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9-64)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一、 台灣景點眾多,甚至有些民營的餐廳等都會被規劃為旅途的一個景點,造成了 行動者的定義不明,於是本研究利用交通部所統計的遊憩景點來做為篩選行動 者的方法,還可以避免掉一些雖被規劃在旅遊路線上但卻乏人問津的景點。

二、 在旅遊路線的規劃上,由於一些景點並不熱門,於是並沒有將其定義為本研究

53

的行動者,這樣在建立網絡的關係上會造成了一些問題,例如有一行程其景點 規劃依序為八里渡船頭→左岸公園→挖子尾紅樹林保護區→十三行博物館→觀 音山風景區。左岸公園、十三行博物館、以及觀音山這三個景點為我們所定義 的行動者,而八里渡船頭、挖子尾紅樹林保護區並不在我們定義的行動者裡,

我們認為在旅遊路線中,雖然挖子尾紅樹林保護區並不是我們的行動者,但旅 遊路線還是會形成左岸公園→十三行博物館→觀音山的關係,此外我們所認定 的行程規劃為一天以內的行程,假設有一行程為兩天的行程,第一天行程的景 點與第二天行程的景點不視為具有連結性。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未來研究 未來研究 未來研究 未來研究建議 建議 建議 建議

一、 本研究認為多數人會參考政府機關與旅行社來決定他們的旅遊行程,本研究透 過政府所建議的行程,將熱門的遊憩景點建構成網絡來探討景點在旅遊網絡中 擁有的特徵性質,卻沒有進一步的探討旅行社的規劃,未來可以利用旅行社所 規劃的行程,同樣的也建構出旅行社的旅遊網絡,藉此來比較其相似或相異之 處。

二、 節慶也能帶動觀光人潮,有些景點會隨著節慶或季節的不同而吸引較多的人潮,

例如客家的桐花季、澎湖的花火節、墾丁的春天吶喊等都能吸引比平時更多的 人潮,在本研究中是採整個年度的遊客人數來認定景點的熱門與否,並沒有深 入探討節慶所帶來的影響,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的朝景點的活動方向來探 討。

三、 交通也是旅遊活動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台灣的交通十分便利,火車,公車與 近年的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也開發了許多快速道路與高速公路方便民眾自行 開車前往旅遊。在本研究中並沒有將交通此因素放在研究裡面,未來的研究也 可以進一步的往此方面去探討。

5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文獻 文獻 文獻 文獻

1. 王素洁、胡瑞娟、程衛紅(2009),國外社會網絡范氏下的旅遊述評,旅遊學刊,

第 24 卷,第 7 期。

2. 王曉光(2008),社會網絡范式下的知識管理研究述評,圖書情報知識,第 4 期,

第 87-91 頁。

3. 交通部觀光局(2008),編製 97 年臺灣地區觀光衛星帳。

4. 朱自敏(2006),遊客對原住民部落導覽解說滿意度之研究-以台東卑南族卡地 布(katipul)部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 究所。

5. 朱華(2006),鄉村旅遊利益主體研究,第21卷,第5期,第22-27頁。

6. 何彪,馬勇(2006),基於關係營銷的旅遊目的地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研究,桂 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3期:第41-44頁。

7. 余洁、馬燿峰、苟曉東(2006),近年來中國旅遊研究的現狀及熱點問題述評,

經濟地理,第26卷,第4期,第681-686頁。

8. 邱議德(2003),以社會網絡分析法評估工作團隊知識創造與分享,中正大學資 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殷國鵬、莫雲生、陳禹(2006),利用社會網絡分析促進隱性知識管理,清華大 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 46 卷,第Z1 期,第 964-969 頁。

10. 曹東月(2006),地方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二格山系休閒空間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11. 陳榮德(2004),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中山大學人 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12. 經建會部門計劃處(2007),觀光服務業結合地方特色提升產業經濟價值。

55

13. 劉大和(2001),觀光與文化節慶-台灣當前觀光發展重點

14. 劉法建、張錦河、陳冬冬(2009),社會網絡分析在旅遊中的應用,旅遊論壇,

第 2 卷,第 2 期。

15. 鄭君健(2007),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曾文遊憩系統旅遊網絡之研究,南華大學環 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文獻 文獻 文獻 文獻

1. Adorno, T. W., Frenkel-Brunswik, E., Levinson, D. J. & Standford, R. N. (1950),

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2. Barnes, J. A. (1954),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 Vol. 7, 39-58.

3. Biau, P. (1977), Ine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Free Press.

4. Bott, E. (1957), Family and social network: role,norm,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 in

ordinary urban families (2nd Ed.), New York:Free Press

5. Breiger, R. L. & Ennis, J. G. (1979), “Personae and social roles: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types in small group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

42, No 3, 262-270.

6. Emirbayer, M. & Goodwin, J. (1994), “Network analysis,culture,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9, 1411-1454.

7. Freeman L. C. (1979),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Vol. 1, 215-239.

8. Gunjin Saxena. (2005), “Relationships, network and the learning regions: case evidence from the Peak district national park,” Tourism Management, Vol. 26, 277-289.

56

9. Halme M, Fadeeva Z. (2000), “Small and medium-size tourism enterprises in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network,” Gree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Vol. 30 , 97-113.

10. Hsin-Yu Shih. (2006),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drive tourism destinations: an application of network analysis in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Vol. 27, 1029-1039.

11. Jonas Larsen, John Urry, Kay W. Axhausen (2007), “Networks and tourism-mobile social life,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34, 244-262.

12. Kathryn Pavlovich (2003), “The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the Waitomo Caves,” New Zealand. Tourism Management, Vol. 24, 203-216.

13. Laumann, E., Galaskiewicz, J., & Marsden,P. V. (1978), “Community structure as interorganizational linkages, ”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4, 455-484.

14. March R, Wilkinson I. (2008), “Conceptual tools for evaluating tourism partnerships,”

Tourism Management, Vol. 30, 455-462.

15. Mayhew, B. H. (1980), “Structuralism versus individualism.Part 1:shadow boxing in the dark,” Social Forces, Vol. 59, 335-375.

16. Mitchell ,J. C. (1969), Social networks and unban situations, Manchester: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ess.

17. Noel Scott, Chris Cooper, Rodolfo Baggio. (2008), “Destination network-four Australian cas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35, 169-188.

18. Novelli M, Schmitz B, Spencer T. (2006), “Networks,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 a uk experience,” Tourism Management, Vol. 27, 1141-1152.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9-6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