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科學概念 科學概念 科學概念 科學概念

此節分為四方面做闡述,分別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科學概念評量前測、後測 和延宕測驗的填答分析、反應分析與得分情形,以及論證教學活動與評量工具的 科學概念對照。

一 一 一

一、 、 、科學概念填答分析 、 科學概念填答分析 科學概念填答分析 科學概念填答分析

從第一單元「你認為造成食物腐敗的原因是什麼?」的填答分析(表 4-2-1)

可得知,無論前測、後測與延宕測驗,皆有 66.67%以上的學生認為造成食物腐 敗的原因為 2A,「2:微生物(如細菌、黴菌)在食物上生長、繁殖。A:微生物

(如細菌、黴菌)會吸取食物的養份以維持生長,腐敗的食物上常見黴菌滋生」

(正確作答組合)。其次也有不少學生(對照組前測 30.00%、後測 23.33%、延宕 測驗 20.00%,實驗組前測 26.67%、後測 33.33%、延宕測驗 33.33%)有另有概 念 1C,(1:食物與空氣中的氧氣起氧化作用、C:食物接觸空氣和水容易腐敗,

就像鐵生鏽一樣,是由於和氧起作用導致氧化的緣故)。對照組在這個另有概念 的選項由前測到延宕測驗填答的人數逐漸減少,而實驗組經實驗處理後選擇此另 有概念的人數反而增加。

表 4-2-1. 單元一概念評量的填答分析表

**FT:first tier,第一階層;*** ST:second tier,第二階層

境下較容易發霉?」主要探討「潮濕」與「乾燥」對食物的影響,沒有強調「氧

接氧化的關係。所以實驗組的學生在後測與延宕測驗時對於「氧氣」有概念上的 混淆,產生另有概念的人數不減反增。

由第二單元「電磁鐵的漆包線圈數變多,會有什麼效果?」的填答分析(表 4-2-2)可看出多數學生有另有概念 1A,認為漆包線圈數變多時「1:磁性會變強」, 且「A:這樣電力大」,而對照組的前測則有 7 人認為 2C,因為「2:電流比較好 流通」,且「C:漆包線圈能產生的磁力大」。以下是兩位學生的事後晤談內容,

案例一選擇「磁性變強」是因為「電力大」,案例二選擇「電流比較好流通」是 因為「電力大」。

案例一(C16C42,981021):

生:因為……他假如說是你把它包起來, 這樣他不會被外面的東西影響,直接通 過去

師:那圈數少的話呢

生:圈數少比較會被外面影響

案例二(C23C42,981021):

師:電流比較好流,為什麼 生:因為…空間比較多

師:空間比較多,就是比較多圈它會有很大的空間讓它流?

生:嗯……

……

師:因為電力比較大,所以電流比較好流,那你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有些東西的中間纏比較多圈就比較清楚 師:比如說有什麼東西

生:電話,我覺得它亂纏的話就是會比較清楚

師:電話~可是你講電話都聽得到啊,拉直也聽得到啊 生:可是這樣電比較不好流

師:都聽得到,那為什麼你覺得電比較不好流

生:我覺得……嗯……就電力比較強可以聽得比較清楚

表 4-2-2. 單元二概念評量的填答分析表

**FT:first tier,第一階層;*** ST:second tier,第二階層

念的人數愈來愈多,實驗組則愈來愈少,顯示在經過實驗處理後對照組較無法分 辨「電」與「磁」。對照組的教學活動主題「如何增強電磁鐵的磁力?」中有三 個實驗,一為在吸管中插入鐵棒,二則增加電池數,三是增加漆包線線圈數,實 驗過程中電池數與漆包線圈數皆對電磁鐵磁力產生影響,而且實驗過程中一定要 通「電」才能產生磁力,因此學生認為「電力」大小影響磁性大小,產生另有概 念。而實驗組的論證活動主題同樣是「如何增強電磁鐵的磁力?」,但過程中強 調如何增強電磁鐵的「磁力」,除了插入鐵棒、增加電池數、增加漆包線線圈數 外,還有的組別想到在吸管中放入強力磁鐵的方法,因此增加電池數只是增加磁 力的其中一個方法,學生較不會對電和磁產生混淆。

從第三單元「小明想要把門打開,請問哪種方式最省力?」的填答分析(表 4-2-3)可看出選擇正確作答組合的學生人數與其他三題比較起來偏少,有較多的 另有概念。正確的答案為 2B(2:手作用在門把上,垂直於門。B:除了施力大 小外,也要考慮施力的方向,垂直於門較容易推動門),實驗組在後測與延宕的 進步人數較對照組多一些,但答對人數皆未過半。學生的另有概念依答錯率的高 低排列依序為 2A、1A、2D、3D、1B、3C 六種,較多人選擇的 A 選項為「施力 臂愈長,要出的力愈小」。

兩組學生在此題的作答結果皆不理想,對應實驗處理的教學活動,兩組主題 皆為「腳踏車」,內容為槓桿原理的應用,說明大小齒輪與腳踏車變速、以及輪 軸的關係,和本單元科學概念評量的概念不盡相同。評量題目雖與教學活動同屬 槓桿原理的應用,但概念題目除了施力臂長短、輪軸的概念外,還包含「轉動」

的概念,與實驗處理的主題未完全對應,且轉動的概念超出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 課程的範圍,故即使有論證教學活動,學生的作答結果仍未獲明顯改善。

