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對象與項目

一、 緒論

3.2 研究對象與項目

本文之研究對象如下:

(1).以新竹市國小(建校 60 年以上)、國中(建校 40 年以上)且校地面積達

2. 調查項目之確立

本研究是根據「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 2003 年更新版」(林憲德,

2002)中有關於九大指標之「綠化量指標」及「生物多樣性指標」中相關 綠化所評估之項目作為主要的調查架構。

透過試分析結果與回顧文獻作比對,擬定出整體的調查項目,如下所 示:

(1).學校基本資料

班級數、學生人數、校地面積、不可綠化面積、興建年代、建蔽 率、環境屬性。

(2).綠化量指標方面

生態複層綠化面積、密植喬木面積、疏種喬木棵數、密植灌木叢 面積、多年生蔓藤面積、高草花花圃或高莖野草地面積、一年生蔓藤、

低草花圃或低莖野草地面積。

(3).生物多樣性指標方面

a.生態綠網:總綠地面積。

b.植物多樣性:喬木植物種類、灌木種類。

3.綠化量指標計算

依照現行綠建築綠化量指標評估方法之進行資料收集與計算,其項目 如下:

(1)植栽數量統計表

(2)綠化總固定量(TCO2)及綠化基準值(TCO2C)之計算

(3)合格判定 3.3 分析架構之擬定

校園綠化的程度應包含「質」與「量」,綠建築中綠化量指標之評估,

只針對量而未對綠化的質進行評估,故本研究將生物多樣性指標中部份項 目納入評估,綠建築指標如圖 3-1 所示,因本文針對綠化探討為便於分析 而修正以下架構如圖 3-2,分析架構如下:

圖 3-1 綠建築綠化架構圖 綠建築評估指標

綠化量指標 生物多樣性指標

植物多樣性

灌木種類 Tn

喬木種類 Bn

原生誘鳥 誘蝶性 總綠地面積

比Ax 綠化量判定 生態綠網

及計算

圖 3-2 修正後綠建築校園生態綠化分析架構圖 綠建築綠化於校園評估

綠化量 植物多樣性

灌木種類Tn

總綠地面積比Ax 喬木種類Bn

綠化量計算及 判定

綠化量分析

喬灌木種類分析

原生誘鳥誘蝶

原生誘鳥誘蝶分析 植物多樣性分析

四、案例分析與評估

4.1 基本資料建立

本文研究之調查數據資料,南投縣重建學校數據資料參考陳富強,

2003,「綠建築評估指標於南投縣 921 重建之國民中小學之應用」,新竹 市學校數據資料參考王希智,2002,[「綠建築」中「綠化」及「基地保 水」評估指標於國民中小學校園之應用-以新竹市為例]。

基本資料如表 4-1 所示,就校地面積而言,新竹市國中平均 3.17 公頃,

國小平均 2.75 公頃;中小學平均之建蔽率相近,其中低於 15%有 1 所,

而高達 30%的有 2 所;新竹市小學每位學生使用校地面積為最少平均 15.4m2,其中又以東門國小的密度最稠。而南投縣重建學校國中平均 4.39 公頃,國小平均 3.03 公頃,其中竹山國小、埔里國中校園面積更高達 5 公頃以上;建蔽率以爽文國小為最低,其中低於 15%有 5 所,而高達 30%

的有 1 所;每位學生使用校地面積以爽文國中為最大。

就資料表知,差距最大為學生密度,而以南投縣重建國中學生使 用面積最大,每人高達 130.6m2。尤以南投縣爽文國中之學生使用面積 每人更高達 362m2,為 22 所樣本學校之冠,而新竹的東門國小每位學 生的使用面積為 8.7 m2,因城鄉區域之別,而學生人數差異甚大。

表 4-1 本文研究學校之基本資料一覽表

資料來源:1.陳富強,2003。2.王希智,2002。3.本研究整理

4.2 綠化量

「綠化量指標」係本文 2.3.3 中基地綠化量指標之評估植物 CO2固定量 效果作為綠化量之總量管制,藉以鼓勵基地綠化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 碳、淨化空氣,進而達到緩和氣候高溫化現象、改善生態環境、與美化環 境等,同時對生物多樣化環境也有較大貢獻。

