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 第四

第四節 節 節 節 新移民 新移民 新移民文化及其相關概念之課程設計原則與教學策略 新移民 文化及其相關概念之課程設計原則與教學策略 文化及其相關概念之課程設計原則與教學策略 文化及其相關概念之課程設計原則與教學策略

本節內容分成三部份,分別就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與目標、多元文化課程設計的模式與 原則、多元文化課程教學策略以及多元文化課程實施困境與教學建議進行探討。

壹 壹 壹

壹、、、、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

多元文化主義興起於 1960 年代,主要是受到當時美國和歐洲等國興起一連串的社會運 動所影響,像是黑人平權、婦女解放及移民身分認同等。例如當時移居美國的黑人爭取社會 生存權、受教權及工作權;一些少數民族也要求學校必須進行課程改革,使課程能充分反映 少數民族的生活經驗、歷史和文化觀點,協助不同背景的學生發展各種微型文化、國家巨型 文化以及全球社區國際文化所需的知識、態度和技能(郭至和,2005)。之後,教育領域受 其影響,逐漸衍生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主張學校和教師應積極對待文化差異,維護所有學 生的學習權,期能增進教育機會均等,達到社會公平與正義的理想目標。

劉美慧、陳麗華(2000)將多元文化教育定義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的多元文化教 育是尊重差異的一種泛文化學習的教育;廣義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希望透過學校的改革,促進 社會正義與公平的一種教育方式。陳美如(2002)則指出多元文化教育是民主社會的基礎,

可促進公理正義、自由和平的生活,使得不同民族、階層、性別、語言、宗教、特殊學生,

皆能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並且相互尊重及欣賞。

另外,陳奎熹(2000)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想是希望在多元文化的社會與交互依賴 的世界中,透過持續不斷的課程改革,教導所有學生(尤其是傳統上居於主流地位的學生)

能在熟悉自己的文化或次文化之餘,同時去理解和欣賞其他文化,以消弭族群、性別,乃至 社會階層、宗教等方面所存在的偏見與歧視,使每位學生均有同等的機會去體驗成功的學習。

吳清山與林天祐(2003)也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意指學校提供學生各種機會,讓學生瞭解各種 不同族群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他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避免種族的衝突與對立的一種 教育。後來多元文化教育則擴充至包含促進種族、階級、性別、特殊兒童均等發展,以及外 籍配偶及其子女的一切教育措施。

歸納上述可知,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在於調和不同文化間的「分殊性」與「共通性」,

希冀能平等地對待各種文化差異及特色,予以尊重、接納,並協助學生建構正向的自我概念 及認同發展。以美國為例,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新移民均曾被要求融入美國的主流文化,

這是一種文化「熔爐」的觀點。然而,奠基於現代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各種文化、族群或 團體間雖有差異,但也各具獨特性,應該像沙拉碗裡的每一種原料都不同,但各具風味、各 有存在價值,也對整體有不同的貢獻,這是一種「文化大拼盤」的觀點。

貳 貳 貳

貳、、、、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社會變遷下的課程產物,強調教導學生深化自己本土文化,建立自 尊自信,更引導學生去理解與欣賞其他族群的文化,培養包容與寬待的心胸看待其他族群文 化,進而消除偏見和歧見,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有成功學習 體驗,讓族群之間維持和諧關係,讓人類和平共存共榮,進而達成世界一體的理想。國內外 學者對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有頗多論述,基於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可知多元文化教育是 追求公平正義的教育,那要如何實現這個理念?而多元文化教育所要達成的目標又有哪些 呢?是接下來要繼續深入探究的。

Lynch(1987)與 Suleiman(1996)對於多元文化教育所要達成的目標之看法是促使在原 本課程各種族群偏見和刻板印象獲得改進,學生經由學校的多元文化課程,能夠認識自身文 化和其他族群文化,學會尊重自己以及自身所屬族群,進而尊重其他族群,而且讓弱勢族群 學生獲得補償教育,以提高整體教育品質,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現。透過體驗不同文 化個體能增加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同時隨著熟悉和瞭解,有助增加對於其他族群的尊重,

減少偏見,協助個體從其他文化的觀點來檢視自己,獲得更好的自我瞭解,也提供學生有文 化和族群的選擇與跨文化相互交流時所需的技術、態度、知識,減少因為自己的族群、身體 特質、文化而經歷的痛苦和歧視 (Arends, 2004;Banks, 1994)。

