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相關研究回顧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區域史的研究有助於對歷史的發展過程更深入、完整的瞭解。臺灣區域開發 史研究的先驅,為溫振華的碩士論文〈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該文以 臺北盆地為研究的範疇,探討漢人入墾臺北盆地的過程,以及社會經濟的變遷,

其中所討論的水利、聚落、祭祀圈、市鎮等概念,亦常為後來的研究者所採用。

另外,該文也應用了田野調查法,因此契字與碑文開始受到重視,用於區域開發 史的研究中。2其次,吳學明更積極於田野調查,使大批有關「金廣福」隘墾的一 手史料大量出土,完成了〈「金廣福」隘墾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一八三四~

一八九五)〉,成為區域史研究的另一個典範。3筆者即以上述論文的理論架構為基 礎,以竹北為範疇,進行區域史的研究。

本文所要探討的議題為竹北地區的開發過程、多族群社會的建立,故就竹北 地區和竹塹社的相關研究做回顧,以期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本研究有更詳 實的探討。

一、竹北地區研究

在區域史研究中,以竹北地區為研究對象,或與竹北地區相關之論文如表 1-1:

表 1- 1 與竹北地區相關的區域史論文

2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3 吳學明,〈「金廣福」隘墾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一八三四~一八九五)〉(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4)。

作者 論文主題 年代

郭莉芳 竹北和竹東地域發展的比較研究 1997 林桂玲 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 2002 吳歆婕 竹北市的聚落發展與變遷 2008

陳國揚 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 1995

范瑞珍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 1995

郭莉芳〈竹北和竹東地域發展的比較研究〉一文,4以自然環境差異、政府的 發展策略、地方核心等三方面切入,探究這些發展的條件對竹北和竹東地域發 展,即人口成長、產業發展、市街成長等經濟層面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歸納出這 三項發展條件與地域發展的關係。文中雖提及竹北的開墾,但僅敘述漢人開墾的 先後順序與竹北地區的自然環境,未討論竹北地區的平埔族之開墾、漢人與平埔 族間的勢力消長、三個族群間的關係及宗教信仰發展等層面。

六家地區的林家是竹北地區的大家族之一,林桂玲在《家族與寺廟:以竹北 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一書中,5也有論及竹北地區的開發過程,

但主要側重在探討清領臺灣時期竹塹地區六張犁林家的發展。在拓展過程中,林 家藉由社會組織包含拓墾、經商與祭祀三種方式壯大家族。除了拓墾土地之外,

也與其他菁英家族參與許多公共事務,如修埤圳、參與竹塹建城的工程、倡建地 方公廟等。林家運用的種種經營策略中,最特殊的是透過對義民廟的經營管理,

建立並持續林家的社會地位與影響力。

吳歆婕〈竹北市的聚落發展與變遷〉一文,6以政權或政策實施上有重要轉變 的時期作為分段的依據,並輔以各時期的人口變化,來論述從日治到現代竹北市 在各個階段的聚落在規模及空間分布上的變化情形。除了對清代漢人在竹北地區 的開墾順序與自然環境的敘述外,該文主要探討日治時的國家基礎建設、戰後的 都市計畫、民國七十四年後的重大建設投入等三項因素對竹北地區帶來的影響,

側重在日治到現代國家力量對竹北市的產業結構、人口成長、內部結構等的影響。

上列以竹北地區為探究對象的論文,都有提到竹北地區的開墾過程,然而對 漢人入墾後,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多族群社會的建立則較少探及。除了以竹北 為範圍的區域研究之外,也有將研究範圍擴大,以竹塹地區為範圍的區域研究。

4 郭莉芳,〈竹北和竹東地域發展的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7)。

5 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2)。後出版成書,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

(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6 吳歆婕,〈竹北市的聚落發展與變遷〉(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8)。

以竹塹地區作為研究對象的包括有:

陳國揚〈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一文,7以行政與防務的加強、信仰與文 教的開展、社會領導階層之轉變等為主要論題,探討漢人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原 為武質色彩濃厚的移墾社會而後漸漸轉型為較具文質色彩的文治社會的歷程。該 文界定的竹塹區域主要為今日新竹市之東區及北區,8故對新竹市之外的其他竹塹 地區範圍較少探究。

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 為中心所做的探討〉一文,9以清代竹塹地區的客家人為研究論題,探討客家人墾 拓過程中與閩南人、平埔族、高山族等的互動關係,以及客家人入墾後之產業發 展。

二、竹塹社研究

以竹塹社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及與竹塹社相關之研究如表 1-2:

