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34

4.1),分別埋設於地底下約 15 cm 與 45 cm 處 (圖 4.2)。

圖 4.1 埋設 DVD 光碟機模型實地情形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35

圖 4.2 埋設 DVD 光碟機模型示意圖

在埋設完成之後,本研究在此試驗場的地表佈置一 1.0 m × 1.0 m 之施測網格面 (圖 4.3、圖 4.4),測線間距 0.05 m,使用全罩式 1200 MHz 的透地雷達系統施測,施測方向為二正交方向,因此總 測線數為 42 條。而每條測線的空間採樣間距為 0.010 m,深度 (時 間) 採樣間距為 0.065 ns,深度 (時間) 採樣數為 512 點,相關的 佈線與儀器參數列於表 4.1。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36

圖 4.3 實驗測區 DVD 光碟機模型實地施測情形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37

圖 4.4 實驗測區 DVD 光碟機模型佈線幾何與目標物位置示意圖 表 4.1 實驗測區 DVD 光碟機模型佈線與儀器參數

控制單元 (control unit) MALǺ ProEx 儲存單元 (storage unit) HP notebook

天線 1.2 GHz 全罩式 (S/R-distance 0.06 m) 深度(時間)採樣間距 0.065 ns

深度(時間)採樣數 512 點 測線空間採樣間距 0.010 m

總測線數 42 條 (二方向正交 1.0 m × 1.0 m)

測線間距 0.05 m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38

二、石棺模型案例:

此案例模型同樣埋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校園中,

為一以磚塊圍成 35 cm × 40 cm × 100 cm 的假想石棺,內部以現場 挖起之土石填實,埋置於大約 110 cm 的深處 (圖 4.5)。由於該模 型埋設已超過十年之久,雖然埋藏深度會有些許變化,但表土經 多年的重力壓實,相較於初設時期在信號特質上更為接近真實的 長年埋藏地點。

圖 4.5 控制場實驗所埋設之石棺模型,埋藏深度因時間年代長遠 已略為縮減 (余竑旻等人, 2012)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39

本研究在此模型區之地表佈置一 3.2 m × 3.2 m 的施測網格面 (圖 4.6、圖 4.7),測線間距為 0.2 m。該模型試驗場案例使用全罩 式 500 MHz 的透地雷達系統施測,施測方向亦為二正交方向,故 總測線數 34 條。而每條測線之空間採樣間距為 0.018 m,深度 (時 間) 採樣間距為 0.052 ns,深度 (時間) 採樣數為 1024 點,相關的 佈線與儀器參數列於表 4.2。

圖 4.6 實驗測區石棺模型佈線幾何示意圖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0

圖4.7 實驗測區石棺模型實地施測情形

表 4.2 實驗測區石棺模型佈線與儀器參數 控制單元 (control unit) MALǺ ProEx 儲存單元 (storage unit) HP notebook

天線 500 MHz 全罩式 (S/R-distance 0.18 m) 深度(時間)採樣間距 0.052 ns

深度(時間)採樣數 1024 點 測線空間採樣間距 0.018 m

總測線數 34 條 (二方向正交 3.2 m × 3.2 m)

測線間距 0.2 m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1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2

圖 4.8 曲冰史前遺址與鄰近部落位置圖 (修改自陳仲玉, 1994)

性主要是灰、黑色板岩 (蘇澳相上部層) 及砂、頁岩互層 (烏來相 水長流層) (林朝棨, 1964)。山坡的板岩層被濁水溪侵蝕切割,形 成當地典型的聳立地峽 (圖 4.10),為布農族與泰雅族在河谷中的 界限,零散的板岩則是當地疊砌房屋、墓葬石棺所使用的石材。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3

圖 4.9 曲冰史前遺址測區衛星空照圖 (修改自 Google map 手機 版)

單就墓葬區而言,台灣原住先民特別是布農族盛行疊葬及室 內葬,經訪談當地鄉民得知,已發掘的墓葬區之下層仍可能有更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4

圖 4.10 曲冰史前遺址之立體地形位置二度橫麥卡脫投影 (TM2)圖

早期的石棺存在。換句話說,遺址的文化層深度是否必須重新估 算? 此外,此地區之武界與曲冰的原住民目前屬布農族,北邊的 松林部落為賽德克族,東北邊的萬大為泰雅族 (圖 4.8),以民族 學的觀點而言,這三個族群在過往的歷史中有何關聯是值得研究 的議題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2012;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2012;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2012)。三族在 近代歷史上皆有移居或受到迫遷的記載 (Wikipedia, 2012),布農 族很可能是從別處遷徙至曲冰地區,那麼最早定居此處的初民是 來自何處?為何後來又消失呢 (陳仲玉,1994)?

