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0%;運用課程進行自我探索認識自己的潛能與了 解自己的方式為第二順位,佔實驗組學生 34.18%;透過課程學生討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結果 (頁 21-25)

論班級突發事件,紓解高中生活壓力的管道,為第三順 12.66%實驗 組學生認為課程中處理不滿的情緒,有助於同學對班級的認同並讓不 同的觀點。課程設計中強調目標個別化的重要性,除了認識自已外,

也要能接受不同的意見存在,不排斥和自己不同的意見,啟發學生對 成績的重視之外,更要懂得彈性處理個人情緒和人際互動的能力,了 解個人重視的目標,也懂得接納不同的意見。

學生進入明星高中對於學校升學率,以及本身的學習表現有很多 的期待,希望透過高中教育選擇理想的大學就讀並試探個人的職業志 趣,然而對於資訊的掌握卻常常過於仔化,只能透過師長的學習經驗 加以教授相關的知識,對於大學科系的了解或是職業世界的訊息是不 夠多樣的;加以時間的安排不當,或是學習習慣尚未成,人際互動的 不夠成熟所帶來的生活事件困擾,也讓高中學生常常無法掌控自己的 生活型態,透過生涯規劃課程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尋找個 人的適應模式,奠定學習基礎,亦可為將來的生涯發展做初探。

3.九成的高一男生認為生涯規劃課程有其必要性

94.94%實驗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生涯規劃課程,課程輕鬆但 是可以讓他們有機會說說生活事件,了解生涯規劃並非只有只升學計

畫,雖然無法在一個學期的過程中確立目標,但師生互動讓他們多一 個討論對象和空間,和導師的管理角色不一樣的是,讓學生可以發表 自己的想法並討論;知道尋求資源,並且願意尋求資源。有2 名實驗 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開設生涯規劃課程,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認為 課程實施只是增加其活動的參與,對目標形成或執行並無直接的幫 助;填答其他有2 人,需認為開設生涯規劃課程時需考量個人的態度。

1911 年 Frank Goodwin 為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學校組織並推行有 系統的全方面輔導方案;1908 年 Eli Weaver 在紐約市布魯克林的男子 高中,推動整體的輔導工作成效也受到肯定,因此在台灣推動高中輔 導教育中,生涯規劃課程更是有持續進行之必要。青少年正是個人價 值塑型期,透過課程適當的引導啟發,情感教育的結合對於高中男生 的確有其重要性。

課程中知識的傳播外,更強調態度的養成,除了生涯規劃的重要 性外,讓學生學習體驗對同儕和師長情感表達,引導學生兼顧理性與 感性的思考模式及問題解決的方法;讓面對眾多衝突的高中男生,對 異性的好奇及渴望,協助學生正確了解性別差異,也建立健康的交友 的觀念。

4.每週上 1 小時涯規劃課程最符合高一男生的需求

實驗組學生 64.56%認為每週上 1 小時最合適;實驗組學生認為 21.52%每週上 2 小時最;實驗組學生 11.39%認為每週上 3 小時最合 適。

進入高中就讀的學生對於升學壓力是無法避免,即使大學入取率 高達8 成,升學壓力仍是高中生最大的挑戰之一,在與一般學科的選 擇下,選修生涯課程亦帶來學生的不安,因為相形之下必須犧牲一堂 學科的時間,擔心課程學習趕不上其他班級,也是在課堂中學生常常 反映的主題之一,然而在生涯規劃課程中獲得的放鬆及無分數的壓力 下,高一男生希望能有生涯規劃課程的實施,但不宜超過2 節課的安 排,以免壓縮了其他主科的學習。

從有學校以來,教師就一直在扮演學生教室行為和個人行為關係 上的輔導工作;也不斷在課程中告訴學生升學目標的設定及學業成績 的重要性,而往往忽略學生心理需求或是發展任務或特徵,常常讓高 中生有很多的學習挫敗感,但生涯規劃課程實施是藉由有系統的活動 措施,協助學生正向認識自我、學習與他人互動、認識生涯發展的歷 程與目標、認識教育成就與個人生涯規劃的關係、習得正向態度因應 生活、掌握並使用生涯資訊、尋找、獲得、維持工作所需的技能、了 解社會文化環境的因素和結構等,著重在人的發展,培養學生成為一 個獨立思考的個體,可以說是教導學生統整個人生活的課程,因此課 程實施的時數的確需要有較為完整及妥善的考量。

