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部宣布自九十學年度起國民中小學分階段從國民小學一年級開始實施 九年一貫課程,正式全面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則是從九十三學年度起。在九十三學 年度前之出版商是依「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之規定逐年編輯,年級版本尚不 齊全。又因出版商版本從編輯、送審到審定通過之作業時間相當倉促,直到快開 學才印製好教科書,趕著開學送至學校,供師生使用之狀況屢見不鮮。因此老師 經常無法事先仔細審視分析教科書內容之優劣,教科書遴選遂流於形式。九十四 年二月,各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首次依「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編輯,

一到九年級各年級上、下學期教科書已完整的呈現,正是檢視各版本教科書內容

是否能對應九年一貫課程符合課程目標的最佳時機。

九年一貫課程在國小階段將「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分為低年級的「生 活」課程與中、高年級的「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現代化的生活當中,電能是極 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能源,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裡,人類不論是工作或是休 閒,電都與我們日常作息活動密不可分。九年一貫課程「電磁的作用」是「自然 界的作用」課題下,「交互作用」主題之主要教材內容要項之一,另外在「生活 與環境」課題之「生活科技」主題,亦列入「電及其應用」為其教材內容要項。

「電路與電磁效應概念」的學習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相當重要。

由於教科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媒介,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 一,教科書對學生的學習影響甚鉅,是影響教育成效高低的重要因素。該如何選 用教科書?選用教科書有無特定的依據?如何藉由適當的標準,選出適切而優良 的教科書,以提供學生適切且優質的學習內容,是教師及家長共同關心的議題。

目前國內對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的研究中,大多是針對某一科 目(例如國語、數學、社會...)以整套或特定年級(學習階段)來做內容分析,

而以特定概念的方式來分析不同年級教科書中,同一科學概念的發展概況並不多 見。概念的發展是目前科學教育的研究趨勢之一,因此本研究擬探討國小各版本

「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中「電路學」概念涵蓋的範圍,及有關「電路學概念」

之呈現方式是否適宜?並檢視各版本教科書之物理屬性,以做為國小教師設計、

分析教材,及選定「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之依據,同時也提供各出版社做為 編輯「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時之參考。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依「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編輯之國民小學中、高年級「自然與 生活科技」教科書做為研究對象,計有通過教育部審定的四種版本,分別是:南 一版、康軒版、翰林版、和牛頓版。針對其中「電路學」概念相關單元,分析各 版本關於「電路學」的概念內容所涵蓋範圍、各版本「電路學」概念呈現的方式 及各版本教科書之物理屬性。本研究僅就現行九年一貫課程國小階段「電路學」

概念有關之單元進行研究。

二、研究限制

在研究者進行研究後發現,本研究仍有許多未盡完整考量的方向,茲介紹存 在的限制如下:

(一)、本研究僅針對(1)基本電路、(2)電源、(3)連接線、(4)控制開關、

(5)串聯電路、(6)並聯電路、(7)電池的特性、(8)電池串聯、(9)

電池並聯、(10)感應磁場等十項內容進行探討研究。因此研究所得各版 本「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與「電路學」相關概念的結論,僅適 用上述相關項目。

(二)、本研究的分析對象為九十三學年度審定通過之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

技」教科書,含電路學概念相關之冊次,包含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 及牛頓版四個版本,共計八冊為分析對象。教科書的優質與否,涉及很 多評估因素,本研究不是整體的教科書評比,對於研究的結果,不宜做 過度推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求界定本研究的定位及方向,本章依據文獻資料,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教 育理論與研究。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介紹九年一貫課程之內涵及實施;第二節 介紹教科書對科學教育及學生所扮演的角色與教科書分析之相關研究;第三節探 討概念圖在教科書分析之應用;第四節介紹國內外學者對電路學相關概念之研 究;第五節探討現行課程中電路學概念相關之教材分析。

第一節 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及實施

課程改革之成效在於是否能落實到實際教學情境中,基層教師有必要增強對 九年一貫課程的專業認知與瞭解。本節擬就九年一貫課程,從其內涵、實施期程、

學習時間、課程實施、教材編輯、審查及選用、課程評鑑、教學評量等,整合其 內容分述如下:

