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代竹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清代竹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Copied!
1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世融. 博士. 清代竹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研 究 生:陳美芳. 撰. 中華民國 100 年 8 月.

(2)

(3)

(4) 謝辭 歷史對我而言,一直都是艱澀又充滿距離感,直至一個偶然的機會,修讀了蔡志展 老師與葉獻峻老師的學分課程,才發現原來歷史也可以離我們這麼近、這麼富有趣味。 進入研究所之後,所上老師們的認真教學,讓邁入職場工作許久的我,再次享受學習的 充實感,深覺收穫良多。特別是指導教授許世融老師的課程,在老師生動幽默地講述之 下,臺灣歷史變得生動引人,老師指導我們撰寫的家族史報告,讓我逐步建構起家族脈 絡淵源,整理出家中長者也不知道的一些訊息,對我們家族而言,意義非凡,同時也讓 我瞭解到,歷史與市井小民亦是如此貼近相關。 從準備論文寫作的那一刻起,為了方便我們這些來自各地的在職研究生,許世融老 師常常犧牲假日教導我們做論文資料的蒐集與探究,老師的引導與啟發,使我的論文有 更明確的研究方向與方法,也才能慢慢成形。吳學明老師與溫振華老師同是臺灣區域開 發史的先驅,這篇論文即是以兩位老師的著作的理論架構為基礎而進行的。吳學明老師 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更慷慨提供我許多珍貴的史料;溫振華老師一再地提醒田野調 查的重要性,並給予論文格式上的修正;感謝老師們的悉心指導與斧正,論文才能順利 完成。 在研究所就讀期間,同學們總是互相支持,在論文撰寫與討論的過程中,偉豪、明 雄、高弘都會分享收集到的史料並彼此打氣,好友惠妹則是給了我許多中肯的建議與鼓 勵,讓我倍感溫馨,有你們真好!在祖譜的蒐集過程中,前竹北市長陳煙標先生、前國 史館臺灣文獻館政府室主任吳享杓先生、吳聲淼校長、曾昭淦主任、廖英授先生、曾國 書先生、吳奶奶等人均熱心提供或幫忙蒐集祖譜,在此感謝大家的協助。 最後,要給予我的家人獻上最深的謝意,謝謝媽媽陪著我四處去蒐集祖譜,也謝謝 先生的相伴。從蒐集資料開始的那一刻,先生就一路陪著我,數個週末陪著我上國家圖 書館尋找祖譜、論文與書籍,數不清個週末載著我踏遍每個廟宇,長時間陪著我東奔西 跑,幾乎沒有假期、休憩可言,辛苦您了!由衷感謝您的支持與陪伴! 陳美芳. 2011.8.

(5) 論文摘要 竹北地區位於新竹沖積平原上,境內支流密佈,地勢平坦、取水便利,具備良好的 拓墾環境,又竹塹港為早期漢移民偷渡登臺港口之一,故而開發時間較早。康熙雍正年 間,閩粵移民陸續前來,乾隆 14 年(1749) ,平埔族竹塹社人亦遷來本區新社,本區遂 成為多族群共同開發之地,族群之間也因而產生互動與變化。 竹北地區屬於道卡斯族竹塹社的社域範圍,是竹塹社人狩獵的鹿場與活動空間,在 漢移民勢力進入之前,竹塹社人過著自給自足較原始簡單的生活。閩粵移民進入以後, 竹塹社人土地開始大量流失,經濟更形困頓。為求生存,竹塹社人開始仿效漢移民開陂 築圳,積極的開發地利,並向新埔、關西、芎林等地進墾,成為該地的拓墾先鋒。 漢移民入墾本區始於康熙雍正年間,在土地拓墾與經營中,各族群依同籍、同族、 同姓聚居分類,地緣性分別之輪廓明顯可識,但由於拓墾土地與開發水利,需要大量的 人力與資金,故少有分籍械鬥,而有兩籍合作之情形。宗教信仰具有慰藉與凝聚之用, 隨著超村落祭祀圈的形成,不同族群有了共同的信仰,以信仰整合了本區三大族群,因 而使族群關係融合且穩定。 竹北地區至道光年間大致開墾完成,聚落遍佈各處,人口聚集,由於緊鄰竹塹地區 的行政、商業中心—竹塹城,竹北地區早期在商業貿易、宗教信仰均依附於竹塹城,未 能發展出街市。在開發過程中,領導階層逐漸興起,在拓墾初期,以土地開墾的墾首、 隘首等為經濟型的領導者;在拓墾後期,以科舉考試、捐納獲得功名者為文教型的領導 者。閩粵移民及竹塹社人均能透過對地方事務的治理、公共事務的參與、追求功名晉升 仕紳階級等方式,成為竹北地區的領導階層。在三大族群的共同開發之下,竹北地區由 平埔族社會轉變為多族群社會。. 關鍵詞:竹北、竹塹社、開發、社會變遷. I.

(6) Abstract  Zhubei area is located on the Xinzhu alluvial plain where there are lots of tributaries within the  plain  border.  The  plain  is  flat  and  water  is  easy  to  obtain  which  means  it  has  excellent  cultivation  conditions.  Moreover,  Chuktsam  Port  used  to  be  one  of  the  ports  illegal  Han  immigrants  entered  Taiwan  from  in  the  early  stage.  Thus  the  area  was  developed  quite  early.  During  the  Kangxi  and  Yongzheng  periods,  Min  and  Yue  immigrants  came  to  Taiwan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14th  year  of  Qianlong Rein (1749), Pingpu tribe in the Chuktsam settlement also moved to Xinshe of Zhubei area.  This area became a place that was developed by multiple ethnic groups jointly. As a result, the groups  of people interacted and changed.    Zhubei  area  was  the  social‐domain  range  of  the  Taokas  tribe  in  the  Chuktsam  settlement  and  was the area where Chuktsam settlement residents hunted deer and carried out activities. Before the  influence of Han immigrants took place, Chuktsam settlement residents had simple primitive life and  were  self‐contained.  After  the  Min  and  Yue  immigrants  appeared,  Chuktsam  settlement  residents  began  losing  most  of  their  lands  and  having  difficulties  in  terms  of  economy.  In  order  to  survive,  Chuktsam  settlement  residents  started  copying  the  Han  immigrants  and  reclaimed  lands  and  built  drainages. They actively developed lands and reclaimed Xinpu, Guanxi and Qionglin and became the  reclaiming pioneers of these places.  The  Han  immigrants  began  cultivating  Zhubei  area  during  the  Kangxi  and  Yongzheng  periods.  During the land cultiv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the groups of people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ethnicity, tribe, surname and settlement. The outline of heterogeneous classification could be easily  seen here. However, as land cultivation and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needed a lot of labors and  funds,  the  groups  of  people  did  not  fight  but  worked  together.  Moreover,  religious  belief  has  the  effects  of  consoling  and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As  cross‐village  religious  area  formed,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shared  the  same  belief.  Religious  belief  was  used  to  integrate  the  three  major  groups of people in Zhubei are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ps was thus harmonized and  stabled.      The cultivation of most of the lands in Zhubei area was completed by Daoguang Period. There  were settlements found everywhere and people would gather together. As it was close to the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center of the Chuktsam area– Chuktsam Town, Zhubei area depended  on Chuktsam Town in terms of business trade and religious belief in the early stage and did not  developed its own marke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began to be more and more local  elites. In the early cultivation period, leading cultivators and chiefs of self‐defense guards who  cultivated lands were the economic elites. In the later cultivation period, people who gained honors  and ranks from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donation were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lites. Min and  Yue immigrants and Chuktsam Settlement residents could become local elites in Zhubei area through  governing local affairs,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affairs and pursuing honor and rank to be promoted as  gentry. As developed by the three groups of people jointly, Zhubei area transformed from the Pingpu  tribe society to the multi‐ethnic society. . Keywords:Zhubei , Chuktsam Settlement , Development , Society Change . II.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 3 .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論文架構 ........................................................................................ 8 . 第二章 漢人開發前的竹北地區 .............................................................................. 13  第一節. 竹北地區的自然環境與地名 .......................................................................... 13 . 第二節. 道卡斯族的分佈與生活 .................................................................................. 28 . 第三節. 竹塹社的遷徙與分佈 ...................................................................................... 37 . 第三章 漢人與平埔族競合下的竹北開發 .............................................................. 47 第一節. 漢人的開發 ...................................................................................................... 47 . 第二節. 竹塹社人的開發 .............................................................................................. 85 . 第三節. 族群關係 .......................................................................................................... 99 . 第四章 多族群社會的建立 .................................................................................... 111  第一節. 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 111 . 第二節. 宗教信仰的發展 ............................................................................................ 118 . 第三節. 領導階層的興起 ............................................................................................ 138 . 第五章 結論............................................................................................................. 153  參考文獻..................................................................................................................... 155. III.