5.學生對課程內容及實施方式之回饋分析 (1)課程內容的反應

從同學提到心得中歸納出,有 20 位同學課程中介紹大學升學管 道、學系資訊對於自己很有幫助,比未上課之前對升學資訊有了更深 的方向及管道,至少知道以後有哪些方法或是資源,較了解各類組的 出路,及早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對於升學和職業預備;有 11 位同學 提到課程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對生涯規劃是有幫助,但有些探索時間 不夠充足;有 11 同學認為課程很有趣,上課氣氛輕鬆,又可以玩遊 戲和看電影,和一般正課考試和背書不一樣,但是還是能有收穫,可 以開始想有關未來的事,對未來不那麼迷惘了,對未來的路有一定的 了解和認知,以後可以少碰一點牆,能夠在二年級、三年級也排相關 的課程;有7 位同學認為老師上課很認真,準備很多資料,課程內容 豐富,但是有些同學心不在焉很可惜;也有學生認為,有的時候很無 聊和想睡覺,可是有的時候也很有用,活動可以再多一點會更好,但 作業太多,但只有一點點用處。

活動的實施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討論和自己有關的事情,因此活 動的進行讓學生更容易了解課程實施的目的,也較有較高的動機投入

課程,減少紙筆的學習單,改以口頭報告的模式是學生最喜歡的課 程,也可以協助老師做立即回饋或增強的實際經驗。除了知識及生涯 觀念得傳遞外,在情感上與生涯規劃科教師的互動也是讓學生印象深 刻的特徵;不同於一般學科教師,他們更勇於說出心裡的想法,也願 意討論生活的困擾,更有機會討論和分享彼此的生活事件,這是和其 他課堂中只能聽不能說話很大的不同。

學生在課程中所獲的經驗,確實如課程規劃中所遇期的目標,但 是不完全依照生涯學科規劃中心所提供的先後順序,對於學生特質做 課程實施上的調整,可以讓學生及老師的互動更貼近生活與生涯的結 合。

(2)學生的情意上的知覺

A.上課氣氛輕鬆:不同於其他科老師會以考試方式強迫他們學習調節 課業壓力,不願意被其他科借去考試,不同於一般藝能科考前會被 考試科目借去小考。

B.無具體分數的評量:也常讓他們較無積極性作為,課後花在資料蒐 集時間少,也很難具體讓自己知道所學學科的目的為何。

C.老師人格特質平易近人:還是會碰到不理會老師指導的學生,但也 可從課堂的活動中,積極和學生建立關係,感受得到老師對同學的 體諒與關心。

(3)輔導教師對課程實施的見解

A.沒有被借課的情況: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機制與關係建立,班級輔導 課程落實,建立心理健康的態度及概念。

B.由學生主動選修:並不擔心少上了主科的選修時數,而影響學業成 績。

C.課程內容彈性:雖有安排教學進度,但可因班上同學的生活訴求,

彈性安排或是立即性班級困擾處理。

D.成績評量的壓力:只有一次期末考,但是學生對於成績評量亦感到 壓力,課堂中作業單多,學生較無意願參與;若是以口頭報告或分 享,則是參與動機強烈,討論角度多元,學習表達個人意見。

E.角色的調整:生涯規劃學科及輔導教師劃分,課程的實施提供輔導 老師與學生關係的建立機制,在處理個別學生情況時可以兼顧經歷 相同事件的學生,掌握發揮團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的時機,但現行高 中輔導室有行政工作,若加以生涯規劃科課程勢必在工作負擔增 加,現行體制中人力不足的現象需要思考權衡措施。

在文檔中 第四章 研究結果 (頁 21-2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