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產業群聚理論

壹、 產業群聚定義

Philip Koltler(2000),定義產業群為一群擁有正向垂直及水平連結的產業。若 一個產業能清楚劃分為投入與產出關係,則其發展即屬於垂直方向的。垂直連結 可分成向前連結與向後連結,向前連結是焦點產業與下游產業之間的連結;向後 連結是焦點產業與上游產業的連結。從焦點產業觀點來看,所有垂直連結的產業 都可稱作「協力產業」。由數種協力產業所造成的外部經濟,稱之為衛星效應,

這些協力產業的零組件會被其他產業廣泛使用。例如中部的機械零組件廣泛地應 用在汽車、自行車產業等。

蔡千姿(2003)以資源整合觀點,認為科技產業的發展主要有技術推力、市場 拉力,再加上地方吸引力,台中地方可以依循整合模式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由 發展地方吸引力開始,推動結合技術面與市場面資源的驅動機制,以策略性促進 產業群聚之綜效。

陳介玄(2003)提到,產業聚落的形成並非一蹴可及,因為產業聚落一旦形成,

便標示著區域經濟特色的形成,以及區域核心技術、知識、人力資源的高度累積。

16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中部機械產業聚落之形成關鍵,在於眾多的零細小廠所形成的分工效益。從中部 產業發展型態來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聚落,其在全球的競爭力,主要來自 於獨特的生產單位,那就是協力網絡的生產單位。無論是製鞋業、自行車業、工 具機業或者產業機械業,皆以協力網絡的生產模式取得世界競爭優勢,這種競爭 優勢的取得,從過去20年發展經驗加以觀察,是立基於親朋好友自發的社會網絡 建立起來,因此稱之為自發性協力網絡( Spontaneous Network)。

鄭恩仁(1995)發現台灣科技產業群聚的利益在於,群聚成員可共同分攤基礎 建設成本,且有研發及生產上的助益。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良好的共生環境有 助於產業群聚長期的發展。他這裡指的良好共生環境是,產業環境有降低生產成 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優勢;研究環境有高技術人才取得容易的優勢;居住環境有 吸引科技人才與提高生產效率的優勢。

蔡政軒(1998)實證發現台灣的產業群聚與研發行為並無太大關聯,但生產上 較有群聚的現象。吳濟華、陳協勝(2001)研究台灣聚集經濟對廠商創新活動的影 響,實證發現科學園區內廠商對創新活動需求很大,且與學術機構有群聚現象,

但是一般工業區則沒有此現象。

張明宗、詹立宇、王嘉齡(2003)利用85年台灣工商普查資料,對整個製造產 業作分析,發現高科技產業的聚集程度不一定比較高,傳統產業如木工機械製造 修配業聚集程度也蠻高的。其次,產業聚集中心的垂直分工程度的確比外圍地區 還高,最重要的是,聚集程度愈高的產業,中心與外圍地區的垂直分工程度差異 愈大。不過聚集在中心的企業,其利潤率不一定比外圍地區高,並不如理論上所 說,企業聚集在產業聚落內績效較好。

貳、 產業群聚的型態

Anderson(1994)認為產業群聚是一群廠商彼此在個別效率與競爭力上具有 密切的關係;這些關係內可由三個構面組成:

一、供應商與購買者的關係(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供需兩者之間的

17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依存為產業群聚現象中最典型的型態。

二、水平競爭或合作的關係(Competitor and Collaborator Relationships) 此種類型的產業群聚型態具有以下的特徵:相同的顧客群、使用相同的技 術、相同的勞工技能需求、相似的資源需求、相同的設備需求。廠商們生 產相同層級產品或服務,彼此為競爭或合作的關係。

三、共享資源的關係(Share-Resource Relationships):當相關或不同產業的 廠商為爭取共同所需的資源,如原物料、科技、專業人才、市場或資訊時,

很容易就聚集在一起。例如、新竹科學園區內的高科技廠商鄰近大學與研 究機構,即是為了運用充沛的研發資源與人才。

參、 產業群聚之效益

産業通過集聚形成産業群聚,能夠釋放出一種群聚效應。這種群聚效應既是 産業集群合理存在的基礎,也是産業群聚不斷成長的推動力。根據Nadvi(1999) 的研究,集群效應是通過集體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而表現出來的,它 體現在三個方面:外部經濟性、聯合行動與制度背景影響。

一、外部經濟性(External economies)

當一項經濟活動的社會收益大於私人收益時,就存在著外部經濟。産業群聚 中的外部經濟性是Weber 於1929 年所稱的集聚經濟效應,即因産業在地域上的 集中而導致社會分工深化、企業聯繫加強和區域資源利用提高所産生的成本節 約。集聚經濟效體現在便利性的四個方面(王緝慈,2001):

(一)接近的便利性:

