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笑 ①

在文檔中   借我一双慧眼 (頁 72-87)

丁海珍

  这期的读者到了封面上有一幅画题为微笑的花”,还附有一首 胡适的小诗《一笑》。

“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当时不懂得什么,只觉得她笑得 很好……”

寥寥数语,却使我觉得自己的某个部位被触动了一下,那,是我与微 笑的一段缘。

初三毕业前,我曾与几位同学去一所师范类专科学校面试。朗诵和 唱歌都顺利过关之后,我来到一间很大的练功房外,准备进行最后一项测

① 选自中学作文大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   

试———舞蹈。

我趴在窗台上,打量着这间练功房,它很宽敞,地板用蜡打得光亮。 可是这宽敞让我觉得压抑、孤独;这光亮使我紧张、局促;手心渐渐渗出了 汗,在油漆的窗台上,留下了两块湿漉漉的印迹。

我不敢去注视前排的考官,他们的眼镜所反射出的光晕严厉而让人 怯于正视,于是我注意到了那个正站在地板中央翩翩起舞的考生,舞步轻 盈,动作优雅———哦!她摔倒了!在跳到高潮时摔倒了,多么可惜!她脸 红了,然后站起来向考官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下一个是我,而她的 失败,令本已紧张异常的我更加惴惴不安,可是当我们在练功房门口擦肩 而过的一刹那,她抬起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角稍稍上 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这笑是如此纯美,使得我无法立刻去体 味,去诠释,而我站在那宽敞的练功房里,那光亮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 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与力量。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的 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一个灿烂、纯美的微笑。

几天后,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面试合格证!我笑了, 为那个微笑而笑了。虽然最终没有去那所学校,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 心里。

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自己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我们身边的人 却可以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把你的灿烂微笑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 诉身边的朋友:“我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增添一分鼓励;我只想 在你的生活出现疲惫和失意的时候,能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至真、至 善、至美是微笑。

“……其实只是那一笑,我也许不会再见她,但我感谢她笑得真好!”   

资料链接

创作———就是把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整体

———[苏联]高尔基《论文学》

细节具体描写是形成富于特征性的形象的重要条件是克服概念化倾向的不 可忽视的和必须注意的环节

———王朝闻《王朝闻文艺论文集》

———

71 表达特定的时代一定要表达出当时的政治气氛时代脉搏表达特定的地点 一定要刻画出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地方色彩而写一个人物就要仔细描写出这 个人的形象性格精神状态……这一切都必须用细节来显示的作家头脑里积 累的生活细节愈多作家笔下表达这些生活细节愈准确作品才能真实生动和 感人

———夏衍《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

有些高明的作家有时只用一个简短的细节描写就可以描写出时代的气氛 物的性格同时也带动故事的进行这就是一石三鸟”。而有的则只能把一个细节 描写兼起两个作用有的则只起一个作用更有的则尽管一个细节接着一个细节的 却总是劳而无益反而引起读者的厌烦那就是把石子打到了读者的头上把读 者的头也打破了

———魏金枝《漫谈细节》

细节描写应把握好以下五个原则

第一真实性原则所谓真实是说细节描写必须符合当时的环境氛围必须 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底蕴只有真实才可信才可能产生意料 之外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才可能产生以微知著的艺术魅力故事情节可以虚 人物形象可以整合但细节却是不容虚构的怎样才能使细节描写真实可信呢?

