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直笛歷史與演進

直笛,英文名稱為Recorder,係屬木管類樂器,而演奏姿勢為直吹,故得名 為直笛。然中世紀時期的這項樂器皆由木頭製造而成,因此亦稱為木笛。其身可

10 (douchaine)

中世紀的法國,以區分出古長笛和目

柔美之笛 Fauto dolce Dolce 為「柔美」的意思,Fauto dolce 意為柔美的笛子。

11

費奧托笛 Fiauto 17、18 世紀德國和義大利對於木笛的 廣泛稱呼。

長笛 Flauto 18 世紀前對木笛的稱呼之一。

英國 普通木笛 Common flute 17、18 世紀用來指稱高音木笛。

木笛 Recorder 意為「如同小鳥一般地歌唱」。

哨塞笛 Fipple flute 近代英國有時對木笛的稱法。

人聲笛 Flauto di voce and voice flute

用來表示人聲音域的高音木笛。

匈牙利 杖笛 Czakan 斯拉夫地區對木笛的稱呼,且沿用至 今。木笛正面有6 個音孔,但卻沒有 拇指孔。

日本 直笛 Tatefue 意即「直吹的笛子」。

大陸 豎笛 意即「直吹的笛子」。

香港 牧童笛 意為「如牧童般愜意吹奏的笛子」。

我國 直笛 不分材質,泛指直吹的笛子。

木笛 僅限材質為木頭製造的直笛。

12

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一位威尼斯的音樂家──Silvestro di Ganassi dal Fontego(1492-1565)曾發表一篇有關木笛的文獻,明確紀載出木笛各個音高所對 的需要(Lasocki, 2001)。

然而文藝復興時期流行複音音樂的形式,而複音音樂是以對位手法譜寫而成,

是一種多聲部的樂曲形式,因此這影響此時期的木笛作品,作品形式大多以多聲 部的重奏方式呈現,同時也有世俗音樂如香頌(chanson)及牧歌(madrigal),兩類作 品樂種,以木笛作為器樂的伴奏。此時期亦將木笛、魯特琴、豎琴、古提琴放置 一起合奏,由木笛擔任最高音域的旋律線條,由古大提琴擔任最低音樂的旋律線 條。而此時期一位重要的荷蘭音樂家Jacob van Eyck(1590-1657)曾為創作木笛曲 集,《笛子快樂的園地》(Der Fluyten lust-hof)便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木笛曲集之 一(Lasocki, 2001)。

13

圖2 Ganassi 整理的木笛指法圖

資料來源:Lasocki, D. (2001, January 20). Recorder. Grove Music Online.

Retrieved form https://doi.org/10.1093/gmo/9781561592630.article.23022

14

圖3Ganassi 的作品──《La Fontegara》標題頁上的木刻(Venice, 1535) 資料來源:蔡曄琳(2005)。木笛小百科。臺北:世界文物。

於巴洛克時期(Baroque),木笛已製造為能拆解的兩節式或三節式,此一設計 便於吹奏者依據自己的手型調整音孔的位置,故此設計沿用至今仍相當實用。於 結構上,管身內徑較小,吹嘴由圓筒狀改為圓錐狀,如同鳥嘴一般較為寬扁,氣 窗較小,能使音域變得較寬廣,可吹奏出超過兩個八度的音域,吹奏高音變得更 加容易,而音色則由柔和轉為明亮、清晰。

而音孔也與以往有著節然不同的改變,此時期的木笛製造家為了使提升半音 吹奏的便利與更準確的音準,因此將部份音孔改為雙孔。其中,第6 孔與第 7 孔 改變為雙孔,是目前我們所熟悉的樣貌,這一改變能使低音域的半音更容易吹奏 出清晰且音準更加準確,這可由現保存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及英國的格羅夫納博物館(Grosvenor Museum)中由 Peter Bressa(1663-1731)製造的木笛看出;另一個改為雙孔的則是保存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中,由 Jacques Hotteterre(1674-1763)製造的一把的 3 孔 改為雙孔的木笛看出當時的木笛製造家不斷研發與改進木笛的缺失,當時木笛受 歡迎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歷經這樣的改良後,木笛的音色與音量有別以往,可 謂此時期的前衛進展,故木笛開始適合以獨奏的形式呈現。且巴洛克時代崇尚華 麗的裝飾,故也將木笛的笛身添增不少雕刻與花紋,襯托木笛的優美與華麗

15

(Lasocki, 2001)。

巴洛克時代後期已將木笛發展為全盛時期,知名的作曲家如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亨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 1685-1759)、韋瓦第 (Antonio Lucio Vivaldi, 1678-1741)和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等 等,皆為木笛寫下無數的不朽名曲。而此時期還有一位音樂家兼木笛製造家──

J. Hotteterre Le Romain(1674-1763),1701 年在巴黎出版了一本指導木笛的教本,

其內容為:木笛各音指法、吹奏姿勢、裝飾音吹奏技法及運舌等等,由此木笛受 國人 Theobald Boehm(1794-1881)改良,Boehm 發明連動式按鍵,能使長笛的音 色更加平均,也使音域更加寬廣,這些改進都促使木笛的地位日益下滑,逐漸被 交響樂團淘汰,更在往後將近150 年的時間中消沉、遺忘(鄭世文譯,1993)。

1900-1930 年代期間,興起一股復古風潮,才讓木笛再度備受矚目,甚至發 明更多不同尺寸的木笛,彌補音域不足的劣勢。最重要的先驅者是 Arnold Dolmetsch(1858-1940),Dolmetsch 於 1915 年出版《17 世紀到 18 世紀的音樂演 奏專書》(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usic of the XVII and XVIII Centuries),廣受許

16

但卻不慎發生一項嚴重的錯誤,Harlan 未發現巴洛克木笛的第四個音孔較小,第 五個音孔較大,在複製過程中他錯置兩孔位置,以至於使木笛的第四個音孔變得 一股風潮更帶動了木笛的音樂教育與訓練。荷蘭高等音樂院在 Kees Otten(1929-2008)的努力下,創設木笛主修項目,因此木笛專業與業餘演奏便開始有明確的 劃分。而1954 年荷蘭高等音樂院有第一位主修木笛的畢業生──Frans Brüggen,

成為20 世紀第一位以演奏木笛為職業的音樂家,更奠定木笛音樂演奏與木笛音 樂教育的重要地位。

1960 年代之後,木笛除了複製 17 世紀和 18 世紀的樂器外,更大膽地順應 前衛音樂的潮流,創作出許多新型態的樂曲。至1969 年時,德國音樂家 Michael

17

Vetter(1937-2013)更前衛地將木笛新型態的吹奏技巧系統化列出,其書名為《甜 美而不苦澀的木笛》(Il Flauto dolce ed acerbo),視木笛宛如為一個全新的樂器一 般,替木笛重新界定其意義與內涵。他認為木笛具有「甜美」(dolce)與「苦澀」

18

19

德國音樂家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曾言:「任何人經過數次嘗 試皆能吹奏出令人愉快的聲音」,又說:「在認識最初階的技巧後,對許多簡易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