(8) 表 次 表 1- 1 與竹北地區相關的區域史論文 .......................................................................... 3 表 1- 2 與竹塹社相關的論文及研究 .............................................................................. 5 表 2- 1 新竹氣溫統計表(1992~2010) ..................................................................... 15 表 2- 2 新竹降水統計表(1992~2010) ..................................................................... 16 表 2- 3 竹北地區各時期行政屬區一覽表(1661~1988) ....................................... 18 表 2- 4 竹北地區行政沿革表(1894~2008) ............................................................ 19 表 2- 5 竹北地區舊地名之起源 ..................................................................................... 21 表 2- 6 竹北地區舊地名之命名 ..................................................................................... 25 表 2- 7 荷蘭時期道卡斯族戶口表................................................................................. 42 表 2- 8 古文書中竹塹社社域相關地名一覽表 ........................................................... 44 表 3- 1 竹北地區各庄閩粵居民丁口數表(1874) ................................................... 48 表 3- 2 新竹地區各街庄閩粵移民統計表(1926) ................................................... 48 表 3- 3 日治時期竹北地區各街庄閩粵移民統計表(1915~1935) ...................... 51 表 3- 4 清代竹北近海區開墾一覽表 ............................................................................ 65 表 3- 5 清代竹北近丘陵區開墾一覽表 ........................................................................ 74 表 3- 6 清代竹北新社區開墾一覽表 ............................................................................ 79 表 3- 7 雍正 13 年~乾隆 43 年淡水廳田園增加表(1735~1778) ....................... 80. IV.

(9) 表 3- 8 清代竹北地區陂圳表 ......................................................................................... 83 表 3- 9 竹塹社在竹北地區的大租地權分佈................................................................ 87 表 3- 10 竹塹社在竹北地區的土地分佈 ...................................................................... 88 表 3- 11 竹塹社給墾批、給佃批 ................................................................................. 100 表 3- 12 曾國興公號的股夥與資本............................................................................. 105 表 3- 13 萃豐莊業戶及其股夥的祖籍 ........................................................................ 106 表 4- 1 清代竹北地區聚落街莊表............................................................................... 111 表 4- 2 竹北地區土地公廟一覽表............................................................................... 120 表 4- 3 清代竹北地區重要廟宇一覽表 ...................................................................... 124 表 4- 4 竹北地區廟宇與新竹市廟宇之依附關係 ..................................................... 136 表 4- 5 竹北地區廟宇的創建年代............................................................................... 137 表 4- 6 同治光緒年間竹北地區街庄之總理與庄正(1867~1886) .................... 143 表 4- 7 竹北林家族人所獲功名表............................................................................... 150. V.

(10) 圖 次 圖 1- 1 竹北市行政區域圖 ............................................................................................. 11 圖 2- 1 竹北地區舊地名之分佈 ..................................................................................... 27 圖 2- 2 道卡斯族分佈圖.................................................................................................. 29 圖 2- 3 《康熙臺灣輿圖》所繪的竹塹地區................................................................ 41 圖 2- 4 竹塹社的舊社新社分佈圖................................................................................. 43 圖 2- 5 竹塹社社址圖 ...................................................................................................... 44 圖 2- 6 竹塹社社域範圍.................................................................................................. 46 圖 3- 1 新竹縣閩、粵移民祖籍分佈示意圖(1926) ............................................... 49 圖 3- 2 竹北地區閩粵籍移民分佈圖(1915) ............................................................ 52 圖 3- 3 竹北之近海區、新社區、近丘陵區位置圖 ................................................... 53 圖 4- 1 清代竹北地區各時期街莊數曲線圖.............................................................. 112 圖 4- 2 清代竹北地區街莊分佈圖............................................................................... 114 圖 4- 3 《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所繪的竹北地區 ............................................... 115 圖 4- 4 《乾隆臺灣輿圖》所繪的竹北地區 ................................................................ 116 圖 4- 5 竹北地區閩粵形制土地公廟分佈圖.............................................................. 123 圖 4- 6 竹北地區各族群的信仰分佈及其祭祀圈圖 ................................................. 134. VI.

(11) 第一章. 緒論. 臺灣早期先民渡海來臺開墾,在開發的路線程序上,受地形的限制十分顯 著。新竹地區大體上亦如同臺灣其他早期開發的地區,是由西向東,先是河口和 沿海平原,再登上丘陵、臺地,最後止於山脈邊緣。竹北地區位居鳳山溪、頭前 溪下游,西瀕臺灣海峽,境內除北緣部份有鳳鼻尾山,東南隅有犁頭山外,地勢 平坦,故而早期拓墾極佔地利之便,為昔日竹塹埔農田最早開拓區域之一。1 漢移民的拓墾自頭前溪出海口附近開始,逐漸沿溪而上,閩、粵各路人馬接 續而來,原居於新竹市舊社地區的平埔族人,也因為水患而遷移至竹北地區的新 社,這使得竹北地區成為閩、粵與平埔族三大族群開疆闢野的交會區域。面對閩、 粵族群的開墾,平埔族將如何求生存?多族群的交互影響下,又將建立什麼樣的 社會?這都是本文所欲探討的重點所在。 本文研究的竹北地區,乃是以現今的行政區竹北市所指稱而言。竹北市位於 新竹縣的西北方,南至頭前溪北岸與新竹市及竹東鎮西北端隔水為界,北至鳳鼻 尾山與新豐鄉、湖口鄉相鄰,東北至犁頭山連接新埔鎮,東與芎林鄉接壤,西臨 臺灣海峽。.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的地形複雜,山川縱橫,形成許多複雜的地理區域,各區域在時間、空 間、性質上的發展不一,各有各的特色,透過小區域的鄉土史研究,釐清各區域 的發展過程,有助於瞭解臺灣歷史的發展過程。臺灣的地理區域多元,在其中活 動的族群們亦多元,各族群在開發的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產生何種互動 1. 竹塹埔係指南自竹塹北迄南崁的一帶荒埔,其始墾年代大多在雍正年間。參見施添福, 〈臺灣歷史地理 研究劄記(二)—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 〉 ,收錄於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 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頁 238。. 1.

(12) 關係,或是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亦是瞭解臺灣開發史的重要課題之一。 在研究區域的選定上,筆者選竹北地區為研究對象,本區有以下三點特質值 得探討: 1.竹北地區的開發係由閩、粵、平埔族三者共同完成的,但以往關於竹北地 區開發之研究,常是著墨在閩、粵漢人的開墾人物與開墾地點,落入漢人本位主 義,對平埔族的敘述則僅是在於將哪些土地典租或杜賣予漢人而已,並未提及平 埔族的開墾及其所建立的社會樣貌,故尚有補白空間。 2.竹北地區有「番子陂」、 「番仔寮」 、「鹿場」 、「新社」等地名,有「番仔陂 圳」圳名,更保有「采田福地」此一平埔族祖廟,均印證平埔族曾在這生活的痕 跡,當時平埔族的生活方式為何?在隨著漢人的移入之後,漢人與平埔族的互動 關係及族群分佈狀況等,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3.竹北地區先後有閩、粵、平埔族的拓墾,是一個多族群交會的地區。平埔 族在與漢人強勢文化接觸之後,受漢人影響,接受漢人習俗,如何與漢人共同建 立多族群的社會,亦是值得探討的地方。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與研究區域的特質,本文欲達成的研究目的有二:一是 瞭解各族群在竹北地區的開發過程;二是探討清代時期各族群在竹北地區競合之 下所造就的社會面貌。. 2.

(13)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區域史的研究有助於對歷史的發展過程更深入、完整的瞭解。臺灣區域開發 史研究的先驅,為溫振華的碩士論文〈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 ,該文以 臺北盆地為研究的範疇,探討漢人入墾臺北盆地的過程,以及社會經濟的變遷, 其中所討論的水利、聚落、祭祀圈、市鎮等概念,亦常為後來的研究者所採用。 另外,該文也應用了田野調查法,因此契字與碑文開始受到重視,用於區域開發 史的研究中。2其次,吳學明更積極於田野調查,使大批有關「金廣福」隘墾的一 手史料大量出土,完成了〈 「金廣福」隘墾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一八三四~ 一八九五) 〉 ,成為區域史研究的另一個典範。3筆者即以上述論文的理論架構為基 礎,以竹北為範疇,進行區域史的研究。 本文所要探討的議題為竹北地區的開發過程、多族群社會的建立,故就竹北 地區和竹塹社的相關研究做回顧,以期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本研究有更詳 實的探討。. 一、竹北地區研究 在區域史研究中,以竹北地區為研究對象,或與竹北地區相關之論文如表 1-1:. 表 1- 1 與竹北地區相關的區域史論文 作者. 2 3. 論文主題. 年代. 郭莉芳 竹北和竹東地域發展的比較研究. 1997. 林桂玲 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 2002. 吳歆婕 竹北市的聚落發展與變遷. 2008. 陳國揚 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 1995. 范瑞珍 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 1995. 溫振華, 〈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吳學明, 〈 「金廣福」隘墾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一八三四~一八九五) 〉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4)。. 3.