從第四單元「下列哪一種物質最容易傳熱?」的填答分析(如表 4-2-4)可

表 4-2-3. 單元三概念評量的填答分析表

**FT:first tier,第一階層;*** ST:second tier,第二階層

為金屬,金屬比水和空氣容易傳熱),僅有少部份學生有另有概念,分別為 3D 和 4D(4:以上三者皆相同,D:每種物質傳熱速度都相同,傳熱多少只需要看傳 熱的時間多寡)。此題評量的前測分數高,無法診斷此年齡學童的另有概念,且 主要概念為「物質的傳熱速度」,與論證主題「保溫」未完全對應。

表 4-2-4. 單元四概念評量的填答分析表

實驗處理的部份,兩組的主題皆為「如何使冰塊較不易融化」,且兩組皆做 分組競賽,差別僅在於有告訴對照組學生可使用哪些材料而實驗組自由發揮,以 及實驗組需探究為什麼使用這種材料。因為分組競賽的原因,本單元實驗處理與 其他三個單元略有不同,差異在於沒有限定對照組的實驗步驟,亦即沒有限定材 料及包裹的方法,在回家作業練習的部份,實驗組的寫作論證與前三個單元方式 相同,但對照組的實驗報告則與前三單元不同,必須自己寫出各組設計的實驗步 驟。所以對照組的後測與延宕答對人數比前測多 1 人,實驗組多 3 人,差異不大。

故在實驗處理的過程,應更嚴謹些,讓對照組依規定的實驗步驟去做,如此較能 看出兩組經實驗處理過的差別。

二 二 二

二、 、 、科學概念反應分析 、 科學概念反應分析 科學概念反應分析 科學概念反應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如表 4-2-5),對照組學生在概念評量第一層的答對率介於 40.00%~96.67%之間,第二層的答對率在 50.00%~93.33%間,而符合第一層與 第二層選項答對率都達 75%,代表學生該題概念學習情形良好的有第二單元的後 測、第四單元的前測、後測與延宕測驗。由雙層答對率來看,對照組在實驗處理 後的進步情形較不明顯,比實驗組進步少。分層來看,對照組在 FT 的答對率在 實驗處理後每一單元皆有提高,尤其第二單元的後測提高 9 人,而各單元 ST 答 對率則表現不一,有的進步有的退步,第四單元表現比較好一些。比較林素華和 劉燿誠(2010)在「國中生恆定性的另有概念之探討」的研究結果,其各題的 FT 值都比 ST 值高,導致此兩階層反應數值顯現差異的原因是由於 FT 的題目設計與 學生熟悉的考試題目相仿,學生運用記誦與練習策略就可在教學上常用的認知評 量題型上獲得不錯的成效,而回答 ST 的問題需要用較高的認知能力與過程來處 理知識,因此兩者差異的原因是學生在知識處理方式與結果的差異。可見對照組 在實驗處理後,對於運用記誦與練習策略的科學知識進步較多,而在需要用較高

的認知能力與過程的理解部份進步較少。

實驗組(如表 4-2-5)學生在概念評量第一層的答對率介於 66.67%~100.00

%之間,第二層的答對率在 30.00%~86.67%間,而符合第一層與第二層選項答 對率都達 75%,代表學生該題概念學習情形良好的有第二單元的後測、延宕測 驗,與第四單元的後測和延宕測驗,其餘皆有另有概念。由雙層答對率來看,除 了第一單元外,其餘三個單元的前測答對率最低,經論證活動後答對率提高。

實驗組第一單元 FT 雖在後測與延宕測驗答對人數逐步提高(20 人,21 人,

29 人),延宕測驗答對率最高,但 ST 比前測差 1 人(21 人,20 人,20 人)。根 據前面第一單元的填答分析,第一單元由於實驗處理沒有對焦在「黴菌」上,學 生對於「空氣中的氧氣」沒有建立正確的概念,對「黴菌」和「空氣中的氧氣」

產生概念的混淆,故概念評量的第一層選項知道「微生物(如細菌、黴菌)」對食 物腐敗的影響,然而第二層選項也認為「氧氣」對食物腐敗亦有重大的影響;第 二單元 FT 前、後測與延宕測驗的答對率皆高(28 人,30 人,30 人),ST 的前測 答對率較低,但後測增加了 14 人,明顯看出學生在經實驗處理後,增進對電磁 鐵概念的了解;第三單元 FT 三個測驗答對率差不多(21 人,22 人,21 人),而 ST 的答對率雖然較前測進步,但皆不到 50%(11 人,14 人,13 人),由於實驗 處理未與概念評量題目完全對焦,因此進步幅度不大;第四單元 FT 答對率不錯

(22 人,25 人,25 人),ST 後測的答對率也較前測高 5 人。

比較實驗組 FT 和 ST 的答對比率差異,發現除第一單元前測與第四單元延宕 測驗外,各題的 FT 值皆比 ST 值高。FT 答對率皆在 66.67%以上,經實驗處理後 答對率提高一些,而 ST 的答對率提高更多,可見實驗組在實驗處理後,對於運 用記誦與練習策略的科學知識有略微提升,而在需要用較高的認知能力與過程的 理解部份進步更大。

表 4-2-5. 對照組概念評量的反應分析表

*FT:first tier,第一階層;**ST:second tier,第二階層

***TT:two tier,雙層;****進退步:與前次測驗相比進退步的人數

依兩組的答對率綜合來看,實驗組 FT 的平均答對率為 81.67%,ST 的平均 答對率為 60.56%,對照組 FT 的平均答對率為 71.95%,ST 的平均答對率為 71.95

依兩組的答對率綜合來看,實驗組 FT 的平均答對率為 81.67%,ST 的平均 答對率為 60.56%,對照組 FT 的平均答對率為 71.95%,ST 的平均答對率為 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