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台灣期交所自 1988 年 7 月 21 開業以來,市場交易量一直屢創新高,

根據期貨產業協會(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簡稱 FIA)年度期貨統 計指出,2008 年台灣期貨交易所以年度交易量 1 億 3671 萬 9777 口,晉升

二、當日沖銷減收保證金制度,主要由於國內交易人從事國外期貨交 易的當日沖銷交易減收保證金已經行之多年,期交所考量市場交易與風險 管理機制運作狀況正常,正式推動國內期貨市場當沖交易減收保證金,除 了提昇交易人資金效率,即時釋放多餘保證金以新增委託,更提供市場更 多資金量能,對於活絡期貨商品交易及提高流動性有很大的助益。至於當 沖交易減收保證金的比率,標準訂定為不得低於現行結算保證金和低於原 始保證金的 50%,期交所表示,配合當日沖銷未平倉部位餘額管理方式,

並考量流動性及對價格波動的影響,現階段適用當沖交易保證金減收的契 約僅限台指期、電子期、金融期和小台指的最近兩個到期月份契約。值得 注意的是,當沖交易部位應該在 1 點 30 分自行沖銷,否則期貨商會代為 強制平倉,無論該部位是否已經獲利,在期貨收盤前 15 分鐘期貨商就會 以市價單或是合理的限價單將當沖交易的部位強制平倉。這樣更可以避免 隔日受到國際市場變化時,造成隔日開盤跳空時交易之風險。

三、 期貨商交易手續費殺價競爭,使得一般散戶也可能拿到較低的 交易成本,根據期交所資料,國內期貨商在面臨市場無法做大的情況下,

只好調降手續費以擴大市佔率。近年來許多小型期貨商在網路下單系統建 置完成後,在新增成本有限下積極削價競爭來搶奪客戶。 由期交所資料,

我們可以看出 2004~2008 期貨交易量由 29,824,000 口成長到 2008 年 75,449,000 口,成長了 1.54 倍,但我國期貨商手續費之合計收入由 04 年 106.7 億元逐年下滑,至 07 年僅剩 76.9 億元,CAGR(04-07)約-10.3%。可 見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的收入的衰退,已造成期貨商之營運壓力加劇。(如 圖 1-2)

根據台灣工業銀行研究統計期交所資料[1],國內十大期貨商的市佔率 由 2007 年的 77.2%下滑至 2008 年的 75.1%,主要原因在期權交易具高槓 桿特性,下單及成交速度更顯重要,使得交易者透過網路交易的比重拉 高。交易者透過網路交易,大型期貨商強調的營業據點及營業員接單服務 之重要性降低,使得小型期貨商得以崛起,直接透過手續費折扣來搶單。

(如表 1-1)

圖 1- 1 臺灣期交所交易量與大盤指數之變動表

圖 1- 2 我國期貨商收續費收入之變動表

表 1- 1 我國期貨商之經紀業務市佔率排名

四 、 加上美國次貸如雪球般擴大,從雷曼兄弟倒下後一路延燒到歐 洲,亞洲甚至冰島破產進而形成的金融海潚,使金融操作難度大增,交易 人開始傾向收盤前平倉或減碼留倉的操作策略。

五、交易量日益成長,交易環境成熟,程式下單可達到自動下單及交 易速度加快。減低交易滑價的成本。

從台灣期交所的統計資料,平均每日台股期貨(台期指)交易次數成長 如下圖 1-3 所示。

圖 1- 3 平均每日台股期貨(台期指)交易次數成長

(資料來源:台灣期交所,IBT 綜研所整理)

從統計資料中,我們發現台股期貨的交易有明顯的成長,2008 平均每

日交易次數為 79,597 次,是 2001 年交易次數的 7 倍,2008 平均每日交易 次數亦較 2007 年的交易次數成長 66%。

台期指每日交易 8 萬次,比起美國市場的規模, ES ( mini S&P 500 ) 每日成交次數約 200 萬次,輕原油 CL (Crude Oil) 每日成交次數約 23 萬 次,規模是比較小,但與玉米 C (corn) 每日成交次數約 10 萬次,天然氣 NG (Natural Gas) 每日成交次數約 6 萬次相當,台期指的成長也是相當快 速,且具有一定的規模。

交易次數是反應市場的活絡,這也顯示愈來愈多人有機會且有興趣接 觸這樣的金融商品。

由於以上幾種因為,使得日內當沖期貨指數交易之探討成為未來交易 的主流,本論文希望提出一個可行的簡單當沖程式交易,並在考量交易成 本後,可以達成一個在可以期貨市場穩定報酬的方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