本文研究的各級學校之「植栽數量統計表」如表 4-2 所示。

就闊葉大喬木而言,由表 4-1 及 4-2 知新竹市每公頃植栽之棵樹,

其中國中平均為 63 棵,而國小平均 57 棵,由此可知校地面積越大,

闊葉大喬木種植密度越高。而南投縣每公頃植栽之棵樹,其中國中平 均為 48 棵,而國小平均 54 棵,由此可知南投縣中小學校地面積越大,

但闊葉大喬木種植密度卻越低。

表 4-2 本文研究之學校植栽數量統計表

資料來源:1.陳富強,2003。2.王希智,2002。3.本研究整理

4.2.1 綠化量計算 1.案例計算

本研究以新竹市「培英國中」為例,實際演算「綠化指標」之計 算方式,以作為後續各校進行評估之參考:

(1).學校建築基本資料:

a..校地面積:39,755m2

b.操場球場或其他運動用場地面積(不可綠化面積):

(a).操場:1 座,面積 5,630 m2。 (b).籃球場:5 座,面積 2,560 m2。 (c).排球場:2 座,面積 920 m2。 (d).網球場:2 座,面積 720 m2。 (e).合計:9,830 m2

c.基地面積(校地面積-不可綠化面積):

39,755m2-9,830 m2=29,825 m2 d.法定建敝率:50﹪。

(2).「綠化指標」計算:

a.綠化總 CO2 固定量計算

TCO2 =(ΣGi × Ai)×α(依表 4-2 資料)

TCO2 =404× 25× 808+176× 9× 537+102× 9× 410+168× 438

+17× 326+349× 205+12× 46+98× 103=9,540,383 ㎏

b.基地綠化及格基準值計算 A’=0.5 × r × (A0 -Ap) TCO2C=600 × A

TCO2C=600×0.5× (39,755 m2-9,830 m2)× (1.0-0.5)

=4,488,750 c.合格判斷式

結果 TCO2>TCO2C (9,540,383>4,488,750)判定為合格 本研究資料顯示,其綠化量指標計算結果如表 4-3 所示。

表 4-3 本文研究之綠化量指標統計表

南光國小 32,703 6,854 4,726,292 3,877,350 1.22

81.8%

都市型 資料來源:1.陳富強,2003。2.王希智,2002。3.本研究整理

2.校園綠化量與基準值之比較

本文研究樣本 22 所中、小學,其綠化量指標計算結果評估如圖 4-1 可知,綠化量與綠化基準值(TCO2/ TCO2C)小於 1 的學校有 4 所,佔 18.2%之綠化量未達標準,而有 81.8% 學校之綠化量達到標準,而屬 於山地丘陵型之學校其值都達 2 倍以上。

圖 4-1 綠化量與基準值倍數圖 3.綠化量構成之要素

本文再深入比較各類植物所佔 CO2 固定量,可發現生態複層綠 化、密植喬木與疏種喬木(含闊葉大喬木、闊葉小喬木、針葉木、疏 葉型喬木、大棕櫚類)之總和佔全部 CO2固定量百分比為 80﹪以上,

由此可知喬木對校園之綠化量之影響甚大,其各項植栽之 CO2固定量 百分比如圖 4-2 所示。

綠化量與基準值倍數圖

0 0.5 1 1.5 2 2.5 3 3.5

0 5 10 15 20 25

倍數 基準

圖 4-2 各項植栽之 CO2固定量百分比

的生態綠網;「綠地面積」即為無鋪設任何鋪面之裸露土地,其上有植被覆 蓋之被覆地,無鋪設任何鋪面的綠地,在土壤生態與整體生態上階具有相 當重要的意義,但在人類活動越來越頻繁的狀況下,自然的裸露的被覆地 卻因人類經濟活動行為,而大量減少,故於此提出討論。

根據「生物多樣性指標」中生態綠網-總綠地面積比 Ax 的評分比重最 大,尤其對於面積 30%以上之綠地條件幾乎賦予基準值一半之評估份量(25 分),當然綠地面積越少得分明顯遽減,因而越難通過合格門檻,見 2.4.2 節之表中生物多樣性指標基準值(BDc)介於 45-60 之間,假設以 E 類為評估 對象,依所佔比率計算,則綠地面積基準值為 18 分。

