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預期成果

預期能為台灣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尋找適合的互動模式,尤其是中部地區縣 市的發展模式,了解產業群聚可能帶來的經濟效果,包含直接與間接的經濟效 益,並且探討中部地區長期機械業的群聚成因與可能的優勢,以及日後發展成 為精密機械之高科技發展路線過程與趨勢,未來成為精密機械業群聚效應對於 該地方經濟發展的評估研究中少數而重要之分析研究。

27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參考文獻

(一)、書籍

1. Acs, Z. J. (2002),Innovation and the Growth of Cities. UK:

Edward Elgar.

2. 丁錫鏞 (2000),《產.官.學.硏四界合作硏究發展之策略行動與實 務案例》, 台北市:嵐德。

3. 安虎森 (2004),《區域經濟學通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4. 施鴻志、 解鴻年(1993),《科技產業環境規劃與區域發展》,台

北:胡氏圖書。

5. 紀俊臣(2006),《都市及區域治理》,台北:五南。

6. 張育哲(2007),《地方經濟發展政策-歷史、理論、與台灣現況調 查》,台北:韋伯文化。

7. 陳坤宏(1995),《空間結構─理論、方法論與計畫》,台北:明文 書局。

8. 彭蕙仙、常雲鳳譯 (1999) ,《區域優勢-矽谷與一二八公路的文化 與競爭》,台北:天下文化。

9. 馮正民(2000),《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新竹:建都文化。

(二)期刊

1. Anderson, G. (1994),“Industry cluster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12(2): 26-32.

2. Eraydin, A., & Fingleton, B. (2006),“Network relation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me causes of differentiated network structures and intensities among Turkish industrial firms.”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38(6):1171-1186.

3. Gleaser, E. L. (1999),“Learning in cities.”Journal of Urban

28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Economy, 46: 254-277.

4. Henderson, J. V. (1995),“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5):1067-1090.

5. Jun Yeup, K., Le-Yin, Z. (2008),“Form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lustering-A New Path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Qingdao.”Regional Studies, 42(2): 265-280.

6. Mitchell, S., Andersson, N., Ngxowa, N., Merhi, S. (2008),“A community-based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Wild Coast spati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1997-2004.”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 25(1): 119-132.

7. Porter, M. E. (2000),“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15-34.

8. Steinle, C., Schiele, H. (2002),“When do industries cluster?A proposal on how to assess an industry’s propensity to concentrate at a single region or nation.”Research Policy 31(6): 849-858.

9. Waters, R., Smith, H. L. (2008),“Social Networks

inHigh-Technology local economies.” European Urban & Regional Studies, 15(1): 21-37.

10. 白仁德(2007),〈台灣運輸工具製造業群聚版圖變遷之研究〉, 《建 築與規劃》,第 8 卷第 2 期,頁 139-153。

11. 伍家德、杜啟躍(2006),〈創新氛圍、知識外溢與產業群聚對科學 園區廠商競爭優勢影響性之研究〉,《科技管理學刊》,第 11 卷 第 3 期,53-87。

12. 朱南玉、毛昭凱(2004),〈產業群聚之界定與政策規劃--以臺灣北 部地區為例〉,《中興工程》第 83 期,頁 27-38。

29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13. 李永展、藍逸之(2002),〈全球化、地方經濟發展與永續性:一個 地方資本重建的初論〉,《規劃學報》第 29 期,頁 17-37。

14. 林偉凱 (2005) ,〈臺灣鋼鐵工業對產業群聚效應之分析與影響〉,

《鋼鐵資訊》第 184 期,頁 9-20。

15. 紀俊臣 (2007),〈都市政治中心區位選擇與臺中市的遠景〉,《中 國地方自治》,第 60 卷第 11 期,頁 20-34。

16. 夏學理 (1995),〈The Economic Impacts of Leisure in Local Development〉,《空大行政學報》第 3 期,頁 341-352。

17. 翁良杰、賴薏筑(2007),〈多國籍企業進行跨界生產分工下對兩岸 產業群聚發展之研究〉,《科技管理學刊》,第 12 卷第 1 期,頁 87-114。

18. 袁建中、陳坤成、虞孝成、王明妤 (2005),〈產業群聚對企業經 營影響之因果檢定:以台灣精密機械業為例〉,《科技管理學刊》, 第 10 卷第 4 期,頁 43-79。

19. 馬維揚 (2004),〈臺灣 TFT LCD 產業群聚經驗與科學園區專業化 趨勢之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第 10 卷第 2 期,頁 115-130。

20. 張育哲 (2005),〈經濟誘因與地方發展--美國經驗及其對臺灣的 啟示〉,《行政暨政策》,第 40 期,頁 37-61。

21. 張淑芬(2007),〈群聚產業科技與產學需求調查〉,《臺灣經濟研 究月刊》,第 30 卷第 6 期,頁 81-87。

22. 張賽平、曾盛恕(2006),〈產業群聚與競爭優勢〉,《紡紗會訊》

第 187 期,頁 30-36。

23. 麻匡復、邊泰明.(2006),〈無須政府的產業群聚?內湖科技園區發 展的公共領域與制度變遷〉,《公共行政》第 20 期,頁 1-32。

24. 彭作奎、古世煒、蔡碩倉 (2006),〈生物科技園區產業群聚影響 因素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 57 卷第 1 期,頁 144-180。