只有靠丰厚的生活积累正如夏衍所说:“作家头脑里积累的生活细节愈多作家笔 下表达这些生活细节愈准确作品才能真实生动和感人。”

第二独特性原则要立足于人物的个性抓住这个人物在特定环境下所独有 的情感和行为特征细节应该是人物情感性格苗圃中绽放的一朵奇艳的花只有 经过精心选择的独特的细节才能很好地完成传情达意刻画人物性格的任务 秀的作家大都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并利用它来把人物塑造成 血肉丰满的形象

第三典型性原则所谓典型正如俄国著名的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诗人从 所写的人物身上采取最鲜明最足以显出特征的细节把不能渲染人物个性的一切 偶然的东西都一齐抛开。”细节的典型性表现在它必须能揭示人物特有的性格底蕴 和情感走向它反映的只能是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才具有的东西儒林外史 严监生看到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一连三天断不了气拿走一根后才闭眼的细节 描写生动有力地凸现了这个人物的守财奴性格这个细节也只可能发生严监生 身上

第四生动性原则如果说真实是细节的生命那么生动则是细节的翅膀

   

72   

节是否生动直接关系到人物形象的刻画能否可闻可见可感可知能否给人以深 刻的震撼能否让人物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地浮雕似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细节的生动性有赖于对人物形象和特定情境的准确把握对艺术手段的巧妙运用

如选用准确的动词在这方面有许多例子堪称典范如鲁迅在中对康大 叔递给华老栓人血馒头时的那段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 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是一个生动传 神的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词(“”、“”、“”、“”、“”、“”) 其深刻地显示了康大叔这个人物凶残贪婪的本性

第五有用性原则细节描写的作用无论怎样巨大也只是一种手段它只有在 整部作品中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忽视了为刻画人物充实人物性格和丰满人物形象 这一创作规律而去选择细节那么无论细节本身写得如何细腻生动真实也不过 是徒劳之举是无益于作品的败笔

总之真实独特典型生动有用是一切细节描写所必须具有的品质只有把 握了这些原则细节描写才会真正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为作品增光添彩当然 要说明的是细节并不是生活中那些琐屑的毫无价值的细微末节”,只有那些能于 细微处点化出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行为动作才会增强 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武宏山《浅谈细节描写的几个原则》

  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在中国文学中许多故事情节都与

“三”有关,如《水浒传》中有“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中有“三打 白骨精”“三调芭蕉扇”,《三国演义》中的“三”就更多了,如“三顾 茅庐”“三气周瑜”等等。许多故事情节,都极尽腾挪跌宕、回旋 曲折之能事。在三个回合中,每一个回合也都不是平铺直叙,而 是曲折有致,曲尽其妙。

———

75

  

走进现场

著名的三顾茅庐是曲折叙事的典范其中的每一”,都各有其 妙即使是收煞的第三”,在作者的笔下也是一波三折变化多端 正如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回评中说

玄德第三番访孔明,已无阻隔。然使一去便见,一见便允,又径直 没趣矣。妙在诸葛均不肯引见,待玄德自去,于此作一曲;及令童子通 报,正值先生昼眠,则又一曲;玄德不敢惊动,待其自醒,而先生只是不 醒,则又一曲;及半晌方醒,只不起身,却自吟诗,则又一曲;童子不即传 言,直待先生问有俗客来否,然后说知,则又一曲;及既知之,却不即见, 直待入内更衣,然后出迎,则又一曲:此未见以前之曲折也。及初见 时,玄德称誉再三,孔明谦让再三,只不肯赐教,于此作一曲;及玄德又 恳,方问其志若何,直待玄德促坐,细陈衷悃,然后为之画策,则又一曲; 及孔明既画策,而玄德不忍取二刘,孔明复决言之,而后玄德始谢教,则 又一曲;孔明虽代为画策,却不肯出山,直待玄德涕泣以请,然后许诺, 则又一曲;既已许诺,却复固辞聘物,直待玄德殷勤致意,然后肯受,则 又一曲;及既受聘,却不即行,直待留宿一宵,然后同归新野,则又一曲: 此既见以后之曲折也。文之曲折至此,虽九曲武夷,不足拟之。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刘玄德三顾茅庐(节选)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 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 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 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 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 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

① 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6   

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 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 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 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

“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 岂可相强。”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 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 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 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 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 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 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 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 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 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 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 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 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 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 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 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 疏,有误下问。”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 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 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玄德曰:“大丈 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 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 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 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 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

在文檔中   借我一双慧眼 (頁 72-8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