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將分項介紹使用於實驗分析的研究工具以及其用途,包含各項問卷、課堂觀察 記錄與考核,以期從不同的面向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一) 學生前測問卷

發放時間為開學第一節課,主要用途為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評估不同組別 的學生在課前的相關先備知識是否有所差異。問卷內容包含對於常見程式語言的 精熟程度自評、對於常見程式設計學習工具的精熟程度自評以及對於學習程式設 計的興趣以及自信。學生前測問卷詳細題目,請參考附錄三。

(二) 學習動機量表

發放時間為課程最後一節課,亦即期末考核前,問卷目標為理解兩組學生在 不同學習模式之下,學習動機的差異。本研究使用的問卷參考 Pintrich、Smith、

Teresa、Garcia 與 McKeachie (1991) 所發展的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17

Questionnaire (MSLQ),並採用林維璋(2014)文獻中所使用的中文翻譯。MSLQ 問卷一般用於評斷及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本研究僅採用學習動機的 問卷試題。本學習動機量表共 44 題,分為八個向度,其中六個向度隸屬於 MSLQ 原始問卷,另兩個向度獨立於 MSLQ 原始問卷之外,僅為理解學生在「努力經營」

與「尋求協助」向度上的差異。問卷中的各題僅歸類於單一向度,試題與向度的對 應請參考下表 3 - 1。

18

19

20

(三) 教師觀察紀錄

教師於課堂授課時,針對班級整體學習氣氛以及學生學習時所遇到的特殊 狀況所做的紀錄。

(四) 程式設計概念考核

考核時間為期中、期末各一次。期中考核時,程式設計概念考核與程式設計實 作能力考核一併被要求於單節課(50 分鐘)內實施完畢,程式設計概念部分共計

10 題單選題。此學習階段因兩組使用的程式語言不同,故在考核內容相同的前提 下,將考題以不同的程式語言呈現,請參考表 3 - 2。期末考核時,程式設計概念 考核採獨立實施,不與其餘考核合併,須於單節課內完成考核,共 15 題單選題,

兩組考核內容與呈現方式完全相同。實驗組期中考核詳細試題內容請參考附錄四,

控制組期中考核詳細試題內容請參考附錄五,期末考核詳細試題內容請參考附錄 六。

21

表 3 - 2 期中檢驗程式設計概念題範例 (取自第 3 題)

為求考核結果具備嚴謹且客觀的評量標準,程式設計概念題採用大學程式 設計先修檢測 (APCS, 2017) 概念型試題。以往,臺灣公部門討論中的大學先 修課程檢定測驗仍未觸及資訊科學,因此不管是在推薦入學、申請入學或考試 入學等大學入學管道中,對於學生的資訊能力都缺乏客觀的評量依據。如今,

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試題已列入臺灣多所大學校系之申請入學甄選項目。其 檢測模式參考美國 Advanced Placement (AP),透過與各大學合作命題,並確定 檢定用題目經過信效度考驗,以確保檢定結果之公信力。運用於本實驗之程式 設計概念考題均透過以下步驟進行選題:

試題敘述:以下程式碼片段執行後,x 與 y 的值為何?

實驗組附圖 控制組附圖

22

23

2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