(14) 郭莉芳〈竹北和竹東地域發展的比較研究〉一文,4以自然環境差異、政府的 發展策略、地方核心等三方面切入,探究這些發展的條件對竹北和竹東地域發 展,即人口成長、產業發展、市街成長等經濟層面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歸納出這 三項發展條件與地域發展的關係。文中雖提及竹北的開墾,但僅敘述漢人開墾的 先後順序與竹北地區的自然環境,未討論竹北地區的平埔族之開墾、漢人與平埔 族間的勢力消長、三個族群間的關係及宗教信仰發展等層面。 六家地區的林家是竹北地區的大家族之一,林桂玲在《家族與寺廟:以竹北 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 》一書中,5也有論及竹北地區的開發過程, 但主要側重在探討清領臺灣時期竹塹地區六張犁林家的發展。在拓展過程中,林 家藉由社會組織包含拓墾、經商與祭祀三種方式壯大家族。除了拓墾土地之外, 也與其他菁英家族參與許多公共事務,如修埤圳、參與竹塹建城的工程、倡建地 方公廟等。林家運用的種種經營策略中,最特殊的是透過對義民廟的經營管理, 建立並持續林家的社會地位與影響力。 吳歆婕〈竹北市的聚落發展與變遷〉一文,6以政權或政策實施上有重要轉變 的時期作為分段的依據,並輔以各時期的人口變化,來論述從日治到現代竹北市 在各個階段的聚落在規模及空間分布上的變化情形。除了對清代漢人在竹北地區 的開墾順序與自然環境的敘述外,該文主要探討日治時的國家基礎建設、戰後的 都市計畫、民國七十四年後的重大建設投入等三項因素對竹北地區帶來的影響, 側重在日治到現代國家力量對竹北市的產業結構、人口成長、內部結構等的影響。 上列以竹北地區為探究對象的論文,都有提到竹北地區的開墾過程,然而對 漢人入墾後,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多族群社會的建立則較少探及。除了以竹北 為範圍的區域研究之外,也有將研究範圍擴大,以竹塹地區為範圍的區域研究。 4 5. 6. 郭莉芳, 〈竹北和竹東地域發展的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7)。 林桂玲, 〈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2) 。後出版成書,林桂玲, 《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 》 (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吳歆婕, 〈竹北市的聚落發展與變遷〉(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8) 。. 4.

(15) 以竹塹地區作為研究對象的包括有: 陳國揚〈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一文,7以行政與防務的加強、信仰與文 教的開展、社會領導階層之轉變等為主要論題,探討漢人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原 為武質色彩濃厚的移墾社會而後漸漸轉型為較具文質色彩的文治社會的歷程。該 文界定的竹塹區域主要為今日新竹市之東區及北區,8故對新竹市之外的其他竹塹 地區範圍較少探究。 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 為中心所做的探討〉一文,9以清代竹塹地區的客家人為研究論題,探討客家人墾 拓過程中與閩南人、平埔族、高山族等的互動關係,以及客家人入墾後之產業發 展。. 二、竹塹社研究 以竹塹社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及與竹塹社相關之研究如表 1-2:. 表 1- 2 與竹塹社相關的論文及研究 作者. 論文、研究主題. 年代. 楊毓雯. 「平埔客」之歷史研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 2007. 李季樺. 〈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台灣竹塹社「異性宗族」的形成〉 (上) 、(下). 2007. 王世慶、李季樺.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 1995. 張炎憲、李季樺. 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 1995. 竹塹社有錢、廖、衛、潘、金、三、黎等七姓,金、黎二姓的後裔已找不到,. 7 8. 9. 陳國揚, 〈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 陳國揚, 〈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 ,頁 7-8。該文界定的竹塹區域為北至竹塹溪,西抵海面,西南側 則大略至牛埔山、客雅山之連崗地帶。 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臺 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5.

(16) 潘、三兩姓人口較少,故竹塹社的相關研究多以錢、廖、衛三姓為主 楊毓雯〈 「平埔客」之歷史研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 ,10以廖姓為 對象,透過蒐集祖譜、探索史料、訪問耆老等方式的探究,發現竹塹社廖姓是一 個由數支血緣世系所組合成的籠統姓氏概念,並非單一祖源繁衍而成的姓氏氏 族。不同派下的後裔對自己的來臺祖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竹塹社番祖,有的 則說是漢人男祖來臺與道卡斯女祖混血。其次,從塋葬風水的變化、鬮分家產與 撰修族譜,描述竹塹社廖姓漢化的情形。文章中也以土地申告書的資料整理出廖 姓家族成員持有之大租土地,藉以瞭解竹塹社廖姓族人過去擁有的土地分布與經 濟能力,從中可以看出竹塹社廖姓在竹北地區持有的土地分布情形。其中廖姓族 譜是瞭解竹塹社人之間關係的重要資料。 李季樺〈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台灣竹塹社「異性宗族」的形 11 成〉(上) 、(下), 該文的焦點在於滿清王朝對臺灣「移風易俗」政策的分析。. 滿清王朝欲以其所認知的文明規範來影響或取代島內原住民既有族群的規範與 秩序行為,李季樺認為滿清所強調的不是「漢化」 ,而是強調作為一個與禽獸能 有所區別的「人性」之有無,欲使原住民像漢族一樣有個「人樣」 。故而滿清官 僚對原住民風俗改正的具體政策有:成立宗族、避免紊亂宗族、採用中華式祖先 祭祀等。在此政策下,清朝在乾隆 53 年(1788)賜七姓予竹塹社,然而在賜姓 十八年之後,竹塹社人仍以傳統族名為主,漢姓的使用並不普遍,到了 1830 年代 才有所轉變。七姓各族人對宗祧判明物件的製作並不熱衷,神主牌位的建立算是 較常見到,但世系表與祖譜的製作大都是在日治或戰後才開始編纂的,而且數量 極少。在敬祖祭祀方面,竹塹社在清代仍是以傳統祖靈祭儀作為該社主要的活 動,中華式祖先祭禮的完備是在 1910 年代前後才積極地進行。該文非以「漢化」 10. 11. 楊毓雯, 〈「平埔客」之歷史研究:以道卡斯竹塹社廖姓為對象〉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7)。 李季樺, 〈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台灣竹塹社「異性宗族」的形成〉 (上) ,《臺灣風物》 56:4(2006 年,12 月) ,頁 13-38。李季樺, 〈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台灣竹塹社「異性 宗族」的形成〉(下), 《臺灣風物》57:1(2007 年,3 月),頁 21-69。. 6.

(17) 而是以國家政策為切入點,闡述在「取漢姓」 、 「成宗族」 、 「敬祖」等三方面教化 政策對竹塹社的影響,提供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王世慶、李季樺〈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12先對竹塹社人的分 佈、遷徙、派系等做一說明,再針對祭祀公業的設立沿革、規約、相關合約字、 發展過程、財產、營運等做詳細的撰述。最後由祭祀公業來觀察、分析竹塹社在 宗教信仰、祭祀禮儀方面的漢化,並提出祭祀公業的功能有:維護竹塹社七姓公 派下宗族之身份和團結,獎助教育使生員輩出,融合閩、粵、竹塹社的信仰禮俗 等。 張炎憲、李季樺〈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13以竹塹社 七姓中的衛姓和錢姓為研究對象,整理出其家族傳說及遷徙。再針對竹塹社衛姓 三個不同類型的家族及錢姓的兩房,說明其家族的發展過程,衛姓開墾關西一帶 有成;錢姓擔任通事、土目最多,居於竹塹社的領導地位;兩者均為較具優勢的 竹塹社家族。最後提出竹塹社衰退是因竹塹社內部的派系鬥爭彼此控訴、侵吞社 餉、與漢人通婚、土地權益的喪失等因素,並整理出竹塹七姓中錢姓與衛姓的族 譜。. 12. 13. 王世慶、李季樺, 〈竹塹社七姓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 ,收錄於潘英海、詹素娟, 《平埔族研究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張炎憲、李季樺, 〈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 ,收錄於潘英海、詹素娟, 《平埔族研 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7.