本文研究之「校地面積比」、「校地面積百分比統計」統計資料如表 4-5 及圖 4-3 所示。

表 4-5 各級學校校地面積比

圖 4-3 學校綠地面積佔校地百分比

所綠地面積比超過 50%,由此可知,南投縣重建中、小之綠地面積比已足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校地面積(m2)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綠地面積(m2)

TCO2

3.綠化量與運動場面積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運動場面積(m2)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建築面積(m2)

4.4 植物多樣性

4.4.1 喬木種類(Tn)分析

根據「生物多樣性指標」中植物多樣性-基地內喬木種類之規定,基 地 2~5 公頃者,喬木種類數要大於 15 ;基地 5~10 公頃者,喬木種類數 要大於 25,才能獲得此項目之評分。

分析本研究調查之樣本,扣除低於三棵之喬木種類,依表 4-6 所示,

全部的樣本皆通過其標準,全數通過這項評估;顯示,目前學校校園普遍 重視植栽大喬木。

4.4.2 灌木種類數(Bn)分析

植物多樣性-基地內灌木或蔓藤種類 Bn 之規定,基地小於 5 公頃者,

Bn>13;基地 5~10 公頃者,Bn>18;依表 4-7 所示,只有 3 所學校通過 此項評估,而南投縣中、小學學校都沒有通過此項標準,且與標準落差甚 大,顯示校園於灌木植栽方面嚴重之不足,在此方面應多加強。

表 4-6 本研究校園喬、灌木植栽種類表

台灣原生植物來植栽可提供多項的價值:

1.台灣原生植物由於長期演化的結果,在抗病、抗菌方面具有較大的抗 性,無需考慮是否會帶來外來病變。

2.最適合當地的自然條件,而且演化過程中亦與當地各種生物,形成生 物鏈中共生共榮的有利關係

3.台灣原生植物保存植物基因地,除美化、綠化等效應化,對生態保育、

復育方面可提供一條嶄新的思考途徑。

4.台灣原生植物符合生態演替序列,例如在水土保持、邊坡維護,如果 選擇台灣原生植物植栽,且依據次生演替序列的方式種植,則維持方 面可省下種植的經費,有較高的預期值。

在校園植物原生性、誘蝶性、誘鳥性的部分,選擇以校園中的喬木、

灌木、與藤本植物這些辨識度較高的木本植物做為分析對象,植栽的原生 性、誘蝶性與誘鳥性所做的種類數量與所佔百分比的統計數據。其中,針 對包括喬木、灌木(含藤本)、整體校園植物(包含喬木、灌木與籐本)

統計資料。

根據「生物多樣性指標」中植物多樣性-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綠 化六成以上的標準此項才給分,其基準值設為 60%,如表 4-7 所示,新竹 市中、小學只有四所校園達到標準,其中只有 1 所國中達到給分標準,可 見國中對此項之疏忽,而新竹市國中、小達到標準的只佔 33.3%,所以新 竹市中、小學在此可進步空間還很大,應多加強原生物種之植栽;此項南 投縣達到標準有 80%,其中國姓國小及爽文國中都有超過八成,而國姓國 小校園種植大量的桂花樹,桂花樹是誘蝶植物,所以此評分佔很大優勢,

爽文國中於此項是很好的示範,種植數種多樣且大都為誘蝶誘鳥之原生

種;中寮國中、集集國中兩所未達到六成,查其原因兩校校園之植物物種 多樣化,但校園內佔最多數的黑板樹及龍柏既非原生物種又不誘鳥誘蝶,

故於此項評分較為吃虧。

表 4-7 植物原生、誘鳥誘蝶性統計表

資料來源:1.陳富強,2003。2.王希智,2002。3.本研究整理 4.5 植物多樣性分析

4.5.1 喬木種類(Tn)分析

圖 4-5 喬木與校地及綠地面積迴歸分析圖

圖 4-7 原生、誘鳥誘蝶與校地及綠地面積迴歸分析圖

圖 4-7 原生、誘鳥誘蝶與校地及綠地面積迴歸分析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