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版之《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劉文金作曲》總譜(ISBN 978-7-103-03511-5),作 為最重要之研究依據。惟因論文版面之故,擷取譜例時僅列出重要聲部,完整樂 譜仍須參考出版樂譜。

二、文獻資料

筆者蒐集下列資料,用以作為撰文時的參考:

(1) 作曲家劉文金專書

6

(2) 文化大革命相關書籍與文獻 (3) 學位論文

(4) 音樂理論相關書籍 (5) 指揮學相關書籍 (6)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 (7) 音樂辭典、百科全書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奏曲《虹》。劉文金逝世於2013 年六月,享年 76 歲,

劉文金以其質量兼具的創作能量,為國樂合奏以及二胡藝術的發展開闢了一 條大道,深根於民間傳統音樂養分,同時兼備高度藝術化的專業視角,並且擁有 深厚中國文化底蘊的支撐,劉文金的作品不但深深地影響了國樂歷史演進,並直 接促使了國樂合奏藝術精緻化,對後世影響深遠。

17

18

19

20

21

22

23

望主題」、「壯烈主題」以及「戰爭動機」、「英雄動機」、「轉折動機」。以下將簡單 介紹三個主題與三個動機,而各主題與動機於每次出現之細節將於後面幾節詳 述。

一、「長城主題」:

【譜例3-1-1】

整部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主題,不僅描繪出長城壯觀輝煌的景象與歷史意義,

也表達對長城的讚美與歌頌。本主題出現於第一樂章《關山行》的開頭與結尾,

以及第四樂章《遙望篇》的結尾,共出現三次。作曲家安排以「長城主題」作為 首尾呼應主題,並且每一次出現都採用C大調/C宮調,以及全體和奏的手法安排,

可以窺見本主題之於整首作品的特殊地位。

二、「遙望主題」:

【譜例3-1-2】

24

本主題旨在表現人們登上長城,遙望遠方,心湧起思古幽情等種種感受,並 且都是在二胡獨奏聲部上呈現。「遙望主題」一共出現兩次,分別在第一樂章《關 山行》以及第四樂章《遙望篇》,兩次都是採用C 大調/C 宮調。而在這兩個樂章 之中,本主題也成為了二胡獨奏聲部旋律最重要的發展起點。

三、「壯烈主題」:

【譜例3-1-3】

本主題歌頌征赴沙場的英勇戰士們的壯烈情操,出現在與戰爭有關的第二樂 章《烽火操》與第三樂章《忠魂祭》,兩個樂章分別因著音樂內容以及結構需求,

分別在G 大調與 C 大調上呈現,兩次出現都有著相似的全體合奏的手法安排。

除了上述三個主題外,有三個從中衍生出之動機,無論是在標題性的構思上,

或是音樂結構的發展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25

一、 「戰爭動機」:

【譜例3-1-4】

此動機具備「長城主題」前兩個句子的音型特徵,有著「積極戰鬥」之意涵,

是第二、四樂章發展的最重要素材,在兩個樂章以不同的氣質出現,前者意味戰 爭本身,後者則有積極迎向未來之隱喻。

二、 「英雄動機」

【譜例3-1-5】

此動機衍生自「遙望主題」,代表了「參與戰爭的戰士英雄」,在第二樂章中 出現多次,亦為第三樂章最重要的發展素材,同時也是構成「壯烈主題」後半段 的主要材料。有時僅以前四個音之音型出現,代表形象隨著音樂內容而不同,有 時是戰士本身,有時為英雄亡魂,在第四樂章時則更有著「迎向未來的戰士」之 意。