(18)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論文架構 平埔族缺乏文字為自身寫下歷史,漢人的研究又多以漢人為主,如欲瞭解與 還原平埔族的歷史,除了參考方志之外,更需要藉由對相關史料與檔案做爬梳整 理,才較能瞭解平埔族的歷史。. 一、文獻探討 《淡新檔案》14是清乾隆 41 年(1776)至光緒 21 年(1895)淡水廳、臺北府 及新竹縣的行政與司法檔案,檔案內之文件分為行政、民事及刑事三門,門下並 分類、款、案、件全檔共計一、一六三案,一九、一五二件。 在現存的清代臺 灣省、府、州、縣廳署檔案中,以「淡新檔案」最具規模、完整而亙及長期間。 本檔案為研究清治時代臺灣行政、司法、經濟、社會、農業等極有價值之第一手 資料。故希望透過此檔案的資料對清代竹北地區開發的相關人物、墾地分佈範 圍、地權的轉移、業佃關係等作一瞭解。 日本領臺之際,地方擾亂,清政府所做之魚鱗圖冊、帳單、帳簿等土地資料 多半殘佚零散,總督府為便於有效掌握土地及人口資源,於明治 31 年(1898)進 行全臺土地丈量。總督府進行土地調查當時,民間自行向官方申報其所擁有的土 15 地,以及調查後之土地面積記錄,這些彙報登記資料稱為「土地申告書」。 土. 地申告書上記載著土地所有權證明文件、土地座落位置、土地面積、大租種類、 業主等,有的還附有理由書,對瞭解竹塹社大租地權分佈、經濟能力及地權轉移 等有很大的助益。. 14. 15.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資源中心: 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frameset.jsp?c1=%E8%87%BA%E7%81%A3%E5%A4%A7%E5 %AD%B8%E5%9C%96%E6%9B%B8%E9%A4%A8&c2=%E6%B7%A1%E6%96%B0%E6%AA%94%E6 %A1%88&doTreeView=true,下載時間:2011 年 8 月 24 日。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 《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 、 (下) 》 (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 史田野研究室,1993),頁 30。. 8.

(19)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16是依日治初期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印之「大租 取調書附屬參考書」整編而成,內容為日治初期調查之各種字契、原始資料,共 分十七種租目。17透過字契的整理與分析,有助於瞭解漢人的開發過程和竹塹社 的大租地權分佈範圍。 《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 、 (下)》18以新竹地區平埔族的 道卡斯族竹塹社的相關資料為收錄對象,選錄內容分為文書契據、淡新檔案、土 地申告書和史籍及調查資料四部份,這本書不但是研究竹塹社的寶庫,也是瞭解 新竹地區開發過程的重要資料來源。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典藏的竹塹社古文書包含土地文書、祖譜、鬮 書、家族資料、竹塹社七姓公采田福地祭祀公業帳冊等,都是研究竹塹社的重要 史料。 另外,由地方官修或史家所著的地方志書,如: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 ,陳培桂《淡水廳志》,周鍾瑄《諸羅縣志》 , 高拱乾《臺灣府志》等,也都是研究竹北地區的重要參考資料。. 二、論文架構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歷史文獻蒐集分析為主,將以《淡新檔案》 、《土地申告 書》、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方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典藏的竹塹社古文書、 相關族譜等做為本文探究的依據。 研究架構共計五章,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主要是敘述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研究回顧及文獻探 討與論文架構。. 16 17 18. 不著撰人,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152 種,1963)。 不著撰人,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頁 2。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 《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 、 (下) 》 (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 史田野研究室,1993)。. 9.

(20) 第二章:漢人開發前的竹北地區。全章計分三節:第一節「竹北地區的自然 環境與地名」 、第二節「道卡斯族的分佈與生活方式」 、第三節「竹塹社的遷徙與 分佈」 。本章從探討竹北地區的自然環境著手,因自然環境是人類活動的空間, 與一地的開發先後、土地的利用方式、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聚落的分佈等有密切關 係,是以探討一地之開發須先瞭解該地之自然環境。接著要瞭解的是在此環境中 活動的人們,先從道卡斯族的分佈與生活說起,道卡斯族包含竹塹社群、後壠五 社和蓬山八社,其中開發竹北地區的為竹塹社,故再說明竹塹社的遷徙過程及其 分佈範圍。藉由此三節的敘述,以對竹北地區的開發背景做一瞭解。 第三章:漢人與平埔族競合下的竹北開發。全章計分三節:第一節「漢人的 開發」 、第二節「竹塹社人的開發」 、第三節「族群關係」。雖然平埔族比漢人更 早在臺灣生活,但竹北地區的開發,卻是後者捷足先登。早在雍正年間就有漢人 陸續至此地開墾,而平埔族一支的道卡斯族竹塹社人則是乾隆年間才到竹北地區 開發。故本章以時間為縱軸,先探討雍正年間由竹塹港偷渡而來的漢人開發史, 再敘述乾隆年間因水患而遷至竹北地區後,竹塹社人的發展,最後再探究族群間 的關係為何。 第四章:多族群社會的建立。全章計分三節:第一節「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宗教信仰的發展」 、第三節「領導階層的興起」 。本章先探討聚落與街庄 的發展過程及成因,再以宗教信仰的發展,說明其多族群社會的整合作用,最後 探討各族群領導階層的形成之因。 第五章:結論。主要為對上述議題做一歸納與整理。. 10.

(21) 圖 1- 1 竹北市行政區域圖. 11.

(22) 12.

(23) 第二章. 漢人開發前的竹北地區. 自然環境是人類活動的空間,與一地的開發先後、土地的利用方式、人類的 生活方式和聚落的分佈等有密切關係,是以探討一地之開墾須先瞭解該地之自然 環境。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先敘述竹北地區的地形、水文和氣候,以提供竹北 地區的自然環境說明。對環境有了概念之後,進而要瞭解的是在此環境中活動的 人們,第二節便從道卡斯族的分佈與生活說起。道卡斯族包含竹塹社群、後壠五 社和蓬山八社,其中開發竹北地區的為竹塹社,然而竹塹社並非一開始就在竹北 地區生活,故第三節將說明竹塹社的遷徙過程及其分佈範圍。藉由此三節的敘述 ,以對竹北地區的開發背景做一瞭解。. 第一節 竹北地區的自然環境與地名 一、自然環境 (一)地形 竹北市位於新竹沖積平原的北半部,境內地形大致平坦,平原面積佔 92﹪以 上,地勢較高之處為丘陵地,位於西北方與新豐鄉、湖口鄉交界處之坑子口山(鳳 鼻尾山)及東南隅與新埔鎮交界處之犁頭山。1犁頭山與鳳鼻尾山雖以「山」名, 實則狀似丘陵,竹北市境內大部分屬於鳳山溪與頭前溪沖積而成的平原,2地勢大 致呈東南向西北遞降。平原上支流密佈取水便利,又地勢較為平坦,故位於新竹 沖積平原上的新竹市與竹北市,為整個竹塹地區較早開發、形成聚落的區域。. (二)水文 竹北市的河川主要為鳳山溪、頭前溪及其發展出來的支流。鳳山溪與頭前溪 1 2. 劉明怡等,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新竹縣》 (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10) ,頁 26-28。 竹北市志編纂委員會,《竹北市志》(新竹:新竹縣竹北市公所,1996),頁 35-37。. 13.

(24) 順著地勢自東南往西北流貫本市,竹北市境內平原上密佈著河川主、支流,早年 移民拓墾即沿著河岸階地墾耕,或修築圳道引水灌田,3故溪流附近較早有漢移民 聚集墾耕而形成聚落。但河床淤淺,雨季中洪水下沖挾帶泥沙,無處宣洩,經常 發生氾濫,4沖毀房屋田園,對漢移民的居住墾耕亦造成威脅。為保護居民的田園 和渠道,在光緒年間築有兩處堤防:一是光緒 2 年(1876)沿頭前溪所築之下公 館堤防,保護 40 公頃的耕地;一是光緒 15 年(1889)沿鳳山溪所築之溝貝堤防, 保護溝貝、新社兩村。5 鳳山溪發源於雪山山地的那結山,錦山以上源流分歧,西流至老社寮北,會 自沙坑北來的沙坑溪,折向北流,在關西西南附近再匯合自東北而來的牛欄溪等 溪流,又轉向西流,自此始稱鳳山溪,在關西以上則稱馬武督溪。鳳山溪自關西 以下,納湖口臺地與飛鳳丘陵諸水,在新埔鎮會合支流霄裡溪,沿湖口臺地南緣 降入新竹沖積平原,6與頭前溪至新竹市南寮附近會流後入海。7 頭前溪舊稱竹塹溪,為新竹縣最大的河川,也是竹北市最重要的河流。頭前 溪的上游為上坪溪與油羅溪,上坪溪發源於鹿場大山,油羅溪發源於油羅山和李 崠山;油羅溪兩源在尖石東南會合後,西流經內灣至橫山與上坪溪會合,自合流 以下始稱頭前溪,西流經芎林鄉、竹北市、新竹市,納竹東臺地與飛鳳丘陵諸水, 而後與鳳山溪至新竹市南寮附近會流後入臺灣海峽,其流域為新竹沖積平原。8. (三)氣候 竹北地區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四季之中,夏季較長,冬季不甚明顯,終年草. 3 4 5 6 7 8. 劉明怡等,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新竹縣》 ,頁 27。 周浩治等, 《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 》 (新竹縣:新竹縣政府,2008),頁 645。 蔡志展, 《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頁 48。 周浩治等, 《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 》 ,頁 645。 劉明怡等,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新竹縣》 ,頁 16。 周浩治等, 《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 》 ,頁 645。. 14.

