動之基礎 能力,並體會表現的喜悅與涵養豐富的情 操,俾以從小培養其國民開朗、圓融的生 活態度,讓藝術豐富其生活。

• 中國與台灣則希望藉由藝術課程培養視覺 藝術知能之外,更將提昇人文素養視為重 要的課程目標。

• 二、課程內容

• 日本從小學至高中階段的視覺藝術課程內 容,皆依據課程目標而分為表現與鑑賞兩 大項,並加以詳實陳述;

• 中國小學與初中階段則依藝術與生活、藝 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以及藝術與科學 四大項分述課程內容,高中階段則分為美 術鑑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 以及現代媒體藝術五個選修科目;

• 台灣小學至初中階段則僅概括簡要的方式 陳述課程涵括的學習內容,高中階段則依 創作與鑑賞兩大項目分述學習內容。

• 三、素養指標

富於陶冶性情功能的日本視覺藝術課程綱 要,並無研訂中小學視覺藝術教育的素養 指標,顯見其柔性課程綱要之精神。

• 中國小學與初中階段的課程內容詳實,且 依感知與欣賞、創造與表現、反思與評價 三大分項,訂定藝術能力發展水平;高中 階段則依據各個科目的內容訂定成就標準,

簡單明瞭。

• 台灣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能力指標分為 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與應用三 大項目,用以輔助課程內容的簡要說明,

俾做為教學與評量的依據;

• 台灣高中階段的核心能力指標則依據與課 程內容相同的創作與鑑賞兩個項目,陳述 應達成的學習標準。

結論--視覺藝術教育趨勢

• 一、當前主要國家的視覺藝術課程綱要仍

以DBAE之理念為主,美國、加拿大、英國、

澳大利亞英語系的國家皆以DBAE為本,法 國亦具DBAE之精神。日本、中國與台灣亦 酌採學科的課程觀點,惟又融入藝術與生 活的課程觀點,強調人文素養的陶冶。

• 二、在十個不同國家的中小學視覺藝術課 程綱要中,僅德國、西班牙與日本未訂定 視覺藝術的素養指標,且其課程目標與內 容亦趨於簡略;其餘包括美國、加拿大、

英國、澳大利亞、法國、中國、台灣皆訂 定簡繁不一的中小學視覺藝術素養指標。

• 三、惟各國所用視覺藝術素養指標之名稱 與階段劃分不盡相同。不論其用語為成就 標準、成就指標、預期成就水準、成就目 標、學習成果或能力指標等,皆在規範:

視覺藝術創作、藝術評賞、藝術史或情意 等學習的預期成果。

• 四、香港新訂高中視覺藝術課程綱要的教 育宗旨與學習目標,包含創意、技能、藝 術評賞、藝術情境及共通能力的啟發,符 合國際視覺藝術教育的趨勢。

•另「視覺藝術評賞」與「視覺藝術創作」

兩大課程內容 ,包含認知、技能與情意三 項學習重點,亦與國際趨勢相符。

在文檔中 主要視覺藝術教育思潮 (頁 51-10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