26

三、 「轉折動機」

【譜例3-1-6】

此動機衍生自「長城主題」之句尾節奏,在每個樂章都出現,除用於樂隊齊 奏之「長城主題」與「英雄主題」之前外,亦出現在音樂重要轉折之處,此外,

也是第二樂章主題變奏中的其中一個素材。

作曲家在獨奏二胡定弦的選用上也展現了獨樹一格的想法,二胡的常規定弦 為 d1-a1,而作曲家則設計本曲的二胡獨奏定弦為 c1-g1。低了一度的定弦設計,選 用了更有蒼勁,更厚重的音色來擔綱獨奏,使得懷古之情更容易被表達。並且在 調性選擇上特別倚重 C 音的地位,讓每個樂章的二胡獨奏開頭都從這一個在常規 定弦中不存在的 C 音開始,實為作曲家的一大巧思。

本章以下四節將逐樂章進行樂曲分析,以窺作曲家如何體現其樂念與哲思。

27 Rubato

4+4+4+2+

Aperto

4+4+4+4+

3+3+3

C/C 宮 慢板適中、明 亮地

結束句 146-155 5+5

28

C 大調上的屬音作為序奏的開場。顫音琴、雲鑼以及排鐘等金屬鍵盤樂器弱奏,帶 出層層關山,雲霧縹渺的悠遠想像,徵調式五聲音階的四度和聲平行為主的旋律 帶有明顯的民族音樂色彩,大提琴與新笛聲部則以三連音的節奏賦予音樂前進的 動力,也豐富了以線條為主的主旋律和持續低音之間的織度,詳見【譜例 3-2-1】。 第 5 小節開始弦樂與梆笛曲笛聲部加入鍵盤樂器主旋律的行列,一路漸強至第八 小節鐘鼓齊鳴的強奏(ff),揭開整部作品的序幕

【譜例 3-2-1】 Intro,導入句,第 1-4 小節。

緊接著,第 8 小節開始便迎來了整部作品最具代表性的「長城主題」,在這個 樂章中,同時也具備了第一呈示部的意味。雖然主題旋律已經轉至 C 大調/C 宮

29

調,但是低音還是站在屬音上,一方面淡化了調性和聲的色彩,以民族風格的調 式旋律色彩取代之,另方面持續著待解決的張力,使得序奏與「長城主題」一氣 呵成。在「長城主題」時拍號如同前段均為四四拍,主題旋律的線條律動雖以四 拍子一個小樂句為基本架構,但並未被局限於四拍子框架之中,小樂句常有句尾 擴充之情形發生,形成六拍一句與四拍一句的情況並存。而被擴充的句子打破了 四四拍的時間感,使得長城的形象更顯巨大無邊際。開頭的伴奏節奏為三連音,

但在「長城主題」時是四連音,使得穩定而壯闊的形象更得到彰顯。

在配器上,「長城主題」旋律由高胡與二胡為主體,嗩吶、笛子以及高音彈撥 樂器則分別與弦樂搭配齊奏。第 8 小節起為嗩吶與弦樂搭配,而在第 10 小節漸弱 時嗩吶便把旋律逐漸交與曲笛、新笛,在配器上作了巧妙的交接,使得嗩吶的消 失不顯得突兀,詳見【譜例 3-2-2】。

30

【譜例 3-2-2】 Intro,「長城主題」,第 8-11 小節。

第 15-17 小節的高音彈撥樂器用輪奏演奏主題,以跟弦樂搭配齊奏,由於彈 撥輪奏演奏旋律所造就的線條感不像弦樂會受弓法所侷限,兩相搭配又消弭了彈 撥的過於突出的音色,是效果相當拔群的配器手法,其中柳琴與高胡演奏相同音 區,琵琶與二胡演奏相同音區;第 19-20 小節更是把主題旋律交由管樂齊奏,使整 個主題旋律的配器有著豐富的色澤變化。最後結束在屬和弦上,保留張力待下段 的二胡獨奏解決。

第 27-32 小節為二胡獨奏的「遙望主題」,經過前面序奏以及「長城主題」持 續的屬音,在二胡獨奏的第一個長音上,終於回到了 C 大調的主和弦。相對於前 段的壯麗齊奏,本段的二胡獨奏以及輕盈透明的配器帶著明確的對比意涵,甚至