(25) 木不枯,9降雨多集中於春、夏二季,秋、冬以後雨量雖然漸減但仍偶有降雨,全 年少有乾旱之現象,有利於農業的發展。 《新竹縣志初稿》記載: 「竹邑二、三月 常多陰雨。故天氣乍寒乍燠,披身不離薄裘;諺云: 『未食端午糉,破裘不肯放』 。」 10. 春季時,天氣雖漸漸回暖,但氣溫變化劇烈,忽冷忽熱,因此,要一直到過了. 端午節,進入炎熱的夏季,氣溫不再變化不定,才能將厚重衣物收起。由新竹氣 溫統計表(參見表 2-1)可以見到月均溫 20℃以上的月份為四月到十一月,長達 8 個月,故四季之中夏季較長,最低溫為一月 15.5℃,顯示冬季不冷,整體來說, 本區的氣候特性為夏長冬短,夏熱冬涼。. 表 2- 1 新竹氣溫統計表(1992~2010) 單位:℃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平均. 均溫. 15.5. 15.9. 17.9. 21.7. 24.9. 27.4. 29.0. 28.7. 27.1. 24.2. 21.2. 17.7. 22.6. 最高 18.9 19.4 21.4 25.2 28.6 31.0 32.9 32.6 31.0 27.8 24.9 21.2 溫度 最低 12.9 13.4 15.2 18.8 21.8 24.4 25.7 25.6 24.1 21.6 18.5 15.0 溫度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新竹氣象站統計資料(http://www.cwb.gov.tw/V7/index.htm) . 26.2 19.8. 下載時間:2011 年 8 月 24 日。 . 天氣形態與臺灣多數地區相同, 「五、六、七月盛暑鬱結,東南雲蒸,雷聲震 厲,滂沱立至,俗謂之『西北雨』 ;遇南風則雨多,遇東風則雨少。」11夏季時, 炎熱的午後,因熱對流旺盛形成積雨雲,大雨忽而驟降並伴隨著閃電響雷,下雨 的時間短,下雨的地區也不大,稱為西北雨。從新竹降水統計表(參見表 2-2) 可以見到,二月至九月降水量在 100 毫米以上、降水日數達 8 日以上;十月至一 月降水量較少在 65 毫米以下,降水日數為 9.6 日以下,顯示降水主要集中在春、. 9. 竹北市志編纂委員會,《竹北市志》,頁 40。 鄭鵬雲、曾逢辰, 《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1 種,1957),頁 181。臺灣文獻叢刊以下簡稱臺銀文叢。 11 鄭鵬雲、曾逢辰, 《新竹縣志初稿》,頁 181。 10. 15.

(26) 夏兩季,秋、冬兩季較乾。. 表 2- 2 新竹降水統計表(1992~2010) 單位:毫米,日 月. 一. 份. 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142.1. 168.1. 164.1. 232.8. 261.1. 141.0. 182.4. 214.2. 十. 十一. 十二. 月. 月. 月. 62.0. 38.1. 47.7. 合計. 降 水. 64.5. 1718.1. 量 降 水 9.6 11.6 13.7 12.9 11.3 10.8 8.3 10.5 8.8 5.3 5.8 6.9 日 數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新竹氣象站統計資料(http://www.cwb.gov.tw/V7/index.htm) . 115.5. 下載時間:2011 年 8 月 24 日。 . 「八、九月後,雨少風多,掃葉捲籜,沙塵蔽天,常經旬不止,天氣漸寒。 十一、二月,風愈厲,則寒愈烈,……。」12秋、冬以後雨量漸減,氣溫開始下 降,東北季風盛行,風力強勁,最高風速達每秒 10.15 公尺,相當於五級風以上, 13. 「竹塹多風,蘭地多雨。諺謂之『竹風蘭雨』。」14頭前溪下游河谷由東南向西. 北做喇叭狀之開敞,故東北季風盛吹時,氣流湧入河谷,受兩岸谷壁之約束,風 力勢必加強;西南季風亦可發生同樣作用,故新竹暴風日數特多。15風勢由內陸 往沿海地區越見強勁,強勁的風勢,有害作物的生長,因此沿海地區的農地,多 在田埂上遍植防風林。. 二、行政區域沿革 明永曆 15 年(1661),鄭成功驅荷復臺,稱臺灣為東都,設承天府,下置天. 12 13 14 15. 鄭鵬雲、曾逢辰, 《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 61 種,1957) ,頁 181。 竹北市志編纂委員會,《竹北市志》,頁 41。 陳培桂, 《淡水廳志》(臺銀文叢第 172 種,1963),頁 303。 周浩治等, 《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 》 ,頁 693。. 16.

(27) 興、萬年二縣,竹北市屬天興縣;後子鄭經改縣為州,竹北市屬天興州。 清康熙 23 年(1684),臺灣隸屬於福建省,清朝置臺灣府於今臺南,下設臺 灣、鳳山、諸羅三縣。隨著行政區劃的變遷,竹北地區先後隸屬諸羅縣、彰化縣、 淡水廳、新竹縣等所轄。 光緒 21 年(1895)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臺灣割讓給日本,行政區亦歷經數 次重劃,竹北地區先後隸屬臺北縣、新竹縣、臺北縣、新竹廳、新埔支廳、新竹 州等管轄。 民國 34 年(1945)本區改稱為竹北鄉。民國 77 年(1988)改鄉為市。竹北 地區各時期之行政屬區如表 2-3:. 17.

(28) 表 2- 3 竹北地區各時期行政屬區一覽表(1661~1988) 時期. 年別. 行政屬區. 永曆 15 年(1661). 東都承天府天興縣. 永曆 18 年(1664). 東寧承天府天興州. 康熙 23 年(1684). 福建省臺灣府諸羅縣. 雍正元年(1723). 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竹塹堡. 雍正 10 年(1732). 福建省臺灣府淡水廳竹塹堡. 光緒 5 年(1879). 福建省臺北府新竹縣竹北一堡、竹北二堡. 光緒 13 年(1887). 臺灣省臺北府新竹縣竹北一堡、竹北二堡. 光緒 21 年(1895). 臺灣省臺北府新竹縣竹塹堡、竹北堡. 明治 28 年(1895). 臺北縣新竹支廳竹北一堡、竹北二堡. 明治 30 年(1897). 新竹縣竹北一堡、竹北二堡. 明治 31 年(1898). 臺北縣竹北一堡、竹北二堡. 明治 34 年(1901). 新竹廳、新埔支廳. 大正 9 年(1920). 新竹州新竹郡舊港庄、六家庄. 昭和 16 年(1941). 新竹州新竹郡竹北庄. 民國 35 年(1946). 新竹縣新竹區竹北鄉. 民國 39 年(1950). 新竹縣竹北鄉. 民國 77 年(1988). 新竹縣竹北市.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戰後. 資料來源:1.劉寧顏總纂,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 〈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1),頁 13‐396。                      2.竹北市志編纂委員會,《竹北市志》(新竹:新竹縣竹北市公所,1996),頁 46‐50。 . 竹北地區在數次的行政區劃變遷,行政屬區一再更易;竹北地區境內之聚落 街莊自清代經日治至今,亦有若干調整變動,如表 2-4:. 18.

(29) 表 2- 4 竹北地區行政沿革表(1894~2008) 光緒 20 年 (1894) 街莊. 明治 34 年(1901) 街庄. 土名. 大正 9 年(1920) 大字. 小字. 羊藔港. 羊藔港. 下山腳. 下山腳. 下山腳. 上山腳. 頂山腳. 頂山腳. 山邊莊. 山邊. 山邊. 東勢. 東勢. 車路頭. 車路頭. 大坵園. 大坵園. 車路頭莊 後面莊. 貓兒錠庄. 後面. 貓兒錠. 後面. 嵌頭厝莊. 崁頭厝. 崁頭厝. 崁頂莊. 崁頂. 崁頂. 田心子莊. 田心仔. 田心仔. 竹圍子莊. 竹圍仔. 竹圍仔. 外湖. 外湖. 茇子窟莊. 拔仔窟. 拔仔窟. 嵌子腳莊. 崁仔腳. 崁仔腳. 田九厝莊. 田九厝. 田九厝. 下鳳山崎莊. 大眉庄. 下鳳山崎. 大眉. 大眉 魚寮莊 蔴園莊 北勢仔莊 白地粉莊. 舊港庄 蔴園庄 白地粉庄. 上新莊子 下新莊子. 漁寮 海仔尾 蔴園 北勢仔 頂白地粉 下白地粉 下新庄. 舊港 麻園 白地粉. 溪洲庄. 頂溪州. 新庄子. 四張莊. 溝貝(郊背) 四張. 尚義村. 尚義里. 大義村. 大義里. 崇義村. 崇義里. 大眉村. 大眉里. 漁寮. 新港村. 海仔尾. 舊港村. 蔴園 北勢仔. 新港里. 麻園村. 麻園里. 白地村. 白地里. 新庄村. 新庄里. 溪州村. 溪州里. 聯興村. 聯興里. 頂白地粉 下白地粉 下新庄 烏樹林. 溪州. 下溪州 溝貝庄. 里名. 頂新庄. 烏樹林 黃犁宅溪洲 莊. 下鳳山崎. 村名. 大眉. 頂新庄 新庄仔庄. 民國 39 年 民國 97 年 (1950) (2008). 頂溪州 下溪州. 溝貝. 19. 溝貝(郊背) 四張.