一、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

隨著全球化、資訊化、多元化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來,教育改革是世界各 國政府與民間共同關注的焦點之一。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九十學年度從 國民小學一年級開始實施,至九十三學年度國中小學已全面實施。其教育之目的 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 創造等能力,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因此,跨世紀的九 年一貫新課程應該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

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以下就九年一貫課程加以說明。

(一)、十大基本能力

為了實現學校教育目標,九年一貫課程共擬定十項基本能力,做為課程設計 的指標,說明如下:

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2、欣賞、表現與創新。

3、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4、表達、溝通與分享。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6、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7、規劃、組織與實踐。

8、運用科技與資訊。

9、主動探索與研究。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二)、七大學習領域

九年一貫課程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個面向,將課程整合成 七大學習領域,並將社會重大議題—兩性教育、環境教育、資訊教育、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融入相關的學習領域。以下就七大領域加以說明(教育 部,1998、2003)。

1、語文:包含本國語文、英語、鄉土語言。

2、健康與體育:包含身心發展與保健、運動技能、健康環境、運動與健康。

3、社會:包含歷史文化、地理環境、鄉土教育、愛護環境…等方面的學習。

4、藝術與人文:包含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

5、自然與生活科技:包含物質與能、生態保育、資訊科技運用的學習。

6、數學:包含數、形、量基本概念與運算能力、了解推理…等方面的學習。

7、綜合活動:包含童軍活動、輔導活動、團體活動…等方面的學習。

二、實施要點 (一)、實施期程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九十學年度起由國民小學一年級開始實施。另 國小五、六年級於九十學年度同步實施英語教學。國民中學自九十一學年度起由 一年級開始實施,九十三學年度起國中小學全面實施。

(二)、學習節數

全年授課日數以二○○天(不含國定假日及例假日) 、每學期上課二十週、

每週授課五天為原則。惟每週上課天數應配合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政府行政機關辦 公日數之相關規定辦理。

學習領域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而非學科或科目的名稱,包含學習領域課 程和彈性空白課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應於每學年開學前,依規定之百分比例 範圍,合理適當分配各學習領域節數。「彈性學習節數」由學校自行規劃辦理全 校性和全年級活動、執行依學校特色所設計的課程或活動、安排學習領域選修節 數、實施補救教學、進行班級輔導或學生自我學習等活動。學習活動如涵蓋兩個 以上的學習領域時,其學習節數得分開計入相關之學習領域。在授滿領域學習節 數之原則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可決定並安排每週各個學習領域的學習節數。

(三)、組織

各級學校必須籌組「課程發展委員會」,下設「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其成 員包括校長、各處室主任、老師、家長、專家、社區人士;負責溝通協調不同意 見、規劃學校整體課程、決定各學習領域之節數、審查教師自編之教科用書、課 程與教學的評鑑,並得依學生之需求、學校特色、社區資源、家長期望發展學校 本位課程。學校得考量社區特性、學校規模,及國中小之連貫性,聯合成立校際 課程發展委員會。小型學校可視實際需要合併數個領域小組成為一個跨領域課程

小組(教育部,1998、2003)。

(四)、教材編輯、審查及選用

中小學教科用書依據課程綱要的規定審查,並經由審查機關(單位)審定通 過後,由民間編輯,學校選用。教科用書的編輯應以九年一貫統整的精神,發展 各科課程內容,教科書的份量以符合基本授課節數所需為原則。審查辦法及標準 由教育部另行規定。學校必須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選擇或自行編輯 合適的教科用書和教材。惟自編教科用書應送交「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五)、課程評鑑

其範圍包括:課程教材、教學計畫、實施成果。評鑑方法應採多元方式實施,

兼重形成性和總結性評量,最後評鑑結果應做有效利用,包括改進課程、編選教 學計畫、提升學習成效,以及進行評鑑後的檢討。

(六)、教學評量

為確保教學品質,綱要中規定,有關學生之學習評量,應參照學生成績評量 準則之相關規定辦理。教育部為配合高中職多元入學制度之推動,應參酌本課程

為確保教學品質,綱要中規定,有關學生之學習評量,應參照學生成績評量 準則之相關規定辦理。教育部為配合高中職多元入學制度之推動,應參酌本課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