30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25. 黃營芳、鄧鴻君 (2007),〈螺絲螺帽與模具產業群聚與競爭優勢之 探討〉,《工程科技與教育季刊》,第 4 卷第 1 期,頁 125-143。

26. 邊泰明、麻匡復 (2005),〈南港軟體園區產業群聚與制度厚實〉,

《地理學報》,第 40 期,頁 45-67。

27. 陳忠仁、張陽隆(2006),〈產業群聚對廠商行為及組織績效影響之 研究--以臺灣高科技產業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 14 卷第 2 期, 頁 315-338。

(三)學位論文

1. 李炫逸(2008),《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對都市結構變遷之影 響》,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2. 林羿均(2006),《臺中科學園區與臺中都會發展之研究》,東海大 學, 台中。

3. 范愷玲(2006),《產業群聚類型對經營績效差異之影響-以台灣地區 工業區與科學工業園區之電腦及週邊設廠商為例》,中國文化大學,

台北。

4. 曹致雍(2007),《產業群聚對經營效率之研究-以台灣光電產業為 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5. 梁雅雯(2006),《跨組織創新研發社群發展之探討-以中部精密機械 創新研發社群為例》,東海大學,台中。

6. 陳季媛(2005),《科學工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中部科學 工業園區台中園區為例》,中華大學,新竹。

7. 陳玟君(2001),《群聚觀點下的產業空間分布之研究--以電子產業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8. 陳柏任(2006),《應用系統動態學分析新竹科學園區產業群聚的發 展》,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31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9. 陳柏均(2007),《臺灣半導體產業群聚與空間演化分析》,國立交 通大學,新竹。

10. 麻匡復(2006),《產業群聚、政府與企業—臺北新竹四個產業園區 的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11. 黃志泰(2004),《系統動態觀點下產業群聚效應之探討》,中華大 學, 新竹。

12. 黃嘉文(2000),《產業群聚與供應鏈類型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

以兩岸台商投資生態觀點分析》,中原大學。

13. 楊智盛(2004),《臺灣地區製造業產業群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 台北。

14. 蕭立瑩(2007),《產業群聚的制度惰性-中彰地區工具機產業》,國 立台北大學,台北。

(四)電子媒體

1.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http://www.sipa.gov.tw/

2. 經濟部工業局 http://www.moeaidb.gov.tw/idb/organize/new/life.htm 3.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http://www.mof.gov.tw

4. 全國工業區資訊網 http://idb.management.org.tw 5. 工業區產業服務網 http://www.besland.com.tw 6.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http://www.ctsp.gov.tw/chinese/00home/home.aspx?v=1 7. 經濟部精密機械工業發展推動小組

http://www.moeapmid.org.tw/homepage.htm 8. 中華民國招商網

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zh-tw/opp/inds/precision_machinery.

html

32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9.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http://www.dois.moea.gov.tw/

10. 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處

http://www.tccg.gov.tw/sys/SM_theme?page=4573d8fe 11. 臺中縣都市計劃及城鄉資訊查詢系統

http://upmap.taichung.gov.tw/

12. 工研院機械所網站 http://newwww.itri.org.tw/adjustment.asp 13. 中華民國精密機械協會網站 http://www.cmd.org.tw/

14. 台中精機網站 http://www.or.com.tw/

15. 台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全球工具機出口統計分析表 http://www.tami.org.tw/statistics/2004_world.htm#2

(五)科技與研究報告

1. 鍾懿萍,(2000),《中部地區科技產業環境資源潛力之研究》,

行政院國科會科學園區管理局。

2. 經濟統計年報,(2006),經濟部統計處。

3. 工商企業經營概況調查季報,(2007),經濟部統計處。

4. 施鴻志,(1990),《台灣地區科技廠商區位特性調查分析》,

經濟部工業局。

5. 蔡千姿,(2003),《大台中地區高科技產業發展策略雛議:產 業群聚、地方特色與資源整合觀點,振興大台中經濟發展會議綜 合報告》。

6. 謝明瑞,(2002),《台灣機械業的發展》,財團法人國政研究 報告。

7. 陳介玄,(2003),《中部地區產業轉型之探討:以機械業為例,

振興大台中經濟發展會議綜合報告》。

8. 鄒繼礎、曾欽正,(2004),《台中機械科技工業園區招商期末

33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34 逢甲大學學生報告 ePaper(2007 年)

報告》,台灣土地開發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委託研究。

9. 羅於陵、廖盈琪、蔡旻樺、梁家榮,(2003),《台灣產業群集發 展及創新能力分析第一輯/產業群聚演進》,台北:國家科學委員 會。

10. 林建元,(2000),《地方社區廿十一世紀議程-自發性環境管理 系統》,行政院國科會。

11. 林水波、施能傑、葉匡時,(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 論建構》,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