(30) 馬麟厝庄. 下油車莊. 馬麟厝 下油車. 16. 馬麟厝. 馬麟厝 下油車 新社村. 新社里. 新國村. 新國里. 番仔陂. 番坡村. 泰和里. 紅毛田. 竹義村. 新社莊. 新社庄. 新社. 新社. 新社. 番子陂莊. 番仔陂庄. 番仔陂. 番子陂. 紅毛田 豆仔埔庄 豆仔埔莊. 豆子埔 豆仔埔. 安溪寮(藔) 莊 安溪藔庄 石頭厝莊. 安溪藔. 豆仔埔. 安溪藔. 石頭厝 十興庄. 界址莊 上斗崙莊. 十興 界址 頂斗崙. 中斗崙莊. 斗崙庄. 中斗崙 泉州厝. 中斗崙 泉州厝. 鹿場莊. 鹿場. 鹿場庄. 鹿場. 番仔藔. 鹿場庄. 番仔藔. 八張犁. 鹿場庄. 八張犁. 十張犁. 鹿場庄. 十張犁. 東海窟庄. 東海窟. 東海窟. 東海窟. 三崁店庄. 水坑口. 三崁店. 水坑口. 八張犁莊 十張犁莊 東海窟莊. 芒頭埔庄. 鴨母窟. 竹北里. 十興村. 十興里. 新崙里 斗崙村. 下斗崙. 蔴園 鴨母窟莊. 竹北村. 界址. 下斗崙. 鹿場庄. 竹仁里. 十興. 下斗崙莊 六張犁莊. 竹仁村. 頂斗崙 斗崙. 福德里. 安溪藔 石頭厝. 十興. 竹義里. 北崙里 斗崙里. 鹿場村. 鹿場里. 東海村. 東海里. 中興村. 中興里. 蔴園 芒頭埔. 芒頭埔. 鴨母窟 芒頭埔. 番仔藔. 六張犁庄. 番仔藔. 六張犁. 番仔藔. 東平村. 東平里. 隘口莊. 隘口庄. 隘口. 隘口. 隘口. 隘口村. 隘口里. 資料來源:1.  劉明怡等,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新竹縣》 (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10) ,頁 32‐34。  2.  黃旺成, 《新竹縣志(一)》 (臺北市:成文,1983) ,頁 154、155。      16. 《新竹縣志》所載馬麟厝庄之大字為馬麟厝,見黃旺成,《新竹縣志(一)》 (臺北市:成文,1983), 頁 154。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新竹縣》所載馬麟厝庄之大字為溝貝,見劉明怡等, 《臺灣地名辭 書,卷十四,新竹縣》,頁 33。. 20.

(31) 三、新舊地名對照 地名,素有「歷史的活化石」之稱。從舊地名,可追查聚落發生的先後關係, 與聚落間的地緣、血緣或歷史拓墾的經過關係。17各族群有各族群之語言,各族 群有其命名地名之方式和風格,透過對舊地名的探究,更可對當地之文化、人文、 歷史、地理做進一步之瞭解與考證。18茲將竹北地區舊地名之起源整理如表 2-5: 19. 表 2- 5 竹北地區舊地名之起源 地名起源. 地形. 植物或栽培作物. 17 18 19. 舊地名. 今日之行政區. 頂山腳. 尚義里. 下山腳. 尚義里. 山邊. 尚義里. 海仔尾. 新港里. 溪洲. 溪州里. 溝貝(郊背). 聯興里. 斗崙(斗六崙). 新崙里、北崙里、斗崙里. 東海窟. 東海里. 水坑口. 東海里. 旱坑仔. 東海里. 崁頭. 崇義里. 崁頭厝. 大義里. 崁頂. 崇義里. 崁仔腳. 崇義里. 犁頭山下. 十興里. 芒頭埔(毛頭埔). 中興里. 九芎巷. 竹仁里. 拔仔窟. 崇義里. 竹圍仔. 崇義里.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一)》 (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80),頁 65。 范文芳, 〈新竹縣地名詞典〉, 《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1999 年,12 月),頁 12-24。 洪敏麟將地名起源分為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兩大類,其下共再細分十五次類,見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 之沿革(一) 》 ,頁 65-157。翁佳音則將之分為:一、起源於自然環境:如位置、地點、地形、氣候、 天然動植物;二、起源於人文環境:如地緣(祖籍地名)、血緣(姓氏地名);三、土著民族村社名譯 音;四、起源於稱呼異族所居之地;五、西洋外來語譯音;六、歷史或個人事蹟的地名;七、建築物: 如官衙、寺廟、商店等;八、起源於交通要道;九、起源臺灣的墾殖制度者,見翁佳音, 《異論臺灣史》 (臺北縣:稻香,2002),頁 289。. 21.

(32) 動物. 豆仔埔. 竹北里、竹仁里、竹義里、福德里. 蔴園(麻園). 麻園里、中興里各有一處. 大菜園. 新國里. 林投屋. 聯興里. 拔仔崙. 聯興里. 鴨母窟. 中興里. 鹿場. 鹿場里 20. 人文環境(地緣、血緣). 平埔族聚落、平埔族語音譯. 吳厝. 尚義里. 泉州厝. 北崙里. 安溪藔. 十興里. 徐屋. 聯興里. 新社. 新社里、新國里. 新社南勢角. 新國里. 番仔坡(蕃仔陂). 泰和里. 馬麟厝. 聯興里. 番仔寮. 東平里. 番仔園. 斗崙里 21. 貓兒碇(錠、椗) 22. 田九厝. 大義里. 23. 白地粉. 白地里 24. 斗崙(斗六崙). 20. 21. 22. 23. 24. 尚義里、大義里、崇義里. 新崙里、北崙里、斗崙里. 據尚義里吳花口述,昔日山邊吳厝莊(今尚義里 6、7 鄰)居民皆為吳姓,莊內之山邊福德宮,即為吳 姓捐地及發起建廟,今仍可由廟宇重建樂捐名單中,看到吳姓為主要捐獻者。 貓兒錠之地名起源,黃奇烈, 〈竹北鄉文獻採訪錄〉記載:雍正九年間,永春縣人郭奕榮來此開墾上山 腳、山邊等地,傳當開墾至山腳時鑿井丈餘,不意由井底掘起一猫兒木所製之古船碇(碇、椗、錠, 鄉人通用之) ,遂以此命莊名,見黃奇烈,〈竹北鄉文獻採訪錄〉,收錄於新竹文獻委員會,《新竹文獻 會通訊》 (臺北:成文,1983) ,頁 84。楊鏡汀指出,船碇即船錨,要使船固定在水中,其比重一定要 大,古時的船錨是用石頭的做的,稱為「碇」 ,船碇是不可能用木頭做的;又傳說至貓兒錠開墾之郭奕 榮為保全耕地之水源,娶了白姓平埔族女為妻,即郭奕榮至此前,已經有平埔族人居住;楊鏡汀即據 此推測貓兒錠應為平埔族語,見楊鏡汀, 《新竹縣舊地名探源》 (新竹縣:中華客家台灣文化學會,1994) , 頁 39-41。 據傳平埔族人田九住於此,見黃奇烈, 〈竹北鄉文獻採訪錄〉 ,收錄於新竹文獻委員會, 《新竹文獻會通 訊》,頁 74。 傳說至貓兒錠開墾之郭奕榮曾娶白姓平埔族女為妻,白地粉的地名可能起自平埔族人名之譯音,見黃 奇烈, 〈竹北鄉文獻採訪錄〉,收錄於新竹文獻委員會,《新竹文獻會通訊》,頁 84。 斗崙原作斗六崙,起源不詳,是否為道卡斯族地名之譯音,不得而知,見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二) 》 ,頁 170。但雲林有斗六、斗南等地名,均係原住民部落名稱,見范文芳, 〈新竹縣地名詞典〉, 《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1999 年,12 月) ,頁 20。又斗崙境內之蕃仔園福德宮之石碑記載:……此 蕃仔園位居頭前溪北側,原為新竹北門平埔族原住民過來此屯墾聚集部落所在……。故推測斗崙原為 平埔族聚落而得名。. 22.