如接近市場的便利性、接近專業化員工與中間投入品的便利性、接近互補品 的便利性、接近信息的便利性、接近公共基礎建設與服務的便利性。在產業群聚 內,企業通常能夠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覺到新的客戶需求。正如它與當前顧客需 求的關係,在產業群聚內,企業得利於諸多集中的同業握有的客戶知識與關係、

相關產業中平行發展的企業、集中而專業化的資訊機構,以及精緻型的客戶

18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Porter,1998)。

(二)企業新生的便利性:

産業集群中具有同類企業産生的各種便利要素,創業者很容易以較低的成本、較 小的風險整合資源而創建新企業。產業群聚促進新企業和新服務的形成。在集群 內部創業的進入障礙較小,而且其中的資產、技術、投入品和大力資源都是直接 具備的,它們可以方便地被組合到新的企業中去。當地的金融機構和其他投資 者,對集群都是比較熟悉的,因此願意索取較低的投資風險溢酬。另外,集群往 能夠提供一個巨大的當地市場,企業家能夠從業巳建立的關係網中開拓業務而獲 益。所有這些因素都降低了新企業的進入風險,同樣,如果企業經營不成功,退 出障礙也不大。集群的這種拓展強化了集群自身的發展活力;集群使得其成員在 絲毫不削弱它們原有的靈活性的情況下能夠獲得只有大企業或者正式聯盟才擁 有的規模優勢(魏江,2003)。

(三) 創新的便利性:

創新是指把新知識轉化成商業或其他實務應用的社會互動過程,是維持資本動力 的基礎脈動,也是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的核心關鍵,其主要來自新產品的引進、

新生產方法的採用、新市場的開拓、新原料的取得以及新產業組織的推行。産業 集群中面對面的觀察與學習的便利性導致了群聚中瀰漫創新的氛圍(Innovative Millennium),致使技術溢出效應更強、默示知識(Tacit Knowledge)的擴散更容 易、産業群聚中的創新更容易發生。

(四) 社會資本形成與積累的便利性:

集群中的行動者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頻繁、親友的情緣等因素很容易形成與積 累良好的社會資本。社會和其他非正式的連結是重要,它們可以創造出更多新的 想法與新的商機。知識往往產生在某些特定地區,進而在這些地區被高度使用並 強化其價值,這些地區通常有一個關鍵點,即透過經濟、社會、政策、知識等實 體及非實體元素所形成的創新氛圍;我們可藉由創新氛圍的形塑,造成知識的產 生、運用、累積及再強化,達到提昇創新的能力,並激發創新的群聚現象

19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Clustering of Innovation)(Dicken, 1998;張容瑛,2002;鄭金梅,2002)。

二、聯合行動(Joint Action)

聯合行動是指産業群聚中廠商間爲了某些共同的目標而進行有意識地合 作。1997 年Schmitz 認爲,産業群聚中的聯合行動可用廠商間合作的數量與合 作的方向兩個維度來衡量。合作的廠商數量是指産業集群中進行各類合作的廠商 數量之和,廠商之間既可是兩兩之間的雙邊合作,也可是多個廠商之間的多邊合 作。廠商間合作的方向是根據廠商間的合作關係建立的基礎而定,在同類産品廠 商之間的合作爲橫向合作,而沿著産業鏈分工的廠商之間的合作爲縱向合作。產 業群聚中的聯合行動能夠提高合作廠商的技術能力、生産能力與市場能力,能夠 有效地促進産業集群的成長與競爭力的提高。與産業集群的經濟外部性相比,它 是集群中行動主體之間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是一種主動型集群效應(王緝 慈,2001)。

三、制度背景影響(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從整體性來說,産業集群是介於企業與市場之間的一種新型的空間組織形態。作 爲一種組織形態,産業集群是處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之中。新制度經濟學與組織經 濟學認爲,制度背景分微觀層面與宏觀層面,前者有合約、企業與産權,後者有 政治、社會與文化因素。不同的制度對産業集群的效應有著不同的潛在影響。産 業集群一旦形成,集群中各廠商之間的合約簽訂與執行的交易費用較小;集群中 社會資本逐步形成與積累,集群中盛行著誠信與合作的文化氛圍;另外,作爲制 度的重要供給者,政府在産業集群中作爲一個重要的行動主體,它通過政策制訂 選擇合適的廠商進駐集群中,並通過特定的産業集群政策來促進集群的發展。在 各種制度的共同作用下,産業集群中的交易費用更小、企業的合作關系更強、企 業的成長性也就更好(Porter,1998;高登第、李明軒譯,2001)。

四、小結

外部經濟效應是一種被動型的産業集群效應,即産業集群一旦形成,這種經 濟效應就會自發産生。聯合行動與外部經濟效應相比,它是集群中行動主體之間

外部經濟效應是一種被動型的産業集群效應,即産業集群一旦形成,這種經 濟效應就會自發産生。聯合行動與外部經濟效應相比,它是集群中行動主體之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