以目前發掘出的豐富標本及遺跡,顯示曲冰史前遺址的聚落 文明相當複雜,如此複雜且豐富的文化遺址,僅有 1980 年代歷時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5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6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7

掘區只能依據當年發掘時之聚落和墓葬平面圖 (圖 4.12) 與現場 地形測量數據比對推算。因工作時間短暫,於此測區本研究以簡 約的準三度空間 (pseudo-3D) 佈線方式,測試在最短的工時內如 何取得滿意的結果,及以事後數據內插補點的方式增加採樣的

圖 4.11 曲冰史前遺址測區一,目前現場及鄰近地表景觀及現場施 測佈線幾何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8

圖 4.12 部份 1980 年代發掘於曲冰測區一之聚落平面圖及墓葬平 面圖 (修改自陳仲玉, 1994),灰色矩形範圍為本測區 (3 m × 15 m)

可行性。故於此測區內,採取單向高密度單條測線內距離採樣 (0.017 m),測線間距為 1 m,每條測線 15 m 長。測線中每條波跡 線 (trace) 的深度 (時間) 採樣間距為 0.18 ns,採樣數 512 點。由 於是使用 500 MHz 全罩式天線,其發射和接收天線的間距僅 0.18 m,信號可視為垂直入射。由已出土的遺存房屋及石棺資料得知,

曲冰史前遺址區的房屋遺跡方向大致略偏東北-西南向,石棺則 呈西北-東南走向,因此此測區之測線大約取東-西向,相關佈 線與儀器參數列於表 4.3。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49

表 4.3 曲冰測區一之佈線與儀器參數 控制單元 (control unit) MALǺ ProEx 儲存單元 (storage unit) HP notebook

天線 500 MHz 全罩式 (S/R-distance 0.18 m) 深度(時間)採樣間距 0.18 ns

深度(時間)採樣數 512 點 測線空間採樣間距 0.017 m

總測線數 4 條 (東西向 15 m)

測線間距 1 m

曲冰測區二

為確認未發掘區的考古價值,本研究將探測範圍延伸至曲冰 遺址以外的未發掘區。測區二位於發掘區北端邊界外的林地 (圖 4.13),面積為 11 m × 16 m。此測區內有一回填的房屋遺址,當年 編號為 F15,跨越發掘區的鐵絲網牆 (圖 4.14)。該房屋在曲冰遺 址的房屋分類上屬於第五類房屋,室內鋪置碎塊板岩地板,此房 屋遺跡基座約有五分之二落在測區二範圍內,可供信號比對之用。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0

圖 4.13 曲冰史前遺址測區二,目前現場及鄰近地表景觀及現場施 測佈線幾何 (施測前已雇用山青除草整地)

圖 4.14 兩測區之相對位置,底圖重繪自陳仲玉 (1994) 聚落平面圖。

灰色區塊為可能尚未發掘的房屋遺址 (余竑旻等人, 2012)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1

測區二的準三度空間測線佈線方式大致與測區一相似,此區 總共佈置 12 條至少 16 m 長由東向西的測線。測線中每條波跡線 的深度 (時間) 採樣間距為 0.052 ns,每條波跡線採樣數為 1024 點,以兩區的雷達波速度約略相同的情況下,測區二的採樣總深 不及測區一,但採樣密度為測區一的三倍,相關佈線與儀器參數 列於表 4.4。

表 4.4 曲冰測區二之佈線與儀器參數 控制單元 (control unit) MALǺ ProEx 儲存單元 (storage unit) HP notebook