(33) 異族稱呼. 建築物. 交通要道. 紅毛田. 竹北里、竹義里、福德里. 飯店埔. 新國里. 旗桿厝. 新社里. 布帆厝. 新社里. 石頭厝. 十興里. 漁藔(魚寮). 新港里. 枋橋. 新國里. 豬母寮. 新庄里. 蔴園店仔. 麻園里. 三崁店. 東海里. 舊港. 新港里. 羊寮港. 崇義里. 車路頭. 尚義里. 六張犁. 東平里. 八張犁. 鹿場里. 十張犁. 鹿場里. 四張. 聯興里. 十興 墾殖(地積、防禦設施、界牌) 田心仔. 十興里. 大坵園. 大義里. 水壠. 竹北里. 隘口. 隘口里. 界址. 十興里. 崇義里. 資料來源:1.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二)》 (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3) ,頁 164‐175。                      2.  竹北市志編纂委員會,《竹北市志》(新竹:新竹縣竹北市公所,1996),頁 50‐65。                      3.  楊鏡汀, 《新竹縣舊地名探源》(新竹縣:中華客家臺灣文化學會,1994),頁 130‐144。                      4.  范文芳, 〈新竹縣地名詞典〉, 《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1999 年,12 月),頁 12‐24。                      5.  葉素珍, 〈溝貝〉, 《竹塹文獻雜誌》創刊號(1996 年,10 月),頁 137‐146。  6 .  田野調查。 . 從表 2-5 中可以觀察出,地名的由來與地形最為相關,竹北地區大部份屬鳳 山溪與頭前溪沖積而成之平原,故可見「洲」、「貝」等地名。「洲」即網狀河川 間的地面,25溪洲的意思即為聚落建於網狀水系間之土地上。26「貝」客語即謂河 25.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一)》 ,頁 80。. 23.

(34) 川氾濫形成之溪埔地,溝貝即為河道間的荒埔地之意,往昔溝貝莊之北方至鳳山 溪間為一大塊荒埔地,境內以粵籍居民為主。27「崙」即小崗阜之意,斗崙因南北繞 以溪水,原多河濱砂丘,故取為地名。28. 地名稱呼所使用之語言,為當地族群所慣用之語言,地名可以顯示各族群不 大一樣的命名風格,29因此透過地名,可以追溯、瞭解此地之歷史與人群。在地 名的命名上,鶴佬人與客家人有其相異處,例如:稱呼某姓氏人家聚集之地點, 鶴佬人以「厝」 ,且多出現在沿海、平原地區;客家人以「屋」 ,且多出現在臺地、 丘陵地帶。30表示兩地之方位,鶴佬人以「頂、下」,客家人以「上、下」;鶴佬 人慣用「後」命名,如「後面」 ,客家人慣用「背」命名,如「郊背(溝貝) 」 ; 「仔」 音阿,係鶴佬音,如「海仔尾」、「崁仔腳」等。「寮」字雖是鶴佬人、客家人皆 用之地名,但鶴佬人居地近海墘、平地、溪洲,舊地名多「鹽寮」 、 「罟寮」 、 「魚 寮」等;客家人居地較近山,故多「腦寮」 、 「紙寮」 、 「藤寮」等,竹北地區位於 新港里的「魚寮」即為鶴佬人的聚落。房屋、店鋪的單位,鶴佬人以「間」,客 家人以「崁」,如「三崁店」即三間店鋪。31漢移民之創建聚落於原平埔族社者, 常以該社譯音字為聚落名,或以「蕃」 、「社」為聚落之地名,例如:「番仔寮」 、 「番仔園」 、「新社」等。32 藉由鶴佬人與客家人的命名相異處,及漢移民對平埔族相關地點的命名習 慣,將竹北地區舊地名之命名風格整理如表 2-6。因地名之起源多為當地族群所 命名,故依鶴佬習慣命名之地可視為閩籍聚落;依客家習慣命名之地可視為粵籍 聚落;命名與平埔族相關之地則不妨視為平埔族聚落或其活動空間。觀察表 2-6 26 27 28 29 30. 31. 32.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二)》 (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3) ,頁 169。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二)》 ,頁 168-169。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二)》 ,頁 170。 范文芳, 〈從殘存之舊地名看竹塹開發史〉, 《語文學報》8(2001 年 12 月) ,頁 39、40。 陳鸞鳳, 〈桃、竹、苗縣市境內之小地名與閩、客族群之拓墾與分布〉 , 《新竹師院學報》10(1997 年 2 月)頁 208、214。 范文芳, 〈從殘存之舊地名看竹塹開發史〉, 《語文學報》8(2001 年 12 月) ,頁 46。范文芳,〈新竹縣 地名詞典〉, 《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1999 年,12 月) ,頁 12-24。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一)》 ,頁 118-120。. 24.

(35) 可以發現,閩籍移民有來自泉州府、安溪縣者,同籍聚居形成地緣聚落,故可見 泉州厝、安溪藔等地名。閩籍移民亦有同姓聚居形成血緣聚落之情形,例如吳厝 即清代均為吳姓家族聚居的聚落,現今居民仍以吳姓為主。再從竹北地區舊地名 之分佈(見圖 2-1) ,可發現閩籍聚落主要分佈於近海平原區,粵籍聚落分佈於近 丘陵平原區,平埔族聚落則分佈於前兩者之間。. 表 2- 6 竹北地區舊地名之命名 命名風格. 舊地名. 今日之行政區. 漁藔(魚寮). 新港里. 海仔尾. 新港里. 崁頂. 崇義里. 崁仔腳. 崇義里. 崁頭厝. 大義里 33. 閩籍習慣. 大坵園. 大義里. 後面. 大義里. 吳厝. 尚義里. 頂山腳. 尚義里. 下山腳. 尚義里. 頂白地粉. 白地里. 下白地粉. 白地里. 頂新庄. 白地里. 下新庄. 新庄里. 頂溪州. 溪州里. 下溪州. 溪州里. 頂斗崙. 新崙里. 中斗崙. 北崙里. 下斗崙. 斗崙里. 泉州厝. 北崙里. 安溪藔. 十興里. 石頭厝. 十興里 34. 芒頭埔庄. 中興里. 33. 「大坵園」為閩南語地名,依客家語的習慣,園不稱大小,只有田才有大小,稱為「大阜田」 ,見楊鏡 汀,《新竹縣舊地名探源》 ,頁 143。. 25.

(36) 粵籍習慣. 溝貝(郊背). 聯興里. 林投屋. 聯興里. 徐屋. 聯興里. 三崁店. 東海里 35. 平埔族相關. 34. 35. 東海窟. 東海里. 新社. 新社里、新國里. 新社南勢角. 新國里. 番仔坡(蕃仔陂). 泰和里. 馬麟厝. 聯興里. 番仔寮. 東平里. 番仔園. 斗崙里. 貓兒碇(錠、椗). 尚義里、大義里、崇義里. 田九厝. 大義里. 鹿場. 鹿場里. 「芒頭」為閩南語地名,客家語為「娘婆頭」 、「草菅頭」,見范文芳,〈新竹縣地名詞典〉, 《新竹文獻 雜誌》創刊號(1999 年,12 月),頁 22。 東海窟並無「海」而是「溪」 ,客語的「海」 (hoiˇ)與「溪」 (haiˇ)發音相似,由「東溪」訛變「東 海」,見楊鏡汀,《新竹縣舊地名探源》 ,頁 138。. 26.

(37) 圖 2- 1 竹北地區舊地名之分佈 資料來源:據表 2‐6 資料,改繪自劉明怡等,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新竹縣》 (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2010),頁 35。 . 27.