Gay(1996)提出了和 Lynch 與 Banks 相似的看法,認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是除了使來 自不同種族、性別、族群及社會階級背景的學生能發展出基本學術能力,更應教導學生尊重 及欣賞自己和他人的文化,克服種族中心主義及偏見的態度,幫助學生對於真實社會的族群、

種族和文化問題從較為人性、正義、自由及平等的觀點看事情,協助獲得批判分析以及決策 的能力。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最基本要達到教育公平,提昇弱勢族群學生的學業成就,維護 教育機會均等的精神,更進一步要增權賦能,協助學生瞭解與支持社會文化的多元性與發展 群際關係,培養社會行動能力,維護與擴展自由與民主(陳美如,2000;劉美慧,1999;Jacobson,

2003;Mainhart, 2002)。是以,多元文化教育有幾個重要的共同目標:追求一個機會均等的教 育環境,使學生瞭解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培養欣賞與接納多元文化的能力,並將多元 文化的精神付諸於實際行動,對抗社會中不平等的現象。

但這些看起來十分理想且美好的目標,實際上真的能夠達到嗎?臺灣真的需要多元文化 教育嗎?從 1960 年代開始興起這股多元文化的思潮後,支持與批評的論調即激烈地相互抗 衡,多元族群的社會結構組成已經是全球普遍的現象,而且只會朝越來越多元化的發展,面 對這股潮流趨勢必須先做好準備來迎接它。但多元文化教育不斷推展的過程中,有些問題漸 漸浮現,其中較為人所詬病的是如黃政傑和張嘉育(1998)所指出多元文化教育太過強調文 化的差異,是否成為導致族群分裂的一種教育?其實多元文化教育所強調的差異並不是試圖 要去分化各族群,而是要能尊重互敬的態度來共存共榮,每一個族群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誠 如先前所提之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最終也是希望能夠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確,這是一個 非常崇高的理想,或許太過崇高令人覺得不可能完全實現,但是教育有著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如果能夠透過教育慢慢地將多元文化的精神滲透植入人心,一步一步往目標邁進,至少這是 一種進步,一種成長,這個社會也就會多一分的尊重包容。如果就此劃地自限,認為這是不 可能的任務,那麼永遠就只會停留在原點,永遠就只是零。身為教育現場的第一線工作者,

應該要有這樣的自我覺察與自我期許,把教學視為一種使命,而非單純地只是一份工作。

Aboud(2005)與 Kalekin-Fishman(2004)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 宏觀的眼界、開放的心胸與批判反省能力,達到平等、公平的教育機會,使每位孩子都能將 限制降到最低、潛能發揮到最大。「差異」是多元文化的核心概念,「認同、接納、尊重」是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精神,教師必須具備多元文化的素養與態度,並且能夠內化為自身的教 育哲學觀,由內而發地與教學結合為一,才能夠真正地發揮多元文化教育的精髓。因此,多 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內涵在於追求「異中求同、同中存異」的教育目標(林進財,2004)。

參 參 參

參、、、、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

多元文化教育若要將新移民族群有關的內容統合於學校課程之中,必從課程設計著手。

國外許多著名學者 Lynch(1983)、Grant 與 Sleeter(1994)以及 Banks(1991)都曾提出多元 文化的課程模式,其中以 Banks 所提出的四種課程改革模式,被視為最周延廣被引述。Banks

(2002)認為採用主流中心的觀點來設計課程,不僅傷害少數族群,也會對主流族群的學生 產生負面的效應,形成錯誤的優越感,誤導他們對族群關係的概念,不利於自身文化的反省 與發展。課程是教育理念機制的再現,課程的選擇與運作受到課程背後的理論視野所影響。

Banks 依照多元文化內容與整體課程架構統合的程度,提出了四種多元文化課程設計的途徑,

這是一個具有多樣化意義與階段性的課程發展歷程,至今仍有許多國家的專家學者及實務工 作者採用其觀點(林彩岫,2007;許倪瑋,2007;Banks, 2002):

一、貢獻途徑(the contributions approaches):是指將不同族群文化的英雄人物、重要節 慶與相關的文化元素融入課程,教師在相關的課程裡介紹不同族群文化的偉人事蹟、重要節 日和慶典等。例如舉辦「多元文化週」或「國際日」等活動,展示一些照片、器具或文物,

或進行歌舞表演,其方式簡易可行,但不易深入,只能適用於多元文化課程的初步階段。

二、附加途徑(the additive approaches):是指學校及教師在課程設計時,將不同的文化

二、附加途徑(the additive approaches):是指學校及教師在課程設計時,將不同的文化

相關文件