表 1- 2 與竹塹社相關的論文及研究

竹塹社有錢、廖、衛、潘、金、三、黎等七姓,金、黎二姓的後裔已找不到,

7 陳國揚,〈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8 陳國揚,〈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頁 7-8。該文界定的竹塹區域為北至竹塹溪,西抵海面,西南側 則大略至牛埔山、客雅山之連崗地帶。

9 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臺 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作者 論文、研究主題 年代

楊毓雯 「平埔客」之歷史研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 2007

李季樺 〈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台灣竹塹社「異性宗族」的形成〉

(上)、(下) 2007

王世慶、李季樺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 1995

張炎憲、李季樺 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 1995

潘、三兩姓人口較少,故竹塹社的相關研究多以錢、廖、衛三姓為主

楊毓雯〈「平埔客」之歷史研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10以廖姓為 對象,透過蒐集祖譜、探索史料、訪問耆老等方式的探究,發現竹塹社廖姓是一 個由數支血緣世系所組合成的籠統姓氏概念,並非單一祖源繁衍而成的姓氏氏 族。不同派下的後裔對自己的來臺祖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竹塹社番祖,有的 則說是漢人男祖來臺與道卡斯女祖混血。其次,從塋葬風水的變化、鬮分家產與 撰修族譜,描述竹塹社廖姓漢化的情形。文章中也以土地申告書的資料整理出廖 姓家族成員持有之大租土地,藉以瞭解竹塹社廖姓族人過去擁有的土地分布與經 濟能力,從中可以看出竹塹社廖姓在竹北地區持有的土地分布情形。其中廖姓族 譜是瞭解竹塹社人之間關係的重要資料。

李季樺〈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台灣竹塹社「異性宗族」的形 成〉(上)、(下),11該文的焦點在於滿清王朝對臺灣「移風易俗」政策的分析。

滿清王朝欲以其所認知的文明規範來影響或取代島內原住民既有族群的規範與 秩序行為,李季樺認為滿清所強調的不是「漢化」,而是強調作為一個與禽獸能 有所區別的「人性」之有無,欲使原住民像漢族一樣有個「人樣」。故而滿清官 僚對原住民風俗改正的具體政策有:成立宗族、避免紊亂宗族、採用中華式祖先 祭祀等。在此政策下,清朝在乾隆 53 年(1788)賜七姓予竹塹社,然而在賜姓 十八年之後,竹塹社人仍以傳統族名為主,漢姓的使用並不普遍,到了 1830 年代 才有所轉變。七姓各族人對宗祧判明物件的製作並不熱衷,神主牌位的建立算是 較常見到,但世系表與祖譜的製作大都是在日治或戰後才開始編纂的,而且數量 極少。在敬祖祭祀方面,竹塹社在清代仍是以傳統祖靈祭儀作為該社主要的活 動,中華式祖先祭禮的完備是在 1910 年代前後才積極地進行。該文非以「漢化」

10 楊毓雯,〈「平埔客」之歷史研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7)。

11 李季樺,〈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台灣竹塹社「異性宗族」的形成〉(上),《臺灣風物》

56:4(2006 年,12 月),頁 13-38。李季樺,〈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台灣竹塹社「異性 宗族」的形成〉(下),《臺灣風物》57:1(2007 年,3 月),頁 21-69。

而是以國家政策為切入點,闡述在「取漢姓」、「成宗族」、「敬祖」等三方面教化 政策對竹塹社的影響,提供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王世慶、李季樺〈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12先對竹塹社人的分 佈、遷徙、派系等做一說明,再針對祭祀公業的設立沿革、規約、相關合約字、

發展過程、財產、營運等做詳細的撰述。最後由祭祀公業來觀察、分析竹塹社在 宗教信仰、祭祀禮儀方面的漢化,並提出祭祀公業的功能有:維護竹塹社七姓公 派下宗族之身份和團結,獎助教育使生員輩出,融合閩、粵、竹塹社的信仰禮俗 等。

張炎憲、李季樺〈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13以竹塹社 七姓中的衛姓和錢姓為研究對象,整理出其家族傳說及遷徙。再針對竹塹社衛姓 三個不同類型的家族及錢姓的兩房,說明其家族的發展過程,衛姓開墾關西一帶

張炎憲、李季樺〈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13以竹塹社 七姓中的衛姓和錢姓為研究對象,整理出其家族傳說及遷徙。再針對竹塹社衛姓 三個不同類型的家族及錢姓的兩房,說明其家族的發展過程,衛姓開墾關西一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