(38) 第二節 道卡斯族的分佈與生活 一、道卡斯族的分佈 臺灣的原住民依其居住環境可分為高山族與平埔族,竹北地區之地形係屬平 原丘陵,早期為平埔族人的生活空間。臺灣平埔族自日治時期伊能嘉矩以來,學 者大部分都分為九族或十族,各家分類法也都有一些出入,大致上可分為:噶瑪 蘭(Kavalan) 、凱達格蘭(Ketagalan) 、道卡斯(Taokas) 、巴布拉(Papora) 、貓霧 栜(Babuza) 、洪雅(Hoanya) 、巴則海(Pazeh) 、西拉雅(Siraya)等八種,36分佈 於本區之平埔族為道卡斯族。 「Taokas」一語的傳說由來有二。其一,據傳,上古有人們在海上魚澳中遭 受風暴襲擊而漂流海上,後漂流至大霸尖山,登上山頂俯瞰各處後,相議眾人分 別至海濱、山麓與山上三個地區各自定居,當時掌管分佈的人稱之為「Taokas」。 其二,古昔鄭王(似指鄭成功),征服臺灣全島之際,殘存的原住民僅剩五人而 已,鄭王屠殺其中一人後,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該名原住民竟流出白色的血, 鄭王覺得很奇怪,立即向天祈求祝告:「我今日不希望殺戮餘生之四人而觸怒天 神,若天意客納,則見紅血,否則,請令流白血。」再斬一人,一樣流白血,鄭 王於是謝天,放還三人,此生存之三人稱之為「Taokas」 。. 37. 道卡斯族主要分佈於鳳山溪以南到大甲溪以北,也就是今天的新竹縣、苗栗 縣、臺中市大甲區以北的區域,又可分為三大社群,即(一)竹塹社群:竹塹社、 眩眩社。 (二)後壠五社:後壠社、中港社、新港社、嘉志閣社、貓裡社。 (三) 蓬山八社:吞霄社、房裡社、苑裡社、貓盂社、日北社、日南社、雙藔社、大甲 西社、大甲東社。伊能嘉矩以此三大社群之語言相似,而將之合稱為道卡斯族。 38. 道卡斯族各社之分佈如圖 2-2:. 36. 37 38. 李壬葵, 〈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 ,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 《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 》(臺北市:玉山出版社,1996) ,頁 46。 臺灣總督府蕃務課編纂,翁佳音譯,《平埔蕃調查綴》。 詹素娟、張素玢, 《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 (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頁 209、. 28.

(39) 圖 2- 2 道卡斯族分佈圖 資料來源:湯慧敏, 〈道卡斯族新港東社田野調查報告〉, 《苗栗文獻》12,1997 年 6 月,頁 156。 . 二、道卡斯族的生活方式 道卡斯族的生活方式,可由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 九之記載來觀察:「營室先豎木為牆,用草結蓋;體制與別社同,稍卑隘,合家 一室;惟娶婦贅壻,則另室而居。」39其搭建居所的材料為就地取材,以木頭搭. 39. 210。 黃叔璥, 《臺海使槎錄》(臺銀文叢第 4 種,1957),頁 130。. 29.

(40) 建成牆,再鋪上茅草做為屋頂,樣式與其他平埔族差不多,略微狹小,室內並沒 有做隔間,全家共居一室。也有以竹子作為建材,搭建竹柱、竹壁,覆上茅頂, 再把竹席鋪在地上,一家人蹲踞於於竹席上。40但如果有娶妻或是招贅女婿,則 結婚後需另外再搭建房子居住。若居住於漢人街庄附近者,則受其影響,房屋搭 建為高大寬廣雅致,與漢人相同。 《苗栗縣志》另載: 「至社近漢人街莊者,其營 屋高廣雅致,無異漢人。」41 在生產方面,道卡斯族以捕鹿、捕魚等方式為主。《番社采風圖考》提及: 「淡防廳大甲、後壠、中港、竹塹、霄裏等社熟番,至秋末冬初,各社聚眾捕鹿, 名為『出草』。」42昔日的臺灣西部平原野鹿成群,道卡斯族常於秋末冬初的時 候,聚眾捕鹿,名為「出草」,以鹿隻作為肉類來源之外,亦用以與漢人交換日 常生活用品。43道卡斯族捕魚的方式為砌魚扈以圍捕魚蝦,如《諸羅縣志》記載: 「自吞霄至淡水,砌溪石沿海,名曰魚扈;高三尺許,綿亙數十里.潮漲魚入, 汐則男婦群取之;功倍網罟。」44漁獵之外,亦從事耕作,「淡水至雞籠諸番無 田器,耕以鋤」,45但耕作的器具只有鋤,農作物成熟之後,「彰邑各社社番, 男婦耕種,收穫小米、禾稻,至七月間定期,男婦以手摘取,不用鐮銍。淡防各 社亦如此。」46收穫之時,未用鐮刀收割,僅以手摘取。由道卡斯族的農耕用具 及收割方式,可知其耕作仍屬粗放原始。阮蔡文北巡路過竹塹時,曾賦詩一首, 描述竹塹景象為「番丁自昔亦躬耕,鐵鋤掘土僅寸許;百鋤不及一犁深,那得盈 寧畜妻子?」47更突顯出道卡斯族雖行農業耕作,但因生產工具的粗糙,使得生.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 《台灣踏查日記(上) 》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 ,頁 112。張致遠, 〈道卡 斯族調查報告〉, 《苗栗文獻》14(1999 年 6 月),頁 184。 沈茂蔭, 《苗栗縣志》(臺銀文叢第 159 種,1962),頁 120。 六十七, 《番社采風圖考》 (臺銀文叢第 90 種,1961) ,頁 27。 陳柔森主編,葉婉奇譯, 《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一)》 (臺北:原民文化, 1999),頁 40。 周鍾瑄, 《諸羅縣志》(臺銀文叢第 141 種,1962),頁 172。 周鍾瑄, 《諸羅縣志》,頁 172。 六十七, 《番社采風圖考》 ,頁 28。 阮蔡文, 〈竹塹詩〉 ,收於陳培桂, 《淡水廳志》(臺銀文叢第 172 種,1963),頁 434。. 30.

(41) 產力極低。《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崩山八社所屬地,……番民擇沃土 可耕者,種芝麻、黍、芋」,48早期道卡斯族很少種稻,多種黍、芝麻,「番地 少播秔稻,多種黍、芝麻,飯皆黍米。又蒸熟置罌缶中,俟發變曬乾,舂為麯; 拌黍飯藏於瓮,數日後試其味,則投以水,蒸其液為酒。魚蝦醃為鮭,鹿麂醃為 脯,餘物皆生食。」49故其主要食物材料為黍米、魚肉、鹿肉,會將黍米蒸做成 酒;亦懂得將魚蝦、鹿肉醃製後再吃,其餘的生物則直接生吃。 竹塹社耆老相傳族人之捕魚方式:(一)將深約一米半的魚網底部綁數個海 螺殼,魚網下垂至河底後,一人拉網向前,拉到定點收網。(二)用竹篾編製「笱 仔」捕魚,捕螃蟹用「毛蟹笱」,捕蝦用「蝦公笱」。(三)戽魚在分叉河流堵 塞,一邊把水引開,待下游河水戽乾之後抓魚。(四)山上採魚藤回來搥汁毒魚, 毒魚半小時後即可在河裡或水圳裡撈魚。(五)晚上捕魚用特製燈「照夜白」, 魚見強光則靜止不動,然後用魚叉刺魚。50由竹塹社人捕魚方式之多樣及擅長, 可知捕魚為其主要生產方式之一。 捕魚之外,竹塹社人也在荒埔捕鹿、捕山豬,其方式之一為放狗狩獵。獵捕 山豬的過程是放狗追蹤,當獵狗群聞到山豬味時,即一邊搖尾巴一邊跟蹤,發現 山豬時狗尾巴是豎起轉圈圈,一直轉不停,而發出高分貝尖銳叫聲通知主人,主 人趕到現場,三人一組擔任弓箭手朝山豬射出一箭,山豬中箭負傷後更凶猛朝弓 箭手,一人埋伏在弓箭手前方左側稱「頭手」衝出持鏢槍向山豬刺去,刺中後放 手整個人跳到右邊去,再由另一人埋伏在右側稱「二手」亦持鏢槍向山豬刺去後 放手跳到左邊去,山豬中一箭兩槍應該斃命,如凶猛異常再續衝,則持鏢槍刺向 心臟結束他的生命。獵捕山豬的過程十分緊張驚險,山豬的獠牙尖銳無比,被攻 51. 擊不死亦重傷。射箭及鏢槍是竹塹社人必練的功課。. 48 49 50 51. 黃叔璥, 《臺海使槎錄》,頁 134。 黃叔璥, 《臺海使槎錄》,頁 130。 錢春塘, 《錢姓族譜》,2009,頁 15。 錢春塘, 《錢姓族譜》,2009,頁 16。.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model of shape and motion model was learned from training sequences of hand motion against a plain background, tracked by Kalman filter (using signed.. The Condensation

• Cell coverage area: expected percentage of locations within a cell where the received power at these. locations is above a

• Cell coverage area: expected percentage of locations within a cell where the received power at these. locations is above a

• The memory storage unit is where instructions and data are held while a computer program is running.. • A bus is a group of parallel wires that transfer data from one part of

Too good security is trumping deployment Practical security isn’ t glamorous... USENIX Security

Valor acrescentado bruto : Receitas do jogo e dos serviços relacionados menos compras de bens e serviços para venda, menos comissões pagas menos despesas de ofertas a clientes

Basing off the Sheng-yu Canon manuscript as well as the Nian Chapter included in the block-printed canons of the Central Plain lineage and the Southern lineage, this article uses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