31

可以說是有著鮮明的第二呈示部的意味。

這一段的二胡演奏手法向古琴借鑑,不但標示在同一條弦上演奏,並且在特 定處滑音,在低把位的音區緩緩低吟。樂團的伴奏則是輕輕地襯托。詳見【譜例 3-2-3】。

【譜例 3-2-3】 Bridge,「遙望主題」,第 27-29 小節。

第 33 小節開始的二胡主題乃由前一段「遙望主題」自由發展而來,調性與調 式皆沒有變化。不同於前段由二胡獨奏單獨演奏主旋律,第 33 小節起揚琴加入了 主題,第 34 小節改由新笛與二胡獨奏齊奏,而到了 35-36 小節則再交由琵琶一起 演奏主旋律,往後的四個小節再重複一次相同的配器。雖然保持了跟前段「遙望 主題」一樣清澈的透明感,但音色更為豐富多彩,詳見【譜例 3-2-4】。

32

【譜例 3-2-4】 A,第一主題 I,第 33-37 小節。

而到了第 41 小節,配器依然延續著如前面的特色,但色彩更為豐富,相似於 點描式配器的手法,把二胡獨奏的主旋律也分給新笛、高胡、二胡、中胡、柳琴、

琵琶等樂器,有時單獨與獨奏二胡呈現,有時也組合成新的音色,在第 43-44 小節

33

甚至出現以拍子為單位的交替,細緻的音色交錯的在每一個聲部之間。

第 49 小節開始的第一主題 II 是由第一主題變奏而來,雖然旋律的形狀與音高 結構特徵與第一主題幾乎相同,但不同於前段的莊重而緩慢的四四拍,本段為流 動的二四拍,雖然與都是以二胡獨奏為主,樂團配器也不同於前段充滿線條感,

而是富有動態的低音弦樂撥奏以及彈撥聲部的固定節奏型伴奏,詳見【譜例 3-2-5】。 而後弦樂與其他伴奏才漸次加入,隨著旋律發展,逐漸推至第 66 小節,帶出新的 調性 E 小調,結束在主和弦上。

【譜例 3-2-5】 A,第一主題 II,第 49-53 小節。

第 70 小節弱收在 E 小調,優美而富有幻想的商調式色彩第二主題 I 旋律隨即 從獨奏二胡緩緩而出,曲笛與其應答,豎琴等彈撥樂器與低音弦樂襯底。第二主

34

題在形式上有著與本樂章前面「遙望主題」相似的趣味,但在調性/調式色彩上 則又有著對比性,詳見【譜例 3-2-6】。在經過第 102-106 與前段第一主題 II 相同的 結尾後,優美而富有幻想的第二主題 II 速度不再是自由,而成為了如歌的行板,

不但由中胡與二胡獨奏一起擔任主旋律,這一次伴奏還加入了充滿律動感的十六 分音符節奏,以及帶有京劇風格的板鼓等打擊樂器,詳見【譜例 3-2-7】。

35

【譜例 3-2-6】 B,第二主題 I,第 70-74 小節。

36

【譜例 3-2-7】 B,第二主題 II,第 105-110 小節。

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主題 I 與 II、第二主題 I 與 II 的用的是相同的變 奏手法:主題旋律一開始沒有太大變化,隨後則自由發展;而在速度與律動上,

原主題皆較慢,並且有著較大的自由空間,後段的變奏轉為較為流動的速度,並

37

且在固定節拍的律動感之中遊走;配器上,原主題的配器主要著重在色彩,變奏 的部份則是建立律動感 。

整個樂章經歷了「長城主題」、「遠望主題」、兩段變奏之後,在第 128 小節,

再次來到 C 大調/C 宮調的「長城主題」,而這一次跟開頭的「長城主題」雖然都

再次來到 C 大調/C 宮調的「長城主題」,而這一次跟開頭的「長城主題」雖然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