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發展整合使用者需求的設計策略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1-34)

第三章 建構研究模式

第四節 發展整合使用者需求的設計策略

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介面設計的操作觀點與設計者的設計觀點,常有差距存在。

為求能所縮減其中的差異,本分析模式依上述設計觀點作為彈性化設計之依據,透過 品質機能展開方法,調查資訊系統所提供之介面元件功能,對應至使用者操作需求之 滿意度。由於使用者並非專業的介面設計師,因此針對各介面元件所能提供之功能與 服務,亦有可能無法完全明暸。若使用者已知道元件所提供的功能資訊,則定為:顯 性。若使用者不知或不熟悉元件所提供的功能資訊,則為:隱性。

整合使用者操作需求與設計者之設計觀點的設計策略,探討如下:

1. 分佈在傳遞性因素區域的元件分析:分佈在此區域(第一象限)的元件特性為:高 影響程度,高相依程度。

(1)使用者的滿意度高:這類元件具備高變異性和高影響性,使用者明暸此類元件 所提供的功能,並且非常重視。由於使用者滿意度高,對目前的系統期望以創 新的模式升級至下一個世代,成為全新的系統。

(2)使用者的滿意度低:此類元件隱匿了高變異性與高影響性。由於使用者並非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依性 影

響 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計者,無法了解其重要性,故會忽略此元件所提供的功能,甚至不依照規定使 用這類元件。這將會引發整體系統所潛藏的風險,甚至造成系統的失控與毀損。

故設計者應告知使用者此類元件的重要性。

2. 分佈在影響性因素區域的元件分析:分佈在此區域(第二象限)的元件特性為:高 影響程度,低相依程度。

(1)使用者的滿意度高:這類元件因對其他元件,甚至整體系統主導性高,常為系 統整體效能發揮之關鍵,亦為使用者重視的焦點。設計者應將此類元件列為現 行系統品質與效能的關鍵重點。

(2)使用者的滿意度低:若此類元件未受到使用者重視,但仍具備高主導性。設計 者依然需要將其列為潛在的設計重點。

3. 分佈在獨立性因素區域的元件分析:分佈在此區域(第三象限)的元件特性為:低 影響程度,低相依程度。

(1)使用者的滿意度高:這類元件的主導性和相依性皆低,但受到使用者對此類元 件具有高滿意度,在設計上若能重視,將有助於提高使用者的滿意度。

(2)使用者的滿意度低:此類元件因所有特性皆低,且使用者滿意度亦低,甚至可 以忽略。基於設計成本的考量,可考慮捨棄。

4. 分佈在相依性因素區域的元件分析:分佈在此區域(第四象限)的元件特性為:低 影響程度,高相依程度。

(1)使用者的滿意度高:這類元件受到其他元件的高度影響,並受到使用者的重 視,容易展現在整體設計上的成效,可作為系統設計品質優劣的判斷指標。

(2)使用者的滿意度低:雖然使用者忽略或不在意此類元件,惟因具有高相依性,

可視為評估設計品質的次要判斷因素。

茲將上述設計策略整理成表 3

表 3

整合使用者需求的設計策略

象限 MICMAC

分類 屬性 主導性 相依性 顧客

滿意度 敘述

I 傳遞

顯性 H H H

使用者高度重視並具備系統創新的趨勢,

產生下一個世代的殺手級應用

隱性 H H L

使用者不了解此類元見具有隱藏的不穩定 風險因素, 設計師應告知使用者此類元件 的重要性

II 影響

顯性 H L H

使用者明顯注意的關鍵元件,具備焦點的 影響性

隱性 H L L

雖然使用者忽略此類元件,但因具有潛在 隱性關鍵影響,設計師仍應注意

III 獨立 顯性 L L H 具有可提升客戶滿意的加值性

隱性 L L L 基於成本考量,可捨棄此類元件

IV 相依

顯性 L H H

此類呈現明顯效果的指標性,可作為系統 設計品質優劣的指標

隱性 L H L

具潛在的被影響性,雖常被使用者忽略,

但仍可作為系統設計品質評估的次要因素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1-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