天線 500 MHz 全罩式 (S/R-distance 0.18 m) 深度(時間)採樣間距 0.052 ns

深度(時間)採樣數 1024 點 測線空間採樣間距 0.017 m

總測線數 12 條 (東西向至少 16 m)

測線間距 1 m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2 (perpendicular; PR),且天線的寬邊 (broadside; BD) 相對沿著測線 方向移動。走離雜波測試必須將一天線固定,只移動另一天線,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3

圖 4.15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五萬分之一宜蘭區域地質圖。圖 a 為圖 b 中 BB’地質剖面,為最靠近清水地區之地質剖面。藍色矩 形區域為本研究透地雷達測區,紫色網點區域為河床溫泉出露 區,星狀點為台電清水地熱場舊址,座標是台灣二度分帶座標系 統 (修改自徐漢倫, 2007)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4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5

南澳北溪上游。岩性主要為變質砂岩與板岩所構成之礫石與砂,

各地厚度不一,蘭陽溪的沖積層可能超過 100 公尺。上述兩地層 為本研究測區之基本岩層,另外於構造上有兩個主要斷層和兩個 小斷層分布,主要斷層為西邊的牛鬥斷層與清水溪東南區的古魯 斷層。而於清水溪溪谷中,林啟文與林偉雄 (1995) 於三星圖幅 中敘述有清水溪斷層沿著該溪谷分布,推測與此區溫泉源頭有 關,另清水溪南側有翠峰湖斷層 (圖 4.16)。

圖 4.16 區域地層線性構造方向與分布區域圖 (摘自徐漢倫, 2007) 紅色粗線為地體構造、地層分界;黑線由左至右為牛鬥、翠峰湖 及古魯斷層;紅色細線為褶皺軸走向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6

本研究於此野外測區內共佈置了五條測線,測線間距 10 m,

沿著清水溪河床成南北走向 (圖 4.17),施測過程中測線經過多處 溫泉出露區旁側,由於施測時值初春氣溫仍偏低,故可明顯感受 到溪水溫度的變化。此案例所用儀器為 50 MHz 分離式天線透地 雷達系統,發射與接收天線間距 2 m,單條測線內空間採樣間距 為 0.10 m,測線中每條波跡線的深度 (時間) 採樣間距為 0.594 ns,每條波跡線採樣數為 1024 點。因為此區地貌環境崎嶇多變且 有溪水蜿蜒其中,所以各測線總長度不一,但至少皆有 109 m 以 上,佈線與儀器參數列於表 4.5。

圖 4.17 清水地熱野外測區,現場及鄰近地表景觀及施測佈線幾何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7

表 4.5 清水地熱野外測區之佈線與儀器參數 控制單元 (control unit) MALǺ ProEx 儲存單元 (storage unit) HP notebook

天線 200 MHz 分離式 (S/R-distance 2 m) 深度(時間)採樣間距 0.594 ns

深度(時間)採樣數 1024 點 測線空間採樣間距 0.10 m

總測線數 5 條 (南北向至少 109 m)

測線間距 10 m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8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59

用。以下由本論文上述之各測區所得到的透地雷達反射數據,配 合各新的數據資料處理方法並與傳統資料處理方法比較與呈現。

4-2-1 近代時頻分析濾波方法

此新的濾波方法主要為自然對數轉換及總體經驗模組分解之 應用,以實驗測區中 DVD 光碟機案例為例 (圖 4.18),可看出傳 統資料處理與近代時頻分析的資料處理方法有明顯的差異。

圖 4.18 實驗測區 DVD 光碟機 GPR 反射數據,東西向第 12 條測 線。 a. 原始數據,b. 傳統資料處理結果,c. NLT+EEMD

component 2,d. NLT+EEMD component 3 (皆無移位修正處理)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60

另外在野外測區方面,選取曲冰史前遺址兩個測區來做傳統 資料處理與近代時頻分析資料處理方法之比較 (圖 4.19、圖 4.20)。

圖 4.19 曲冰測區一第 1 條測線。左:傳統資料處理流程,右:

NLT+EEMD component 2 (皆移位修正處理)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61

圖 4.20 曲冰測區二第 3 條測線。上:傳統資料處理流程,下:

圖 4.20 曲冰測區二第 3 條測線。上:傳統資料處理流程,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